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在酒楼上》中空间转换描写

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中空间转换对人物描写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 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中空间转换对人物描写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 展开
 我来答
愚溪蓝0hn
2007-04-02 · TA获得超过163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0万
展开全部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