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展开全部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的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并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现行“春节”称谓只有95年历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的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并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现行“春节”称谓只有95年历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2011-03-02
展开全部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又名乞巧节或七巧节。
中国、韩国和日本人都会庆祝七夕,但日本人由於明治维新时改用西元,所以七夕也改在阳历7月7日庆祝。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 徘徊於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中秋节是东亚的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的传统节日。
按照中国的农历,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徵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闹灯会,猜灯谜,提灯笼,许多地方还有放天灯的习俗。是中国民间的盛大节日之一。
在广东佛山,有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行通济,无闭翳」。寓意走过通济桥,就会健健康康,无闭翳。
在台湾,除了赏花灯活动及著名的台湾灯会之外,还有台湾北部的台北县平溪乡放天灯活动。另外,台湾南部的台南县盐水镇则有著名的盐水烽炮。在台湾东部的台东市,则有炸寒单爷,也是以烽炮为主,但与盐水烽炮的进行方式并不相同。
在台湾早期,有在元宵节夜里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葱来讨个吉兆的说法。俗语说:「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台湾话发音)
起源
据史籍记载,元宵节开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相传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元老奋起勘平「诸吕之乱」,拥刘恒为主,是为汉文帝。文帝博采群臣建议,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又处强盛。因扫除诸吕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汉文帝因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於思想,实际节日这三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节日,是东亚许多地区传统上庆祝新的一年的节庆。并为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台湾、朝鲜、韩国、蒙古、越南、寮国、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的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但口头上多称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农历新年则称为「元旦」,意即一年的头一天。
中国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阴历改以阳历纪年,曾试图禁止人民庆祝农历新年,但因民间的坚持而未果。后在袁世凯主政期间,将1月1日定为新年元旦,以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老百性照旧「过新年」,作家们照旧写「过元旦」。「春节」一词真正广为流行还是在1949年之后。农历新年现在也被称为农历新年、旧历年。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废除农历新年,并曾禁止民间庆祝。
春节在越南语称「Tết Nguyên Đán」(节元旦)、日语称「旧正月」、韩语称「설날」(即新年之意)。
春节的定义有三种:
最狭义的说法,春节仅指正月初一。
第二种说法是配合政府订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为春节假期。
第三种是传统习俗上的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於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一说最早在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情况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节日的时间相信和农业劳作影响有关;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一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时期春节的时间也不一样。夏朝为岁首;商朝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说古代所谓「春节」,意思是春天的节序,曾经还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有时也泛指整个春季。汉武帝时推行太阳历,才明确规定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1]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泼水节(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重新出发。
每年傣历六月作为一年的起始大约是中国清明后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当於中国的新年。
清明原为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於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於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则多藉此踏青郊游。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画蛋、斗鸡、荡秋千等活动。此习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
由於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
现在的清明节,合并了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天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却有若干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了,并保存於清明节中。
祭海节,是位於山东即墨市周戈庄内一项传统的祭海活动,其已拥有500年历史。於2004年3月18日再次举办,即墨市政府将此次活动更名为「民俗文化祭海节」。
「祭海」文化始於明朝,传说,在周戈庄西侧2.5公里外有一座黄山,山上有一个仙姑庙。在清朝末期,渔民每年出海前(农历四月初八),都要到庙里求仙姑保佑他们能一帆风顺,因此这一传统逐渐延续下来。
祭灶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小年,在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日。
由於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於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灶王爷),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於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作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端午节源於对恶日(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端午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迎涛神祭图腾说。相传在古代的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带)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者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扒著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地就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腊八节又称「腊八」 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
因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都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为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用熬腊八粥。腊月初一起,皇宫总管内务府派司员把粥料和干柴运到雍和宫。
粥料品种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谷杂粮以及各种乾果等,到初五晚准备就绪,初六皇帝派大臣会同内务府总管大臣,率领三品以上官员及民夫到庙里监督称粮、运柴。初七清晨,皇帝派来的监粥大臣下令生火,并一直监视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为止。这时皇帝派来的供粥大臣率领官员开始在佛前供粥,宫灯照耀、香烟袅袅、古乐齐鸣、众喇嘛进殿念经,随后把粥献给宫廷,同时装罐密封,用快马送往承德行宫和全国各地。直到天亮以后舍粥完毕,盛典才告结束。
据史料记载,每一锅粥用小米12石,杂粮、乾果各50公斤,乾柴5000公斤,共熬6锅。第一锅供佛,第二锅献给皇帝及宫内,第三锅给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给文武官员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第六锅作为施舍。分享给你。
中国、韩国和日本人都会庆祝七夕,但日本人由於明治维新时改用西元,所以七夕也改在阳历7月7日庆祝。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 徘徊於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中秋节是东亚的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的传统节日。
按照中国的农历,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徵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闹灯会,猜灯谜,提灯笼,许多地方还有放天灯的习俗。是中国民间的盛大节日之一。
在广东佛山,有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行通济,无闭翳」。寓意走过通济桥,就会健健康康,无闭翳。
在台湾,除了赏花灯活动及著名的台湾灯会之外,还有台湾北部的台北县平溪乡放天灯活动。另外,台湾南部的台南县盐水镇则有著名的盐水烽炮。在台湾东部的台东市,则有炸寒单爷,也是以烽炮为主,但与盐水烽炮的进行方式并不相同。
在台湾早期,有在元宵节夜里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葱来讨个吉兆的说法。俗语说:「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台湾话发音)
起源
