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
2.土家族的房屋一般靠山靠水,成老虎坐山形,多数人住干栏屋。有的是吊脚楼或立柱悬。
3.满族传统建筑形式是院落围矮墙,院内有影壁,立有,供神明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为3间或5间。
4.傣族的房子都是单幢的,四周有空地,各家自成院落。芒市等地的傣族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西双版纳州则完全是干栏式建筑,楼上住人,下栖牲畜。上层近梯处有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其余便是大一大开间,中央是一个火塘,煮饭烹茶,都在火塘上,主客聚谈,也都围炉或蹲或坐。屋顶用瓦或木板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或木板。
5.水族历史上盛行颇似傣家竹楼的干栏式“木楼草房”每栋一般为三间二层,近年受当地汉族影响亦就地取材,多盖落地三间的“片石墙” 。
6.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浓厚的文化积淀。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翘角飞檐,雕梁画栋,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
7.独龙族的人们所居房屋是在怒江流域及其他较湿热地区常见的干栏式木竹楼和木楞房,干栏式木竹楼俗称“千脚落地”,这种房屋的四壁仅以竹篾巴围起上覆茅草,整个建筑结构简单。北部的气候比南部寒冷及耕地较为固定,因而,当地住房样式多是以木板镶围或用整个圆木垒成的木楞房。用木料或木板层层相交叉叠垒而成,四个角墙板或木料锯成凸凹的齿状交叉固定。
8.纳西民居普遍是土木结构的瓦屋楼房。建筑平面结构大多是“三房一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正房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两侧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再加上正房对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
9.瑶族房屋一般是地房,为土木结构或竹木结构,尤以土木结构为多。但现在,除了在土质不适于烧瓦的少数地区外,茅草房已难见到,瓦房已取代了茅草房。瓦草的支撑为圆柱子,木料框架,以榫头相结,墙壁为土墙、砖墙结合木板墙,地板为土地板或水泥土板.
10.哈尼人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间有一大间为堂屋。在版纳地区,堂屋东面一间为家长的卧室,卧室内设有祭祖处。哀牢山、无量山区哈尼族的寨房因各地地理、经济及环境民族的不同而有茅草房、土掌房、石灰房、瓦房几种式样。
11.普米族的村落一般建在有松林的半山缓坡地带,通常二三十户为一村,村寨之间距离很近,可以炊烟相望,鸡犬相闻。住房多为木结构,墙壁用直径12厘米左右圆木重叠垛成,木板铺成人字形双斜面屋顶,屋顶木板可拉动的两块又称“滑板”,四角竖圆柱,中央立一根大方柱,叫“擎天柱”,认为是神灵所在的地方。这种住宅当地俗称“木楞房”或“木垒子”。房屋一般分为二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屋内设火塘(俗称“锅庄”),周围是卧铺,后方安有神龛(称“宗巴拉”)。这里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人们在这里烤火、做饭和睡觉,也在这里进行宗教祭祀和接待客人。室外悬挂牛羊角或老鹰头颅,用以避邪和祝愿牲畜兴旺。兰坪、丽江等地的普米族富人,也仿效白族民居式样建成砖木结构的大院瓦房.
