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成语有哪些?

 我来答
小伙子吗
2011-03-14 · TA获得超过154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0万
展开全部
小资料: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据说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程颐、程灏二兄弟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①止於至善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达到极完美、极完善的境界。注:止:达到;至:最,极。

个人心得:止于至善是我最喜欢的成语之一。无论是学习、做事,追求完美、完善,到任何年代都是错不了的事情。

②正心诚意

原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意思: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养好自己的德行(修身);要想修养自己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态(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态,必先使自己的思想真诚无私(诚意);要想使自己的思想真诚无私,必先明白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格物)。注:格者:正其不正。

个人心得:这是一个连环句,一环扣一环。讲的是治国的方针。并从宏观讲到微观,深入浅出。对古代国王、大臣是个非常有哲理的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如果你能做到心正意诚,从国王到平民,谁不愿和你交往呢?自古以来做人就要讲究诚信。只有讲诚信的人在社会上才能立住脚。古今中外皆如此。正如原文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台是皆以修身为本。

③格物致知

参考正心诚意。

④无所不用其极

原文: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意思:无处不用尽全力。(极:穷尽。)

个人心得:从原文看来我觉得与止于至善有着相近的意思。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贬意。

⑤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意思:个人的言论行动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要心存侥幸去做坏事,做了也隐瞒不住。

个人心得:为人处世要处处小心谨慎。不要耍小聪明。做事之前要从他人角度考虑一下。这事能不能做?做了以后会有什么后果?最好不要做那些人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⑥心广体胖

读音: xīn guǎng tǐ pán

原文: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意思:心胸开阔,外貌安详。注: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

此成语读错的人颇多。凡是读错了肯定就用得不对。

个人心得:我观察过周围的人。凡是心地宽广的人,他的神情体态必定让人看着舒服。凡是心地窄小的人,会让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⑦心不在焉

原文: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意思:心思不在此。注:焉:于此,在这里。

⑧悖入悖出

原文:“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意思:用非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非正当的手段拿走。

个人心得:比如赌博赢来的钱,一转眼又输掉了。其实悖入得来的钱财即使不悖出,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那些贪官们悖入得来的钱财,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无非是牢狱之灾。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⑨善以为宝

原文: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意思:楚国没有什么宝物。只有以美德作为珍宝。

⑩生财有道

原文: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意思:这个成语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