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的死因?
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时年七十四岁,官方声称白崇禧死于心脏病,蒋介石亲往白府吊唁,并宣布由国防部负责以军礼治丧,由何应钦、孙科、陈立夫、顾祝同等200余人组成治丧委员会,并颁发褒扬令。
并亲到景行厅向白崇禧遗体告别,鞠躬致敬,并献花致祭,随即葬于台北市近郊六张犁回教公墓与国民党其他死去的将领一样,他的墓地也是朝着大陆方向的。
扩展资料
台湾余生
1950年1月16日,白崇禧与李品仙等联名给李宗仁发了电报,提出建议,称如须继续在美休养,“深恐久旷国务,应请致电中央,自动解除代总统职务”,李宗仁既不返台,也不辞职。
1950年5月1日白崇禧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7月26日被聘为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从此失去职权,受蒋控制摆布,保密局在白崇禧公馆对面设了个派出所,对白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
1952年10月10日,国民党在台北召开第七次“全代会”,产生新的中央委员,六届中央常务委员除当选七届“中委”或“中常委”外,其余均推为中央评议委员,惟仅白崇禧一人除外,此后白的处境日渐艰难。
白崇禧儿子白先勇人物经
历1937年7月11日,白先勇生于中国广西桂林,父亲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母亲名马佩璋;白先勇排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只五人还在世),电台名人白韵琴则为他的堂妹,而家族大多仍居住在台湾。
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因此他的童年时间多半独自度过。
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后来于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
不久之后在1952年移居台湾。
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后,由于他梦想参与兴建三峡大坝工程,以第一志愿考取台湾省立成功大学(今“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系。
翌年发现兴趣不合,转学“国立”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改读英国文学。
1958年,他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金大奶奶》。
两年后,他与台大的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等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并在此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崇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先勇
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白崇禧死于心脏病,蒋介石亲往白府吊唁,并宣布由国防部负责以军礼治丧,由何应钦、孙科、陈立夫、顾祝同等200余人组成治丧委员会,并颁发褒扬令。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路合作无间。二人最初一同加入国民党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手驱逐广西的旧军阀。1927年任淞沪警备司令。
扩展资料:
生平
1、1898年开始,白崇禧在私塾从毛庆锡先生就读,刻苦用功,且聪颖异常,几乎过目成诵,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2、1936年5月,李、白联合广东陈济棠,以“抗日救国军”名义反蒋。由于广东军队被蒋中正收买,陈济棠被迫下台;至8月,李、白宣布与蒋中正和解,支持由蒋中正领导抗日。
3、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前夕,蒋中正任李宗仁为第五路军总司令,白崇禧为副总司令,并派参谋总长程潜至广西监督各将领就职宣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崇禧
暴死之谜
在妻子马氏去世后,白崇禧孤独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不久,他与身边的年轻护士张小姐热恋起来。此时的白崇禧已是古稀之人,自然在“房事”方面难以满足年轻护士的需要,为了讨得情人的欢心,也为了打发苦闷压抑的时日,白崇禧经常派下人到中医协会理事长赖少魂处去买“补药”。侦防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喜出望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人不知、鬼不觉地置白崇禧于死地的好机会。
谷正文暗示赖少魂,在药的剂量上动手脚,使衰老的白崇禧不胜药力,一“补”不起,做到杀人不见血。赖不敢抗拒,只得点头遵命。他给白崇禧开了一个药力很强的药方。白崇禧照方到天生堂中药店买了两大包药回家泡酒喝。
往后数月,白崇禧似乎从药酒中得力,与热恋的张小姐频繁往来。俗话说,“房中之事能杀人”,对白崇禧这样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来说尤其如此。不多久,白崇禧即油尽灯枯。1966年12月1日晚,张小姐与往常一样到白宅夜宿。就在这天晚上终于发生了悲剧。第二天早晨,白崇禧的副官发现主人赤身裸体趴卧在床,而张小姐早已离去。这位国民党一级上将,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小诸葛,却在失意中不明不白地走了。另有一说法是,白的遗体上呈铜绿色,不像自然死亡;保姆曾看到床头柜上主人晚上喝的药酒杯中尚剩有小半杯药酒,但后来药酒与酒杯都不见了。但白家自觉此事背景复杂,并未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