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简评: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每人100字
展开全部
刘备:仁义厚道,天下英雄,用人得当。
关羽:大丈夫,义薄云天,骄傲,盛气凌人。
张飞:鲁莽,粗中有细,头脑灵活,意气用事。
诸葛亮:足智多谋,口才好,不恋世俗,务实求精,忧国忧民。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却是拥有非人的智慧,几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肃然起敬。
曹操:阴险(在三国演义中被歪曲的事实),会用人,用兵灵活多变,枭雄。
赵云:侠肝义胆,忠勇,智勇双全,“胆大包天”。
刘备
刘备最大的资源就是他的DNA和汉高祖刘邦发生关系。尽管经过几百年,那个不事产业的流氓刘邦的DNA,到了这个父亲早亡、流落为小商贩的刘玄德身上,已经稀释得所剩无几了。但在群雄并起、霸道横行的汉末,皇室之后还是一面很管用的旗帜。你看刘备和张飞、关羽刚见面,就亮出了自己的政治优势:“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三人合伙做生意,组成一个黑社会性质的公司,虽然关羽、张飞武艺比刘备高得多,但比起杀猪的翼德,推车的云长,汉宗室旁支的旁支的旁支刘备,其无形资产依然使他最具备做董事长的资格,自然,
桃园三结义只能由刘备做老大——公司这一基本格局一直维持到白帝托孤,尽管在公司漫长的经营中,董事会成员越来越多。
刘备知道自己一穷二白,要干出点名堂,惟一拿得出手的资本就是“汉中山王之后”这块招牌,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无数次刘备像祥林嫂那样不厌其烦地表明自己的汉宗室身份。初出江湖,募兵去投幽州太守刘焉,“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最后这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直到和汉献帝论宗派,成了“皇叔”,那就更不得了,其正统的合法性更无人质疑——其实连皇后都保不住的傀儡汉献帝,(《曹瞒传》:“公(操)遣华歆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歆坏户发壁。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跣足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有个带兵的宗室名义上支持自己,甭说皇叔,就是“皇爷爷”他都愿意相认。就因为他的刘氏血统,于西南一隅称帝,不是割据而是复兴汉室,人中之龙的诸葛亮不辅佐占据大半个中国的曹操,也不投奔有东南膏腴之地的孙权,而是在刘备无立锥之地时,因三顾茅庐出山,不能不说孔明先生也看好“刘氏宗室”的潜在价值。曹操封魏王,加九锡,但就是不敢称帝,当手下人劝进时,他说:“若天命归我,我当作周文王。”显然,统一了北中国的曹孟德非常明智,自己称帝就把以前所做过一切,包括在百姓心中积累的民望几乎全部抵消,这是桩不合算的买卖,而他的儿子曹丕则无历史包袱,但还是搞出个“禅让”的把戏,让献帝自己承认:“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曹氏两代人处心积虑要克服的合法性难题,对刘备而言,根本不是个问题,就是因为他的DNA,这世道就是如此不公平
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公元200年,刘备同志借机脱离曹操束缚,重回徐州,在夺取徐州一战中,关羽将军用计击毙曹操爱将、徐州卫戍区司令长官车胄,为重夺徐州立下头功。在第一次反围剿过程中,关羽同志与张飞同志分别活捉了敌军长刘岱(曾任盟军第四军军长)和副军长王忠,成功粉碎了第一次围剿。刘备主席还专门赋诗:齐声唤,前面捉了伪刘岱。不久,曹操亲自为总司令,兵分五路,共二十万人马,组织了第二次围剿,由于兵力相差悬殊,第二次反围剿失利了,刘备同志去联合袁绍共同反曹。关羽将军在下坯被围,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为了保全革命的火种和两位国母的安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通过曹操的五虎上将之一,关羽将军的故交敌第一集团军军长张辽将军约法三章,在“降汉不降曹”“一旦知道主席去向便离开曹操”的前提下,投降了当时被曹操控制的大汉共和国。
关羽同志在曹营期间,不为金钱地位美女所利诱,他时刻不忘同志加兄长的刘备,正是 “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生活简朴,对曹操为拉拢他而送的金银财宝,全部上缴两位国母以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在曹营期间,他始终穿着刘备主席送他的那件旧大衣,对于曹操送他的美女,他一概拒收,实在拒绝不了,他就给那些女子讲革命道理,并赠送路费送她们回家。刘主席后来说:“关羽同志在曹营所作所为,对得起天地,对得起人民和蜀汉共和国,任何想借“降曹”攻击关羽将军的言行,都是反革命的,是别有用心的。”
关羽同志在曹营期间,参加了著名的“白马战役”,击毙直系军阀袁绍部下四大主力中的颜良军长和文丑军长,这时关羽将军正当壮年,他的武艺达到了颠峰时刻。在曹操等众人的吹捧面前,关羽同志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在谦虚谨慎的同时,不忘给曹操等施加压力,他说:“我弟翼德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唬的曹操等闻张飞之名而色变,后来张飞一人吓退百万曹兵,里面有关羽很大的功劳。由于他立下大功,被曹操授予元帅军衔,他是惟一一位在蜀汉共和国和违曹魏帝国都有元帅军衔的将军。
张飞
古代武将,大抵以武见长,通常被称之为武夫,归入粗人一类。张飞也是个武将,
勇猛异常,虽有其粗的一面,可不是个一味粗鲁的莽汉。他粗中有细,巴西大战中智取
瓦口隘大败张合阝,就是一例。入川攻取江州(今重庆市)计捉巴郡太守严颜,壮其临
刑不惧而释之,也不是粗人的表现。《三国志》作者陈寿并称赞张飞义释严颜“有国士
之风”。张飞还喜好结交文人雅士,自己能写会画,是古代武将中第一位书画家。
武将之中书画家
张飞的字写得好,现今四川东部渠县的八氵蒙山摩崖石刻《张飞立马铭》,就是他
