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佛陀是“慈悲”的,可是为什么佛陀不永住世间为我们说法,或不断地投生到我们的世界来渡我们成佛
佛不是有大神通、大愿力(大慈悲)吗?为什么正当我们急需他的引导之时,他却对我们不理不采(可能有人会说,佛说那么多法,不是都已成为经典流传下来了吗?自己去读不就行了吗?可是...
佛不是有大神通、大愿力(大慈悲)吗?为什么正当我们急需他的引导之时,他却对我们不理不采(可能有人会说,佛说那么多法,不是都已成为经典流传下来了吗?自己去读不就行了吗?可是,那时的经典全是文言文,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完全看懂而不会产生误会呢?试想,如果佛陀在世,能用多国而通俗的语言为我们相机说法,我们不是就不用苦于找到不明师而担忧发愁了吗?),任由我们胡作非为、造下诸多恶业而自偿恶果呢?是不是佛陀也并非完全自由,佛陀的投生也是受某种法则制约的?
再问“琉璃光YY”:
一、“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能障圣道”是不是说,佛陀之所以不再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佛陀不愿来,而是我们与佛无缘,是我们的深重业力阻挡了佛陀的到来?
二、施主是否想告诉我,佛的“慈悲”并非凡夫的同情、怜悯与施舍(或者说佛并不执著于慈悲),他并非一天都想着要去救苦救难,甚至根本就没有救苦救难的想法,只是当因缘成熟的时候(或是你用诚心去感应),自然地去做(去传法或去施救)而已,因缘不到之时(或是你自甘堕落,或是你求佛帮助但用心不纯不诚),管你有天大的灾难(比如一战二战、印度海啸、汶川地震等等),他也会不闻不问、自得其乐,是吧? 展开
再问“琉璃光YY”:
一、“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能障圣道”是不是说,佛陀之所以不再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佛陀不愿来,而是我们与佛无缘,是我们的深重业力阻挡了佛陀的到来?
二、施主是否想告诉我,佛的“慈悲”并非凡夫的同情、怜悯与施舍(或者说佛并不执著于慈悲),他并非一天都想着要去救苦救难,甚至根本就没有救苦救难的想法,只是当因缘成熟的时候(或是你用诚心去感应),自然地去做(去传法或去施救)而已,因缘不到之时(或是你自甘堕落,或是你求佛帮助但用心不纯不诚),管你有天大的灾难(比如一战二战、印度海啸、汶川地震等等),他也会不闻不问、自得其乐,是吧? 展开
8个回答
展开全部
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交流:
1、佛三不能:[出景德传灯录] 一不能免定业不能免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即木枪马麦等报是也。)二不能度无缘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三不能尽生界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
2、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3、佛不长久住世:
a.使众生生稀有想:《大般涅盘经》云:“尔时不可说不可说无数亿恒河沙诸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同声唱言。苦哉苦哉。如何正觉一旦舍离。无主无归无依无趣。追思恋慕悲感号泣。互相执手捶胸闷绝迷失诸方。哀恸三千大千世界。尔时世尊。出八种声普告大众。莫大号哭犹如婴儿。各相裁抑勿自乱心。汝等于此行苦生死大海。勤修净心莫失念慧。疾求正智速出诸有。三界受身苦轮无际。无明郎主恩爱魔王。役使身心策为僮仆。遍缘境界造生死业。贪恚狂痴念念伤害。无量劫来常受苦恼。何有智者不反斯原。汝等当知。我旷劫来已入大寂。无阴界入永断诸有。金刚宝藏常乐我净。我今于此显难思议现方便力。入大涅盘示同世法。欲令众生知身如电生恋慕心。生死瀑河漂流速疾。诸行轮转法应如是。如来涅盘甚深甚深不可思议。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b.为使众生行正法:《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c.为使众生见于第一义:《大般涅盘经》云:“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寿命若如是者。应住一劫若减一劫。常宣妙法 。如霔大雨。 迦叶。汝今不应于如来所生灭尽想。迦叶。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外道五通神仙得自在者。若住一劫若减一劫。经行空中坐卧自在。左胁出火右胁出水。身出烟炎犹如火聚。若欲住寿能得如意。于寿命中修短自任。如是五通尚得如是随意神力。岂况如来于一切法得自在力。而当不能住寿半劫若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若无量劫。以是义故。当知如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如来此身是变化身非杂食身。为度众生示同毒树。是故现舍入于涅盘。迦叶。当知佛是常法不变易法。汝等于是第一义中应勤精进一心修习。既修习已广为人说”
