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泰山的俗语

 我来答
babadiezyq
2019-06-19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1.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注释: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2.泰山不让土壤,顾成其大。 

注释: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3.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注释: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注释: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注释:实际指人的眼界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

扩展资料:

泰山的文化底蕴

1.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2.历代文化名人也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

3.泰山还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泰山

手机用户蜗牛5627
推荐于2018-04-09 · TA获得超过11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0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9万
展开全部
岱宗乃宗岳也,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泰山不让土壤,顾成其大。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到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再到泰山压顶不弯腰。 有眼不识泰山。挟泰山以超北海。 泰山,乃宗岳也,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 泰山北斗。泰山拳石。泰山压顶。精神泰山。重于泰山。泰山昆仑。稳如泰山。意重泰山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凤谷之iA
2011-03-10 · TA获得超过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6313万
展开全部
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人心齐,泰山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属黄瓜的
2011-03-12 · TA获得超过1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3万
展开全部
泰山压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