留下的真迹。
“算 蒙山位于渠县东北七里处,是川东军事要衔。史载当年张飞据守巴西时,魏将
张合阝自汉中率大军前来进攻,在八氵蒙山一带的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相拒五十余
日。张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截住合阝军交战。山道狭窄,合阝军前后不得相救,逼
得张合阝弃马沿山间小路逃遁,身边只有十余人相随,回南郑。经此一战,巴西地区(
今川东盆地一带)从此安定,刘备才得以在益州立足。这是一场关系到蜀国安危存亡的
关键之战。
张飞大破张合阝后,设宴欢庆胜利,乘着酒兴用长矛在石壁上凿下两行隶书: “汉
将军飞,大破贼首张合阝于八氵蒙,立马勒铭。”
这一铭文,反映出张飞大破张合阝的喜悦之情。他能取得这个胜利很不容易,关键
是利用有利地形切断了魏军联系,然后率精兵歼灭对方主力,使张合阝尾首不及相救,
落了大败。
现今,石刻铭文仍在,只是已多次作了修复补刻,但仍可看出字体的雄健有力。清
代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杨法,其作品中有件条幅为《张飞破张合阝铭》,据考
证纯系汉碑体势,当是临原刻(原刻约发现于明代)所书,只是个别文字稍有不同,“
八氵蒙”书作“荡渠”,“立马勒铭”书作“立马勒石”,不知原刻是否就是如此。但
铭文总的内容是一致的。
张飞会作画,见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如今涿
州人说涿州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
画,也出自张飞笔下。涿州人告诉游客:“这是绝对可信的。”
张飞故里的父老乡亲都说张飞确实是个书画家,还说张飞善画美人是有来历的。原
来张飞小时候就性情刚强,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他舅
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先生来教他。王老先生做过朝廷将官,兼有文武之才,鉴
于朝政腐败弃官回乡,以教书为生。张飞对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点下练文习武,
十三岁时就练出一身好武艺,同时通过读书明白不少道理,越发对世道不满,立志要荡
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担心张飞惹出祸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
,以有助于融化他的刚烈性格。三年下来,张飞的书画果然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书法
别具一格,大受乡人称赞。
原《长江日报》记者龚学孺调《人民中国》杂志社后,曾赴涿州寻访刘备、张飞故
里,听当地人讲过上述故事,后收入其所著《三国遗迹探秘》一书(1995年1月西
苑出版社出版)。龚将此书赠给《长江日报》陈总编,陈总与笔者系复旦新闻系同届好
友,他知我在研究三国,遂转送于我,使我从中得到张飞年少时习练书画的一些材料,
对张飞会书画进而有所认识。
关于张飞能书善画,前人亦曾提及。清代 晓岚并有一诗称赞:
慷慨横戈百战余, 侯笔札定然疏;
哪知榻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
由于《三国演义》极事夸张张飞勇猛、鲁莽的性格,使人误以为张飞只是个猛将、
莽汉,殊不知张飞还有文雅的一面。作为一员武将,胸有文墨又会书画是十分难能可贵
的。
爱敬君子遭冷遇
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史载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属于那种标准的河北汉子。现在很多人受演义和游戏的影响,往往将赵云视为文武双全的代表,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与其说是智勇兼备,不如说他虽然武勇过人,但却缺乏统帅大军作战能力。若将他与同时代的武将相比较,他应该是和典韦、许诸较相像。
赵云初出山时可以选择的势力有两个,一个是袁绍,一个是公孙瓒。可能是考虑到自己无显赫的身世背景,况且袁绍手下良将如云,较难会受重用,于是就率领当地的一些义勇兵投靠了公孙瓒。当然,史书上借他与公孙瓒的交谈,将他选择公孙瓒的动机作了十足的美化。(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在跟随公孙瓒几年后,赵云终于遇上了真正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刘备。当时寄身于公孙瓒的刘备缺兵少将,对勇猛的赵云自然是礼遇有加,而赵云也看中刘备是成大器之人,双方很快便“情投意合”。不久,赵云便借口兄丧,离开了公孙瓒,临行前更是向刘备信誓旦旦的保证:“终不背德也”。果然,刘备转投袁绍不久,赵云即到邺与刘备会合。此时刘备为了取得赵云的忠诚,又使出他拿手的一套方法,与赵云“同床眠卧”,以表示对他的无条件信任。受到如此恩宠的赵云自然对刘备忠心耿耿,当时他奉刘备密令,私下里招募了数百人。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招募这些人的用意,但以常理推测,这些人应该是作为刘备的秘密警卫队而存在的,那么作为这支部队统领的赵云,他当时的身份应该是类似于刘备的警卫长之类。
之后赵云跟着刘备东奔西跑,直到荆州。这期间内他显然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因为不但史书上缺少他这段时间的活动记载,而且最重要的证据就是赵云一直没有受封官职。再然后便是到了赵云一生中最辉煌的地点——当阳长阪。由于受到曹操精锐骑兵的连夜追击,刘备在长阪一败涂地,抛弃娇妻幼子,独自与几个手下仓皇逃窜。史载赵云此时怀抱后主刘禅,同时还保护着刘禅之母甘夫人,在一片混乱之中将他们平安带出战区,并以此功劳受封为牙门将军。这一段经历其实是赵云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段,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地方。其一,刘备当初逃窜时重臣如徐庶、诸葛亮、张飞等都在身边,独独赵云却和刘禅母子在一起,那么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问题大可打个问号;其二,史书上至此才终于出现赵云受封官职的记载,而且还是品级很低的牙门将军,这更进一步应证了在此前赵云虽然跟随刘备多年,但始终是毫无功绩的推断。而如果依作者在前面文章中的臆断,赵云在刘备集团中多是以警卫长身份立足的话,那么以上这两条都可以有较圆满的解释。正是因为赵云警卫长的特殊身份,他才会在长阪之战中待在后方负责保卫家眷,从而得以保护了刘禅母子,而徐庶、诸葛亮、张飞等应该是作为大本营成员与刘备共同迎敌,而后一同逃亡。作为警卫长,自然不象将领上阵杀敌般容易取得功劳,领受封赏,那么赵云多年来没有官职也是正常的了
