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深度报道
我是一名新入手的新闻报道员,写一些新闻不够深入,上级领导很不满意,要求我透过现象看本质,可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进行深入报道,哪位记者、报道员能传授一些好的办法…...
我是一名新入手的新闻报道员,写一些新闻不够深入,上级领导很不满意,要求我透过现象看本质,可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进行深入报道,哪位记者、报道员能传授一些好的办法…
展开
1个回答
2011-03-09
展开全部
报道时,这个题材一般已经有媒体报道。我们可以收集这些资料,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兴趣点——所谓兴趣点就是这件事有什么让你特别有兴趣,特别关注。兴趣点不是对这个事情有什么评判,说谁对谁错,应当从读者的角度去想有什么是媒体没能报道出来、而我特别想知道的。
比如这两天本报报道的“滴水茶事件”,说的是这次书市上,几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北京来摆摊卖茶挣学费,北京市民纷纷解囊。当时报道普遍选择的角度是爱心,并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
一个普通的记者看这件事情,看到的只是它的感人之处——小学生、贫困、自己挣学费,不思考的读者看到的,也会是这些很表面的东西。但是,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应该不仅仅看到这一点。
让我们首先分析这些资料:
有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是,这些小学生怎么来这里?为什么来这里?以他们的智力和阅历,他们不应该知道用这种方法来筹集学费,也不会知道北京有这样一个书市,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民众。是谁告诉他们这个信息的?是什么人知道这样做会吸引普通群众的爱心,于是让他们这样做的?他们这样做的背后,会不会是有人操纵?如果有,操纵的原因是什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什么造成一个好事却不得不用炒做的手段来办到?这应当是我们的入手点之一。
根据这一兴趣点,我们去做充分得调查,如果有结果——无论是什么结果,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深度报道。
另有一件事情是可可西里招募志愿者。大家都知道,在可可西里,和盗猎者的斗争非常惨烈,著名的野牦牛队也曾经伤亡惨重。这次居然来大城市招募志愿者,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从来没有在那种艰苦条件下生活过,无疑很难去与那些盗猎分子都斗争——这肯定是作秀。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做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这种做秀?
找到了这一角度,就可以由此进行深度报道了。
不同的问题,找最有能力回答的人回答
在采访之前,应当分析选题,做好采访的准备,即列出需要采访的人,和他们合适回答的问题。我发现现在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把一些不该由某个采访者回答的问题问给这个人,比如采访一个什么事,就找到当地政府负责人,然后什么都问他,就出来一篇稿子。并不是一个主管领导就能回答所有问题的。
比如去年咱们的记者报道那个反腐扑克的事,这件事情至少应该采访发明者、使用者和针对者,可以据此列出他们各自合适回答的问题,然后进行采访。但是那次做这篇稿子的记者就只采访了政府主管部门,就做了稿子。
采访中的问题
关于采访,我想说3个关键问题,是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有混淆的问题。
记者的任务是了解事实,不是难倒别人
记者不能做被采访者的传声筒,也不是被采访者的敌人,而应当作事件的记录者。你的任务是想要了解事实,你得到的结果是对事实的解答。现在有些人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好记者就是能难倒别人的记者,问的问题让别人尴尬,无话可说,就表示你有水平。事实上记者的责任是去了解事实,你和这个被采访人既没有交情,也没有仇,你也不是要去表现自己。你的任务是问问题,并且得到答案,仅此而已。比如当初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中,那个情况说明会我参加了,当时的现场乱作一团,很多记者不是去采访,而是像去吵架,问的都是些概念性的、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你们是不是在侮辱中国人”,这明显不是一个要求回答的问题,人家会怎么说?说我是?那不可能,说我不是?他又不信。这样的采访是对峙,不是采访,你问的问题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在采访中,记者自己要判断什么是有用信息,比如企业政府都在回避缺点宣扬优点,你自己要判断一下哪些是夸大的,哪些是有用的。要明白我想了解什么,我必须得出答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观察和阅读也是采访