d.佛涅盘后有佛舍利常住在世,见舍利即见佛身。另佛的法身常住在世;
e.说食不饱,佛涅盘后当以戒为师。如佛在世,不依照师教修行亦无益于己。
f.即使佛陀在世,其所居住的王舍城中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佛的存在,无缘人故。
4、佛不仅是大慈大悲、还具大智大慧、大喜大舍、大雄大力。正因为这些,他能洞彻三世,于此五浊恶世成佛、讲法、示涅盘。
师兄如有兴趣可以读下《大般涅盘经》,里面有佛对弟子做的最后答疑,涉及各方面的问题。
注:佛经并非文言文,而是古时的白话文。
最后感谢 lpylzfg 师兄提出这个问题,能够让大家在此交流。
南无阿弥陀佛
1、佛三不能:[出景德传灯录] 一不能免定业不能免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即木枪马麦等报是也。)二不能度无缘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三不能尽生界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
2、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3、佛不长久住世:
a.使众生生稀有想:《大般涅盘经》云:“尔时不可说不可说无数亿恒河沙诸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同声唱言。苦哉苦哉。如何正觉一旦舍离。无主无归无依无趣。追思恋慕悲感号泣。互相执手捶胸闷绝迷失诸方。哀恸三千大千世界。尔时世尊。出八种声普告大众。莫大号哭犹如婴儿。各相裁抑勿自乱心。汝等于此行苦生死大海。勤修净心莫失念慧。疾求正智速出诸有。三界受身苦轮无际。无明郎主恩爱魔王。役使身心策为僮仆。遍缘境界造生死业。贪恚狂痴念念伤害。无量劫来常受苦恼。何有智者不反斯原。汝等当知。我旷劫来已入大寂。无阴界入永断诸有。金刚宝藏常乐我净。我今于此显难思议现方便力。入大涅盘示同世法。欲令众生知身如电生恋慕心。生死瀑河漂流速疾。诸行轮转法应如是。如来涅盘甚深甚深不可思议。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b.为使众生行正法:《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c.为使众生见于第一义:《大般涅盘经》云:“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寿命若如是者。应住一劫若减一劫。常宣妙法 。如霔大雨。 迦叶。汝今不应于如来所生灭尽想。迦叶。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外道五通神仙得自在者。若住一劫若减一劫。经行空中坐卧自在。左胁出火右胁出水。身出烟炎犹如火聚。若欲住寿能得如意。于寿命中修短自任。如是五通尚得如是随意神力。岂况如来于一切法得自在力。而当不能住寿半劫若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若无量劫。以是义故。当知如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如来此身是变化身非杂食身。为度众生示同毒树。是故现舍入于涅盘。迦叶。当知佛是常法不变易法。汝等于是第一义中应勤精进一心修习。既修习已广为人说”
d.佛涅盘后有佛舍利常住在世,见舍利即见佛身。另佛的法身常住在世;
e.说食不饱,佛涅盘后当以戒为师。如佛在世,不依照师教修行亦无益于己。
f.即使佛陀在世,其所居住的王舍城中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佛的存在,无缘人故。
4、佛不仅是大慈大悲、还具大智大慧、大喜大舍、大雄大力。正因为这些,他能洞彻三世,于此五浊恶世成佛、讲法、示涅盘。
师兄如有兴趣可以读下《大般涅盘经》,里面有佛对弟子做的最后答疑,涉及各方面的问题。
注:佛经并非文言文,而是古时的白话文。
最后感谢 lpylzfg 师兄提出这个问题,能够让大家在此交流。
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听施主一席话,心头疑云似乎不再那么浓厚了,但是自觉心结还是未能彻底解开。
一、“佛三不能”之第一不能我不太明白,另外,听施主这么说,好像佛真的是只能“自度”而已。
二、如今,佛到底看到这世间的各种罪恶、灾难和苦厄没有?如果他都看到了,或者这些“罪恶、灾难和苦厄”就发生在他的眼前,他究竟会作何感想以及如何去做?他会因为“无缘”而万事不管吗?此种情境下如何才能做到既“慈悲”又“清静”呢?