那么,接下来问题就又摆在我们面前,为何长期以来刘备只是将赵云作为一介警卫长使用,而不是让他上阵杀敌?以刘备用人之能,断无屈才之事,这应该能说明两点。其一,刘、赵关系密切,正因为对赵云的信任,刘备才会委以贴身警卫的重职;其二,刘备认为赵云擅长格斗而不擅长领兵作战,故不让他带兵。
长阪之后,本书上直接转到刘备入蜀,而赵云则被留在荆州,关于赵云在赤壁大战以及随后的荆州攻略战中的表现如何,只字未提。倒是裴注所引的赵云别传中记载着赵云在荆州攻略战后受封偏将军,领桂阳太守,刘备入蜀时他出任留营司马,并随后与张飞一起“横江截阿斗”。但该别传以史料而论并不严谨,所记载的多是与赵云相关的逸事,真实性有待商榷。虽然前文有几处引用了别传中的记述,但在涉及到赵云所立功绩,受封官职等重大事件上,还是依从本书。
刘备在蜀中的攻略中遇到顽强的抵抗,损失惨重,陷入进退不能的窘境,只得急招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增援,此时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正从单纯的贴身警卫而过渡为上阵搏杀的武将。乍看之下,这与文章前面的观点有所矛盾,但其实不然。一方面,此时刘备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不再象以前寄人篱下时需要时时刻刻防备他人的暗害;另一方面,赤壁战后刘备势力急剧扩充,而身边旧部下人数太少,新归附的荆州人士又不放心将兵权交付给他们。相比之下,赵云的忠诚是毫无疑问的,即使缺乏统兵的能力,但他的武勇始终是影响战斗结局的一个重大因素。因此,此后赵云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或领兵作后备,或在他人的指挥下参加战斗。以入蜀为例,赵云先是在诸葛亮率领下“溯江西上”,到江州后又领偏师“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避开了与刘璋主力的正面交锋,始终没有独自与刘璋大军交战。蜀中平定后,赵云以援军之功受封翊军将军。
这之后本书上对赵云的记载又有很长时间的阙如,而赵云别传中倒是记载汉中战役时赵云与黄忠曾共同作战,刘备东征伐吴时赵云被留在江州为刘备后援等事。单以史料而言,赵云在汉中时遇曹操大军,在营地被包围的情况下以“空城计”吓退曹操一事的真实性相当可疑;而刘备东征前力谏刘备先魏后吴,以至于被刘备留在江州一事则较有可能。
建兴元年,刘禅登基后大行封赏,赵云受封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等职衔,不久又晋升为镇东将军。这些封赏,应该和当时赵云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密不可分。蜀汉政权的权力其实是在原从集团、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三者之间共同分配的。刘备死后,原从集团中的元老级人物只剩下赵云一人而已,而新皇帝登基后,为了安定人心,对三个集团的代表进行赏赐也在常理之中。
原从集团的代表人物,赵云这一特殊的身份在为他带来了荣誉和地位的同时,也意味着他要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蜀汉军制,分为内军和外军两种,内军由皇帝亲自统帅,在建兴年间,基本上为诸葛亮所掌控;外军是刘备推行都督制的产物,其代表为驻汉中的魏延以及驻永安的李严。赵云虽然身为镇东将军,但他并不属于外军之列,没有都督的官职就是最好的证据。当然,如依本文的一贯论点,赵云自身缺乏统兵才能,自然不会受封重要的都督职位。以此推论,赵云应该属于内军编制。而这也符合本书记载的“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即与诸葛亮同以内军将领身份北伐。而正是这次北伐,标志着赵云在内部权力斗争中的全面落败,也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结束。
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派赵云、邓芝领偏师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自己率大军往攻祁山。肩负重任的赵云在与曹真作战中失利,被迫据险固守,直到终战。回成都后,因此过被贬为镇军将军,直至建兴七年病逝,再无升迁。这段经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可以推敲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本书所记赵云第一次独自领兵与敌人大军作战,而所负的责任又相当重大。作为偏师,目的是与曹军周旋,进可能的拖延其赶赴主战场的时间,甚至还可以配合主力部队对敌军前后夹击,其意义绝不能小视。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的职位,诸葛亮却偏偏派给了缺乏统兵经验与能力的赵云,这个战略失误,不在其误用马谡之下。
其实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的表现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不过这不在本文的范围内,暂且搁置。这次北伐的直接后果,即是以诸葛亮为代表,融合了荆州人士以及新进益州人士的新荆州集团在蜀汉权力架构中站上了顶点,而原从集团和原益州集团逐渐趋向没落。尤其是原从集团,唯一的元老赵云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即病逝,劳苦功高的原从集团也就此消亡。
