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答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9.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即即净增加值NDP = GDP-折旧 (与GNP相对应的是国民生产净值NNP,NNP=GNP-折旧 )
2.凯恩斯陷阱(流动性偏好陷阱)是指利率极低、货币的投机需求无穷大时的状况。
3.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4.功能财政思想: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积极性财政政策思想
5.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一种贴现率,它正好使一项资本品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项资本品的重置价格。
6.滞胀是指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水平较高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7自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变量或者说干扰对GDP冲击的内在机制。
8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相对于财政自动稳定器而言的,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变化情况,为达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来影响经济运行,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有意识干预。
10 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即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
11. 奥肯定律:实际GDP相对潜在GDP每下降 2%,失业率就上升1%;反之,实际GDP增2%,失业率就下降1%。失业率上升与经济增长率互关系,即 。
12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替代关系的曲线。
13 BP曲线即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它表示的是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相互关系。
14 14菲利普斯曲线
五、计算题
1假设两部门经济中
(1)求均衡收入;(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1000,试求企业非计划存货投资。
1.解:(1)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C+I=100+0.75Y+50,即Y=600;(2)如果实际国民收入为1000,则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实际储蓄-计划投资=-100+(1-0.75)1000-50=100。
2、设消费函数为C=15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G=80,税收T=20+0.25Y。
求均衡收入;(2)求政府预算盈余。
2、解:(1)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C+I+G=150+0.8[Y-(20+0.25Y)]+50+80,即Y=660;(2)政府预算盈余=T-G=20+0.25×660-80=105。
3、设消费函数为C=15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G=100,税收T=50+0.25Y。出口X=40,进口M=20+0.1Y。
求均衡收入;(2)求净出口。
3、解:(1)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C+I+G+(X-M) =150+0.8[Y-(50+0.25Y)]+50+100+40-(20+0.1Y),即Y=560;
(2)净出口=X-M=40-(20+0.1×560)=-36。
4、假设社会消费函数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200,政府购买支出G=1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0.25Y。
(1)求均衡收入;(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的充分就业收入为1200,试问用:A、增加政府购买;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4、解:(1)均衡收入Y=C+I+G =100+0.8(Y-0.25Y+62.5)+200+100,即Y=1125;
(2)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 =2.5。税收乘数KT= =-2;转移支付乘数KTR= =2;平衡预算乘数KB= =0.5。
(3)为了达到1200的充分就业收入,收入必须增加75。为此,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A、增加政府购买:△G= ; B、减少税收:△T= ;
C、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和税收:△G或△T= 。
5、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7Y,投资函数I=200-3r,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函数L=0.2Y-2r。求:1IS曲线的方程与LM曲线的方程;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5.解:(1)由均衡国民收入Y=C+I=100+0.7Y+200-3r,可得IS曲线的方程为: r=100-0.1Y ; 由M=L,即100=0.2Y-2r,可得LM曲线的方程为: r=0.1Y-50。(2)将IS曲线的方程和LM曲线的方程联立:
,可得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6 假设货币需求L=0.2Y-10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d,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求:(1)IS和LM方程、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收入、利率和投资会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
6、解:(1)IS曲线:Y=C+I+G,即: Y=60+0.8(Y - T)+150+100 Y=310+0.8(Y-100)化简得 Y=1150 ① LM曲线:0.2Y-10r=200 Y=1000+50r ② 由①、②联立得: 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I=150(2)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十I十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1250,与LM曲线联立得: 均衡收入 Y=1250,均衡利率 r=5,投资 I=150(3)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因此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的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
(三)简答题
1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答: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对于理性的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时,消费一定增加,但总是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它总是大于零,因为消费者用可支配收入消费。但平均消费倾向并不总是小于1。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或很少时,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借钱消费。此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
2、在低于充分就业经济中,为什么均衡收入水平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在收入的变动过程中,一般价格水平为什么常常保持不变
答: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国民收入唯一地由总需求决定,与它同方向变动。如果总需求减少,部分产品卖不出去,企业为了减少非计划存货投资,将实际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厂商就会缩减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反之总需求增加,有关厂商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另外,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资源供大于求。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闲置的资源会逐渐得到利用,但资源的价格往往不上升,从而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的成本不变,进而价格保持不变。
国民收入可以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但一般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由于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通过数量调节机制而不是价格调节机制的调整达到均衡。
3.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
答: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种。一是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它是指为应付日常交易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它根源于收入和支出的不同步性。二是预防需求,指为了防备意外支出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它根源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由于都是收入的增函数,常总称为交易需求。三是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为了购买有利可图的债券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它根源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是利率的减函数。
4 资本边际效率为什么递减?
