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人生道路上择业重要还是就业重要? 跪求两方的辩论相关材料!!!!越多越好 5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今昂贵的学费,直接导致大学生踏出校门时对就业的高需求,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个人认为选择是基于拥有基础上的,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如果长久没有吃饭,突然见到几种食物,相信他第一个念头肯定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拥有,可以马上解决生理上的需求!现在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很多人力资源部门普遍对应届毕业生不看好,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需要公司投入资金提供专业培训并且承担培训合格后的不辞而别,另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大学生要求过高。所以,本人认为,可以适度的择业,大学生刚毕业首先应该考虑个人发展方向,选择与个人发展方向相符的职业,而不是选择薪酬待遇的高低
择业是要主动去选择职业,你所有的一切必须满足职业需要,而就业是被职业所选择,你可以在磨练中成长
实践第一,生存第一。在进入社会以后,在工作或创业的过程中,一边工作,一边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充电
就业,就是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去锻炼去磨练,去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方向
1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多如牛毛,竞争激烈,求职眼高手低,用人机构挑三拣四,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低迷,各国失业率增加,许多大公司裁员)
2 在学校求学期间,最重要的并不是你每个学期都能拿奖学金,而是在大学期间你首先要要给自己定位(也就是作好职业规划,记住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理啊!!!)将来靠什么谋生.并且一定要为这个远大目标树立一个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其次就是在谈恋爱的同时把学业修好,起码不要挂科~~~~~~,可能你所选的专业与你将来所从事的一生的事业毫无关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最好是与你的远大目标相关联的,
3 如果你上述未作好,毕业即失业很可能成为现实,因为你可能在学校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网吧,花前月下,和宿舍的床上.但是你仍然可以就业(看大门和清洁工同样也是属于就业,但我知道你绝对不去做一个"低贱"的工作.)
4 就业后,自己可怜的薪水远不够花,你还要不停的跳来跳去(或者挑来挑去)(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没作好,这时你就很快面临一些烦恼了:我到底能干什么,我以后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5 如果解决了就业,(薪水尚可的话),生存问题也就解决了,下一步就是发展了(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恰好是你的规划.恭喜你!!发展就靠你以后的工作表现了),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工作,你就得为以后远离这个工作作准备-----培养自己一种独立生存的能力(离开了这个工作我照样活的很好)---这种能力很重要!!
6 就业.择业之后就是事业了!!每个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事业,谁都不想为别人打工一辈子,当然,能作到这一步确实寥寥无几,不过只要不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只要去拼搏奋斗,都会成功的~~~~~
如今昂贵的学费,直接导致大学生踏出校门时对就业的高需求,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个人认为选择是基于拥有基础上的,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如果长久没有吃饭,突然见到几种食物,相信他第一个念头肯定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拥有,可以马上解决生理上的需求!现在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很多人力资源部门普遍对应届毕业生不看好,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需要公司投入资金提供专业培训并且承担培训合格后的不辞而别,另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大学生要求过高。所以,本人认为,可以适度的择业,大学生刚毕业首先应该考虑个人发展方向,选择与个人发展方向相符的职业,而不是选择薪酬待遇的高低
择业是要主动去选择职业,你所有的一切必须满足职业需要,而就业是被职业所选择,你可以在磨练中成长
实践第一,生存第一。在进入社会以后,在工作或创业的过程中,一边工作,一边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充电
就业,就是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去锻炼去磨练,去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不是有句话叫骑马找马吗?讲的不就是这方面的事吗?虽然你第一次遇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马,但是你可以骑着它去找下一匹好马啊,如果你觉得马不好你就不骑了,那你走的速度不就更慢了吗?你又怎么能找到更好的吗呢?大学生就业就是这样啊,先不管这行业是否适合你,你先骑上他,然后用它做跳板去找更适合你的工作.与此同时,你还在原来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人际社交能力,这是你在到新的工作岗位不就能更成熟的发挥你的特长,了吗?!骑马找马,先就业在择业,无疑于是大学生最好的走上社会的过程.
就业前人生观教育;择业时,敬业爱业的素质培养。
高职学院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四化建设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的重任,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工矿企业。工业科技园区需要的创造经济价值的实用型人材,有必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人生观教育则是德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 加强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人生观是高职学院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就业非常必要,必须进一步加强。
1 正确的人生观是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的重要基础。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道路的总看法。现代社会的学校能否培养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有用人材,能否帮助学生确立坚定的社会经济价值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这无疑是现代高职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所谓政治观就是人们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作为世界观的两个方面,人生观和政治观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正确的人生观是形成正确政治观的重要基础,而一定的政治观又影响和反作用于人生观,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辨别是非,自由化思想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然而,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在社会实践中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系统地开展就业前人生观教育,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方向和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2 高职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不是人们先天固有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经过经验总结和社会认同而逐步形成的,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三大要素。学生处于“社会断乳期”,心理依赖性很大,他们在进入高职后,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从农村环境来到大城市的新环境来学习,开始脱离熟悉的环境,温暖的家庭和亲人。因此,对学生人生观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已从家庭转向学校。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还小,心理发育仍不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虽然开始思考人生,但这种思考比较模糊、肤浅、目标理想化,而且,各种自由化的思想通过各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国际环境、影视、书籍、报刊杂志等,无时不影响和侵蚀着这些学生的思想。这表明,高职阶段时学生人生观探索和形成的关键时期。
3 社会建设需要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有用人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人生观和自由社会人生观的对立集中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与斗争,社会主义股份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必然是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和“私企”为核心,这反映在人生观上必然是市场经济的人生观,民营和“私企”的经济价值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种一切从个人利益,民营和“私企”的利益出发,一切以满足个人的私欲为目的思想体系,大量事实证明,社会上的某些腐败现象和社会上各种歪风邪气,从根本上说都是从个人主义发生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同时,创造精神的培养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生观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事业,它更需要一大批具有崇高理想、开拓进取、勇于奉献,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未来建设者。高职学生作为我国各行各业人才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现代建设者,我们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人生观教育。
