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做个读书人,以书为友,开卷有益,这些哲理不会被岁月的屐痕所泯灭,反而随着人们读书实践的深化和读书经验的积累,迸发出更为耀眼的火花。即使到了今天电子读物琳琅满目的时代,“开卷有益”依然如故,做个“读书人”不失为新时代的基本的角色认同。李公朴有感而发:求知识虽然不只有读书,但读书,在求知识的过程中总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位大思想家或大科学家,没有不读许许多多书的。郑振铎告诫读者: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不必“手不释卷”,但不可“目不窥书”。蒋子龙在论及读书的益处时说:书可以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郁达夫把书比作“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产生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供给了知识饥渴的乳料。刘白羽把书海喻为“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余秋雨语)。书籍,连接古今,贯通中外,是历史的长老,文明的使者;它传播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思维,沟通了情感,容纳了峥嵘岁月、社会变迁、人间沧桑和无限情愫。读书人还应是个文化人。有了文化人的慧眼择书而读,就会事半功倍。名人名言娓娓道来:书籍浩如烟海,生命十分有限,只有择书,才能充分享用上乘之作。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二三流的书里耗费时日,最终只能驻足于三四流的水准。择书是门艺术,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一部书精读数遍。所谓“旧书不厌有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一段时间中不适当地读太多的书,如人大病在床,而众医杂进,百药交下,决无见效之理。不若尽力一书,令其反复通读,而复易一书之为愈。作为文化人读书,会寻求读书的阶段性目标。 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方法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伴随着读书实践: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学习他人的读书方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书方法,总结探索自己的读书方法,创法拓展,不拘一法,相互取法,以法增效。在跨学科、大文化和文化大背景下自觉舒展知识链,可以倡导系列组合读书法和网络滚动读书法。借助于全息摄影术,可以把自己的阅读空间从具体的阅读对象中扩展延伸,进行全息式知识补充、视角调整、方式铺垫,此谓全息读书法。对于特定的研究对象,择书而读,读中有研,研中复读,有序进逼,灵性驱动,此谓追踪研究读书法。有些读书方法,看似简单明了,但坚持运用,持之以恒,却受益无穷。如联系实际读书法,即根据研究课题的滚动,周期性地进行阅读准备和带着理论难点重点阅读,为研而读,以学助研,以研带读,释疑解惑。读书方法受到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导引。从层次结构上说,从技法到方法、论方法、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哲学,依次递进,构成系统。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总和。科学方法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评价、选择科学成就和发展科学理论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把读书方法置于科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之中加以梳理、探索,在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乃至哲学的层面上总结读书方法,升华读书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和较高的逻辑起点。在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牵引下,读书方法已上升为方法论的思考。 读书方法、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协同、统一,会形成一些新的综合读书法,会在读书实践中讲究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有机组合。
第一,应用逻辑读书法,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并且要看著者所提出的界说,是否有系统的发挥,所建立的原则是否有事实的根据,所叙述的事实是否有原则作指导。如是就可以判断此书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书的本质或精义,依据原则,发疑问,提假设,制范畴,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厂解此书的内容。第二,应用体验读书法,就是首贵放弃主观的成见,不要心粗气浮,欲速助长,要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切己体察,优游玩索,虚心涵泳。须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以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要感觉得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作就是在全国甚或世界学术之内去交朋友,去寻老师,与作者或国际友人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把读古书当作尚友千古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故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即从这种读书的体验里去理会,去反省,去取精用宏,含英咀华,去体验古人真意,去绍述古人绝学,去发挥自己的心得。这就是用体验的方法去读书,也可以说是由读书的生活中去体验。用这种的读书法,其实也就是——种涵养功夫。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致限于粗疏浅薄偏激浮嚣。第三,应用全体“选部分读书法”,从部分看全体的玄思方法以读书,可以说是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之法。譬如,由读某人此书,进而博涉及此人的其他著作,进而博涉及与此人有关之人的著作(如此人的师友及其生平所最服膺的著作)皆可说是应用由部分到全体观的方法。然后再由此人师友等的著作,以参证、以解释此人自己的著作,而得较深一层的了解,即可说是应用由全体观部分的方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趋势,由某一学派的立场去观认某一家的地位,由某一家的著作以代表某一学派的宗旨,由全书的要旨以解释一章一节,由一章一节以发明全书的精义,均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玄思方法以读书。我还要说几句关于读书的价值,读书的神圣权利,和读书的搏斗精神。
鲁迅认为读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同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鲁迅这样的指导名之曰“重点进攻”读书法。平均使用力量,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采取“重点进攻”的方法,比平均使用力量收效会好得多。
五字诀读书法:一种读书的程序,即通过翻看、阅读、提问、背诵和温习五个步骤来读书。这一过程可简称为“看、读、问、背、习”五字诀。翻看,就是根据学习的要求,首先浏览一下内容梗概,了解这本书是否为自己所需。阅读,就是将所需之书较快地粗读一下,了解书的主要论点,然后,认真仔细地阅读,要求思考和研究,深入理解全书的内容。提问,指阅读后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背诵,指反复诵背达到熟练,这是巩固读书效果的可靠办法。温习,指经常复习减少遗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分析性阅读法:所谓分析,指分析书的主题和题材,说明全书各部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性阅读,能对书的主题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论述。在分析性阅读中所做的笔记是概念性的笔记,既包括作者的概念,也包括读者的概念。通过阅读,这些概念被加深和拓展了。