答: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项资本品的重置价格。它与资本品的重置价格负相关,与资本的预期收益正相关。随着社会上各个企业投资的增加,一方面,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使资本品的重置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产品供给增加,价格降低,使资本的预期收益减少。故资本边际效率具有递减的趋势。
5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一,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二,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三,税收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净出口效应。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汇率不变条件下,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因此,净出口减少。
6 。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的萧条、高涨和滞胀的状态?
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如图5-2所示
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AS 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AD′时,短期总供给曲线AS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处于很高的水平,表示经济处于高涨阶段。
现在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如图5-3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AS′,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表示经济处于滞胀阶段,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一起的状态。
7 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如何在需求管理?西方国家财政包括哪些内容?
答:财政工具有1政府购买它的支出变动对整个社会总支出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2政府转移支付,它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3税收,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产生影响4政府发行公债,一增加收入弥补赤字,二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作用
需求管理,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它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无失业无通货膨胀
现代西方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构成。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公债,税收是最主要的部分。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8 试述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并说明如何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
答: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现代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收入和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的内在功能。 首先是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自动改变税收。收入水平上升时,就业人数增多,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会自动上升。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进人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表现在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的变化。收入水平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减少;收入水平下降时,失业率上升,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增多,政府转移支付在通货膨胀时减少,在衰退时增加,这种自动伸缩性也是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稳定因素。
9 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的公共支出代替私人支出,从而总需求仍然不变。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削弱。它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
影响原因1.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2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支出乘数、投资的利率系数和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与挤出效应同方向变动,而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则与挤出效应反方向变动。由于支出乘数与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都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
10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答:主要有调整贴现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种。
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若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反之即可。
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最简单的方法。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就会缩小货币乘数,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就会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行为。 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一方面增加了流通中的基础货币,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增加活期存款,最终增加货币供给量;另一方面,会提高债券价格,降低市场利率;中央银行出售债券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并提高利率。由于中央银行能够主动和灵活地买卖政府债券,随时控制货币供给量,因而使得公开市场业务成为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工具。
1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几种配合方式,分别在何种经济形势下采取?