通常采访的情况是:列出很多问题,找人回答。
其实在问和听之外,看、观察现场的情况,及问问题得到回答时对方的反应都是采访时获得的极好的新闻细节。采访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问,还要用眼睛看,要用耳朵听周围人的议论等等。比如国航空难,记者到了现场,看到救援者们都在做些什么,飞机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遇难者的遗体在什么位置等等,听到的现场的声音,这都是采访。我当初B股开放的时候,到深圳采访,我注意到,在深圳的大街上挂着关于券商挂出的B股开户的条幅,报摊上有许多教人怎么炒b股的印刷品;在深交所,看见很多人在排队,听他们就此事的讨论,观察他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采访的结果,而且是十分生动的细节;
在外地采访还应当读当地的报纸,当地的报道会有很多细节,即使是服务性信息,也会得到很多有用细节。
在你感兴趣的地方追问
采访时要不断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之前没有涉及到的信息要进行追问。
比如这次陈洁报道的台州中学生殴打路人致死的事,陈洁的报道写得很详细,方方面面都采访到了,对事件的描述很清晰。但是在报道中,采访到当事的一个中学生,向他了解当时现场情况及此后情况,学生说他表示后悔,说,“不知道这会不会耽误自己以后的升学找工作”。在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有点疑问:这些学生居然只担心自己以后升学找工作,他做了这么残忍的事情,居然不去考虑死者家人的情况,不去想想人家的苦难,还是只关心自己。就这个细节追问下去,深入地了解一下他们的心态,就此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报道,那比目前的报道要好得多。
如果一则报道只有方方面面的信息,有细节,只是把一个故事讲得更完整,那其实不是深度报道,变成了密度报道。
写作中的问题
写文章之前先定结构
目前的很多东西与其说是深度报道,不如说是长消息——按部就班的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发展。新记者们往往驾驭不了长文章,他以为长文章就是把短文章抻长,于是就在写作过程中对每个地方详加描述。
长文章有个结构的问题,在你写作之前,你应该想好你要说什么,分几步说,每步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结构。这个结构非常重要,你把结构确定好了,下一步的内容就是往里边填东西,就很简单了。
文章要有信息量
我还想说一个信息量的问题,现在咱们的报道很长,但是常常是些无效信息,是注水。在一则报道中,要注意有效信息量:要确定文章中每个地方都有内容要说,没有可删的多余的内容。文章必须精炼才有节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好的报道。
如果到后来由于广告等因素,版面太大,文章字数不够,可以考虑加入背景资料,多加一些图片,而并不是把文章里边注水让他变长。读者读长文章本来就没有什么耐心,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节奏感,没有信息量,那他就更读不下去了。
问:采访之前的提纲,有没有通用的模式
答:没有通用的模式。不过有规律可循:
在台州中学生打死路人的事件中,肇事学生、公安局、死者家属、教育部门,每个部门可以回答问题。
应当去各个现场(学生议论,事件发生地什么样的面貌,事件发生地,来往的人,环境)观察。
剩下的就是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分析被采访人的回答,并且找到感兴趣的地方追问下去,然后再在其他采访中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一些最近版面文章中的问题:
在采访之前,选点——角度是最重要的
要带着观点去采访,所有第一消息是快讯,告诉你事情发生了;我们做的是第二落点,要有追问的精神,比如最近又有事故发生,要追问为什么接二连三掉飞机。
在采访之后,采访事实可能验证或推翻观点,但这更有益于新闻的制作,有利于文章主题的延伸。
应当力图进行纵深,穿插性的报道,发掘消息背后的价值。
