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爸需要的论文能发过来吗?我妈妈需要可没时间了

 我来答
138******86
2011-03-13 · TA获得超过6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9万
展开全部
  语文个性化写作的教学实践及探索

  内容摘要: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的问题。初中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兴趣,缺乏真情实感。写作教学应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写作,首先重视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然而让学生在各种情景中体验丰富真切的情感。在多边互动中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并全员参与写作评价和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 写作个性化 教学实践 收获思考
  一:问题起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7—9 年级写作目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但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1:有生活,没有兴趣。教师往往习惯以成年人的感受灌输给学生,与学生心灵之间隔着一道屏障,难以触动他们的心灵,难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难以激发他们的情感,难以诱发他们表达的欲望。2:有文字,没有真情。学生作文只为了应试老师、应付考试、分数的价值超越了自身的发展与交流的需要,想写的没有机会写,不想写的硬要逼着写,学生作文只会充斥着虚假、片面、肤浅、甚至是被歪曲的感受。3:有评价,没有发展方向。很多教师并不知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和障碍,真正需要什么,有的作文要求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太简单,只是一味指出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造就的只能是千篇一律、“原地踏步”的作文。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造就了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缺乏真情、缺乏发展方向的困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飞速发展,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答案,他们渴望展现自己,渴望自由地表达。初中作文教学应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化写作,开展教学实践与探索。

  二:初中阶段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践
  学生作文所展示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本身,还应该是学生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将人的情感熏陶、审美、个性发展、习惯养成等人文教育因素与协作能力培养、写作技能技巧获得统一起来。

  (1)激发写作兴趣,个性化表达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而不是呆板的、千人一面的工具。新时代呼唤有个性的人。”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自己的写作经验为背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宽容的心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因势利导,使学生通过写作积极地发展内心世界,激发学生作文的自信心。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阅读,是因为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读”与“写”密不可分。 “绝编能字若,下比定成章”(辛弃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鲁迅先生说过:“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这些都道出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只有领悟“为问之用心”,才能下笔似神助。所以“读” 与“写”不能截然分开,如经纬交织为布,水乳交融为奶。两者相辅相成,辨证统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强化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是以读为本,读写结合,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说,从“读”学“写”,以 “读”促“写”,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初中生作文兴趣和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案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
  目的:通过“读写一体化“,利用课文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从而培养 3 学生的作文兴趣。
  课程设计:熟悉课文——转变角色,体验感悟——习作训练
  过程:
  熟悉课文:在进行了常规的教学后,让学生根据《研讨与练习》一,复习课文内容(教参里概括为“作者回忆儿时历险时,父亲鼓励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而爬下岩石架并获得了人生启示”,但我让学生在复述时尽量多说,尤其是一些当时的环境, “我”的心理变化等,越详细越好)。
  转变角色,体验感悟:《研讨与练习》二是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说说如是自己会怎么办?我稍作改动,让学生自己挑喜欢的角色,来重新复述课文内容。于是就有了为八岁男孩历险记着急的“第三者”,有为伙伴们不顾友情离去而苦恼害怕的 “莫顿.亨特”,有赶紧回去找父亲帮忙的热心肠的新“杰利”,有教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下岩石架的睿智的新“父亲”。纷纷发言,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掌握得非常好。
  习作训练;见时机成熟,我作这样的点评:同学们讲得很精彩,尤其是你们所选人物的心理、语言,说得非常生动,如果能写进你的文章,那真是活鲜活亮。于是我水到渠成地布置了写作任务,即,改写此文用父亲或杰利的口吻重新叙述此事,并注意多仿写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及心理活动描写,不能改变人物性格。学生们就写出了挺多好文章。
  学生感言:以前我对作文课充满了厌恶感,总觉得无话可写,也写不出老师所谓的好句子,好文章,以前每次听到老师表扬那些好同学的好文章时,我在强烈的羡慕之余,总是有深深的无力感,怎么我就那么没用,写不出让老师同学眼前一亮的好作文呢?可是经过了这堂课,我开始明白,其实,我们平时学的课文也可以教我们怎么写作,我们不需要特地去买作文书,我们可以在老师上课时,就试着仿写、改写、补写等。比如;这星期的作文课,我就学会了用一些细节描写来使文章变得生动,还不用再担心字数问题了,真好!
