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 乙肝表面抗原 肝功能检查 三者是什么关系?

血常规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能三者是什么关系?这三种说法是包含的关系还是彼此独立的?... 血常规 乙肝表面抗原 肝功能 三者是什么关系?这三种说法是包含的关系还是彼此独立的? 展开
 我来答
lsn898
推荐于2016-09-06 · TA获得超过2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8万
展开全部
  血常规是一种血液检查数值指标
  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能:是一种综合检查指标,在医院一般用在一起检查
  下面说一下三者的内容

  一、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红蛋白也称为血色素,遇盐酸后变成褐色酸性血红蛋白,然后再加蒸馏水,直到与标准比色柱颜色一致时,所读到的液平面刻度,便是血红蛋白的克数。血常规检查也要同时进行血涂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及用血细胞分类计数器进行白细胞各类细胞的观察与分类计数。
  我国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数量为:男性(4.5~5.5)×1012/升;女性(3.5~5.0)×1012/升。而血中血红蛋白的数量为:男性120~165克/升;女性为110~155克/升。临床上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上的增减往往相并行。
  生理上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增多,仅见于初生婴儿,但以后可逐渐降至正常。在严重呕吐、腹泻或出大汗等机体脱水状态下,因血液浓缩,可引致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增多。在一氧化碳中毒、高山病或潜水病等缺氧状态下,因机体紧急总动员,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也可相应增多。心力衰竭或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其血红蛋白与红细胞都可出现代偿性增多。
  而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则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偏食及吃素等不良饮食习惯所致的营养不良性贫血更较常见,一般需补充营养、铁剂及维生素B12等。在钩虫病流行区,钩虫病病人会因长期肠道出血而引起贫血。还有外伤后大失血、活动性胃溃疡或食道静脉曲张的大呕血,支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病人的大咯血,以及子宫功能性反复出血和血友病病人、痔疮病人、坏血病病人等长久而慢性的失血,也可引致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是骨髓的造血功能发生了障碍。正常情况下的红细胞相对减少,有时也可见于老年人,但也常与营养状况有关。我国正常成人血中白细胞的数量为:(40~100)×109/升;儿童(50~120)×109/升。生理性的白细胞增多,可见于新生儿、饭后、剧烈运动后或妊娠与分娩阶段。而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则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的球菌或杆菌的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肾炎、急性胆囊炎及猩红热等。白血病的主要表现是白细胞的无限增生。
  而白细胞的减少,则常见于病毒引起的流感、麻疹、肝炎或伤寒、布氏杆菌病等某些杆菌性疾病。也可见于粟粒性肺结核或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及磺胺药、砷、苯及放射性物质中毒时。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白细胞随红细胞制造的减少而一同减少。严重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病人,其各种血细胞普遍贫乏,白细胞当然不例外。
  进行血涂片后,显微镜下可发现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红细胞大小与形态不均,细胞中心发白区域扩大。若见到红蓝色较幼稚红细胞增多,可判知其骨髓再生机能旺盛。
  在正常状态下,白细胞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其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约50%~70%,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约1%~4%,淋巴细胞约20%~35%,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都很少,分别为1%~6%、1%~4%、1%左右。中性粒细胞的增多,为最常见、最重要的改变,见于大多数传染性疾病与化脓性疾病,也见于中毒。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则常见于病毒所致的流感、麻疹、肝炎及某些杆菌性疾病。
  血小板的正常数为(100~300)×109/升。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急性感染和中毒时,血小板也可减少。而血小板增加,则见于急性出血停止后,或脾切除后,多为一时性增多。
  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三、肝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指标,但是在临床评价时常常有一些问题,如一些病人仅有“转氨酶水平”升高,即被简单的认为“肝功能异常”。实际上,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应包括肝脏的合成、排泄、对药物等的代谢、免疫等功能,而不仅仅是转氨酶的水平。