问:什么样的是好的深度报道,什么是长消息
答:咱们的记者一来就做长文章,没有消息的写作,这是个欠缺。
深度报道要有一个切入点就可以。在对消息和既有事实进行判断,有什么蹊跷,如“滴水茶”爱心报道中的疑问。
带着观点,实际上是疑问,你在消息中未能得到的解答,没有足够的事实,自己不要跳出来议论。缺乏事实支撑,观点就会站不住脚。
一万字的文章,要有十万字的材料,采访量要够。
对平时的要求就是对工作特别敬重,自己要特别“厚”。注重日常的积累,不要停留在这个位置不前,努力是最重要的。
比如这两天本报报道的“滴水茶事件”,说的是这次书市上,几个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北京来摆摊卖茶挣学费,北京市民纷纷解囊。当时报道普遍选择的角度是爱心,并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
一个普通的记者看这件事情,看到的只是它的感人之处——小学生、贫困、自己挣学费,不思考的读者看到的,也会是这些很表面的东西。但是,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应该不仅仅看到这一点。
让我们首先分析这些资料:
有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是,这些小学生怎么来这里?为什么来这里?以他们的智力和阅历,他们不应该知道用这种方法来筹集学费,也不会知道北京有这样一个书市,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民众。是谁告诉他们这个信息的?是什么人知道这样做会吸引普通群众的爱心,于是让他们这样做的?他们这样做的背后,会不会是有人操纵?如果有,操纵的原因是什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什么造成一个好事却不得不用炒做的手段来办到?这应当是我们的入手点之一。
根据这一兴趣点,我们去做充分得调查,如果有结果——无论是什么结果,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深度报道。
另有一件事情是可可西里招募志愿者。大家都知道,在可可西里,和盗猎者的斗争非常惨烈,著名的野牦牛队也曾经伤亡惨重。这次居然来大城市招募志愿者,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从来没有在那种艰苦条件下生活过,无疑很难去与那些盗猎分子都斗争——这肯定是作秀。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做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这种做秀?
找到了这一角度,就可以由此进行深度报道了。
不同的问题,找最有能力回答的人回答
在采访之前,应当分析选题,做好采访的准备,即列出需要采访的人,和他们合适回答的问题。我发现现在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把一些不该由某个采访者回答的问题问给这个人,比如采访一个什么事,就找到当地政府负责人,然后什么都问他,就出来一篇稿子。并不是一个主管领导就能回答所有问题的。
比如去年咱们的记者报道那个反腐扑克的事,这件事情至少应该采访发明者、使用者和针对者,可以据此列出他们各自合适回答的问题,然后进行采访。但是那次做这篇稿子的记者就只采访了政府主管部门,就做了稿子。
采访中的问题
关于采访,我想说3个关键问题,是咱们的新记者常常有混淆的问题。
记者的任务是了解事实,不是难倒别人
记者不能做被采访者的传声筒,也不是被采访者的敌人,而应当作事件的记录者。你的任务是想要了解事实,你得到的结果是对事实的解答。现在有些人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好记者就是能难倒别人的记者,问的问题让别人尴尬,无话可说,就表示你有水平。事实上记者的责任是去了解事实,你和这个被采访人既没有交情,也没有仇,你也不是要去表现自己。你的任务是问问题,并且得到答案,仅此而已。比如当初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中,那个情况说明会我参加了,当时的现场乱作一团,很多记者不是去采访,而是像去吵架,问的都是些概念性的、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你们是不是在侮辱中国人”,这明显不是一个要求回答的问题,人家会怎么说?说我是?那不可能,说我不是?他又不信。这样的采访是对峙,不是采访,你问的问题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在采访中,记者自己要判断什么是有用信息,比如企业政府都在回避缺点宣扬优点,你自己要判断一下哪些是夸大的,哪些是有用的。要明白我想了解什么,我必须得出答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观察和阅读也是采访