追答
仁者能深入思考,令后学佩服,交流如下:
一、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行者自身的业,别人不能代替的。师兄所理解的“度”是啥意思,完全指望佛去成佛吗?架好船、绑上人,渡河?身随佛走可心早已远离。非但没有得度,反而更加远了。
二、世间的这种罪恶佛何止又看到过一回,比这更惨的还有呢。如佛在经中所讲的饥馑劫,众生没的吃,要挖死人、死兽的骨头煮汤喝以维持生命。如果你对不信认你的人给他一碗饭,他会以为你在其中下了毒呢,你怎么帮他?佛不仅现在看到,早有预言,如现今世界的“地味退化”,我们现在吃的蔬菜、粮食、水果已经不是从前的味道和营养了。
三、再者,佛于此五浊恶世成佛已经是甚难稀有之事,目的在于教导众生了脱生死,今后(非只此生)受益。非是只解决温饱问题。况且温饱后而思淫欲(因人的心是刹那有许多生灭的),难到佛陀也要帮助解决吗?
四、在无缘的情况下,统摄慈悲和清净的应该是智慧。或问,佛陀有大愿力,大神通力,为什么不显异示现呢?佛了解众生的各种心性,势必造成将佛神话,使部分人从心行上远离。况且很多魔、神都会显圣,这个世界岂不更加混沌了。而佛菩萨在日常生活中默默的做与众生结缘、教化的事情我们又常常体会不到,言无有是,度脱众生是何等的难啊?!用心良苦啊。
五、苦难、烦恼对我们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梅花香自苦寒来,正确认知,如法修行,死有何惧。
六、善思念之。
展开全部
首先,区别佛陀与其他宗教导师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佛陀是人!
与上帝或任何其他“超自然”的神并没有什么联系。他既非上帝,也非上帝的化身,更不是什么神秘人物。当然他是人,但他是一个超人,一个非凡的人。他在外表上,虽然是人类的一份子,但他的内心却包容超越于人类。由于这个原因,他被称为独特的人、杰出的人。
佛陀说:诸比丘,像荷花生长在水中,立于水面之上,不被水所淹没。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生长在世间,住于世间之上,不与世间同
人,难免生老病死:……然者,阿难!诸比丘众向我眺望何耶?阿难!我所说之法,于内于外悉无区别。阿难!如来所说之法,于弟子是无隐秘、握拳不教。……阿难!如来对于比丘众以留何教言?又,阿难!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将尽、年寿将满,年龄已八十矣。阿难!犹如旧车辆之整修,尚依革纽相助,勉强而行。……
佛陀已涅磐(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不会再次转生)),他已灭尽心漏——修证圆满、完成任务、放下重负、达到真正目标、摧毁了缘起的束缚、以正智解脱。
不断再来人世间的不是原始佛教的理念,是后期大乘佛教的观点。现在汉地的经典俱是正法消失后所取得所翻译的,所以用的是当时的文言文,佛陀传道时用的是当地浅显易懂的白话文,甚至反对用华美但不直接的婆罗门语。正法唯住世五百年,这是佛说的,
正法500年(B.C29——公元前)
1、斯里兰卡王毘多加摩尼二度即位,建立无畏山寺,供养他的恩人摩诃帝须。
2、立场偏向大乘的无畏山寺派,由于广泛地结交并迎合俗人的作风,受到大寺派(传统上座部)的严厉排斥。大寺派的长老比丘们担忧正法即将消失于人间,因此将三藏以针刺书(巴利语)写于贝叶。此贝叶书系根据第一、二、三次结集,代代传诵的经律(四阿含和律典)为核心而写成,史称第四结集,成为文字化的正法律遗迹。
而玄奘取经是唐朝的事情,已经是公元六七百年,就是A.C——After Christ (公元后)