12.房屋依山而筑,住房面积在叉叉房的基础上扩大了 3-4倍,有较规则的大门出入。建房所用木料,如过楼,笕刀需要经过打眼,锯榫等方面的粗加工。房屋分一楼一底,但楼上空间呈等腰三角形状,只相当于楼下空间的1/2。卧室与火塘逐渐分开。
13.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14.怒族的住房最早以岩洞草棚、茅草房居多,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受周围民族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住房形式,除原有的“千脚落地房”以外,还有以下几种住房形式:其一为木柱
房,其二为石头房,这是属于江边一带人们的住房,一般设二至三间,各间有门,室内住人,横梁上置粮食,另设畜厩,人畜分开。
15.基诺族居住的草房,貌似孔明帽,相传建房式样是孔明教的。实际上,基诺族房屋属简易的古代“干栏”式的小竹楼。家庭成员较少且经济贫困者,建盖的房屋较小,照例顶上盖茅草,楼上和四周全用竹笆材料,不设窗户,仅火塘上面的屋顶上留有出气孔。16.景颇人的村寨大部分都是固定的,传统的样式,整栋房屋为竹木结构,木头的房屋框架用树杈支承,以藤条绑扎,房顶以山茅草覆盖,墙面和地面均为竹子编织或剖开而成,已很少见。
2.土家族的房屋一般靠山靠水,成老虎坐山形,多数人住干栏屋。有的是吊脚楼或立柱悬。
3.满族传统建筑形式是院落围矮墙,院内有影壁,立有,供神明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为3间或5间。
4.傣族的房子都是单幢的,四周有空地,各家自成院落。芒市等地的傣族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西双版纳州则完全是干栏式建筑,楼上住人,下栖牲畜。上层近梯处有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其余便是大一大开间,中央是一个火塘,煮饭烹茶,都在火塘上,主客聚谈,也都围炉或蹲或坐。屋顶用瓦或木板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或木板。
5.水族历史上盛行颇似傣家竹楼的干栏式“木楼草房”每栋一般为三间二层,近年受当地汉族影响亦就地取材,多盖落地三间的“片石墙” 。
6.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浓厚的文化积淀。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翘角飞檐,雕梁画栋,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
7.独龙族的人们所居房屋是在怒江流域及其他较湿热地区常见的干栏式木竹楼和木楞房,干栏式木竹楼俗称“千脚落地”,这种房屋的四壁仅以竹篾巴围起上覆茅草,整个建筑结构简单。北部的气候比南部寒冷及耕地较为固定,因而,当地住房样式多是以木板镶围或用整个圆木垒成的木楞房。用木料或木板层层相交叉叠垒而成,四个角墙板或木料锯成凸凹的齿状交叉固定。
8.纳西民居普遍是土木结构的瓦屋楼房。建筑平面结构大多是“三房一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正房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两侧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再加上正房对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
9.瑶族房屋一般是地房,为土木结构或竹木结构,尤以土木结构为多。但现在,除了在土质不适于烧瓦的少数地区外,茅草房已难见到,瓦房已取代了茅草房。瓦草的支撑为圆柱子,木料框架,以榫头相结,墙壁为土墙、砖墙结合木板墙,地板为土地板或水泥土板.
10.哈尼人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间有一大间为堂屋。在版纳地区,堂屋东面一间为家长的卧室,卧室内设有祭祖处。哀牢山、无量山区哈尼族的寨房因各地地理、经济及环境民族的不同而有茅草房、土掌房、石灰房、瓦房几种式样。
11.普米族的村落一般建在有松林的半山缓坡地带,通常二三十户为一村,村寨之间距离很近,可以炊烟相望,鸡犬相闻。住房多为木结构,墙壁用直径12厘米左右圆木重叠垛成,木板铺成人字形双斜面屋顶,屋顶木板可拉动的两块又称“滑板”,四角竖圆柱,中央立一根大方柱,叫“擎天柱”,认为是神灵所在的地方。这种住宅当地俗称“木楞房”或“木垒子”。房屋一般分为二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屋内设火塘(俗称“锅庄”),周围是卧铺,后方安有神龛(称“宗巴拉”)。这里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人们在这里烤火、做饭和睡觉,也在这里进行宗教祭祀和接待客人。室外悬挂牛羊角或老鹰头颅,用以避邪和祝愿牲畜兴旺。兰坪、丽江等地的普米族富人,也仿效白族民居式样建成砖木结构的大院瓦房.