二、 人生观教育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带来了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交替和转变,带来了社会道德、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之学生自身的特点等等因素,引起了高职学生思想,心理上的冲突矛盾、困惑和苦恼,受外界因素和就业形势的影响,使他们又容易产生了新的困惑。学生的这些困惑主要表现为:
1 理想与信念的困惑。人们对人生的设计和选择总是立足于理想与现实的分叉点上的,就部分高职学生而言,往往由于没有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没有找到二者的结合点,从而导致了人们在理想和信念上出现偏差,有的学生人为:“在我国较低的物质文明基础上不可能建立高度的精神文明。”因而对社会产生怀疑,对人生观教育有抵触的情绪;还有的学生错误地把党内和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片面地扩大为普遍问题,因此动摇了对党和社会的信心等等。部分学生持着怀疑一切的态度,不相信正面的宣传,甚至对廉政两字都表示怀疑,而在理想与现实面前,他们则往往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一些读高职前的学生,原来有志升读大学,进入重点院校读本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入理想的学校,或担心读高职后将面临毕业后激烈的就业竞争,而为此产生伤感,还有个别学生想退学回原地复读高中,待明年再拼搏等等,存在一种懊恼和遗憾,这样一来既不安于现状,又无力改变现实。因此,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困惑中,他们表现在政治上不求上进,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尤其是那些对所学专业不如意的学生则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成绩。
2 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今天在校的高职学生在人生思想、社会责任感、艰苦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方面明显不如计划经济时期的高校大学生,这在+就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据学生就业调查表明,目前学生的就业思想多表现为实惠、实利,而对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则考虑的很少。在就业方面,就地区和工种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向往收入高,城市化,例如广州、深圳、珠海和珠三角的经济发达地区;就工种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向往待遇较好的办公室当文员、设计部门当设计者,坐在环境舒适的办公室工作,而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开机床或者在生产线岗位上,还有的学生片面理解“双向选择”等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精神,认为现在毕业分配是自谋生路,不必论德才,而是靠关系,找门路,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就想跳槽,不安心工作,最后加入失业大军的队伍,变成失业者。
3 人生价值观的偏差。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在学生们“人生价值”讨论热潮中,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断向金钱倾斜,从而产生“向钱看”,“讲实惠”的风气。有的学生认为“成才不如发财”;有的更认为“理想是空的,实惠才是真的”。对于目前社会上的脑体倒挂现象,许多学生认为社会不重视人才,大专学生工资起点低,知识不全面,太廉价,学好学坏一个样,且学的知识也不见得以后有什么发展作用,“读书无用论”,虚度时光来学校学习是为了应付父母的期望的思想。在个别学生中有所抬头,这都严重地歪曲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有一些学生不理解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人生的创造,不懂得人生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片面追求个人价值,空谈人生价值。从而在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使自己的追求脱离实际而陷于盲目。
4 缺乏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精神。近年来,社会上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不怎么提了,在部分学生中,生活追求吃、喝、玩、乐的思想迅速滋长。有的学生已不满足与学校饭堂的伙食标准,而学校附近的餐馆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学生抽烟、追求穿戴时髦、随意挥霍,而在学习上,这些学生往往只求60分,在学生中还有一种在吃、喝、玩、乐上的攀比心理。有的学生不认奢侈为耻,反以为荣,而当这些追求在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坏习惯,甚至违反学校纪律的恶习。
5 伦理道德的困惑。在市场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全社会起初文明和道德伦理教育的削弱,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方面也深受影响,致使学生对社会伦理道德知之甚少,文明礼貌荡然无全,一些学生举止轻薄,行为粗鲁,随意讲低级下流的说话,不堪入耳。
此外,学生往往在理论与实践、事业发展与社会角色等方面产生困惑,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人生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立适应学生成长的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了解、分析,并正确对待学生在人生观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
三、 如何加强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开展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育内容要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
1 加强教材建设。人生观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也可以供学生进修,其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教材上提供教材是有效地开展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保证。
2 抓住重点,突出针对性。人生观的形成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理想教育为中心,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 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同时还要正确认识现实,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深刻认识到现实这一理想的艰巨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同时,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把个人理想与人才市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调整个人理想,适应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大多数表现为职业理想。因此,在理想教育中,要重点抓好职业理想的教育。
第二、 要认真看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要使学生认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本质,强调个人对社会、对集体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发扬先公后私、顾全改革开放的精神,反对见利忘义,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之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社会振兴现代化的大业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走向社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建设上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 传统教育。用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第四、 文明教育。在理想的教育中还要大力加强以行为规范,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文明教育,使学生们首先懂得作为改革先锋应该具备的基本行为准则和文明礼貌,同时要教育他们在社会的、个人的艰难曲折面前,树立正确的、坚定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勇于开拓、勇于进取。
1 应多样化。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要努力开拓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同时还要注意信息反馈,讲求教育效果。
我们认为,在理论教育方面,学校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改进教育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考核成绩的评定,既要看卷面成绩,又要看考核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并将这一成绩与期末操行评定和评三好学生挂钩,这样才能从制度上督促学生重视人生观的学习,同时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理论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输入式的教育模式,提倡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尽可能采取专题讨论、专题讲座、专题辩论、知识抢答、优秀论文评议等学生自我表现教育形式。采用多方面结合的方法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参与意识的需要,教育效果会显著提高。
开展人生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功能,以弥补传统的教育方式的不足,利用声像手段提供真实、形象的教育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结合开放改革,市场经济新形势,组织学生观看《人生的价值》、《英模报告会》、《劳模报告会》等电影或录像片,这有助于学生们在那些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中进一步理解人生价值的真谛。
