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一、圆明园本身被烧毁就是最大的损失。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于一体,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1万平方米。对此,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
二、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扩展资料:
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1725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乾隆帝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园胜景,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于园中。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圆明园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即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圆明园集中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存有大量珍贵图书、文物、典籍,也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型博物馆。可惜这一切都被英法联军劫掠一空、付之一炬,焚烧殆尽。
圆明园是在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在明代修建的行宫基础上,兴建的皇家园林。建好后,康熙帝将其赏赐给皇四子胤禛,正式题名“圆明园”。雍正帝登基后,大肆增修扩建,后来又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花费了数以亿万计的银两,建成了这座世所罕见的宫苑。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又称圆明三园。周围还有多座皇家园林,这片以圆明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连绵二十余里,共有风景区域100多处。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每次都要仿照江南的名胜风景,在圆明园中兴工仿建。乾隆二十七年,仿照海宁陈家安澜园,在圆明园内修建了四宜书屋;三十九年,仿照范氏天一阁,修建了文源阁,贮藏《四库全书》。另外,杭州西湖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平湖秋月等十景以及苏州狮子林等,在圆明园中都被仿建了出来。
圆明园不仅集中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还吸收了西方建筑的精髓。乾隆十年,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在长春园北部建了一组西洋楼,其中有海晏堂、大水法等二十余景。
圆明园是皇帝后妃的游玩之所,同时也是皇帝听政、处理军国大事之处,是自雍正至咸丰五帝夏秋避暑之处。清朝中央机构在圆明园内都有衙署值房。
由于圆明园既是皇帝后妃游玩享乐之所,又是清朝100多年间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所以这里存有大量珍贵的档案文献、图书、名画、文物乃至各国进献的艺术品等等。可惜,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这座举世罕见的、珍藏无数历代文物、书画典藉和金银珍宝的圆明园,就此被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掠夺和焚烧,现只剩下了一片败瓦颓垣,当时的盛景已无法寻览。
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
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
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
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
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
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
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
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规模的焚烧共两次,第一次是
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这
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
参考资料: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