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历史里是没有韩绍功这个人的,只是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编剧所描绘的主人公。但是根据其中的故事,对应时代背景,韩绍功的历史原型是二零零师少将步兵指挥官——郑庭笈。
电视剧中的韩绍功是由黄志忠饰演,是一位经历了大小各种战役的上校军官,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战斗英雄的代表人物。
其历史原型郑庭笈,字竹斋,号重生,汉族,海南省文昌县文教镇美竹村人,中将,黄埔五期毕业,曾任陆军荣誉第一师第四团团长、二零零师少将步兵指挥官、第五集团军机械化四十师师长。
云南昆明机场守备司令、新编第六军副军长兼八十九师师长、四十九军中将军长。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
扩展资料:
历史中的郑庭笈,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忻口会战,1939年2月任第5军荣誉1师3团团长,参加昆仑关战役,率部击毙日本“钢军”将领中村正雄,1942年3月任第5军200师少将步兵指挥官兼598团团长,参加远征军印缅抗战。
4月任第5军200师副师长,这里就是贴合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内容。
根据远征军战史记载,入缅参战的200师下辖三个主力团,其中包括第598团团长郑庭笈、第599团团长柳树人、第600团团长刘少锋。
在远征军向国内撤退途中,柳树人率599团担任后卫,途中遭日军伏击,以身殉国。598团团长郑庭笈当时兼任师步兵指挥官,在师长戴安澜殉国后代任师长,并于1942年6月被任命为师长。是比较接近电视剧的设定的。
参考资料:
《世纪之约》2005年10月25日播出
我的父亲戴安澜 ——建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复东
63年前,一位少年护送着父亲的灵柩,经历了自己人生中最崇高的一次旅程,见证了一个民族对英雄的真挚情感。他就是在缅甸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之子
戴复东。
记者:1941年您父亲带领远征军200师进入缅甸抗敌,您还记得最后一次和父亲分手时的情景吗?
回答:那是1941年的冬天,最后一次大家吃了一顿饭以后,第二天早晨一早他就准备走了。汽车停在那个路边上,他就走到前面去,把那个车门打开了,回头朝我们看了一下,笑了一下,然后车子就走了,从此他就离开我们。
记者:后来我们在资料里看到,远征军最后的那一场战斗是非常非常悲壮的。
回答:是的。打到最后我父亲就召集全师的军官在讲话,他说如果我打死了,副师长代替,副师长打死了,步兵指挥官代替,步兵指挥官打死了,哪一个团长代替,一个个交代下去,而且他说你们自己下面也要交代下去,所以立下这个决心。而且我父亲还写了遗嘱,让下边的人也都写了遗嘱。那日本人想把这个部队消灭的话,那极其极其困难。打到后来杜聿明觉得不能再这样坚守,于是撤了,撤了日本人还不知道这支部队撤的,所有的伤兵全部带走,日本人不知道,第二天早晨日本人再猛烈轰击这座城市,可是部队已经走掉了,所以他们非常高兴。那么日本人进来发现是座空城,日本人非常气愤,所以对我父亲这个部队恨之入骨。
但是我父亲后来带部队回国的时候,日本人就做了五道封锁线,三道公路两道河流的封锁线。但是他们还是一点一点得打回来了,没有打散,不像其他的部队,包括杜聿明第5军那都是一样的,打到后面日本人打打打全都散掉了,这个部队始终没有散,等于凝成一个团就往北面推推推。打到最后一条公路的时候,第5道封锁线的时候,我父亲比较急了一点,就始终打不下来,牺牲也不小,我父亲亲上第一线,亲上第一线的时候,那时候天也快黑了,也看得见,我父亲就指挥哪个团怎么样,哪个部队怎么怎么样,站得稍微高了一点点,结果敌人所有的机枪向他扫射,打他肚子打他肠子,肠子打了出来,倒在草里。后来,副师长参谋长临时弄两根棍子这么编一编把他搁在那个棍子上头,捱了八天。
记者:这个八天的经历后来你们有过了解吗?父亲最后的这八天。
回答:唉,没有药,没有饭,什么也没有,电台也打坏了,走了八天,最后不行了,才死掉了。死之前当时那个参谋长问他,说是我们该怎么回去,从哪条路回去,我父亲叫他们把地图拿来。我父亲走的不是一般人想走的那条路,指了另外一条路,说从这条路回去,后来才知道日本人在原来准备走的那条路上布置了一个大口袋,张了个那口袋,准备把这个师全部吃掉,结果我父亲不知道什么原因,觉得这条路虽然好走,但危险,不如走另外一条路,走了另外一条路,一点妨碍都没有,日本人一点布置也没有,结果就回到了中国。那么指完了之后,他叫人把他衣服稍微整一整,把他抬起来,他自己朝北面看了一下,两眼一闭倒下去了。
记者:我看到在资料里面介绍就是在你父亲,刚才讲的向北面倒下之后,所有的士兵都舍不得他,一直又继续抬着他的尸体又走了很久。
回答:抬着走,没有几天尸体发臭,这个没办法,自然规律,但是他们又不舍得把这个尸体丢掉,于是就拿了一些树枝什么的用火烧,工兵做了一个很简单的棺材,这还是在缅甸境内的事情。抬回来到了腾冲以后,地方上有一个士绅,他觉得这样一个军人在为国牺牲,这么个棺材不象话,他把他自己的棺材,楠木棺材,这棺材应该是很值钱的,他把它送给了我父亲,他们就他的骨灰搁在里头,一直抬回国内。
记者:你是怎么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的?