赵云虽然在最后几乎是以一个政治斗争失败者的身份病逝的,但他毕竟跟随刘备多年,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加上曾经于乱军之中救下刘禅,素为后主感恩。因而在他死后多年,蜀汉灭亡前的景耀四年三月,刘禅终于下诏追谥其为顺平侯。这在赵云别传记载的刘禅诏书里反映的很明显:“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姑且不论该诏书的真伪,其中所叙的赵云得以受谥的原因则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其实,看一下赵云所受封的谥号就可以大致明白对他所谓的盖棺定论了:“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姑且不论正确与否)”。也就是说,赵云获此殊荣凭借的并不主要是战功。也正因功绩的不著,他才会成为蜀汉最后一批才追谥的宿将。
当然“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派赵云、邓芝领偏师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自己率大军往攻祁山。肩负重任的赵云在与曹真作战中失利,被迫据险固守,直到终战。回成都后,因此过被贬为镇军将军,直至建兴七年病逝,再无升迁。这段经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可以推敲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本书所记赵云第一次独自领兵与敌人大军作战,而所负的责任又相当重大。作为偏师,目的是与曹军周旋,进可能的拖延其赶赴主战场的时间,甚至还可以配合主力部队对敌军前后夹击,其意义绝不能小视。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的职位,诸葛亮却偏偏派给了缺乏统兵经验与能力的赵云,这个战略失误,不在其误用马谡之下。”
曹操
曹操是一言难尽的,他其实也当得起"完人"二字。若诸葛亮的"完人"体现在高尚的人格节操上,曹操则在性格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
曹操的幸运在于,由于他超卓的异秉、超人的成就、超常的性格和超迈的辐射力,讲述他的故事,褒贬他的为人,遂千年不衰地成为人们的习惯冲动,他留存至今的事迹、传奇也变得格外众多,以至谁都不会对他感到陌生。当然曹操的不幸也与此关联,即曹操的能力虽十倍于汉高祖刘邦,但由于他毕竟没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江山一统的大业,也没有像刘备、孙权那样亲身到御座上过一把瘾,换言之,由于他没有动用强力将自己宣布为正统,不领情的旁人、后人便反而将窃国大盗的咒语啐向他的面门。此外,由于曹操的后继者一个比一个无能,大魏江山几乎算不得一个完整的朝代,他开创的政权甚至没能延续到培养出本朝的史官,即匆匆易手,这也加重了对曹操的不利:他的身后声名只能交由形形色色的失败者、颠覆者去嚼舌根了。鲁迅先生在那篇著名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针对曹操的处境,曾如此感慨道:"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许是先生演讲时未曾特别留意(这也是演讲这一形式本身难免的),鲁迅在这里只提到了"后一朝人",而由于"三国鼎立"的特殊性,事实上当时来自敌对国蜀汉和东吴史官的编派与损毁,对曹操的伤害只会更大一些,更刻薄尖诮一些。
为什么没有人指责刘邦"篡秦"、李世民"盗隋",唯独曹操特别易被人说成"篡汉自立"的大奸臣呢?看来,曹操的背运之处在于:他想做好人却不彻底,想做坏人也不彻底,本欲两面讨好,结果反而给自己惹上无穷后患。试想曹操若在年富力强、一手遮天之时,毅然将慵弱无能的汉献帝推下龙床,以魏代汉,亲履御殿,结果会怎样呢?由于他有更充分的时间可供经营基业,安排后事,死后的江山想必也会稳妥许多,也更有可能遇上这一天,由本朝的史官来赞颂魏太祖的英明神武。倘如此,正如人们不会指责项羽、刘邦颠覆秦朝江山一样,人们提到曹操时大概也会换用一种类似"想我高祖斩蛇起义"的崇敬口气了。曹操没有,"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这应该是他的"本志"。然而鉴于老子尸骨未寒,儿子曹丕就迫不及待地代汉自立这一事实,曹操便再也做不得"周公"了。私意以为,正是在"代汉自立"这一两难抉择上的狐疑不决,首鼠两端,造成曹操最大的失策。
话说回来,曹操虽然功高震主,能够长时间玩皇帝于股掌之间,好像也从来没人建议他高卧龙榻,谋士董昭只不过建议他效仿周公故事,"九锡备物",立为魏公,就遭到个别人的反对,包括曹操最为倚重的荀彧。曹操不该(或不配)有帝王之相,这好像乃是时人的共识。在曹操的敌手那里,"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说法也总能得到广泛传播,曹操之踧踖难安,意绪难平,也就不为无因了。想来曹操那难以启齿的出身,也是障碍之一,他本人对此也深有体认:一个"本非岩穴知名人士"的人,要想在东汉末年唯世族大姓是举的社会选拔体系中混出点名堂,自然会有额外的难处。曹操祖父曹腾乃不具生育能力的宦官,父亲曹嵩只是曹腾的养子,一个"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的人,所以曹操的真实背景,也就难以稽考了。曹操为什么独有一个小名"阿瞒"呢?为他命名时,父祖们曾有过何种难言之隐呢?曹操另一个小名"吉利",作为与"阿瞒"的对应,会不会暗示所"瞒"之事颇蕴凶兆,故须用"吉利"二字加以消灾呢?此外我们知道,曹操甚至连姓氏都缺乏家族依据,他本该姓"夏侯"才是,他父亲当年之所以改"夏侯"为"曹",乃是为了从养父曹腾之姓。
曹操不是袁绍,缺乏庞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撑;曹操不是刘备,没有一个悠远绵邈的帝王谱系可供露脸;曹操也不是孙权,能够尽享伟大父兄创下的那一片煌煌基业,所以曹操只能仰仗自己乱世英豪的非凡才能,自创江山,自铸伟词,所谓"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好在他有着非常全面的才能,文才泱泱,武略滔滔,智谋傲视同侪;他的性格亦张弛有致,极具包容性。如果说曹操的阴鸷、猜忌和机变百出的权诈人所难及的话,他生命形态的舒展、开阔,也同样是时人(乃至后人)驷马难追的。极端的丰富、难以梳理的庞杂、两极相映互动的矛盾,我相信既是自然界的本来意志,也是某些伟人的当然体现。曹操不仅没能例外,还体现得尤为彰著。