这里要强调的是,人生观教育要努力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使学生学习有榜样,追求有方向。一方面要大力宣传社会上公认的劳模人物,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敬业、爱业的精神,并从中接受陶冶和教育,并组织活动让学生们用实际行动去学习,培养高尚的思想教育道德情操和敬业、爱业观念。
在实践教育方面,人生观教育要注重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则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暑假和寒假,广大学生回乡度假的时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当地厂矿企业、其他机关、农村的改革浪潮、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态度,通过深入社会,走访调查,使学生们开拓视野,在接触和了解中,增强了工厂员工的感情,用员工们的爱业、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品德来改变一些学生的思想困惑,相信不少学生在谈到社会调查的收获时深有体会地说:“社会调查活动,使我们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从而增强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企业生产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深了解,增强了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在校学习和参加社会建设大有帮助,我认为:“大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理论脱离实际,把一切看得太简单,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深入生活、深入厂矿企业,才真正明白创业的艰辛。”
四、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在就业、择业上处于被动状态,一种表现是择业时没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而是看同学、看朋友,人选我亦选,或者根据老师或父母的意见决定,这是一种“大众型”的择业心理;另一种是有些学生把择业看成是可由别人代劳的事,不是主动去选择,而是等待社会来选择自己,这是一种“等待型”的择业心理,这两种表现都不利于主动地搞好职业选择和就业工作。
有些学生在择业时虽比较主动,但存在心理障碍,往往也不能进行正确选择,如: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偏重于考虑所选职业或专业是否有实惠、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这是一种“动利型”的择业心理;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则偏重于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强调要选择那些使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或专业,这种表现实际是一种“志趣型”的择业心理。有这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虽然在择业时处于较主动的状态,但由于择业动机偏重于某一方面,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某些片面,有可能影响学生全面、正确地考虑择业问题,也是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要求学校和学生们要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职业、结合自己的实际综合分析能力,才能达到就业和择业的目的。
总而言之,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和学生全方位动员起来,在社会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激励机制的配合下,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们时时处处都受到崇高理想、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改革开放浪潮的熏陶,从而促使学生们牢固地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成为市场经济的改革先锋,为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为企业建设作出贡献,真正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择业是要主动去选择职业,你所有的一切必须满足职业需要,而就业是被职业所选择,你可以在磨练中成长
实践第一,生存第一。在进入社会以后,在工作或创业的过程中,一边工作,一边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充电
就业,就是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去锻炼去磨练,去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方向
1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多如牛毛,竞争激烈,求职眼高手低,用人机构挑三拣四,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低迷,各国失业率增加,许多大公司裁员)
2 在学校求学期间,最重要的并不是你每个学期都能拿奖学金,而是在大学期间你首先要要给自己定位(也就是作好职业规划,记住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理啊!!!)将来靠什么谋生.并且一定要为这个远大目标树立一个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其次就是在谈恋爱的同时把学业修好,起码不要挂科~~~~~~,可能你所选的专业与你将来所从事的一生的事业毫无关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最好是与你的远大目标相关联的,
3 如果你上述未作好,毕业即失业很可能成为现实,因为你可能在学校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网吧,花前月下,和宿舍的床上.但是你仍然可以就业(看大门和清洁工同样也是属于就业,但我知道你绝对不去做一个"低贱"的工作.)
4 就业后,自己可怜的薪水远不够花,你还要不停的跳来跳去(或者挑来挑去)(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没作好,这时你就很快面临一些烦恼了:我到底能干什么,我以后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5 如果解决了就业,(薪水尚可的话),生存问题也就解决了,下一步就是发展了(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恰好是你的规划.恭喜你!!发展就靠你以后的工作表现了),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工作,你就得为以后远离这个工作作准备-----培养自己一种独立生存的能力(离开了这个工作我照样活的很好)---这种能力很重要!!
6 就业.择业之后就是事业了!!每个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事业,谁都不想为别人打工一辈子,当然,能作到这一步确实寥寥无几,不过只要不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只要去拼搏奋斗,都会成功的~~~~~
如今昂贵的学费,直接导致大学生踏出校门时对就业的高需求,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个人认为选择是基于拥有基础上的,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如果长久没有吃饭,突然见到几种食物,相信他第一个念头肯定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拥有,可以马上解决生理上的需求!现在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很多人力资源部门普遍对应届毕业生不看好,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需要公司投入资金提供专业培训并且承担培训合格后的不辞而别,另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大学生要求过高。所以,本人认为,可以适度的择业,大学生刚毕业首先应该考虑个人发展方向,选择与个人发展方向相符的职业,而不是选择薪酬待遇的高低
择业是要主动去选择职业,你所有的一切必须满足职业需要,而就业是被职业所选择,你可以在磨练中成长
实践第一,生存第一。在进入社会以后,在工作或创业的过程中,一边工作,一边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充电
就业,就是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去锻炼去磨练,去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不是有句话叫骑马找马吗?讲的不就是这方面的事吗?虽然你第一次遇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马,但是你可以骑着它去找下一匹好马啊,如果你觉得马不好你就不骑了,那你走的速度不就更慢了吗?你又怎么能找到更好的吗呢?大学生就业就是这样啊,先不管这行业是否适合你,你先骑上他,然后用它做跳板去找更适合你的工作.与此同时,你还在原来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人际社交能力,这是你在到新的工作岗位不就能更成熟的发挥你的特长,了吗?!骑马找马,先就业在择业,无疑于是大学生最好的走上社会的过程.
就业前人生观教育;择业时,敬业爱业的素质培养。
高职学院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四化建设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的重任,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工矿企业。工业科技园区需要的创造经济价值的实用型人材,有必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人生观教育则是德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 加强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人生观是高职学院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就业非常必要,必须进一步加强。