回答:他出国没有多久当时报纸上就登出来了,中国军队就是父亲那个师,在同古歼敌五千人。当时我觉得荣誉得不得了,我觉得我父亲实在是了不起,后来又有一次就收复失地,报纸上也登出来了,但是后来就没有消息了,一直没有消息。一直没有消息当然因为我们也不在部队,没有经过作战也不会想到那么多了。有一天我在那个操场上面,在练双杠,一个同学跑过来告诉我,他说戴复东,你的爸爸是叫戴安澜吗?我说是啊,他说死掉了,我一下子就从双杠上手一松掉下来了。我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报纸上登的,他说你去看看,结果我就没找到这张报纸,后来我再问人家,人家也不肯跟我说,当时我心里就很沉重了,那时候我在贵阳清华中学读书,离贵阳市有18公里远。我母亲是住在贵阳市区里,我不敢跟我母亲打任何的招呼,也不敢托人跟她说,我心里想就我自己憋这吧。
记者:那时候你有多大?
回答:我才刚刚13岁多一点。后来有一天我在上课,有个人来找我,说你母亲来了叫我去,我心里想糟了大概我母亲知道这个事情了。那么见了母亲之后,母亲和我抱头大哭,母亲告诉我,奶奶还在贵阳,不敢跟奶奶说,当时心里痛苦得不得了,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情,但是就知道他已经死了。那时候那几天晚上上晚自修的时候,学生都在做功课,那时候我就不行了,我跑出来,跑出来我在露天地下我走来走去,我心理就在想,他们多幸福呀,他们有家庭多好呀,我说我这个家庭等于就没有了,我父亲死了以后我们还不知道到底怎么办呀。(文/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李妍)
戴复东介绍
1928年生于广州,安徽无为县人,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同年到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历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过同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等职。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03-12
2011-03-15
(一)中国远征军第一路指挥系统表 (1942年3月至8月) 第一路司令长官 卫立煌(未到任) 罗卓英(继任) 第5军(军长) 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 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 新编第96师(师长) 余韶 游击支队 黄翔 工兵团 李树正 装甲兵团 胡献群 炮兵团 朱茂臻 汽车兵团 洪世寿 骑兵团 林承熙 第6军(军长) 甘丽初 第49师(师长) 彭壁生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 陈勉吾 第66军(军长) 张轸 新编38师(师长) 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 马维骥 另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长) 李志鹏 (二)中国远征军指挥系统表(1943年至1945年3月) 司令长官 陈诚 卫立煌(1943年冬继任) 副司令长官 黄琪翔 第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宋希濂 副总司令 黄杰 第2军(军长) 王凌云 第9师(师长) 张金廷 新编第33师(师长) 杨宝 辎重团 段寿清 第6军(军长) 黄杰(史宏烈继任) 预备第2师(师长) 顾葆裕 新编第39师(师长) 洪行 辎重团 郑殿起 通讯营 冯行之 战车防御营 梁中介 第71军(军长) 钟彬 代军长-陈明仁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又军 第87师(师长) 张邵勋 第88师 (师长)胡家骥 辎重团 吴涛 另集团军直辖第36师(师长) 李志鹏 第200师(师长) 高吉人 第5军炮兵营 指挥官不详 第二十集团军 总司令 霍揆彰 副总司令 方天 第53军(军长) 周福成 (赵镇藩继任) 第116师(师长) 赵镇藩(刘润川继任) 第130师(师长) 张玉挺(王理寰继任) 辎重团 刘宝华 第54军(军长) 方天 阙汉骞1944年7月继任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 第198师(师长) 叶佩高 第36师 (师长) 李志鹏 1944转隶54军 工兵第2团 林松 通讯部队 指挥官不详 第8军 何绍周(军长) 李弥(副军长) 荣誉1师(师长) 汪波 第82师(师长) 王伯勋 第103师(师长) 熊绶春 另集团军直辖高炮第49团3营 第6军山炮营 辎重团 雷震波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炮兵部队指挥官 邵百昌 工兵部队指挥官 傅克军 通讯营 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 郑坡 (三)中国远征军驻印指挥系统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 总指挥 史迪威 副总指挥 郑洞国 新编第1军(军长) 郑洞国(兼任,孙立人、潘裕昆先后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 胡素(唐守治继任) 新编第38师(师长) 孙立人(李鸿继任)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新编第6军(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后组建,军长) 廖耀湘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李涛继任)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直属部队战车指挥官 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 黑格准将 第一支队队长(新编第38师第88团) 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队队长 韩特上校 美军第5307混成旅(代号加拉哈特部队)指挥官 梅利尔准将 (四)飞虎队(1943年3月正式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指挥官 陈纳德少将