夏丐尊读书法:“由精一篇向四面八方发展”,这是著名语言学家夏丐尊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即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扩大知识面。例如《桃花源记》一文是晋朝人陶渊明写的,如果想知道这篇文章的地位和晋朝文字的情况,可以去参阅中国文学史。这篇文章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而英国的莫尔写过一本叫《乌托邦》的书;可以对照起来读。另外想了解作者陶渊明的身世及为人,还可去阅读《晋书•陶潜传》或陶集。如此这般,可以由读一本书引出一大串来。
朱子读书法:朱子即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他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直接教导学生,还整理编著教材,一生没有放弃过教育活动。他非常注重读书治学的方法,他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说明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教有教法,学有学法。离开了具体的方法,教师则“无以教”,学生则“无以学”。关于读书之要,他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原则,对后来极有影响。他的学生把他的读书方法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熟读精思,指读书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虚心涵泳,指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切己体察,指读书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视书外的功夫。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抖擞精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居敬持志,指读书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朱子读书法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是足资借鉴的。
快速阅读法: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快速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西方开始加以研究。实验证明,人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每一笔划、每个字母都看清楚,而是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对于词和句子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于大脑,大脑就能凭经验将它们联成意思,快速阅读要掌握的要领是:(1)要默读,不要音读,力戒倒回去重读;(2)扩大视读广度,把逐字逐句读改为逐行逐段读;(3)从顺次阅读到跳跃阅读,将那些过渡性的话语,引证的材料,推论的过程等无关紧要或早以熟知的内容,整行、整段地跳过去,只寻找主要论点,新鲜的见解,争论的焦点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4)要多掌握词汇;(5)经常有意识地学习,养成习惯,循序渐进,逐步加快。
预测阅读法:也称超前思考法或悬测读书法。面对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题目的文章或书籍,可先不忙翻看其内容,而是悉心研究题目,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个题目由自己来写会分作几章几节,组织怎样的结构体系,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又将从从哪方面入手,组织哪些材料来论述,并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地方意见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对不谋而合处,稍加浏览便可,对意见相左处,要推究谁正谁误,原因何在。对不得其解处,要舍得下功夫,不但掌握人家的观点,还要掌握人家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预测阅读法。这样读书能强化对书中思想内容的印象,了解作者思路,明了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和知识的薄弱环节,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泛读法:一种读书方法,也称粗读法或浏览法,与精读相对应。陶渊明所说的“读书不求甚解”也属于此法。对于有些书,阅读时,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掌握全部内容(至少不需要第一遍阅读就全面掌握内容)。比如泛读一本英语书,可以跳过生词、难句,不用象精读那样见生词就查字典;第一次阅读象《易经》这样难啃的书,只要理解一小部分哪怕只有1%都可以,而随着知识面和阅历的扩展,以后每阅读一次,都会增加一些理解。通过广泛的浏览,可以扩大知识量和知识面,使对浏览过的材料有了大致印象,等以后需要时,再根据印象查阅各种资料,使以后的学习活动更有目的性;通过浏览还可以网罗知识,待以后一一整理,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为以后的学习活动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泛读和精读结合,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鲁迅介绍了四种读书法:一是添朱线,即随时在书上划线。有些人会用不同颜色的划线标记。二是拔萃法,即摘录。钱钟书读书主要使用的是这种方法。但鲁迅似乎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方法容易减少读书的兴味,让读书变成了难事,且速率也要减去约四分之一。三是再读法,也即重读那些划线的部分。鲁迅很赞成这种方法。特别对于含蓄深奥的书,特别需要一再地重读。最后一种读法更辛苦,非普通人能做到。即“省察法”(这是我根据文意随便起的名),看书之前,先了解一下书的结构框架,看一下目录,然后自省如果自己写作会如何,再看作者如何写。这个太麻烦了。最终鲁迅自己也没说明应该如何读才好,大概他认为各人有各人的习惯,难以硬性规定。
胡适谈读书,只有两个字:“精”和“博”。至今这两字还是很多读书人的主张。我觉得他解释这两字时用的比喻比较好,现摘录如下:“专攻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的人,影响于社会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杆,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所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贱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这一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理想中的学者,既能精深,又能博大。……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塔。”最后他总结出读书的目标是“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夏丏尊主张读书要精,不要今天读陶诗,明天又读绘画,后天又读曾国藩家书等,应该先读一种,一直读到厌倦为止。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日本有一个文学家叫坪内逍遥的,活了八十岁,却读了五十多年的莎士比亚。其实我在教学生的第一堂课就告诉他们如何读书,即要专,一段时期专读一人,然后辅以练习写作,半年之后,隐然有了这人的文风。呵呵,说得很诱人的。但这适合还不定型的十几岁的学生!