答:主要是总量政策之间的配合,即松紧搭配问题。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方向,指是“松”还是“紧”;二是力度,指是严格从紧还是适度从紧,是有控制的放松还是全面放松。由此产生了四种配合方式:双紧、双松、一紧一松和中性。四种不同的配合形式,适应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状态,各有不同的配合效应。
双松政策搭配:主要适用于经济严重萧条的情况,即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
双紧政策搭配: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为严格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势回落,财政政策以减支增税为主,货币政策则着力于减少货币供应量或提高利率。
松紧政策搭配:这一搭配方式又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松财政、紧货币”的搭配方式。一般而言,在经济增长减缓以至于停滞而通货膨胀压力又很大,或者经济结构失调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搭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的优势,有效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目标。另一种是“紧财政、松货币”的搭配方式。这种搭配方式比较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与总需求不足并存的情况。
12.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答:(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上升。(2)总供求失衡导致的通货膨胀 ①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因总需求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造成的现象。
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形。尽管价格上升,但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第二种,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形,真正的通货膨胀。此时,价格水平提高而收入水平不变。②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它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即工资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增加、进口原料成本的增加。③混合通货膨胀: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3)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结构的非均衡状况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开放结构的不平衡。
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1.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通过降低国民收入来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法,1.渐进式是指政府持续不断紧缩总需求,用较长的时间和每个时期降低较少的通货膨胀率来消除通货膨胀的方法。激进式是指政府通过突然性的、大规模的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以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明显下降和失业率显著提高为代价消除通货膨胀,是一种用较短的时间和每个时期降低较多的通货膨胀率来消除通货膨胀的方法。
2.收入政策:为了降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即实行工资和价格指导指标,冻结工资和物价以及实行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3.指数化政策: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税收以及各种合同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指数上升时,它们也随之上升。4.改变预期,恢复公众信心:在相信政府有控制通货膨胀能力的基础上,改变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制止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 5.实行异端稳定措施:针对恶性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具体包括稳定汇率,实行全面的预算政策,对工资和物价的直接干预。
13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稳态的产出水平?
答:在索罗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化只会暂时性地影响增长率,而不会永久性地影响,储蓄率的提高会加快经济的增长,使人均资本存量的稳态水平提高,直到新的稳定状态为止。当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时,储蓄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它会改变经济的均衡状态,因而改变任一时点上人均产量的水平,但并不影响处于新均衡点后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如果经济保持高储蓄率,也就会保持大量的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但并不能永远保持高经济增长。
14、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答: (1)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是不变的。但由于工人数量以N持续增长,总资本和总产出也必须以N的速率增加。因此,尽管人口增长不能解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但它有助于解释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索罗模型中,人口增长会降低一国人均资本从而减少人均产出。(3)黄金律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折旧率=人口增长率。稳态增长率就是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都处于不变状态时的总产出和总资本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所以,只要人口增长率有变动,经济增长率就会变动。人口增长率提高使稳态时的人均收入水平下降。
9.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即即净增加值NDP = GDP-折旧 (与GNP相对应的是国民生产净值NNP,NNP=GNP-折旧 )
2.凯恩斯陷阱(流动性偏好陷阱)是指利率极低、货币的投机需求无穷大时的状况。
3.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4.功能财政思想: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积极性财政政策思想
5.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一种贴现率,它正好使一项资本品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项资本品的重置价格。
6.滞胀是指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水平较高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7自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变量或者说干扰对GDP冲击的内在机制。
8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相对于财政自动稳定器而言的,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变化情况,为达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来影响经济运行,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有意识干预。
10 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即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
11. 奥肯定律:实际GDP相对潜在GDP每下降 2%,失业率就上升1%;反之,实际GDP增2%,失业率就下降1%。失业率上升与经济增长率互关系,即 。
12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替代关系的曲线。
13 BP曲线即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它表示的是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相互关系。
14 14菲利普斯曲线
五、计算题
1假设两部门经济中
(1)求均衡收入;(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1000,试求企业非计划存货投资。
1.解:(1)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C+I=100+0.75Y+50,即Y=600;(2)如果实际国民收入为1000,则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实际储蓄-计划投资=-100+(1-0.75)1000-50=100。
2、设消费函数为C=15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G=80,税收T=20+0.25Y。
求均衡收入;(2)求政府预算盈余。