  老师反思:当在备课时,我注意到本文除了教参所认为“探究的重点应放在篇末所说的经验上面”以外,本文的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也十分成功,再考虑到平时学生写作文总是平平淡淡,语言枯燥,于是就有了从“读”学“写”,以“读”促“写”的设想,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案例中学会运用此类描写,从而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新课标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那就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在自主写作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霍姆林斯基说: “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主体学生观则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语文中的读与写是“合二为一”的。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堂课,我主要通过《研讨与练习》一和二,让学生转变身份进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在学生身临其境时,让他们先说再写,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4 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2)创作写作情景,个性化体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把写作教学置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景和一系列活动中,放开写作的空间。学生通过关注周围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界的花草山水,还是身边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容和身影,发现他们的价值,才能有丰富的积累和充实的内心,才会获得真挚而美好的情感体验。
  1. 读写一体化,从积累中感悟写作
  语文课堂上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写作情景,无论是听说,还是品读,都可以促成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积累素材。在每天的语文课前或课后,留出 3—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口头作文,让学生自由的、大胆的去说,让学生写一写读书心得,摘抄名言警句,仿写名篇名段;运用合理想象,对课文进行扩写、续写、改写;同时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互评互改,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案例 2:在学习《第一次真好》的课堂上。师生们一边分享作者第一次看见柚子树的惊喜,第一次看见刚孵出的小鸟的复杂心情,一边回忆起自己感受深刻的 “第一次”。在交流是,同学们说起了第一次种花的好奇,第一次钓鱼的兴奋,第一次参加竞选的激动,第一次住校的新鲜,教师让学生把“第一次”的奇妙感受记在课堂练习本上,尽量写出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和事后的感悟。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把事情经过和自己的体会都写了出来。
  学生感言:我写的是《第一次写我的“第一次”》,真奇怪,以前从来没有想一想自己有过这么多值得回味的“第一次”,我应该多留意身边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会带给人很多的启发。
  教师反思: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创设写作情景”,教师只要把写作当作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各种教学情景中,引导学生把此情此景与自己的内心结合起来,述之与笔,自然能流泻出真切感受。
  2. 倡导跨学科写作
  由于具体写作活动往往都和多个知识领域、多种能力相关,例如:自然科学中写作实验报告,社会课上对某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思政学科中的生活事件辨析,反过来,作文中也可以张显学生的特长,整体发展听说读写多种能力,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写作水平。例如王强喜欢玩赛车模型,他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辨识真假电池的方法;李娜坚持观察家里的猫,写出了妙趣横生的《小猫成长记》;张鸿燕的妈妈是厨师,于是他为我们送上了《我家的“满汉全席”》
  案例3:学习《山市》后,语文课堂上没有过多探讨“山市”的成因,教师故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古人看见过‘山市’‘ 海市’,今天我还听说过‘魔鬼海’ ‘ 死亡谷’,谁能解开这些自然谜?”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于是布置作业:“在 5 认真准备的基础上,清楚地讲述一个自然之谜,并通过合理分析,为大家解答这个自然之谜。”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查资料、问老师,利用各种途径,写出了一篇篇涉及光学、化学、地质学等学科知识的文章,令人刮目相看。
  学生感言:老师说生活中处处可以写作文,果真是这样,连科学书上都是作文材料,“思政”老师经常讲的道理也可以用到作文中。社会老师说,平时作文写得好的人“案例分析”题答得也好,作文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啊!