1 正确的人生观是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的重要基础。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道路的总看法。现代社会的学校能否培养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有用人材,能否帮助学生确立坚定的社会经济价值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这无疑是现代高职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所谓政治观就是人们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作为世界观的两个方面,人生观和政治观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正确的人生观是形成正确政治观的重要基础,而一定的政治观又影响和反作用于人生观,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辨别是非,自由化思想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然而,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在社会实践中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系统地开展就业前人生观教育,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方向和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2 高职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不是人们先天固有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经过经验总结和社会认同而逐步形成的,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三大要素。学生处于“社会断乳期”,心理依赖性很大,他们在进入高职后,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从农村环境来到大城市的新环境来学习,开始脱离熟悉的环境,温暖的家庭和亲人。因此,对学生人生观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已从家庭转向学校。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还小,心理发育仍不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虽然开始思考人生,但这种思考比较模糊、肤浅、目标理想化,而且,各种自由化的思想通过各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国际环境、影视、书籍、报刊杂志等,无时不影响和侵蚀着这些学生的思想。这表明,高职阶段时学生人生观探索和形成的关键时期。
3 社会建设需要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有用人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人生观和自由社会人生观的对立集中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与斗争,社会主义股份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必然是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和“私企”为核心,这反映在人生观上必然是市场经济的人生观,民营和“私企”的经济价值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种一切从个人利益,民营和“私企”的利益出发,一切以满足个人的私欲为目的思想体系,大量事实证明,社会上的某些腐败现象和社会上各种歪风邪气,从根本上说都是从个人主义发生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同时,创造精神的培养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生观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事业,它更需要一大批具有崇高理想、开拓进取、勇于奉献,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未来建设者。高职学生作为我国各行各业人才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现代建设者,我们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人生观教育。
二、 人生观教育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带来了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交替和转变,带来了社会道德、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之学生自身的特点等等因素,引起了高职学生思想,心理上的冲突矛盾、困惑和苦恼,受外界因素和就业形势的影响,使他们又容易产生了新的困惑。学生的这些困惑主要表现为:
1 理想与信念的困惑。人们对人生的设计和选择总是立足于理想与现实的分叉点上的,就部分高职学生而言,往往由于没有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没有找到二者的结合点,从而导致了人们在理想和信念上出现偏差,有的学生人为:“在我国较低的物质文明基础上不可能建立高度的精神文明。”因而对社会产生怀疑,对人生观教育有抵触的情绪;还有的学生错误地把党内和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片面地扩大为普遍问题,因此动摇了对党和社会的信心等等。部分学生持着怀疑一切的态度,不相信正面的宣传,甚至对廉政两字都表示怀疑,而在理想与现实面前,他们则往往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一些读高职前的学生,原来有志升读大学,进入重点院校读本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入理想的学校,或担心读高职后将面临毕业后激烈的就业竞争,而为此产生伤感,还有个别学生想退学回原地复读高中,待明年再拼搏等等,存在一种懊恼和遗憾,这样一来既不安于现状,又无力改变现实。因此,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困惑中,他们表现在政治上不求上进,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尤其是那些对所学专业不如意的学生则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成绩。
2 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今天在校的高职学生在人生思想、社会责任感、艰苦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方面明显不如计划经济时期的高校大学生,这在+就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据学生就业调查表明,目前学生的就业思想多表现为实惠、实利,而对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则考虑的很少。在就业方面,就地区和工种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向往收入高,城市化,例如广州、深圳、珠海和珠三角的经济发达地区;就工种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向往待遇较好的办公室当文员、设计部门当设计者,坐在环境舒适的办公室工作,而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开机床或者在生产线岗位上,还有的学生片面理解“双向选择”等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精神,认为现在毕业分配是自谋生路,不必论德才,而是靠关系,找门路,往往工作一段时间就想跳槽,不安心工作,最后加入失业大军的队伍,变成失业者。
3 人生价值观的偏差。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在学生们“人生价值”讨论热潮中,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断向金钱倾斜,从而产生“向钱看”,“讲实惠”的风气。有的学生认为“成才不如发财”;有的更认为“理想是空的,实惠才是真的”。对于目前社会上的脑体倒挂现象,许多学生认为社会不重视人才,大专学生工资起点低,知识不全面,太廉价,学好学坏一个样,且学的知识也不见得以后有什么发展作用,“读书无用论”,虚度时光来学校学习是为了应付父母的期望的思想。在个别学生中有所抬头,这都严重地歪曲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有一些学生不理解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人生的创造,不懂得人生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片面追求个人价值,空谈人生价值。从而在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使自己的追求脱离实际而陷于盲目。
4 缺乏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精神。近年来,社会上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不怎么提了,在部分学生中,生活追求吃、喝、玩、乐的思想迅速滋长。有的学生已不满足与学校饭堂的伙食标准,而学校附近的餐馆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学生抽烟、追求穿戴时髦、随意挥霍,而在学习上,这些学生往往只求60分,在学生中还有一种在吃、喝、玩、乐上的攀比心理。有的学生不认奢侈为耻,反以为荣,而当这些追求在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坏习惯,甚至违反学校纪律的恶习。
5 伦理道德的困惑。在市场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全社会起初文明和道德伦理教育的削弱,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方面也深受影响,致使学生对社会伦理道德知之甚少,文明礼貌荡然无全,一些学生举止轻薄,行为粗鲁,随意讲低级下流的说话,不堪入耳。
此外,学生往往在理论与实践、事业发展与社会角色等方面产生困惑,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人生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立适应学生成长的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了解、分析,并正确对待学生在人生观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
三、 如何加强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开展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育内容要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
1 加强教材建设。人生观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也可以供学生进修,其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教材上提供教材是有效地开展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保证。
2 抓住重点,突出针对性。人生观的形成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理想教育为中心,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 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同时还要正确认识现实,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深刻认识到现实这一理想的艰巨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同时,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把个人理想与人才市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调整个人理想,适应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大多数表现为职业理想。因此,在理想教育中,要重点抓好职业理想的教育。