有一些没1000字
关羽:大丈夫,义薄云天,骄傲,盛气凌人。
张飞:鲁莽,粗中有细,头脑灵活,意气用事。
诸葛亮:足智多谋,口才好,不恋世俗,务实求精,忧国忧民。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却是拥有非人的智慧,几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肃然起敬。
曹操:阴险(在三国演义中被歪曲的事实),会用人,用兵灵活多变,枭雄。
赵云:侠肝义胆,忠勇,智勇双全,“胆大包天”。
刘备
刘备最大的资源就是他的DNA和汉高祖刘邦发生关系。尽管经过几百年,那个不事产业的流氓刘邦的DNA,到了这个父亲早亡、流落为小商贩的刘玄德身上,已经稀释得所剩无几了。但在群雄并起、霸道横行的汉末,皇室之后还是一面很管用的旗帜。你看刘备和张飞、关羽刚见面,就亮出了自己的政治优势:“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三人合伙做生意,组成一个黑社会性质的公司,虽然关羽、张飞武艺比刘备高得多,但比起杀猪的翼德,推车的云长,汉宗室旁支的旁支的旁支刘备,其无形资产依然使他最具备做董事长的资格,自然,
桃园三结义只能由刘备做老大——公司这一基本格局一直维持到白帝托孤,尽管在公司漫长的经营中,董事会成员越来越多。
刘备知道自己一穷二白,要干出点名堂,惟一拿得出手的资本就是“汉中山王之后”这块招牌,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无数次刘备像祥林嫂那样不厌其烦地表明自己的汉宗室身份。初出江湖,募兵去投幽州太守刘焉,“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最后这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直到和汉献帝论宗派,成了“皇叔”,那就更不得了,其正统的合法性更无人质疑——其实连皇后都保不住的傀儡汉献帝,(《曹瞒传》:“公(操)遣华歆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歆坏户发壁。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跣足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有个带兵的宗室名义上支持自己,甭说皇叔,就是“皇爷爷”他都愿意相认。就因为他的刘氏血统,于西南一隅称帝,不是割据而是复兴汉室,人中之龙的诸葛亮不辅佐占据大半个中国的曹操,也不投奔有东南膏腴之地的孙权,而是在刘备无立锥之地时,因三顾茅庐出山,不能不说孔明先生也看好“刘氏宗室”的潜在价值。曹操封魏王,加九锡,但就是不敢称帝,当手下人劝进时,他说:“若天命归我,我当作周文王。”显然,统一了北中国的曹孟德非常明智,自己称帝就把以前所做过一切,包括在百姓心中积累的民望几乎全部抵消,这是桩不合算的买卖,而他的儿子曹丕则无历史包袱,但还是搞出个“禅让”的把戏,让献帝自己承认:“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曹氏两代人处心积虑要克服的合法性难题,对刘备而言,根本不是个问题,就是因为他的DNA,这世道就是如此不公平
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公元200年,刘备同志借机脱离曹操束缚,重回徐州,在夺取徐州一战中,关羽将军用计击毙曹操爱将、徐州卫戍区司令长官车胄,为重夺徐州立下头功。在第一次反围剿过程中,关羽同志与张飞同志分别活捉了敌军长刘岱(曾任盟军第四军军长)和副军长王忠,成功粉碎了第一次围剿。刘备主席还专门赋诗:齐声唤,前面捉了伪刘岱。不久,曹操亲自为总司令,兵分五路,共二十万人马,组织了第二次围剿,由于兵力相差悬殊,第二次反围剿失利了,刘备同志去联合袁绍共同反曹。关羽将军在下坯被围,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为了保全革命的火种和两位国母的安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通过曹操的五虎上将之一,关羽将军的故交敌第一集团军军长张辽将军约法三章,在“降汉不降曹”“一旦知道主席去向便离开曹操”的前提下,投降了当时被曹操控制的大汉共和国。
关羽同志在曹营期间,不为金钱地位美女所利诱,他时刻不忘同志加兄长的刘备,正是 “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生活简朴,对曹操为拉拢他而送的金银财宝,全部上缴两位国母以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在曹营期间,他始终穿着刘备主席送他的那件旧大衣,对于曹操送他的美女,他一概拒收,实在拒绝不了,他就给那些女子讲革命道理,并赠送路费送她们回家。刘主席后来说:“关羽同志在曹营所作所为,对得起天地,对得起人民和蜀汉共和国,任何想借“降曹”攻击关羽将军的言行,都是反革命的,是别有用心的。”
关羽同志在曹营期间,参加了著名的“白马战役”,击毙直系军阀袁绍部下四大主力中的颜良军长和文丑军长,这时关羽将军正当壮年,他的武艺达到了颠峰时刻。在曹操等众人的吹捧面前,关羽同志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在谦虚谨慎的同时,不忘给曹操等施加压力,他说:“我弟翼德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唬的曹操等闻张飞之名而色变,后来张飞一人吓退百万曹兵,里面有关羽很大的功劳。由于他立下大功,被曹操授予元帅军衔,他是惟一一位在蜀汉共和国和违曹魏帝国都有元帅军衔的将军。
张飞
古代武将,大抵以武见长,通常被称之为武夫,归入粗人一类。张飞也是个武将,
勇猛异常,虽有其粗的一面,可不是个一味粗鲁的莽汉。他粗中有细,巴西大战中智取
瓦口隘大败张合阝,就是一例。入川攻取江州(今重庆市)计捉巴郡太守严颜,壮其临
刑不惧而释之,也不是粗人的表现。《三国志》作者陈寿并称赞张飞义释严颜“有国士
之风”。张飞还喜好结交文人雅士,自己能写会画,是古代武将中第一位书画家。
武将之中书画家
张飞的字写得好,现今四川东部渠县的八氵蒙山摩崖石刻《张飞立马铭》,就是他
留下的真迹。
“算 蒙山位于渠县东北七里处,是川东军事要衔。史载当年张飞据守巴西时,魏将