12.房屋依山而筑,住房面积在叉叉房的基础上扩大了 3-4倍,有较规则的大门出入。建房所用木料,如过楼,笕刀需要经过打眼,锯榫等方面的粗加工。房屋分一楼一底,但楼上空间呈等腰三角形状,只相当于楼下空间的1/2。卧室与火塘逐渐分开。
13.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14.怒族的住房最早以岩洞草棚、茅草房居多,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受周围民族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住房形式,除原有的“千脚落地房”以外,还有以下几种住房形式:其一为木柱
房,其二为石头房,这是属于江边一带人们的住房,一般设二至三间,各间有门,室内住人,横梁上置粮食,另设畜厩,人畜分开。
15.基诺族居住的草房,貌似孔明帽,相传建房式样是孔明教的。实际上,基诺族房屋属简易的古代“干栏”式的小竹楼。家庭成员较少且经济贫困者,建盖的房屋较小,照例顶上盖茅草,楼上和四周全用竹笆材料,不设窗户,仅火塘上面的屋顶上留有出气孔。16.景颇人的村寨大部分都是固定的,传统的样式,整栋房屋为竹木结构,木头的房屋框架用树杈支承,以藤条绑扎,房顶以山茅草覆盖,墙面和地面均为竹子编织或剖开而成,已很少见。
展开全部
苗族历来喜于山川秀丽的河滨或平坝傍水地带为寨,聚族而居。因此一个村寨基本上是一个宗族,但较大的村寨亦有几个宗族聚居的,也有的一个宗族分居几个村寨的。寨子有的十几户,有的几百户,单家独户少见。县境中部、西南部、北部、西北部苗族,多居住在较开阔低平、易垦田畴地带。东南部雷公山麓苗族,多建寨于半山腰,山梁险地,形成立体分布。这是历史上依险反抗民族压迫所造成的遗迹。因为受历代统治者的压迫,迫使迁往高山密林。再是由于苗族迁到内地较晚,坝区已为内地土著民族或先迁来的民族所居,因而不得不在高山上落户。
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美化村寨环境的优良传统,村落周围绿树环绕,形成天然木栅,数人合抱的枫树、青松古柏、四季常青,婷婷如盖。这些不能随便砍伐的“保寨树”,保留着远古的遗风。每个村寨常在寨子的出入要道或寨旁名胜之地,设置一对对造型古朴的长条木凳或石凳,供过往行人小憩或供青年男女游方。有些村寨用条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巷道,使寨子格外整洁朴实。有的在跨溪处,搭长廊式“风雨桥”,桥沿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形同游廊,供人们休憩。接待宾朋常以“风雨桥”为迎送客人的“酒卡”。农家房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有的村寨新近几年盖起新颖的小楼房,增添现代化气息。
农舍建筑艺术是独具匠心的,村民背山面水落寨,依山就势建房,全系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而成。民居建筑的形制有平房、曲栏回廊或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清水江畔村寨的房屋,多为“吞口”式平房,常见三间。正中间为堂屋,面壁内缩一柱形成吞口。左右间分作前后两半,装修住人或作卧室。但在正中间堂屋隔成前后间时,前半间面壁中开一窗,装几何图形木质窗棱以通光线。堂屋前半间为一家人饮食起居、取暖、待客的活动中心。与汉民族“交错而居”的农户,以此间中心仿照汉俗安灵设位祀祖之场所。有的在此正堂存放历届祭鼓节留作供奉的水牛角;全竹制作的“长命树”坚于正堂屋左中柱边。正堂屋中设火塘,供煮菜烧饭用。火塘的火种终年不许断。堂屋后半间只能住老人,不能住已婚男子和刚生育的媳妇,以免得罪祖先。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还在住宅两侧建厢房,猪牛圈与厕所。
东南部雷公山麓的苗族住房,多为曲栏回廊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就坡面辟为上下两级屋基,下级坚长柱,上级坚短柱,使前半部楼板与后半部地基平行相接,形成吊脚半边楼。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多数是三间正房带一顺屋面而稍低于正屋的吞口偏厦。吊脚楼吊脚的一面,置连接两吊脚柱宽尺许的坐枋,坐枋上置外伸横梭柱,嵌数十根弯月形木条连接坐枋,形成靠背式坐椅曲栏杆,称“嘎息”。是一家人小憩或手工劳动朝起暮归或于闲暇在靠椅栏杆上设坐或依着栏杆远眺朝霞暮色,看风雨飘洒山间峡谷,极为惬意场所。走廊多从上层基处起直通堂屋,用细木条镶成齐腰高网状或直条栏杆通廊。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多为三层,一般上层为仓廒,两边或安置纺织机。下层堆放杂物或关牲畜家禽,安碓杵,中层住人。