自己是你们的皈依处,还有别的什么人能作你们的皈依处呢?[《法句》第一六零偈]
我已向你们指出解脱的方法。法——真理要自己来证悟。[《中部》第三八经]
你们自己应当精进,如来只能指示你们道路。[《法句》第二七六偈]
正法律并不主张盲信, 对像法或末法的警觉,促使佛教徒反省与奋起,寻求解决挽救之道,但有时适得其反。 他们有时只撷取部分的正法(如阿含经),或利用正法再经过走样的演化、包装,加上个人魅力、神通、特异功能、虚假的证道、似是而非的辩证,俨然成为佛陀再世,或超越佛陀,或佛陀的代言人。因此,寻道者(seeker)若心智未开(未证果或未具足正见),或不小心,就会为「非法」所困,甚至断送慧命。
与上帝或任何其他“超自然”的神并没有什么联系。他既非上帝,也非上帝的化身,更不是什么神秘人物。当然他是人,但他是一个超人,一个非凡的人。他在外表上,虽然是人类的一份子,但他的内心却包容超越于人类。由于这个原因,他被称为独特的人、杰出的人。
佛陀说:诸比丘,像荷花生长在水中,立于水面之上,不被水所淹没。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生长在世间,住于世间之上,不与世间同
人,难免生老病死:……然者,阿难!诸比丘众向我眺望何耶?阿难!我所说之法,于内于外悉无区别。阿难!如来所说之法,于弟子是无隐秘、握拳不教。……阿难!如来对于比丘众以留何教言?又,阿难!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将尽、年寿将满,年龄已八十矣。阿难!犹如旧车辆之整修,尚依革纽相助,勉强而行。……
佛陀已涅磐(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不会再次转生)),他已灭尽心漏——修证圆满、完成任务、放下重负、达到真正目标、摧毁了缘起的束缚、以正智解脱。
不断再来人世间的不是原始佛教的理念,是后期大乘佛教的观点。现在汉地的经典俱是正法消失后所取得所翻译的,所以用的是当时的文言文,佛陀传道时用的是当地浅显易懂的白话文,甚至反对用华美但不直接的婆罗门语。正法唯住世五百年,这是佛说的,
正法500年(B.C29——公元前)
1、斯里兰卡王毘多加摩尼二度即位,建立无畏山寺,供养他的恩人摩诃帝须。
2、立场偏向大乘的无畏山寺派,由于广泛地结交并迎合俗人的作风,受到大寺派(传统上座部)的严厉排斥。大寺派的长老比丘们担忧正法即将消失于人间,因此将三藏以针刺书(巴利语)写于贝叶。此贝叶书系根据第一、二、三次结集,代代传诵的经律(四阿含和律典)为核心而写成,史称第四结集,成为文字化的正法律遗迹。
而玄奘取经是唐朝的事情,已经是公元六七百年,就是A.C——After Christ (公元后)
自己是你们的皈依处,还有别的什么人能作你们的皈依处呢?[《法句》第一六零偈]
我已向你们指出解脱的方法。法——真理要自己来证悟。[《中部》第三八经]
你们自己应当精进,如来只能指示你们道路。[《法句》第二七六偈]
正法律并不主张盲信, 对像法或末法的警觉,促使佛教徒反省与奋起,寻求解决挽救之道,但有时适得其反。 他们有时只撷取部分的正法(如阿含经),或利用正法再经过走样的演化、包装,加上个人魅力、神通、特异功能、虚假的证道、似是而非的辩证,俨然成为佛陀再世,或超越佛陀,或佛陀的代言人。因此,寻道者(seeker)若心智未开(未证果或未具足正见),或不小心,就会为「非法」所困,甚至断送慧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3-09
展开全部
诸佛菩萨是非常慈悲的,缘到了就会来渡我们。如果缘没有到,他们来渡我们,我们不信他还好,万一我们诽谤佛法,地藏经上说诽谤三宝是要下地狱的!那是给我们机会造恶业。所以诸佛菩萨来渡我们是慈悲,不来渡我们也是慈悲!