张合阝自汉中率大军前来进攻,在八氵蒙山一带的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相拒五十余
日。张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截住合阝军交战。山道狭窄,合阝军前后不得相救,逼
得张合阝弃马沿山间小路逃遁,身边只有十余人相随,回南郑。经此一战,巴西地区(
今川东盆地一带)从此安定,刘备才得以在益州立足。这是一场关系到蜀国安危存亡的
关键之战。
张飞大破张合阝后,设宴欢庆胜利,乘着酒兴用长矛在石壁上凿下两行隶书: “汉
将军飞,大破贼首张合阝于八氵蒙,立马勒铭。”
这一铭文,反映出张飞大破张合阝的喜悦之情。他能取得这个胜利很不容易,关键
是利用有利地形切断了魏军联系,然后率精兵歼灭对方主力,使张合阝尾首不及相救,
落了大败。
现今,石刻铭文仍在,只是已多次作了修复补刻,但仍可看出字体的雄健有力。清
代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杨法,其作品中有件条幅为《张飞破张合阝铭》,据考
证纯系汉碑体势,当是临原刻(原刻约发现于明代)所书,只是个别文字稍有不同,“
八氵蒙”书作“荡渠”,“立马勒铭”书作“立马勒石”,不知原刻是否就是如此。但
铭文总的内容是一致的。
张飞会作画,见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如今涿
州人说涿州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
画,也出自张飞笔下。涿州人告诉游客:“这是绝对可信的。”
张飞故里的父老乡亲都说张飞确实是个书画家,还说张飞善画美人是有来历的。原
来张飞小时候就性情刚强,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他舅
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先生来教他。王老先生做过朝廷将官,兼有文武之才,鉴
于朝政腐败弃官回乡,以教书为生。张飞对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点下练文习武,
十三岁时就练出一身好武艺,同时通过读书明白不少道理,越发对世道不满,立志要荡
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担心张飞惹出祸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
,以有助于融化他的刚烈性格。三年下来,张飞的书画果然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书法
别具一格,大受乡人称赞。
原《长江日报》记者龚学孺调《人民中国》杂志社后,曾赴涿州寻访刘备、张飞故
里,听当地人讲过上述故事,后收入其所著《三国遗迹探秘》一书(1995年1月西
苑出版社出版)。龚将此书赠给《长江日报》陈总编,陈总与笔者系复旦新闻系同届好
友,他知我在研究三国,遂转送于我,使我从中得到张飞年少时习练书画的一些材料,
对张飞会书画进而有所认识。
关于张飞能书善画,前人亦曾提及。清代 晓岚并有一诗称赞:
慷慨横戈百战余, 侯笔札定然疏;
哪知榻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
由于《三国演义》极事夸张张飞勇猛、鲁莽的性格,使人误以为张飞只是个猛将、
莽汉,殊不知张飞还有文雅的一面。作为一员武将,胸有文墨又会书画是十分难能可贵
的。
爱敬君子遭冷遇
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史载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属于那种标准的河北汉子。现在很多人受演义和游戏的影响,往往将赵云视为文武双全的代表,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与其说是智勇兼备,不如说他虽然武勇过人,但却缺乏统帅大军作战能力。若将他与同时代的武将相比较,他应该是和典韦、许诸较相像。
赵云初出山时可以选择的势力有两个,一个是袁绍,一个是公孙瓒。可能是考虑到自己无显赫的身世背景,况且袁绍手下良将如云,较难会受重用,于是就率领当地的一些义勇兵投靠了公孙瓒。当然,史书上借他与公孙瓒的交谈,将他选择公孙瓒的动机作了十足的美化。(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在跟随公孙瓒几年后,赵云终于遇上了真正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刘备。当时寄身于公孙瓒的刘备缺兵少将,对勇猛的赵云自然是礼遇有加,而赵云也看中刘备是成大器之人,双方很快便“情投意合”。不久,赵云便借口兄丧,离开了公孙瓒,临行前更是向刘备信誓旦旦的保证:“终不背德也”。果然,刘备转投袁绍不久,赵云即到邺与刘备会合。此时刘备为了取得赵云的忠诚,又使出他拿手的一套方法,与赵云“同床眠卧”,以表示对他的无条件信任。受到如此恩宠的赵云自然对刘备忠心耿耿,当时他奉刘备密令,私下里招募了数百人。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招募这些人的用意,但以常理推测,这些人应该是作为刘备的秘密警卫队而存在的,那么作为这支部队统领的赵云,他当时的身份应该是类似于刘备的警卫长之类。
之后赵云跟着刘备东奔西跑,直到荆州。这期间内他显然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因为不但史书上缺少他这段时间的活动记载,而且最重要的证据就是赵云一直没有受封官职。再然后便是到了赵云一生中最辉煌的地点——当阳长阪。由于受到曹操精锐骑兵的连夜追击,刘备在长阪一败涂地,抛弃娇妻幼子,独自与几个手下仓皇逃窜。史载赵云此时怀抱后主刘禅,同时还保护着刘禅之母甘夫人,在一片混乱之中将他们平安带出战区,并以此功劳受封为牙门将军。这一段经历其实是赵云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段,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地方。其一,刘备当初逃窜时重臣如徐庶、诸葛亮、张飞等都在身边,独独赵云却和刘禅母子在一起,那么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问题大可打个问号;其二,史书上至此才终于出现赵云受封官职的记载,而且还是品级很低的牙门将军,这更进一步应证了在此前赵云虽然跟随刘备多年,但始终是毫无功绩的推断。而如果依作者在前面文章中的臆断,赵云在刘备集团中多是以警卫长身份立足的话,那么以上这两条都可以有较圆满的解释。正是因为赵云警卫长的特殊身份,他才会在长阪之战中待在后方负责保卫家眷,从而得以保护了刘禅母子,而徐庶、诸葛亮、张飞等应该是作为大本营成员与刘备共同迎敌,而后一同逃亡。作为警卫长,自然不象将领上阵杀敌般容易取得功劳,领受封赏,那么赵云多年来没有官职也是正常的了