苗族住宅装修,都是竖装板壁。平房明间大门和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吊脚半边楼的中层大门均为两扇门,次间为一扇门。堂屋大厅的连楹,安有一对木制水牛角。认为水牛神通广大,有其守门安然无恙。窗为直灵几何图形木质方格窗。也有靠里安一带槽上下或左右活动的梭板;白天将梭板放下或左右拉开,以增空内光线,晚上再关闭。
谷仓多建于离住宅几十米处,均为高脚仓。种摘糯及小米的村寨,多在寨边向阳地带竖两柱,上盖杉树皮,连两柱横架十数层木条的晾禾架,晾糯谷或小米。为防止不慎失火,粮食不致被烧毁,谷仓和禾架立于离寨边较远的安全地方。
建房用工多是互相帮忙,全村协作,只供酒饭,不付酬,这是自古就形成的民风。
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美化村寨环境的优良传统,村落周围绿树环绕,形成天然木栅,数人合抱的枫树、青松古柏、四季常青,婷婷如盖。这些不能随便砍伐的“保寨树”,保留着远古的遗风。每个村寨常在寨子的出入要道或寨旁名胜之地,设置一对对造型古朴的长条木凳或石凳,供过往行人小憩或供青年男女游方。有些村寨用条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巷道,使寨子格外整洁朴实。有的在跨溪处,搭长廊式“风雨桥”,桥沿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形同游廊,供人们休憩。接待宾朋常以“风雨桥”为迎送客人的“酒卡”。农家房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有的村寨新近几年盖起新颖的小楼房,增添现代化气息。
农舍建筑艺术是独具匠心的,村民背山面水落寨,依山就势建房,全系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而成。民居建筑的形制有平房、曲栏回廊或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清水江畔村寨的房屋,多为“吞口”式平房,常见三间。正中间为堂屋,面壁内缩一柱形成吞口。左右间分作前后两半,装修住人或作卧室。但在正中间堂屋隔成前后间时,前半间面壁中开一窗,装几何图形木质窗棱以通光线。堂屋前半间为一家人饮食起居、取暖、待客的活动中心。与汉民族“交错而居”的农户,以此间中心仿照汉俗安灵设位祀祖之场所。有的在此正堂存放历届祭鼓节留作供奉的水牛角;全竹制作的“长命树”坚于正堂屋左中柱边。正堂屋中设火塘,供煮菜烧饭用。火塘的火种终年不许断。堂屋后半间只能住老人,不能住已婚男子和刚生育的媳妇,以免得罪祖先。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还在住宅两侧建厢房,猪牛圈与厕所。
东南部雷公山麓的苗族住房,多为曲栏回廊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就坡面辟为上下两级屋基,下级坚长柱,上级坚短柱,使前半部楼板与后半部地基平行相接,形成吊脚半边楼。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多数是三间正房带一顺屋面而稍低于正屋的吞口偏厦。吊脚楼吊脚的一面,置连接两吊脚柱宽尺许的坐枋,坐枋上置外伸横梭柱,嵌数十根弯月形木条连接坐枋,形成靠背式坐椅曲栏杆,称“嘎息”。是一家人小憩或手工劳动朝起暮归或于闲暇在靠椅栏杆上设坐或依着栏杆远眺朝霞暮色,看风雨飘洒山间峡谷,极为惬意场所。走廊多从上层基处起直通堂屋,用细木条镶成齐腰高网状或直条栏杆通廊。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多为三层,一般上层为仓廒,两边或安置纺织机。下层堆放杂物或关牲畜家禽,安碓杵,中层住人。
苗族住宅装修,都是竖装板壁。平房明间大门和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吊脚半边楼的中层大门均为两扇门,次间为一扇门。堂屋大厅的连楹,安有一对木制水牛角。认为水牛神通广大,有其守门安然无恙。窗为直灵几何图形木质方格窗。也有靠里安一带槽上下或左右活动的梭板;白天将梭板放下或左右拉开,以增空内光线,晚上再关闭。
谷仓多建于离住宅几十米处,均为高脚仓。种摘糯及小米的村寨,多在寨边向阳地带竖两柱,上盖杉树皮,连两柱横架十数层木条的晾禾架,晾糯谷或小米。为防止不慎失火,粮食不致被烧毁,谷仓和禾架立于离寨边较远的安全地方。
建房用工多是互相帮忙,全村协作,只供酒饭,不付酬,这是自古就形成的民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