通常采访的情况是:列出很多问题,找人回答。
其实在问和听之外,看、观察现场的情况,及问问题得到回答时对方的反应都是采访时获得的极好的新闻细节。采访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问,还要用眼睛看,要用耳朵听周围人的议论等等。比如国航空难,记者到了现场,看到救援者们都在做些什么,飞机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遇难者的遗体在什么位置等等,听到的现场的声音,这都是采访。我当初B股开放的时候,到深圳采访,我注意到,在深圳的大街上挂着关于券商挂出的B股开户的条幅,报摊上有许多教人怎么炒b股的印刷品;在深交所,看见很多人在排队,听他们就此事的讨论,观察他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采访的结果,而且是十分生动的细节;
在外地采访还应当读当地的报纸,当地的报道会有很多细节,即使是服务性信息,也会得到很多有用细节。
在你感兴趣的地方追问
采访时要不断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之前没有涉及到的信息要进行追问。
比如这次陈洁报道的台州中学生殴打路人致死的事,陈洁的报道写得很详细,方方面面都采访到了,对事件的描述很清晰。但是在报道中,采访到当事的一个中学生,向他了解当时现场情况及此后情况,学生说他表示后悔,说,“不知道这会不会耽误自己以后的升学找工作”。在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有点疑问:这些学生居然只担心自己以后升学找工作,他做了这么残忍的事情,居然不去考虑死者家人的情况,不去想想人家的苦难,还是只关心自己。就这个细节追问下去,深入地了解一下他们的心态,就此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报道,那比目前的报道要好得多。
如果一则报道只有方方面面的信息,有细节,只是把一个故事讲得更完整,那其实不是深度报道,变成了密度报道。
写作中的问题
写文章之前先定结构
目前的很多东西与其说是深度报道,不如说是长消息——按部就班的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发展。新记者们往往驾驭不了长文章,他以为长文章就是把短文章抻长,于是就在写作过程中对每个地方详加描述。
长文章有个结构的问题,在你写作之前,你应该想好你要说什么,分几步说,每步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结构。这个结构非常重要,你把结构确定好了,下一步的内容就是往里边填东西,就很简单了。
文章要有信息量
我还想说一个信息量的问题,现在咱们的报道很长,但是常常是些无效信息,是注水。在一则报道中,要注意有效信息量:要确定文章中每个地方都有内容要说,没有可删的多余的内容。文章必须精炼才有节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好的报道。
如果到后来由于广告等因素,版面太大,文章字数不够,可以考虑加入背景资料,多加一些图片,而并不是把文章里边注水让他变长。读者读长文章本来就没有什么耐心,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节奏感,没有信息量,那他就更读不下去了。
问:采访之前的提纲,有没有通用的模式
答:没有通用的模式。不过有规律可循:
在台州中学生打死路人的事件中,肇事学生、公安局、死者家属、教育部门,每个部门可以回答问题。
应当去各个现场(学生议论,事件发生地什么样的面貌,事件发生地,来往的人,环境)观察。
剩下的就是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分析被采访人的回答,并且找到感兴趣的地方追问下去,然后再在其他采访中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一些最近版面文章中的问题:
在采访之前,选点——角度是最重要的
要带着观点去采访,所有第一消息是快讯,告诉你事情发生了;我们做的是第二落点,要有追问的精神,比如最近又有事故发生,要追问为什么接二连三掉飞机。
在采访之后,采访事实可能验证或推翻观点,但这更有益于新闻的制作,有利于文章主题的延伸。
应当力图进行纵深,穿插性的报道,发掘消息背后的价值。
问:什么样的是好的深度报道,什么是长消息
答:咱们的记者一来就做长文章,没有消息的写作,这是个欠缺。
深度报道要有一个切入点就可以。在对消息和既有事实进行判断,有什么蹊跷,如“滴水茶”爱心报道中的疑问。
带着观点,实际上是疑问,你在消息中未能得到的解答,没有足够的事实,自己不要跳出来议论。缺乏事实支撑,观点就会站不住脚。
一万字的文章,要有十万字的材料,采访量要够。
对平时的要求就是对工作特别敬重,自己要特别“厚”。注重日常的积累,不要停留在这个位置不前,努力是最重要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