那么,接下来问题就又摆在我们面前,为何长期以来刘备只是将赵云作为一介警卫长使用,而不是让他上阵杀敌?以刘备用人之能,断无屈才之事,这应该能说明两点。其一,刘、赵关系密切,正因为对赵云的信任,刘备才会委以贴身警卫的重职;其二,刘备认为赵云擅长格斗而不擅长领兵作战,故不让他带兵。
长阪之后,本书上直接转到刘备入蜀,而赵云则被留在荆州,关于赵云在赤壁大战以及随后的荆州攻略战中的表现如何,只字未提。倒是裴注所引的赵云别传中记载着赵云在荆州攻略战后受封偏将军,领桂阳太守,刘备入蜀时他出任留营司马,并随后与张飞一起“横江截阿斗”。但该别传以史料而论并不严谨,所记载的多是与赵云相关的逸事,真实性有待商榷。虽然前文有几处引用了别传中的记述,但在涉及到赵云所立功绩,受封官职等重大事件上,还是依从本书。
刘备在蜀中的攻略中遇到顽强的抵抗,损失惨重,陷入进退不能的窘境,只得急招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增援,此时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正从单纯的贴身警卫而过渡为上阵搏杀的武将。乍看之下,这与文章前面的观点有所矛盾,但其实不然。一方面,此时刘备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不再象以前寄人篱下时需要时时刻刻防备他人的暗害;另一方面,赤壁战后刘备势力急剧扩充,而身边旧部下人数太少,新归附的荆州人士又不放心将兵权交付给他们。相比之下,赵云的忠诚是毫无疑问的,即使缺乏统兵的能力,但他的武勇始终是影响战斗结局的一个重大因素。因此,此后赵云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或领兵作后备,或在他人的指挥下参加战斗。以入蜀为例,赵云先是在诸葛亮率领下“溯江西上”,到江州后又领偏师“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避开了与刘璋主力的正面交锋,始终没有独自与刘璋大军交战。蜀中平定后,赵云以援军之功受封翊军将军。
这之后本书上对赵云的记载又有很长时间的阙如,而赵云别传中倒是记载汉中战役时赵云与黄忠曾共同作战,刘备东征伐吴时赵云被留在江州为刘备后援等事。单以史料而言,赵云在汉中时遇曹操大军,在营地被包围的情况下以“空城计”吓退曹操一事的真实性相当可疑;而刘备东征前力谏刘备先魏后吴,以至于被刘备留在江州一事则较有可能。
建兴元年,刘禅登基后大行封赏,赵云受封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等职衔,不久又晋升为镇东将军。这些封赏,应该和当时赵云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密不可分。蜀汉政权的权力其实是在原从集团、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三者之间共同分配的。刘备死后,原从集团中的元老级人物只剩下赵云一人而已,而新皇帝登基后,为了安定人心,对三个集团的代表进行赏赐也在常理之中。
原从集团的代表人物,赵云这一特殊的身份在为他带来了荣誉和地位的同时,也意味着他要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蜀汉军制,分为内军和外军两种,内军由皇帝亲自统帅,在建兴年间,基本上为诸葛亮所掌控;外军是刘备推行都督制的产物,其代表为驻汉中的魏延以及驻永安的李严。赵云虽然身为镇东将军,但他并不属于外军之列,没有都督的官职就是最好的证据。当然,如依本文的一贯论点,赵云自身缺乏统兵才能,自然不会受封重要的都督职位。以此推论,赵云应该属于内军编制。而这也符合本书记载的“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即与诸葛亮同以内军将领身份北伐。而正是这次北伐,标志着赵云在内部权力斗争中的全面落败,也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结束。
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派赵云、邓芝领偏师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自己率大军往攻祁山。肩负重任的赵云在与曹真作战中失利,被迫据险固守,直到终战。回成都后,因此过被贬为镇军将军,直至建兴七年病逝,再无升迁。这段经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可以推敲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本书所记赵云第一次独自领兵与敌人大军作战,而所负的责任又相当重大。作为偏师,目的是与曹军周旋,进可能的拖延其赶赴主战场的时间,甚至还可以配合主力部队对敌军前后夹击,其意义绝不能小视。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的职位,诸葛亮却偏偏派给了缺乏统兵经验与能力的赵云,这个战略失误,不在其误用马谡之下。
其实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的表现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不过这不在本文的范围内,暂且搁置。这次北伐的直接后果,即是以诸葛亮为代表,融合了荆州人士以及新进益州人士的新荆州集团在蜀汉权力架构中站上了顶点,而原从集团和原益州集团逐渐趋向没落。尤其是原从集团,唯一的元老赵云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即病逝,劳苦功高的原从集团也就此消亡。