建议你多看看净水大师的开示!我听说他老人家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
阿弥陀佛!
建议你多看看净水大师的开示!我听说他老人家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
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要光指望外在的佛菩萨来解救你,佛祖说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颠倒梦想为五欲六尘所蒙蔽而不能得见自性佛性。我告诉你你这一心祈求外在佛搭救之心即同于世间凡夫欲望,与那些天天求财求妻求功名没有两样。如此欲望岂能与佛感应。如何才能感应呢?其实感应很简单,就像平时你叫某人和你一起去看电影一样,你联系他就是感,他答应你并和你一起去就是应。应就是如你所愿产生效验。此处注意要产生应验有两个条件,你要去感即是去联系,你的朋友要跟你有同样的想法,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要和佛菩萨感应就应处处行善心无恶念邪念,唯有做到如此才能真正与佛菩萨同心同念相感而应。如果只知道拜佛求佛,那与你相应的只能是跟你有同样心态的求佛之人而已,又岂能感来与菩萨相应呢?还深切自悟去,阿弥陀佛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非常感谢施主的回答和开示,可能是我问得不太清楚的缘故吧,施主有些误会我的意思了,我问问题的真正用意是:
想弄清佛教的“慈悲”的真正含义及其与“因缘”、“愿力”、“清静”、“自在”等等的一些关系,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我对学佛的信心不足,我总怕弄不好会走错方向、弄巧成拙。我相信很多人(特别是那些无缘听闻佛法或是对佛法有成见的人)也会有我同样的疑惑和担心,否则,人人都会学佛修行了。
追答
佛祖是慈悲的,而且佛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天地万物无非佛祖的法身显现,他们一直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微妙佛法,只因众生追求颠倒之物执着于一些空幻不实的东西,才障蔽了自己的慧眼所以不能悟得其中的妙旨。你不要以自己的认识知见误认为佛祖只有以讲法或现金身或用神通才可以度众生,要知道往往人们在受苦后自己了悟人生实相这也是一种度人之法。总之佛祖度人之法非你我所能推测的了的。还有佛祖不是没来,而是人们习气太重业障太深,往往就是碰上了他也不认识。你看当今社会,很多人一有钱有权就目中无人,自负自傲如此之人怎能得见真人呢?真正的高人往往都其貌不扬甚至邋遢不羁,如果人们就看不起他们的话定然会失之交臂。所以把自己的德行修好了,自然就能遇上。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是这样的,佛陀是大自在的,在佛陀那里无众生可度,在世间也是随缘说法,救度众生脱离苦海是佛陀的慈悲,但随缘济世是佛陀的智慧。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能障圣道,佛陀是公平的,付出才有收获,修行才能证果,不能不劳而获!
追问
首先,感谢施主的开示,但是我根性愚钝,心中还是有些疑惑:
一、“在佛陀那里无众生可度”(我猜这话有禅机,施主是否是想以此警醒我?如果是这样,下面的话就是多余的了),既无众生可度,那他成佛后为何要说法49年(尽管他自己最后说他一字未说,但事实上他的确说了49年呀),他说法这么多年,到底是为谁而说呢?说法的意义又何在呢?
二、这里写不下了,请看上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