  教师反思: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既体会到写作的重要性,又自觉地丰富写作内容,锻炼了写作能力,收获了成就感,体现写作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 多角度感受生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教师把作文题目提前告诉学生,一般可以不要求当堂完成,让学生自主地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到社会生活中去广泛收集材料,如上网、去图书馆、实地考察等,开展探索和交流,感受就会变的丰富而真切。
  案例 4: 围绕“多角度组织材料,充分认识人物”这个教学目标,教师请学生课前准备好一件有纪念价值的物品,如照片、礼物、信件、歌曲等,然后和同学们交流关于这件物品引发的某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的故事。在直观、真切的氛围中,大家一起归纳出认识人物的方式:1、用心观察。2、采访家庭成员,或者是同事、邻居、朋友等人,从多角度来完善人物形象。3、搜集、阅读大量和本单元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后,选择感触很深的方面拟题写作。4、学唱一首能表达心意的歌曲,在歌声中感悟人物形象。。。
  学生感言: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到妈妈上班的地方和她一起干活,从早到晚记录下妈妈所做的事情,还翻看小时候的照片,听阿姨说起妈妈年轻时的美丽。我现在真正体会到了她的辛苦,而我是多么身在福中不知福?写作文的时候真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所以我在作文里说“妈妈,你在我心中永远美丽!”
  教师反思:作文取材不仅仅来源于其自身生活,也不局限于个人的情感体验,不求自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有了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写作的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就连“我就是我”这样的题目,学生也不会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他们通过访问同学、老师、父母等人,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从而使自己的写作更真实而有个性。
  (3)多边平等互动,个性化发展
  余秋雨曾说过:“一个不被发掘、不被表述的灵魂是深刻不了、开阔不了的。不断的表述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组建自己的灵魂。”写作时要让学生和老师、和同伴、和家人朋友、和书本之间开展平等的多边互动交流,积极关注生活,涵养美好心灵,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1. 平等对话,升华情感态度
  在写作活动中,每一位学生是主角,但并不是意味着放弃教师的必要指导,由学生随意任性地“发挥创造”。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都可以通过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参与,互相影响,让学生学会不轻信、不盲从,拥有审视、评判世界的正确目光,成为有主见的人。
  案例 5: 一次作文讲评课上,一名学生关于“超越自我”的话题作文引来了不同的声音。文章写到:“不知是什么力量,使我一下子精力充沛,就是这样我超过了两人,成为了第四名”一个男生直言不讳:“第四名还好意思说!” 也有支持的声音:“他的确超越了自己,本来想放弃,可是他能坚持下来,这种精神就是值得表扬。”一场微型辩论就此展开,教师等学生们充分的发言后,问道:“第一名只有一个,如果得不道第一名,你还可以得到什么?”学生们稍作思考,有了顿牾:“得到同学的关心和鼓励。”“得到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使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学生感言:我常常会因为考试失败而埋怨自己笨,大家的争论反而使我对自己有了信心,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每次考试比我以前的成绩好,我就得到了超越自己的成功。
  教师反思:在各种情景中,学生们出于不同的评判标准,孰美孰丑,或褒或贬,结论各不相同。写作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这个创造要合乎情理,学生的多元认知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背景,不能超越道德与法律,不能脱离自身成长的需要,教师要引导他们的情感态度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 携手共进 超越写作的烦恼
  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小组合作给学生的写作活动搭建了更自由、更平等的交流机会,改变了很多学舌功能只有“听”别人说的状态。例如,搜集写作素材时,小组内开展互相出谋划策,找到了观察法、访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等;探究人物品质时,小组内开展“头脑风暴”,让大家畅所欲言与人物、事件有关的词语;在审题练习时,根据自己筛选的关键词,小组合作展开联想,列举作文的切入点;讲评前,互相传看、点评作文。
  案例6:围绕“科学技术两面观”这个话题,(3)班要举行一次辩论会。老师要求同学们先写一篇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可是大家又叫苦了,小论文怎么写啊?于是,班里先组织了小组热身辩论赛:正方展示一个个科学研究成果给人们带来的舒适生活图景,反方就列举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正方说基因工程可以延年益寿,反方谈“基因变异”、“猪头人身”的可怕后果。。。。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中,不断生成新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一起将辩论题引向深度探究。十五分钟的辩论结束后,老师再让大家把小组辩论中的精彩发言和自己的思考融合成文字,“喔— —这就是写论文啊,不成问题!”学生们和老师都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学生感言:我一向认为科学带给人类的都是进步,可是辩论会使我震撼,科学的力量固然强大,但人类如果只为了自私的享受、无限的贪婪去利用科学技术,将是给我们自己带来毁灭性灾难。我要站在反方的立场写作,我要警醒自己,警醒人类!