赵云虽然在最后几乎是以一个政治斗争失败者的身份病逝的,但他毕竟跟随刘备多年,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加上曾经于乱军之中救下刘禅,素为后主感恩。因而在他死后多年,蜀汉灭亡前的景耀四年三月,刘禅终于下诏追谥其为顺平侯。这在赵云别传记载的刘禅诏书里反映的很明显:“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姑且不论该诏书的真伪,其中所叙的赵云得以受谥的原因则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其实,看一下赵云所受封的谥号就可以大致明白对他所谓的盖棺定论了:“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姑且不论正确与否)”。也就是说,赵云获此殊荣凭借的并不主要是战功。也正因功绩的不著,他才会成为蜀汉最后一批才追谥的宿将。
当然“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派赵云、邓芝领偏师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自己率大军往攻祁山。肩负重任的赵云在与曹真作战中失利,被迫据险固守,直到终战。回成都后,因此过被贬为镇军将军,直至建兴七年病逝,再无升迁。这段经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可以推敲之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本书所记赵云第一次独自领兵与敌人大军作战,而所负的责任又相当重大。作为偏师,目的是与曹军周旋,进可能的拖延其赶赴主战场的时间,甚至还可以配合主力部队对敌军前后夹击,其意义绝不能小视。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的职位,诸葛亮却偏偏派给了缺乏统兵经验与能力的赵云,这个战略失误,不在其误用马谡之下。”
曹操
曹操是一言难尽的,他其实也当得起"完人"二字。若诸葛亮的"完人"体现在高尚的人格节操上,曹操则在性格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
曹操的幸运在于,由于他超卓的异秉、超人的成就、超常的性格和超迈的辐射力,讲述他的故事,褒贬他的为人,遂千年不衰地成为人们的习惯冲动,他留存至今的事迹、传奇也变得格外众多,以至谁都不会对他感到陌生。当然曹操的不幸也与此关联,即曹操的能力虽十倍于汉高祖刘邦,但由于他毕竟没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江山一统的大业,也没有像刘备、孙权那样亲身到御座上过一把瘾,换言之,由于他没有动用强力将自己宣布为正统,不领情的旁人、后人便反而将窃国大盗的咒语啐向他的面门。此外,由于曹操的后继者一个比一个无能,大魏江山几乎算不得一个完整的朝代,他开创的政权甚至没能延续到培养出本朝的史官,即匆匆易手,这也加重了对曹操的不利:他的身后声名只能交由形形色色的失败者、颠覆者去嚼舌根了。鲁迅先生在那篇著名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针对曹操的处境,曾如此感慨道:"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许是先生演讲时未曾特别留意(这也是演讲这一形式本身难免的),鲁迅在这里只提到了"后一朝人",而由于"三国鼎立"的特殊性,事实上当时来自敌对国蜀汉和东吴史官的编派与损毁,对曹操的伤害只会更大一些,更刻薄尖诮一些。
为什么没有人指责刘邦"篡秦"、李世民"盗隋",唯独曹操特别易被人说成"篡汉自立"的大奸臣呢?看来,曹操的背运之处在于:他想做好人却不彻底,想做坏人也不彻底,本欲两面讨好,结果反而给自己惹上无穷后患。试想曹操若在年富力强、一手遮天之时,毅然将慵弱无能的汉献帝推下龙床,以魏代汉,亲履御殿,结果会怎样呢?由于他有更充分的时间可供经营基业,安排后事,死后的江山想必也会稳妥许多,也更有可能遇上这一天,由本朝的史官来赞颂魏太祖的英明神武。倘如此,正如人们不会指责项羽、刘邦颠覆秦朝江山一样,人们提到曹操时大概也会换用一种类似"想我高祖斩蛇起义"的崇敬口气了。曹操没有,"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这应该是他的"本志"。然而鉴于老子尸骨未寒,儿子曹丕就迫不及待地代汉自立这一事实,曹操便再也做不得"周公"了。私意以为,正是在"代汉自立"这一两难抉择上的狐疑不决,首鼠两端,造成曹操最大的失策。
话说回来,曹操虽然功高震主,能够长时间玩皇帝于股掌之间,好像也从来没人建议他高卧龙榻,谋士董昭只不过建议他效仿周公故事,"九锡备物",立为魏公,就遭到个别人的反对,包括曹操最为倚重的荀彧。曹操不该(或不配)有帝王之相,这好像乃是时人的共识。在曹操的敌手那里,"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说法也总能得到广泛传播,曹操之踧踖难安,意绪难平,也就不为无因了。想来曹操那难以启齿的出身,也是障碍之一,他本人对此也深有体认:一个"本非岩穴知名人士"的人,要想在东汉末年唯世族大姓是举的社会选拔体系中混出点名堂,自然会有额外的难处。曹操祖父曹腾乃不具生育能力的宦官,父亲曹嵩只是曹腾的养子,一个"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的人,所以曹操的真实背景,也就难以稽考了。曹操为什么独有一个小名"阿瞒"呢?为他命名时,父祖们曾有过何种难言之隐呢?曹操另一个小名"吉利",作为与"阿瞒"的对应,会不会暗示所"瞒"之事颇蕴凶兆,故须用"吉利"二字加以消灾呢?此外我们知道,曹操甚至连姓氏都缺乏家族依据,他本该姓"夏侯"才是,他父亲当年之所以改"夏侯"为"曹",乃是为了从养父曹腾之姓。
曹操不是袁绍,缺乏庞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撑;曹操不是刘备,没有一个悠远绵邈的帝王谱系可供露脸;曹操也不是孙权,能够尽享伟大父兄创下的那一片煌煌基业,所以曹操只能仰仗自己乱世英豪的非凡才能,自创江山,自铸伟词,所谓"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好在他有着非常全面的才能,文才泱泱,武略滔滔,智谋傲视同侪;他的性格亦张弛有致,极具包容性。如果说曹操的阴鸷、猜忌和机变百出的权诈人所难及的话,他生命形态的舒展、开阔,也同样是时人(乃至后人)驷马难追的。极端的丰富、难以梳理的庞杂、两极相映互动的矛盾,我相信既是自然界的本来意志,也是某些伟人的当然体现。曹操不仅没能例外,还体现得尤为彰著。
有一些没1000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