邹韬奋认为读书应该有计划,无计划地乱读书效率很低。另外名著后面的参考书就像一个金矿,她告诉你了许多可挖掘的宝藏,循此一定会对某一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的。邹还建议最好能培养自己阅读外文的能力,这非常重要!
我现在读书就比较乱,一会儿想看史书,一会儿想读经书,一会儿又拿起了音乐欣赏书,太乱了,只觉得有很多书要读,但就是没有个计划。看来是要好好地考虑一下自己这一年该认真地读哪一种书了。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多读成颂”,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写文章的语感,自己写文章的时候能够自然而然地灵活运用语法也可以用上别人的佳句。
第一,应用逻辑读书法,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并且要看著者所提出的界说,是否有系统的发挥,所建立的原则是否有事实的根据,所叙述的事实是否有原则作指导。如是就可以判断此书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书的本质或精义,依据原则,发疑问,提假设,制范畴,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厂解此书的内容。第二,应用体验读书法,就是首贵放弃主观的成见,不要心粗气浮,欲速助长,要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切己体察,优游玩索,虚心涵泳。须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以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要感觉得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作就是在全国甚或世界学术之内去交朋友,去寻老师,与作者或国际友人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把读古书当作尚友千古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故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即从这种读书的体验里去理会,去反省,去取精用宏,含英咀华,去体验古人真意,去绍述古人绝学,去发挥自己的心得。这就是用体验的方法去读书,也可以说是由读书的生活中去体验。用这种的读书法,其实也就是——种涵养功夫。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致限于粗疏浅薄偏激浮嚣。第三,应用全体“选部分读书法”,从部分看全体的玄思方法以读书,可以说是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之法。譬如,由读某人此书,进而博涉及此人的其他著作,进而博涉及与此人有关之人的著作(如此人的师友及其生平所最服膺的著作)皆可说是应用由部分到全体观的方法。然后再由此人师友等的著作,以参证、以解释此人自己的著作,而得较深一层的了解,即可说是应用由全体观部分的方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趋势,由某一学派的立场去观认某一家的地位,由某一家的著作以代表某一学派的宗旨,由全书的要旨以解释一章一节,由一章一节以发明全书的精义,均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玄思方法以读书。我还要说几句关于读书的价值,读书的神圣权利,和读书的搏斗精神。
鲁迅认为读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同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鲁迅这样的指导名之曰“重点进攻”读书法。平均使用力量,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采取“重点进攻”的方法,比平均使用力量收效会好得多。
五字诀读书法:一种读书的程序,即通过翻看、阅读、提问、背诵和温习五个步骤来读书。这一过程可简称为“看、读、问、背、习”五字诀。翻看,就是根据学习的要求,首先浏览一下内容梗概,了解这本书是否为自己所需。阅读,就是将所需之书较快地粗读一下,了解书的主要论点,然后,认真仔细地阅读,要求思考和研究,深入理解全书的内容。提问,指阅读后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背诵,指反复诵背达到熟练,这是巩固读书效果的可靠办法。温习,指经常复习减少遗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分析性阅读法:所谓分析,指分析书的主题和题材,说明全书各部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性阅读,能对书的主题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论述。在分析性阅读中所做的笔记是概念性的笔记,既包括作者的概念,也包括读者的概念。通过阅读,这些概念被加深和拓展了。
夏丐尊读书法:“由精一篇向四面八方发展”,这是著名语言学家夏丐尊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即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扩大知识面。例如《桃花源记》一文是晋朝人陶渊明写的,如果想知道这篇文章的地位和晋朝文字的情况,可以去参阅中国文学史。这篇文章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而英国的莫尔写过一本叫《乌托邦》的书;可以对照起来读。另外想了解作者陶渊明的身世及为人,还可去阅读《晋书•陶潜传》或陶集。如此这般,可以由读一本书引出一大串来。
朱子读书法:朱子即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他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直接教导学生,还整理编著教材,一生没有放弃过教育活动。他非常注重读书治学的方法,他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说明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教有教法,学有学法。离开了具体的方法,教师则“无以教”,学生则“无以学”。关于读书之要,他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原则,对后来极有影响。他的学生把他的读书方法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熟读精思,指读书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虚心涵泳,指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切己体察,指读书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视书外的功夫。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抖擞精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居敬持志,指读书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朱子读书法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是足资借鉴的。