  教师反思:在同伴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描述、体验和感受,游乐新的见解和感悟,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周密的、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在师长面前他们不一定表现出来。学生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想法,借鉴他人思考的成果,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3. 多边互动,启发多元认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佛国。”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道风景,都能催生宏远的思想。教师要持一种大度、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把眼光从书本知识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尝试大胆地质疑和创新,改变习惯性思维模式。例如,开展一些趣味写作练习:“如果让你做一天校长(或教师、父母、总统等等),你将做什么?”“外星人会怎样看待你?”“当一只老鼠变成了猫。。。。”通过一些两难的选择,开放性的问题设置悬念,逆向思考等,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更大的表达自由与发挥空间。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获得对社会更深刻的认识。
  案例7:假期里,沈月萍和父母看望了病危的外公,从此“萦绕在我脑海中的是那一次又一次令我迷惑的字眼———生命。人们 总说生命是最美丽的,可它又是那么脆弱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措手不及????”她把这件事记在日记里。教师给她的批语是:“问一问你身边的人,还可以怎样理解‘生命’?” 后来,张静写出了题为《生生不息》的文章:“????春去春来,花谢花开,外公的离开并没有带走全部,宝宝的到来给予这个家更多的幸福,上苍给予人们生生不息的希望,正如天上的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沐浴在初秋的阳光下,我告诉自己:敞开胸怀,积极面对生活,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的快乐。
  学生感言: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外公离开人世,我却无能为力,这一切都让我恐惧,每个家庭难道只能承受亲人离去的痛苦吗?老师的提醒让我开始观察身边的人们,为什么他们遭遇过痛苦却依然快乐?我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
  教师反思:学生用心向生活提问,用新的视角思考与探索,在身边的人们和眼前的景物上发现了新东西,获得新的感悟。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有感性地宣泄,更要有理性地思辨,展示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4)全员参与评价,个性化反思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写作评价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差异,教师要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尽量给予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强化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悟到自身的价值,产生更大的写作动力和创造性的审美追求。
  1. 正面导向,评价具体化
  评价时就事论事,针对学生写作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具体作品评价,也可以具体概括地针对学生写作的某个阶段、某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评价,但在评价中一定要有针对性。除了展示优秀范文之外,老师要着重点评更多普通学生的作文,指出其中最主要的毛病,归纳大家都容易出现的问题,告诉学生可以怎样改进。教师或活用学生作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评价,或利用互动中的学生语言进行评价,或调动自身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评价,如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眼神期待等等。
  案例 8:小明的作文《平凡也美丽》明显“转摘“了别人的文章,还是写清洁工扫马路加上歌颂口号。在小组交流是,教师建议大家给出具体修改方法。“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曾经带给自己感动的事情吧。”“平凡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事”。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写我的同座可不可以?”小明问道。“你觉得她哪些方面是‘美丽’的?”小明想起了同座每次都耐心地听他背课文、讲题目,想起了同座对值日工作的认真负责。。。。“那么最想对他说点什么?”老师望着小明点点头,“其实你的描写很细致,语言很美。只要用心去抒写,你就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学生感悟:以前每次作文为了凑字数总是动拉西扯,总是得到老师“缺少真情实感”的评语。今天我知道了自己要改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法,以后还是写自己身边的人,写自己真实的感想才能感动别人。
  教师反思:教师在评价时不仅看到作文中问题,更能看到学生的成功经验;不仅指出他们的失败,而要强调创造发展的方向。“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并不是一再地教导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协助学生发现其资源,发挥其潜能,使学会信任自己,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总是依赖老师。