2、解:(1)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C+I+G=150+0.8[Y-(20+0.25Y)]+50+80,即Y=660;(2)政府预算盈余=T-G=20+0.25×660-80=105。
3、设消费函数为C=15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G=100,税收T=50+0.25Y。出口X=40,进口M=20+0.1Y。
求均衡收入;(2)求净出口。
3、解:(1)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C+I+G+(X-M) =150+0.8[Y-(50+0.25Y)]+50+100+40-(20+0.1Y),即Y=560;
(2)净出口=X-M=40-(20+0.1×560)=-36。
4、假设社会消费函数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200,政府购买支出G=1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0.25Y。
(1)求均衡收入;(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的充分就业收入为1200,试问用:A、增加政府购买;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4、解:(1)均衡收入Y=C+I+G =100+0.8(Y-0.25Y+62.5)+200+100,即Y=1125;
(2)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 =2.5。税收乘数KT= =-2;转移支付乘数KTR= =2;平衡预算乘数KB= =0.5。
(3)为了达到1200的充分就业收入,收入必须增加75。为此,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A、增加政府购买:△G= ; B、减少税收:△T= ;
C、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和税收:△G或△T= 。
5、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7Y,投资函数I=200-3r,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函数L=0.2Y-2r。求:1IS曲线的方程与LM曲线的方程;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5.解:(1)由均衡国民收入Y=C+I=100+0.7Y+200-3r,可得IS曲线的方程为: r=100-0.1Y ; 由M=L,即100=0.2Y-2r,可得LM曲线的方程为: r=0.1Y-50。(2)将IS曲线的方程和LM曲线的方程联立:
,可得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6 假设货币需求L=0.2Y-10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d,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求:(1)IS和LM方程、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收入、利率和投资会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
6、解:(1)IS曲线:Y=C+I+G,即: Y=60+0.8(Y - T)+150+100 Y=310+0.8(Y-100)化简得 Y=1150 ① LM曲线:0.2Y-10r=200 Y=1000+50r ② 由①、②联立得: 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I=150(2)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十I十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1250,与LM曲线联立得: 均衡收入 Y=1250,均衡利率 r=5,投资 I=150(3)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因此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的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
(三)简答题
1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答: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对于理性的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时,消费一定增加,但总是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它总是大于零,因为消费者用可支配收入消费。但平均消费倾向并不总是小于1。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或很少时,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借钱消费。此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
2、在低于充分就业经济中,为什么均衡收入水平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在收入的变动过程中,一般价格水平为什么常常保持不变
答: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国民收入唯一地由总需求决定,与它同方向变动。如果总需求减少,部分产品卖不出去,企业为了减少非计划存货投资,将实际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厂商就会缩减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反之总需求增加,有关厂商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另外,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资源供大于求。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闲置的资源会逐渐得到利用,但资源的价格往往不上升,从而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的成本不变,进而价格保持不变。
国民收入可以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但一般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由于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通过数量调节机制而不是价格调节机制的调整达到均衡。
3.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
答: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种。一是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它是指为应付日常交易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它根源于收入和支出的不同步性。二是预防需求,指为了防备意外支出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它根源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由于都是收入的增函数,常总称为交易需求。三是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为了购买有利可图的债券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它根源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是利率的减函数。
4 资本边际效率为什么递减?
答: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项资本品的重置价格。它与资本品的重置价格负相关,与资本的预期收益正相关。随着社会上各个企业投资的增加,一方面,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使资本品的重置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产品供给增加,价格降低,使资本的预期收益减少。故资本边际效率具有递减的趋势。
5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一,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二,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三,税收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净出口效应。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汇率不变条件下,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因此,净出口减少。
6 。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的萧条、高涨和滞胀的状态?
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如图5-2所示
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AS 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AD′时,短期总供给曲线AS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处于很高的水平,表示经济处于高涨阶段。
现在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如图5-3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AS′,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表示经济处于滞胀阶段,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一起的状态。
7 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如何在需求管理?西方国家财政包括哪些内容?