  表1 肝功能的分类
  分类 检查项目
  基本功能
  合成 Alb、PT、脂质和脂蛋白
  排泄 胆红素、胆汁酸、色素(磺溴酞钠,靛青绿)排泄
  代谢 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色氨酸、尿素等代谢
  免疫 γ-球蛋白
  标志物
  肝细胞损伤 ALT、AST、LDH、腺苷脱氨酸
  胆汁淤积 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AKP、GGT、
  肝硬化 Ⅲ、Ⅵ、Ⅰ、Ⅳ型胶原,透明质酸、脯氨酸羟化酶
  肝癌 AFP、GGT-Ⅱ、AFU、AKP-Ⅰ、醛缩酶A、去羧基凝血酶
  自身免疫性肝炎 平滑肌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线粒体抗体、IgM
  一、肝脏合成功能
  (一)白蛋白(Alb)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肝损伤的很好的指标之一。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见于:营养摄入不足,合成障碍,消耗过多,丢失增多。慢性肝病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及白蛋白的容积分布变化,如果血清白蛋白的水平降低且不易恢复者,往往预后不良。
  (二)凝血酶原时间
  肝功能损害时,相关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以导致PT延长,这是肝功能异常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PT延长,维生素K又无法纠正,预示肝功极差。在爆发性肝功能衰竭,PT是一项重要的早期诊断指标。
  (三)脂质和脂蛋白
  脂质和脂蛋白不是肝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但是在肝细胞损害时,血清胆固醇酯水平降低,而且于肝脏的损害程度呈正比。慢性肝脏疾病时,脂蛋白降低,而且其水平与转氨酶、胆红素呈负相关。
  二、肝脏的排泄功能
  (一)胆红素
  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1.1mg/dl(17.1μmol/l),其中70%是间接胆红素,不能从肾滤过。只有直接胆红素才能从尿排出。注意:1.肝功能正常时,溶血性黄疸时TBIL<正常的5倍(85μmol/l)。2.肾功能正常时,任何原因黄疸,TBIL<500μmol/l。3.有黄疸,但是尿胆红素是阴性,说明是间接胆红素升高。4.许多单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是Gilbert syndrome,这种综合征肝脏组织没有病理组织改变,对机体没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无需特殊的治疗。
  三、血清酶学水平
  (一)ALT、AST
  ALT的特异性比AST好。
  1. 当ALT>正常10倍,肯定有肝损害(如慢性乙肝)
  2. 胆道疾病时ALT、AST升高,但是<正常8倍
  3. AST/ALT的比值:(1)估计肝脏损害程度:越大,损害越严重;(2)鉴别肝病:酒精肝>2,慢乙肝>1可能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二)碱性磷酸酶ALP
  1. ALP>正常4倍:胆汁淤积综合征
  2. ALP>正常2.5倍,ALT、AST<正常8倍:90%为胆汁淤积
  3. ALP>正常2.5倍,ALT、AST>正常8倍:90%为病毒肝炎
  (三)谷氨酰转肽酶GGT
  90%肝胆疾病病人有GGT升高,GGT>正常10倍,多由就酒精肝、肝内、外淤胆,原发性肝癌
  四、肝脏酶学指标的评价
  1. 英国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6%的无症状正常人群的ALT、AST升高,5%正常人群的所有检测结果在“正常值”范围之外。因此,一些异常的肝脏检测结果并不是真正的异常。
  2. 单项转氨酶水平升高的处理是:在查一次,如果升高超过正常的2倍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五、乙肝两对半的解读
  大三阳 小三阳
  HBsAg(+) HBsAg(+)
  HBeAg(+) HBeAb(+)
  HBcAb(+) HBcAb(+)

  单项HBsAg(+)是乙肝携带者
厦门鲎试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08-25 广告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脂多糖组分,在细菌死亡裂解后释出。内毒素不直接导致临床症状,而是刺激宿主细胞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是许多疾病病理过程的重要介质。因此,临床需要检测内毒素水平以帮助判断疾病的病因、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厦门鲎试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汇镜2231
2007-03-30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血液检验以前是指血常规检查,是手工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它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做一个病人的血常规检验最熟练、最快速也要10来分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不过,这些结果大多是用英文的缩写名称报告的,而其中的一部分结果只有检验医学的专业书籍才有介绍,所以患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表面抗原 是检测是否携带乙肝病毒的 这三个是互相独立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