  2. 全员参与,反思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写作评价来反思自己的写作经验,回味自己的成长事件和心路历程,因此要人人参与评价。例如:让有进步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写作心得,在作文后让同学提一提建议,也可以在别人的建议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鼓励学生,如书写工整、题目新颖、情真意切、思想深刻,甚至“有趣”、|心地善良“等评语都可以出现在课堂上或学生作文后,保护学生们心中的那份自信。
  案例 9:一堂以“生日“为话题的作文课让笔者深有感触。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日派队层出不穷。一个学生谈起一家四代二十几个人为他十岁生日摆酒,另一个学生说道自己把父母赶出而请了十几个同学来开生日晚会的热闹情景,大家沉浸在幸福之中。只有一个男孩默默无语,笔者注意到这个细节,邀请其发言。在老师与同学的再三鼓励下,这个孩子话未说,泪先流,原来父母离异,在他的生活中从来没有生日的概念。同学们惊愕,鸦雀无声。
  笔者点拨:“我们在品味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关心渴望得到幸福的人。”学生纷纷点头。当天晚上,班长牵头,全班同学给他过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生日。如今已是大三学生的他时时回忆当年的情景,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给了他一段最美好的时光,笔者感触颇深:“你们以独特的体验写出了独特的文章,老师至今珍藏。”一堂普通的作文课,既让学生们体会有感而发,又温暖了一课孤独的心,更让许多人体会到了这世界的真、善、美。
  三.收获与思考
  (一)坚持个性化发展
  写作教学首先要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教师更要用积极的态度,在教学中表达出真挚的理解,允许不同的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写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更自由的表达机会,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引导他们通过自我表露,进一步实行自我成长。
  (二)丰富实践与体验
  写作教学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体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形成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尽可能地在写作中展现出鲜活的个性,积累写作的实践经验。
  (三)开展合作与交流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每个人体验的生活是不同的,把写作当成是一种集体交流,鼓励学生和家人、朋友、同伴、老师之间通过沟通和对话,提出不同的看法,促进学生的思考,在合作与交流中拓展视眼,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而推动他们在积累过程中逐步提高认识,更有深度地关注现实、体验人生,拥有独立的价值判断。
  (四)注重评价与反思
  作文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最终的写作结果呈现,也包括学生从他人的帮助或指导中获得进步以及对他人的贡献;不仅关注学生作文的内容,也关注学生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对每个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都应当给予具体、正向、个性化的评价,让他们充分体验写作中的乐趣,享受写作成功带来的喜悦,学会创造性的审美追求。
  因此,尊重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处处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这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式等专业素质方面都是一次次新的挑战,教师自身要处理好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结束语:
  要求学生学习采取同一种学习模式,是对学生个性化的抑制,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生动,就必须提倡个性化的学习,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写作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学生的写作一定能释放出个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2.《教育心理学》张承芬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年1 月第2 版第1 次印刷
  3.《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杨莉萍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年12 月第一次印刷
  4.《美国写作训练的特点及思考》季长中 杜红梅 《中学语文教学》2007 年第五期
  5.《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程少常 2001 年
  6.《走进新课程》朱慕菊 20002 年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WYY20060926
2011-03-10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啊? 您说的啥意思啊 什么论文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艺术真美妙
2011-03-10 · TA获得超过17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2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276万
展开全部
什么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