答:财政工具有1政府购买它的支出变动对整个社会总支出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2政府转移支付,它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3税收,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产生影响4政府发行公债,一增加收入弥补赤字,二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作用
需求管理,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它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无失业无通货膨胀
现代西方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构成。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公债,税收是最主要的部分。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8 试述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并说明如何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
答: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现代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收入和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的内在功能。 首先是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自动改变税收。收入水平上升时,就业人数增多,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会自动上升。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进人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表现在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的变化。收入水平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减少;收入水平下降时,失业率上升,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增多,政府转移支付在通货膨胀时减少,在衰退时增加,这种自动伸缩性也是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稳定因素。
9 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的公共支出代替私人支出,从而总需求仍然不变。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削弱。它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
影响原因1.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2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支出乘数、投资的利率系数和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与挤出效应同方向变动,而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则与挤出效应反方向变动。由于支出乘数与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都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
10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答:主要有调整贴现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种。
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若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反之即可。
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最简单的方法。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就会缩小货币乘数,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就会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行为。 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一方面增加了流通中的基础货币,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增加活期存款,最终增加货币供给量;另一方面,会提高债券价格,降低市场利率;中央银行出售债券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并提高利率。由于中央银行能够主动和灵活地买卖政府债券,随时控制货币供给量,因而使得公开市场业务成为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工具。
1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几种配合方式,分别在何种经济形势下采取?
答:主要是总量政策之间的配合,即松紧搭配问题。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方向,指是“松”还是“紧”;二是力度,指是严格从紧还是适度从紧,是有控制的放松还是全面放松。由此产生了四种配合方式:双紧、双松、一紧一松和中性。四种不同的配合形式,适应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状态,各有不同的配合效应。
双松政策搭配:主要适用于经济严重萧条的情况,即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
双紧政策搭配: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为严格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势回落,财政政策以减支增税为主,货币政策则着力于减少货币供应量或提高利率。
松紧政策搭配:这一搭配方式又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松财政、紧货币”的搭配方式。一般而言,在经济增长减缓以至于停滞而通货膨胀压力又很大,或者经济结构失调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搭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的优势,有效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目标。另一种是“紧财政、松货币”的搭配方式。这种搭配方式比较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与总需求不足并存的情况。
12.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答:(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上升。(2)总供求失衡导致的通货膨胀 ①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因总需求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造成的现象。
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形。尽管价格上升,但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第二种,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形,真正的通货膨胀。此时,价格水平提高而收入水平不变。②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它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即工资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增加、进口原料成本的增加。③混合通货膨胀: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3)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结构的非均衡状况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开放结构的不平衡。
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1.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通过降低国民收入来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法,1.渐进式是指政府持续不断紧缩总需求,用较长的时间和每个时期降低较少的通货膨胀率来消除通货膨胀的方法。激进式是指政府通过突然性的、大规模的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以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明显下降和失业率显著提高为代价消除通货膨胀,是一种用较短的时间和每个时期降低较多的通货膨胀率来消除通货膨胀的方法。
2.收入政策:为了降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即实行工资和价格指导指标,冻结工资和物价以及实行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3.指数化政策: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税收以及各种合同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指数上升时,它们也随之上升。4.改变预期,恢复公众信心:在相信政府有控制通货膨胀能力的基础上,改变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制止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 5.实行异端稳定措施:针对恶性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具体包括稳定汇率,实行全面的预算政策,对工资和物价的直接干预。
13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稳态的产出水平?
答:在索罗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化只会暂时性地影响增长率,而不会永久性地影响,储蓄率的提高会加快经济的增长,使人均资本存量的稳态水平提高,直到新的稳定状态为止。当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时,储蓄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它会改变经济的均衡状态,因而改变任一时点上人均产量的水平,但并不影响处于新均衡点后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如果经济保持高储蓄率,也就会保持大量的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但并不能永远保持高经济增长。
14、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答: (1)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是不变的。但由于工人数量以N持续增长,总资本和总产出也必须以N的速率增加。因此,尽管人口增长不能解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但它有助于解释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索罗模型中,人口增长会降低一国人均资本从而减少人均产出。(3)黄金律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折旧率=人口增长率。稳态增长率就是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都处于不变状态时的总产出和总资本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所以,只要人口增长率有变动,经济增长率就会变动。人口增长率提高使稳态时的人均收入水平下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