第二、 要认真看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要使学生认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本质,强调个人对社会、对集体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发扬先公后私、顾全改革开放的精神,反对见利忘义,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之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社会振兴现代化的大业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走向社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建设上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 传统教育。用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第四、 文明教育。在理想的教育中还要大力加强以行为规范,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文明教育,使学生们首先懂得作为改革先锋应该具备的基本行为准则和文明礼貌,同时要教育他们在社会的、个人的艰难曲折面前,树立正确的、坚定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勇于开拓、勇于进取。
1 应多样化。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要努力开拓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同时还要注意信息反馈,讲求教育效果。
我们认为,在理论教育方面,学校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改进教育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考核成绩的评定,既要看卷面成绩,又要看考核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并将这一成绩与期末操行评定和评三好学生挂钩,这样才能从制度上督促学生重视人生观的学习,同时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理论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输入式的教育模式,提倡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尽可能采取专题讨论、专题讲座、专题辩论、知识抢答、优秀论文评议等学生自我表现教育形式。采用多方面结合的方法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参与意识的需要,教育效果会显著提高。
开展人生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功能,以弥补传统的教育方式的不足,利用声像手段提供真实、形象的教育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结合开放改革,市场经济新形势,组织学生观看《人生的价值》、《英模报告会》、《劳模报告会》等电影或录像片,这有助于学生们在那些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中进一步理解人生价值的真谛。
这里要强调的是,人生观教育要努力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使学生学习有榜样,追求有方向。一方面要大力宣传社会上公认的劳模人物,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敬业、爱业的精神,并从中接受陶冶和教育,并组织活动让学生们用实际行动去学习,培养高尚的思想教育道德情操和敬业、爱业观念。
在实践教育方面,人生观教育要注重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则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暑假和寒假,广大学生回乡度假的时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当地厂矿企业、其他机关、农村的改革浪潮、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态度,通过深入社会,走访调查,使学生们开拓视野,在接触和了解中,增强了工厂员工的感情,用员工们的爱业、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品德来改变一些学生的思想困惑,相信不少学生在谈到社会调查的收获时深有体会地说:“社会调查活动,使我们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从而增强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企业生产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深了解,增强了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在校学习和参加社会建设大有帮助,我认为:“大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理论脱离实际,把一切看得太简单,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深入生活、深入厂矿企业,才真正明白创业的艰辛。”
四、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在就业、择业上处于被动状态,一种表现是择业时没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而是看同学、看朋友,人选我亦选,或者根据老师或父母的意见决定,这是一种“大众型”的择业心理;另一种是有些学生把择业看成是可由别人代劳的事,不是主动去选择,而是等待社会来选择自己,这是一种“等待型”的择业心理,这两种表现都不利于主动地搞好职业选择和就业工作。
有些学生在择业时虽比较主动,但存在心理障碍,往往也不能进行正确选择,如: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偏重于考虑所选职业或专业是否有实惠、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这是一种“动利型”的择业心理;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则偏重于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强调要选择那些使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或专业,这种表现实际是一种“志趣型”的择业心理。有这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虽然在择业时处于较主动的状态,但由于择业动机偏重于某一方面,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某些片面,有可能影响学生全面、正确地考虑择业问题,也是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要求学校和学生们要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职业、结合自己的实际综合分析能力,才能达到就业和择业的目的。
总而言之,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和学生全方位动员起来,在社会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激励机制的配合下,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们时时处处都受到崇高理想、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改革开放浪潮的熏陶,从而促使学生们牢固地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成为市场经济的改革先锋,为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为企业建设作出贡献,真正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追问
晕得很 网上的我自己都会找 不过谢谢
展开全部
辩词 1.正方观点:以个人需要为前提,做到物尽其能,更能发挥个人价值,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故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2.正方一辩陈述正方观点:“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选手列举了权威的问卷调查报告,并阐述了职业,大学生,大学生择业三者的相互关系。 3.正方观点: 1、个人需要并不等同于片面追求个人的利益,它虽然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样认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2、从个人的角度分析: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都有自己最擅长和最适合的工作。 3 、大学生择业以个人需求为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择业对个人需要进行衡量的同时,已经将社会需要内化。 4.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不仅从生产关系,进到了生产力,还从个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谈到了择业的目的,要理有理,还不乏广阔的知识面。 5.我觉的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好,只有喜欢才会认真的去做,才想去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啊!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有何不好吗?这样的人生才有趣有价值。而且你喜欢,证明你在这方面有天赋,这样你可以把这个工作推到更高的高度上。对社会来是说,它更需要创造型的人才! 6.当然是以自己的兴趣了啊!你喜欢了做起来才会快乐,你才可以为自己工作付出更多的心血。而且你喜欢,证明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啊,你才可以在这里改革创新,这样一样也是为社会服务啊!而且不但、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还可以证明自己的自身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1.反方观点:社会提供岗位,是个人就业的前提。社会所提供的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故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2.反方一辩对正方一辩的论点进行驳论,并提出了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和职业的存在以及大学生如何择业都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个人需要应该服从社会的需要。 3.在攻辩阶段,正反方犀利激烈的辩论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在正方暂居上风的情况下,反方展开了反攻,提出了为什么十年后国家要恢复高考制度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而正方选手也不示弱,积极应对,以四两拨千斤的回答博得阵阵喝彩。 4.反方认为社会需要才是更重要的,片面的强调个人需要会导致人们走向个人主义的极端。正方认为个人需要更重要,只要兴趣使然就可以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提出若一味服从社会需要就会与机器无异。 5.反方观点: 1、对大学生而言择业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而且还与环境因素和择业的可行性等密不可分,这些所牵涉的都与社会需求密不可分。 2、择业时,也应以全局为重。当个人的爱好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以及与个人价值实现相矛盾时,我们就应当个人服从大局。 3、大学生的专业对口已成明日黄花,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日益需求才是最可行的办法。 6.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社会从原始的群居部落到现在的高度文明,每一步的发展过程都需要不同的人才、不同的思想,无论是高尚的。还是低贱的,只有每个人依据社会的需要而合理的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有可能真正的融入这个社会,才有可能真正的为这个社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7. 倘若个人只是一味的注重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要去生活、去工作、去学习,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社会这个大海里的一朵不起眼的小浪花,那么个人只有渐渐的远离这个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消殆了自己,最后只能以一声叹息为自己画上终点。 正方先就祖国正需要大学生积极的投身西部大开发为例,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辩题,再到农村的发展、建设,又到现今科技发展需要大学生,要大学生远离小我,实现大我。