编辑本段主要战役
1942年:
同古保卫战 仁安羌大捷 缅北大撤退
1944年第二次远征:
滇西缅北战役 光复腾冲 松山战役 龙陵战役 胡康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战役 密支那战役
编辑本段重要将领及人物
杜聿明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代总指挥(初期)兼第五军军长 罗卓英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总指挥 戴安澜 - 第200师师长 廖耀湘 - 新22师师长,1944年任新六军军长 余韶 - 第96师师长 甘丽初 - 第6军军长 彭壁生 - 第49师师长 吕国铨 - 第93师师长 张轸 - 第66军军长 刘伯龙 - 第28师师长 马维骥 - 第29师师长 孙立人 - 新38师师长、1944年任新一军军长 史迪威 -(美国人)中缅印战区参谋长,1942年底至-1944年10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索尔登 -(美国人)1944年10月接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郑洞国 - 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 李鸿 - 1944年任新38师师长 唐守治 - 新30师师长 李涛 - 新22师师长 龙天武 - 第14师师长 潘裕昆 - 第50师师长 卫立煌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司令长官 黄琪翔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副司令长官 萧毅肃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参谋长 宋希濂 - 第11集团军总司令 黄杰 - 1943年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9月接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王凌云 - 第2军军长 钟彬 - 第71军军长 霍揆彰 - 第20集团军总司令 方天 - 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 何绍周 - 第8军军长 李弥 - 第8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 陈纳德 - 飞虎队指挥官,少将
编辑本段殉国将领
远征军殉国军职以上将领 凌则民 陆军少将,第96师288团团长、腊戌警备副司令,1942年4月,缅甸满纳。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历任排、连、营长、副团长兼军官教育班班长、团长等职。1942年春,日军扩大对缅甸的侵略。时任国民党陆军第九十六师二八八团上校团长,奉命改隶第五军、远征入缅。以此引为平生无尚光荣之事,以战死异域,马革裹尸等语,与部属互勉。抵缅后,奉命守卫腊戍飞机场,并警备滇缅公路。4月,第九十六师奉命抵平满纳阻敌。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和十八师团主力在空军、重炮和坦克掩护下,向该师猛攻。该师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抵抗,与敌人苦战8天,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柳树人 陆军少将(追授),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5月,缅甸 戴安澜 (1904—1942)安徽省无为县练溪乡旗杆戴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少将师长,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蒋介石电令务必将其遗体抬回祖国,终因天气炎热3日后被部下火化带回中国。1942年7月6号,腾冲县临时县长张问德,领腾冲县数万老少下跪迎接戴安澜灵柩归国。同年10月16日,民国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 闵季连 陆军少将(追授),第36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云南保山 胡义宾 陆军少将,第5军96师副师长,1942年6月27日,缅甸埋通 李竹林 陆军少将,滇缅警备司令、远征军兵站参谋长,1943年夏,缅甸 陈范 陆军少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1944年1月31日,缅甸 张剑虹 陆军少将,第5军高级参谋,1944年1月31日,缅甸 洪行 陆军中将(追授),第6军新39师副师长,1944年12月17日,云南龙陵 李颐 (?--1944年)湖南省醴陵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1943任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预备第二师第五团上校团长。1944年,在腾(冲)龙(陵)战役中牺牲。1944年11月29日,民国政府追任为陆军少将。 覃子斌 ( ?-1944)湖南大庸人。陆军远征军第54军198师594团上校团长。曾建“华夏敢死队”与日军148联队第一大队长吉原少佐“战神冲锋队”于高黎贡山冷水沟对决。44年5月11日大反攻。渡江后助攻北斋公房时殉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
编辑本段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