据史籍记载,元宵节开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相传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元老奋起勘平「诸吕之乱」,拥刘恒为主,是为汉文帝。文帝博采群臣建议,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又处强盛。因扫除诸吕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汉文帝因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於思想,实际节日这三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节日,是东亚许多地区传统上庆祝新的一年的节庆。并为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台湾、朝鲜、韩国、蒙古、越南、寮国、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的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但口头上多称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农历新年则称为「元旦」,意即一年的头一天。
中国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阴历改以阳历纪年,曾试图禁止人民庆祝农历新年,但因民间的坚持而未果。后在袁世凯主政期间,将1月1日定为新年元旦,以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老百性照旧「过新年」,作家们照旧写「过元旦」。「春节」一词真正广为流行还是在1949年之后。农历新年现在也被称为农历新年、旧历年。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废除农历新年,并曾禁止民间庆祝。
春节在越南语称「Tết Nguyên Đán」(节元旦)、日语称「旧正月」、韩语称「설날」(即新年之意)。
春节的定义有三种:
最狭义的说法,春节仅指正月初一。
第二种说法是配合政府订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为春节假期。
第三种是传统习俗上的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於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一说最早在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情况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节日的时间相信和农业劳作影响有关;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一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时期春节的时间也不一样。夏朝为岁首;商朝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说古代所谓「春节」,意思是春天的节序,曾经还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有时也泛指整个春季。汉武帝时推行太阳历,才明确规定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1]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泼水节(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重新出发。
每年傣历六月作为一年的起始大约是中国清明后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当於中国的新年。
清明原为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於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於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则多藉此踏青郊游。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画蛋、斗鸡、荡秋千等活动。此习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
由於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
现在的清明节,合并了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天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却有若干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了,并保存於清明节中。
祭海节,是位於山东即墨市周戈庄内一项传统的祭海活动,其已拥有500年历史。於2004年3月18日再次举办,即墨市政府将此次活动更名为「民俗文化祭海节」。
「祭海」文化始於明朝,传说,在周戈庄西侧2.5公里外有一座黄山,山上有一个仙姑庙。在清朝末期,渔民每年出海前(农历四月初八),都要到庙里求仙姑保佑他们能一帆风顺,因此这一传统逐渐延续下来。
祭灶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小年,在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日。
由於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於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灶王爷),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於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作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端午节源於对恶日(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端午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迎涛神祭图腾说。相传在古代的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带)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者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扒著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地就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腊八节又称「腊八」 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
因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都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为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用熬腊八粥。腊月初一起,皇宫总管内务府派司员把粥料和干柴运到雍和宫。
粥料品种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谷杂粮以及各种乾果等,到初五晚准备就绪,初六皇帝派大臣会同内务府总管大臣,率领三品以上官员及民夫到庙里监督称粮、运柴。初七清晨,皇帝派来的监粥大臣下令生火,并一直监视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为止。这时皇帝派来的供粥大臣率领官员开始在佛前供粥,宫灯照耀、香烟袅袅、古乐齐鸣、众喇嘛进殿念经,随后把粥献给宫廷,同时装罐密封,用快马送往承德行宫和全国各地。直到天亮以后舍粥完毕,盛典才告结束。
据史料记载,每一锅粥用小米12石,杂粮、乾果各50公斤,乾柴5000公斤,共熬6锅。第一锅供佛,第二锅献给皇帝及宫内,第三锅给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给文武官员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第六锅作为施舍。分享给你。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969361.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3-01
展开全部
一,贴门神、春联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祭拜祖先。
祭拜祖先,是为了纪念祖先,也有意思说是让祖先跟我们一起过年,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三,吃团圆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大都吃火锅,潮汕人说是“围炉”有团圆的意思。
四,送压岁钱。
这是小朋友最最开心的时刻了。在潮汕只有还没工作的人才有压岁钱,工作了的人就要给压岁钱了。潮汕人给的压岁钱很多。人们认为,给得多证明过去的一年里收入多,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多的收入。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谑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禁 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来弥补。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潮汕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与此同时,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近年来由于用上丁自来水,往往是这里在举行封井祭神,那里却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哗直流。因此,盖井禁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祭拜祖先。
祭拜祖先,是为了纪念祖先,也有意思说是让祖先跟我们一起过年,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三,吃团圆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大都吃火锅,潮汕人说是“围炉”有团圆的意思。
四,送压岁钱。
这是小朋友最最开心的时刻了。在潮汕只有还没工作的人才有压岁钱,工作了的人就要给压岁钱了。潮汕人给的压岁钱很多。人们认为,给得多证明过去的一年里收入多,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多的收入。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谑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禁 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来弥补。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潮汕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与此同时,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近年来由于用上丁自来水,往往是这里在举行封井祭神,那里却拧开水龙头,让水哗哗直流。因此,盖井禁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的家乡春节的风俗很多,不信你看——一到春节,男女老少就都穿着漂亮的新衣,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每家每户都张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年画。到处都敲锣打鼓。小朋友们都去拜年、送贺卡。到了夜晚,处处张灯结彩。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什么走马灯、官灯、冰灯、纱灯……各式各样。一旁,鞭炮声、擦炮声,响个不停,火箭炮、烟花,火光冲天。出门在外的人,必宁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呢!怎么样,我家乡春节的风俗多吧,你想到我的家乡来过年吗?名师点评:小作者在这篇作文中,介绍了自己家乡过春节的各种风俗。从小作者的介绍来看,小作者是进行了认真观察的,让我们感觉到了小作者家乡过春节时的快乐和热闹。可是小作者的家乡在哪里呢?是不是应该先交代一下?要不然,我们怎么能到你的家乡做客呢?如果小作者在文中,能够把家乡过春节时,让自己感觉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风俗,详细地描述一下,作文的内容就会生动起来,感染力也会增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07-30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民俗二三事
详情
- 官方电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