下面是个例子
赵阿娜:我不同意这种先就业再择业的看法,我认为应该是先择业后就业,因为这种先就业后择业的过程当中,势必包含了很多无奈,你会有很多不愿意,不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一种选择,可能由于生活所需,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来逼迫自己完成这样的一种选择,这样的话,势必会造成你理想当中一种职业,一种生活状态会越走越远。
陈华:我的观点是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刚刚毕业的时候,首先面临的是一个自立生存的问题,那么如果他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的话,他又何谈去自主择业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业是无条件的,那么择业是有条件的,就业的无条件,是说它是一种生存的手段,那么择业是有条件的,是在你满足了这个生存的基础上,你再去实现你的个人价值。
陈华:我举一个例子,华罗庚,实际上他在成为一个大数学家之前,他自己就非常喜欢数学,但是,他由于生活所迫,他在进入数学这样一个王国之前,实际上和他的父亲在一个小杂货铺里面做伙计,但是这个并没有影响他后来成为一个大数学家。所以我觉得如果除了卖白菜的方式,他不能谋生的话,他就应该去卖这个白菜,先谋生。
赵阿娜:如果我的目标是想进微软这样一个大公司,但是现在的现实条件不允许我进入微软的话,那我一定会找一个和软件开发或软件研究相关的一个企业去,即使这个公司离我想像当中的公司差得很远,只是国内一个很基本的,很小的公司,但是我也会去,但是如果和我的职业相去很远的话,那我一定不会去。
主持人:但是我听陈博士刚才讲的有很多的原因,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就是客观条件,比如说他如果不就业的话,他失去了这个现在的指标,他进城市的户口指标,他失去了赚钱的机会,因为家庭无法再给他提供这个经济来源,您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赵阿娜:考虑过,首先,陈博士说,如果要是因为客观原因,我得养活自己,我也承认,如果是比如说我们现在每个大学生毕业了,连自己起码的温饱都出现问题的话,那我也不赞成你太理想化,但是,如果你很早就面临一个生存这个危机的情况下,你为什么还能读到博士,而没有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去就业。
陈华:我对赵小姐的这个观点持保留意见,原因就在于,我觉得她谈的是比较理想化的一种状态,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他大学毕业以后,已经22岁了,那么从这个阶段,到30岁,到40岁,实际上,他的个人的社会角色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他可能会成为别人的丈夫,妻子,或者成为孩子的父亲,母亲等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到了30多岁,实际上一个人呢,可以说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了,这时他的这个个人选择的余地,就相对来讲被缩小了,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他没有能够顺利地去体会到他自己还有这样那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话,我觉得他的这种比较理想化这种观念,反而会对自己的事业选择呢,形成危害。
赵阿娜:正如刚才陈博士所说的,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你当时会更无奈,但是正如中国那句老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到这个时候,如果你到三十岁的时候,你还不赶紧悬崖勒马,不为了自己的,也不是说理想了,就是一个更好的职业去奋斗的话,那我觉得真的就没有机会了,那你可能一辈子始终处于这种我无奈,无奈再继续无奈下去。那您愿意始终处于这种被迫的生活状态,还是说我更发奋努力去追求一下。其实我觉得话说到这儿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触,我倒觉得我们讨论的话题并不是简单的就业和择业的问题,是先就业还是后择业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生存态度和一个生存价值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人持陈博士你这种观点,我觉得这些人,之所以持这种观点,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想满足一个基本的生活所需,但是我觉得持我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更多的是想追求一种真正的生活态度。
陈华:就择业这个角度来讲,我很欣赏胡适说的八个字,就是“性之所近,力之所及”,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不是在你面临社会现实的时候去做的,而是说是在你大学的时候,你可能就要根据你的兴趣,去选择适合你的职业,但是我觉得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今天就业形式非常严峻,那么职位,相对来讲,对于大学生这样一种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资源相对缺乏。
主持人:现在职场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去找工作,都写着无工作经验免谈,很伤大学生的心。如果按您说的,他就是想从事这个行业,就一门心思钻进去,结果因为他没有工作经验,会不会这确实是一种曲线的策略。
赵阿娜:的确是这个样子,可是我们换一种角度想,如果真的是所有没有工作经验的人,都找不着工作的话,那我们所有的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肯定都找不着工作。而且第二个问题,您所说的这个工作经验,如果我是一个公司老板我需要找什么样的具有工作经验的人,肯定是和我这个公司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比如说刚才像您说的这个例子,我微软想招人,我肯定不会招一个有20年卖大白菜工作经验的人,他肯定不会招这样的人。
主持人:他有可能想招一个销售人员,熟悉中国市场的销售人员。
赵阿娜:那只能说明这个应聘的人也肯定不会去应聘这个程序设计员,他也肯定只会应聘这个销售人员。
陈华:就是说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来讲,尤其是本科生,现在也越来越面向于素质上的教育,因为实际上大学生本身来讲受的不是一种职业化的教育,可能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讲要学很多的课,要学很多的内容。但是现在有一个调查,实际上大学生,到了他真正立业的时候,比如说到三十多岁,四十多岁,还从事他本身专业的人是非常少的。所以这个阶段,实际上受的是一种素质的教育,培养的是他个人的一种人生态度,他处在一种逆境和顺境中,是不是能够做到泰然处之。
陈华:一个人他的职业,是他人生追求的目标,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讲,他要完成他自己自身的一个转换,那么对于社会上来讲,对于一个企业他要招这个人的话,我觉得他比较看重四方面的素质,一、需要这个人是比较有责任心的;二、他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三、他要有一定的团队精神,比较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的能力;四、他应该有一定应变能力。这些因素,其实是和学生走入社会之前,判断他这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那么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他一直在外面漂着,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如意的工作,刚才在讲找工作过程中,赵小姐比较强调的是这个人的兴趣,但是实际上,对于现在的求职者来讲,兴趣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求职者所要求的这个目标里边,实际上占比较大比重的是收入,是工作地点,是发展机遇。
主持人:陈博士一再认为你是理想化的,你怎么样反驳呢?
赵阿娜:我倒不认为我的想法特别的理想。比如说我男朋友,他现在是在清华大学读博士,他是读工程物理,因为他的自身经历决定,他在学校也从事很多的社会工作,他的兴趣也偏向管理这一方面,虽然说和他的这个专业背景相去很远,但是他的兴趣,还有他的个人擅长都在一方面,事实也可以说明这一点。然后他在今年,因为他今年7月份毕业,正好面临找工作,我俩达成的共识是说,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能说,为了将就,为了毕业的时候留一个北京户口,或者是为了起码的生活所需,就被迫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业。所以他投简历也都是那种很大的公司,和自己职业兴趣相关的一些公司。
陈华:就是说坚决不卖白菜。
赵阿娜:我不否认,我不是说卖白菜不是一份好的职业,这个社会分工,还是大体供求平衡的,现在卖白菜的人可能比你我更适合去做。
陈华:我给你提供一个数据供你参考,首先我觉得你所举的例子,都是你周围的人,而我知道,你周围的人,能力可能都是比较强的人,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是一般的人,在面临一般的问题的时候,他所做出的理智的选择,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全国有这么多大学生,而我们现在来讲,以后仍然面临一个很大的扩招压力,也就是说不要指望着以后大学生的招生人数会减少,因为现在来讲,中国的教育还停留在精英教育的阶段。据统计,中国目前只有11%的大学生入学率,那么低于15%被认为是精英教育。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已经达到了15%的入学率,德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达到了20%以上,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不要指望今后在你就业的竞争者中,会突然少了一部分人,这是不可能的。