快速阅读法: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快速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西方开始加以研究。实验证明,人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每一笔划、每个字母都看清楚,而是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对于词和句子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于大脑,大脑就能凭经验将它们联成意思,快速阅读要掌握的要领是:(1)要默读,不要音读,力戒倒回去重读;(2)扩大视读广度,把逐字逐句读改为逐行逐段读;(3)从顺次阅读到跳跃阅读,将那些过渡性的话语,引证的材料,推论的过程等无关紧要或早以熟知的内容,整行、整段地跳过去,只寻找主要论点,新鲜的见解,争论的焦点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4)要多掌握词汇;(5)经常有意识地学习,养成习惯,循序渐进,逐步加快。
预测阅读法:也称超前思考法或悬测读书法。面对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题目的文章或书籍,可先不忙翻看其内容,而是悉心研究题目,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个题目由自己来写会分作几章几节,组织怎样的结构体系,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又将从从哪方面入手,组织哪些材料来论述,并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地方意见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对不谋而合处,稍加浏览便可,对意见相左处,要推究谁正谁误,原因何在。对不得其解处,要舍得下功夫,不但掌握人家的观点,还要掌握人家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预测阅读法。这样读书能强化对书中思想内容的印象,了解作者思路,明了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和知识的薄弱环节,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泛读法:一种读书方法,也称粗读法或浏览法,与精读相对应。陶渊明所说的“读书不求甚解”也属于此法。对于有些书,阅读时,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掌握全部内容(至少不需要第一遍阅读就全面掌握内容)。比如泛读一本英语书,可以跳过生词、难句,不用象精读那样见生词就查字典;第一次阅读象《易经》这样难啃的书,只要理解一小部分哪怕只有1%都可以,而随着知识面和阅历的扩展,以后每阅读一次,都会增加一些理解。通过广泛的浏览,可以扩大知识量和知识面,使对浏览过的材料有了大致印象,等以后需要时,再根据印象查阅各种资料,使以后的学习活动更有目的性;通过浏览还可以网罗知识,待以后一一整理,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为以后的学习活动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泛读和精读结合,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鲁迅介绍了四种读书法:一是添朱线,即随时在书上划线。有些人会用不同颜色的划线标记。二是拔萃法,即摘录。钱钟书读书主要使用的是这种方法。但鲁迅似乎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方法容易减少读书的兴味,让读书变成了难事,且速率也要减去约四分之一。三是再读法,也即重读那些划线的部分。鲁迅很赞成这种方法。特别对于含蓄深奥的书,特别需要一再地重读。最后一种读法更辛苦,非普通人能做到。即“省察法”(这是我根据文意随便起的名),看书之前,先了解一下书的结构框架,看一下目录,然后自省如果自己写作会如何,再看作者如何写。这个太麻烦了。最终鲁迅自己也没说明应该如何读才好,大概他认为各人有各人的习惯,难以硬性规定。
胡适谈读书,只有两个字:“精”和“博”。至今这两字还是很多读书人的主张。我觉得他解释这两字时用的比喻比较好,现摘录如下:“专攻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的人,影响于社会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杆,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所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贱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这一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理想中的学者,既能精深,又能博大。……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塔。”最后他总结出读书的目标是“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夏丏尊主张读书要精,不要今天读陶诗,明天又读绘画,后天又读曾国藩家书等,应该先读一种,一直读到厌倦为止。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日本有一个文学家叫坪内逍遥的,活了八十岁,却读了五十多年的莎士比亚。其实我在教学生的第一堂课就告诉他们如何读书,即要专,一段时期专读一人,然后辅以练习写作,半年之后,隐然有了这人的文风。呵呵,说得很诱人的。但这适合还不定型的十几岁的学生!
邹韬奋认为读书应该有计划,无计划地乱读书效率很低。另外名著后面的参考书就像一个金矿,她告诉你了许多可挖掘的宝藏,循此一定会对某一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的。邹还建议最好能培养自己阅读外文的能力,这非常重要!
我现在读书就比较乱,一会儿想看史书,一会儿想读经书,一会儿又拿起了音乐欣赏书,太乱了,只觉得有很多书要读,但就是没有个计划。看来是要好好地考虑一下自己这一年该认真地读哪一种书了。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多读成颂”,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写文章的语感,自己写文章的时候能够自然而然地灵活运用语法也可以用上别人的佳句。
展开全部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书、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书、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