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耳求知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
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2、爱迪生:电报迷与看报迷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
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
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
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3、
诸葛亮在跟从水镜先生司马徽学习知识期间,因为非常努力,而且善于思考,所以成绩非常优异,深得先生喜爱。
可是诸葛亮太爱学习了,他的问题太多,先生的知识又太渊博,一时间,诸葛亮恨不得天天不下课,一直能听老师讲课。
好学的诸葛亮为了多学些知识,总是想办法让先生把课往后延长些,可是先生只要听到鸡叫立马下课,绝不拖延。急得诸葛亮真想去求求大公鸡,希望它每天不要叫得那么准时。
绝不轻言放弃的诸葛亮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先生的小书童喂鸡的时间很固定,于是他偷偷地带了些粮食,上课前就偷偷喂一些给公鸡。这招还真管用,公鸡可能吃得太饱了,就偷懒不叫了,水镜先生的课也就延长了很多,这让诸葛亮的心里乐得开了花。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天后,水镜先生发现问题了,他把自己的小书童叫到跟前,盘问他是否按时定量喂公鸡了。小书童一脸无辜地回答道:“我一直是按照先生的嘱咐去喂鸡的呀。”水镜先生摸着自己的胡子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他一脸严肃地问道:“我们读的都是圣贤书,学的是仁义诚信,现在,谁能告诉我,公鸡为什么不准时鸣叫了呢?”学生们都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只有诸葛亮心底打了鼓。最后,他站起来坦诚地承认了错误,说是自己为了多听课才偷偷喂了鸡。气得老先生当众呵斥道:“你不配在这里读书了,回家去吧。”
诸葛亮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能多听先生教诲,竟然把事情弄到了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知道先生现在在气头上,自己说什么先生都不会听的,反复思量后,他觉得还是师母好说话,于是来到先生家,恳请师母为自己多说点儿好话。
夫人恳切地说:“他年纪尚小,虽然欺骗了你,但出发点只是为了多听一会儿你的课,和一般世俗之人所求的截然不同,这么长时间的共处,你难道还看不出这孩子的心地怎么样吗?”
夫人恳切地说:“他年纪尚小,虽然欺骗了你,但出发点只是为了多听一会儿你的课,和一般世俗之人所求的截然不同,这么长时间的共处,你难道还看不出这孩子的心地怎么样吗?”水镜先生后来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就又留下了诸葛亮,让他继续跟着自己学习。
4、王亚南
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刻读书,特意把自我睡的木板床的1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一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之后,最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5、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原名是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玛丽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玛丽中学毕业了,由于才学出众,她获得了金质奖章。可是她却不能继续上学了。因为到巴黎上学,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读书,姐姐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读书了。
就这样,姐姐拿着全家人凑起的钱迈向了巴黎,玛丽一边学习一边挣钱,终于在1891年也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玛丽到巴黎后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小阁楼上。
阁楼条件相当艰苦,冬天又无法取暖,玛丽常常被冻醒,她不得不起来,把所有的衣物都盖在身上,有时甚至把凳子压在身上增加重量。玛丽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仅以几片面包充饥,有几次连这也忘了,正在读书,突然昏倒,多亏同学发现通知了姐姐。
所有的艰苦条件,丝毫没有影响玛丽的学习。她每天总是早早地第一个来到教室里在前排座位上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10点钟图书馆的灯熄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灯又常常是亮到了夜里两三点钟。
短短的两年,她连续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这个穿着破旧毛衣、脸色苍白的女孩于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巴黎大学毕业了。
1、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的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庭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晋书车胤传》。
南朝果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3、欧阳修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4、吕蒙读书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5、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从后面跟上来,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个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杨素于是与李密谈论,认为他是奇才《新唐书李密传》。
6、刺股悬梁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全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哥哥,弟弟,嫂嫂,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是非,倒霉活该。
苏秦听后感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