高原:我非常支持陈博士的意见,以前我也是从大二开始,就开始思考,以后要考博,要考研,然后要出国,但是到后来我觉得,如果我不是真心的选择学术这条道路,以后找工作,要走一个职业化的道路的话,我觉得本科毕业就可以找工作,而不是说我读完研究生我再去找工作,这就是一个职业和一个学术的区别。每个人在选择他的学术或者是职业道路的时候,如果你选择了职业道路,那么你就应该认认真真的去考虑你怎么样做好你的职业道路,你希望走什么样的职业道路。你是一个活泼外向的人,或者你是一个沉默内向的人,你有很多种职业可以选择,那么你选择了这个道路,不管你当时面临的选择,你喜不喜欢做这个选择,但是你选择了,你就要认认真真的走好它。
李旭鸿:我们的观点还是赞同先择业,首先,反方的陈博士的这个观点,他觉得是应该是先就业,他限定的条件是一个人,在面临很极端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选择。我们这样一个辩论,应该倡导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应该非常被迫的屈从于现实的压力,仅仅混一口饭吃。我们常说呢,男怕入错行,我想这个对于刚刚走向职业生涯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有这样的能力去选择,他并不是说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在国家和社会也对这方面生存压力做出了很多社会保障的一些措施。第三、如果一个大学生,他觉得先就业,然后再择业,那么在他以后的职业生涯当中呢,他第一个工作很可能就是不会安安心心的去做,他总想着去跳槽,去做其他的事情,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肯定也不喜欢招收这样的大学生,同时这样的话,等于大学生就业这样一个渠道更加狭窄了。
张琳莉:我们的观点是支持先择业,我们应该是先就业,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就是说我在选择我的第一份职业的时候,实际上我已经充分进行现有条件的比较,我选择的是目前来讲是最优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就不要再犹豫,一定要去抓紧马上就业,马上开始,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大学生,因为我也是从那个年龄阶段过来的,有很多很多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距离的,我们都知道,好多东西,书上得来终觉浅,那么说你要实现你自己的理想,首先要到现实当中去磨炼,去经受历练,你先就业了,也不是说永远将来一成不变了,还是要围绕你将来一生的理想,一生的追求,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断的适应变化。
陈华:如果说大学生择业的话,作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那你要顶天,但是,你的基础是立在地上。另外,用一首诗的两句话和大家共勉,就是“驰骏萧竹伴我生,心有宏志节节求”,我希望,我们大学生不仅有美好的理想,而且你有宏图大志,远大抱负的同时,你能够像竹子一样,学习它的品格,一节一节的去生长,一节一节的去追求,一节一节的去奋斗,一节一节的去抗争,希望能够和大家共勉。
赵阿娜:我真的奉劝那些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不要因为一时的生活所需,不要因为自己身边的人都怎么样了,去盲目的做出不喜欢的选择,关键你要对你自己负责,在你对你自己负责的前提下,你才有资格说,我对家人负责了,对社会负责了,乃至对国家负责了。
主持人:我们讨论的,实际是一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争论,那么在就业形势不太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应该不屈不挠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目标,还是我们可以稍微的灵活一点,先不断地积累经验,这可能是每一个毕业生都将要面临的选择。我们就要把各方面观点的利弊全部讲出来,希望能够对各位毕业生,能够有所帮助。
下面是个例子
赵阿娜:我不同意这种先就业再择业的看法,我认为应该是先择业后就业,因为这种先就业后择业的过程当中,势必包含了很多无奈,你会有很多不愿意,不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一种选择,可能由于生活所需,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来逼迫自己完成这样的一种选择,这样的话,势必会造成你理想当中一种职业,一种生活状态会越走越远。
陈华:我的观点是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刚刚毕业的时候,首先面临的是一个自立生存的问题,那么如果他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的话,他又何谈去自主择业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业是无条件的,那么择业是有条件的,就业的无条件,是说它是一种生存的手段,那么择业是有条件的,是在你满足了这个生存的基础上,你再去实现你的个人价值。
陈华:我举一个例子,华罗庚,实际上他在成为一个大数学家之前,他自己就非常喜欢数学,但是,他由于生活所迫,他在进入数学这样一个王国之前,实际上和他的父亲在一个小杂货铺里面做伙计,但是这个并没有影响他后来成为一个大数学家。所以我觉得如果除了卖白菜的方式,他不能谋生的话,他就应该去卖这个白菜,先谋生。
赵阿娜:如果我的目标是想进微软这样一个大公司,但是现在的现实条件不允许我进入微软的话,那我一定会找一个和软件开发或软件研究相关的一个企业去,即使这个公司离我想像当中的公司差得很远,只是国内一个很基本的,很小的公司,但是我也会去,但是如果和我的职业相去很远的话,那我一定不会去。
主持人:但是我听陈博士刚才讲的有很多的原因,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就是客观条件,比如说他如果不就业的话,他失去了这个现在的指标,他进城市的户口指标,他失去了赚钱的机会,因为家庭无法再给他提供这个经济来源,您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赵阿娜:考虑过,首先,陈博士说,如果要是因为客观原因,我得养活自己,我也承认,如果是比如说我们现在每个大学生毕业了,连自己起码的温饱都出现问题的话,那我也不赞成你太理想化,但是,如果你很早就面临一个生存这个危机的情况下,你为什么还能读到博士,而没有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去就业。
陈华:我对赵小姐的这个观点持保留意见,原因就在于,我觉得她谈的是比较理想化的一种状态,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他大学毕业以后,已经22岁了,那么从这个阶段,到30岁,到40岁,实际上,他的个人的社会角色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他可能会成为别人的丈夫,妻子,或者成为孩子的父亲,母亲等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到了30多岁,实际上一个人呢,可以说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了,这时他的这个个人选择的余地,就相对来讲被缩小了,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他没有能够顺利地去体会到他自己还有这样那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话,我觉得他的这种比较理想化这种观念,反而会对自己的事业选择呢,形成危害。
赵阿娜:正如刚才陈博士所说的,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你当时会更无奈,但是正如中国那句老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到这个时候,如果你到三十岁的时候,你还不赶紧悬崖勒马,不为了自己的,也不是说理想了,就是一个更好的职业去奋斗的话,那我觉得真的就没有机会了,那你可能一辈子始终处于这种我无奈,无奈再继续无奈下去。那您愿意始终处于这种被迫的生活状态,还是说我更发奋努力去追求一下。其实我觉得话说到这儿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触,我倒觉得我们讨论的话题并不是简单的就业和择业的问题,是先就业还是后择业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生存态度和一个生存价值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人持陈博士你这种观点,我觉得这些人,之所以持这种观点,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想满足一个基本的生活所需,但是我觉得持我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更多的是想追求一种真正的生活态度。
陈华:就择业这个角度来讲,我很欣赏胡适说的八个字,就是“性之所近,力之所及”,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不是在你面临社会现实的时候去做的,而是说是在你大学的时候,你可能就要根据你的兴趣,去选择适合你的职业,但是我觉得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今天就业形式非常严峻,那么职位,相对来讲,对于大学生这样一种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资源相对缺乏。
主持人:现在职场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去找工作,都写着无工作经验免谈,很伤大学生的心。如果按您说的,他就是想从事这个行业,就一门心思钻进去,结果因为他没有工作经验,会不会这确实是一种曲线的策略。
赵阿娜:的确是这个样子,可是我们换一种角度想,如果真的是所有没有工作经验的人,都找不着工作的话,那我们所有的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肯定都找不着工作。而且第二个问题,您所说的这个工作经验,如果我是一个公司老板我需要找什么样的具有工作经验的人,肯定是和我这个公司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比如说刚才像您说的这个例子,我微软想招人,我肯定不会招一个有20年卖大白菜工作经验的人,他肯定不会招这样的人。
主持人:他有可能想招一个销售人员,熟悉中国市场的销售人员。
赵阿娜:那只能说明这个应聘的人也肯定不会去应聘这个程序设计员,他也肯定只会应聘这个销售人员。
陈华:就是说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来讲,尤其是本科生,现在也越来越面向于素质上的教育,因为实际上大学生本身来讲受的不是一种职业化的教育,可能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讲要学很多的课,要学很多的内容。但是现在有一个调查,实际上大学生,到了他真正立业的时候,比如说到三十多岁,四十多岁,还从事他本身专业的人是非常少的。所以这个阶段,实际上受的是一种素质的教育,培养的是他个人的一种人生态度,他处在一种逆境和顺境中,是不是能够做到泰然处之。
陈华:一个人他的职业,是他人生追求的目标,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讲,他要完成他自己自身的一个转换,那么对于社会上来讲,对于一个企业他要招这个人的话,我觉得他比较看重四方面的素质,一、需要这个人是比较有责任心的;二、他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三、他要有一定的团队精神,比较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的能力;四、他应该有一定应变能力。这些因素,其实是和学生走入社会之前,判断他这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那么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他一直在外面漂着,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如意的工作,刚才在讲找工作过程中,赵小姐比较强调的是这个人的兴趣,但是实际上,对于现在的求职者来讲,兴趣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求职者所要求的这个目标里边,实际上占比较大比重的是收入,是工作地点,是发展机遇。
主持人:陈博士一再认为你是理想化的,你怎么样反驳呢?
