文言文大全

企鹅变变变
2011-02-22 · TA获得超过3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3万
展开全部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一、.解释下列有下划线的字词
缘溪行 夹岸数百步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复前行 欲穷其林渔人甚异之 仿佛若有光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乃大惊 具答之 咸来问讯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便扶向路 及郡下 诣太守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渔人甚异之。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三、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①自然环境:
②社会环境:
③生活状况:
④精神状态:
2、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3、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4、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一词多义
【中】①晋太元中 ②中无杂树
【志】 ①寻向所志 ②处处志之
【为 】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 】 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
【闻 】 ①村中闻有此人 ②具言所闻
【舍 】 ①便舍船 ②屋舍俨然
【作 】 ①其中往来种作 ②设酒杀鸡作食

五、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 今:
2、豁然开朗 古: 今:
3、阡陌交通 古: 今:
六、通假字
找出下句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
七、成语
从本文总结出几个成语,并解释。(至少四个)

陋室铭 刘禹锡
一、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词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
2、文章的点题句:_______,______。
3、文章是从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4、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_____,_____。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5、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____,引用孔子的话又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6、《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____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爱莲说 周敦颐
一、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词。
可爱者甚蕃 独爱菊 世人盛爱牡丹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课文研读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2、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3、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核舟记 魏学洢
一、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为宫室 以至鸟兽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 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箬篷覆之 清风徐来 石青糁之 佛印居右 其两膝相比者 佛印绝类弥勒 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 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 钩画了了 其色墨 其色丹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5、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6、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7、技亦灵怪矣哉。
三、课文研读
1、下面对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A、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船身长大约八分多一点。
C、盖大苏泛赤壁云:船的顶层刻着大苏游赤壁时的云彩。
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能用一寸来长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具、人物。
2、结合全文,指出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A、《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超编辑的《虞初新志》。
B、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 术的卓越成就。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A、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说明雕刻家有多方面的成就。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B、能以径寸之木(径,直)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惊奇)
D、石青糁之(石青,一种青色颜料,名词作状语,译“用石青”
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特殊的,异乎寻常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名词。)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副词)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助动词)
【为】为宫室(做,雕刻,动词)
中轩敞者为舱(是,动词)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一头,一方,名词)
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形容词)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子: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句意是:中间那戴高帽多胡须的是苏东坡。)2、盖大苏泛赤壁云。(“大苏泛赤壁”是主谓词组,在句中充当谓语,说核舟刻的是什么,主语承上一分句宾语:核舟。“盖”,发语词。判断句。句意是:刻的是苏东坡乘船游赤壁。)
2、倒装句
例子:1、其两膝相比者,可隐卷底衣褶中(“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结尾,相当于“的”。句意是:他们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都隐没在书画卷下边的衣褶里。)
3、省略句
例子: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首省略主语“佛印”。句意是:(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2、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介词“于”。句意是:都隐没在书画卷下边的衣褶里。)
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一、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词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男有分 女有归 是谓大同 货恶其弃于地也 衿寡孤独废疾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课文研读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理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
3、解释下面下划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①选贤与能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

三峡 郦道元
一、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词。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则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属引凄异 哀转久绝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课文研读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3、“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4、“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5、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四、古汉语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句意是: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一词多义 ①沿溯阻绝(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绝:极) ③哀转久绝(绝:停止;消失)

3、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动词做名词。句意是: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②林寒涧肃(寒,清凉;肃,寂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句意是:树林和山涧献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③空谷传响(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名词作状语。句意是: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④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
⑤回清倒影(清:清波)
4、古今异义词
①或王命急宣(或,有时。今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句意是: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 ②至于夏水襄陵(至于,是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常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句意是: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一、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词
古来共谈 五色交辉 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课文研读
1、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2、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3、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词。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课文研读
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了什么?表现景物什么特点?
2、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3、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观潮 周密
一、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词。
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 吞天沃日 随波而逝 溯迎而上 皆披发文身
倏尔黄烟四起 人物略不相睹 方其远出海门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二、把课文“吴儿善泅者数百……以此夸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课文研读
1、阅读“每岁京尹……随波而逝。”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段文字主要写的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②写阵式变化多端的一句是: _______。
③写水军演练技艺高超的一句是:__________。
2、文章最后一段是从哪四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一、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词
人鸟声俱绝 余拿一小舟 焉得更有此人 客此 莫说相公痴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有两人铺毡对坐,以童子烧酒炉正沸。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课文研读
1、“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一个“绝”字传达了哪些信息?
3、文章结尾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人之多?作者以此来表现什么?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谢谢 你抄袭的吧
追答
呵呵,我下载来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