赵阿娜:我倒不认为我的想法特别的理想。比如说我男朋友,他现在是在清华大学读博士,他是读工程物理,因为他的自身经历决定,他在学校也从事很多的社会工作,他的兴趣也偏向管理这一方面,虽然说和他的这个专业背景相去很远,但是他的兴趣,还有他的个人擅长都在一方面,事实也可以说明这一点。然后他在今年,因为他今年7月份毕业,正好面临找工作,我俩达成的共识是说,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能说,为了将就,为了毕业的时候留一个北京户口,或者是为了起码的生活所需,就被迫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业。所以他投简历也都是那种很大的公司,和自己职业兴趣相关的一些公司。
陈华:就是说坚决不卖白菜。
赵阿娜:我不否认,我不是说卖白菜不是一份好的职业,这个社会分工,还是大体供求平衡的,现在卖白菜的人可能比你我更适合去做。
陈华:我给你提供一个数据供你参考,首先我觉得你所举的例子,都是你周围的人,而我知道,你周围的人,能力可能都是比较强的人,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是一般的人,在面临一般的问题的时候,他所做出的理智的选择,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全国有这么多大学生,而我们现在来讲,以后仍然面临一个很大的扩招压力,也就是说不要指望着以后大学生的招生人数会减少,因为现在来讲,中国的教育还停留在精英教育的阶段。据统计,中国目前只有11%的大学生入学率,那么低于15%被认为是精英教育。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已经达到了15%的入学率,德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达到了20%以上,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不要指望今后在你就业的竞争者中,会突然少了一部分人,这是不可能的。
高原:我非常支持陈博士的意见,以前我也是从大二开始,就开始思考,以后要考博,要考研,然后要出国,但是到后来我觉得,如果我不是真心的选择学术这条道路,以后找工作,要走一个职业化的道路的话,我觉得本科毕业就可以找工作,而不是说我读完研究生我再去找工作,这就是一个职业和一个学术的区别。每个人在选择他的学术或者是职业道路的时候,如果你选择了职业道路,那么你就应该认认真真的去考虑你怎么样做好你的职业道路,你希望走什么样的职业道路。你是一个活泼外向的人,或者你是一个沉默内向的人,你有很多种职业可以选择,那么你选择了这个道路,不管你当时面临的选择,你喜不喜欢做这个选择,但是你选择了,你就要认认真真的走好它。
李旭鸿:我们的观点还是赞同先择业,首先,反方的陈博士的这个观点,他觉得是应该是先就业,他限定的条件是一个人,在面临很极端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选择。我们这样一个辩论,应该倡导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应该非常被迫的屈从于现实的压力,仅仅混一口饭吃。我们常说呢,男怕入错行,我想这个对于刚刚走向职业生涯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有这样的能力去选择,他并不是说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在国家和社会也对这方面生存压力做出了很多社会保障的一些措施。第三、如果一个大学生,他觉得先就业,然后再择业,那么在他以后的职业生涯当中呢,他第一个工作很可能就是不会安安心心的去做,他总想着去跳槽,去做其他的事情,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肯定也不喜欢招收这样的大学生,同时这样的话,等于大学生就业这样一个渠道更加狭窄了。
张琳莉:我们的观点是支持先择业,我们应该是先就业,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就是说我在选择我的第一份职业的时候,实际上我已经充分进行现有条件的比较,我选择的是目前来讲是最优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就不要再犹豫,一定要去抓紧马上就业,马上开始,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大学生,因为我也是从那个年龄阶段过来的,有很多很多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距离的,我们都知道,好多东西,书上得来终觉浅,那么说你要实现你自己的理想,首先要到现实当中去磨炼,去经受历练,你先就业了,也不是说永远将来一成不变了,还是要围绕你将来一生的理想,一生的追求,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断的适应变化。
陈华:如果说大学生择业的话,作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那你要顶天,但是,你的基础是立在地上。另外,用一首诗的两句话和大家共勉,就是“驰骏萧竹伴我生,心有宏志节节求”,我希望,我们大学生不仅有美好的理想,而且你有宏图大志,远大抱负的同时,你能够像竹子一样,学习它的品格,一节一节的去生长,一节一节的去追求,一节一节的去奋斗,一节一节的去抗争,希望能够和大家共勉。
赵阿娜:我真的奉劝那些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不要因为一时的生活所需,不要因为自己身边的人都怎么样了,去盲目的做出不喜欢的选择,关键你要对你自己负责,在你对你自己负责的前提下,你才有资格说,我对家人负责了,对社会负责了,乃至对国家负责了。
主持人:我们讨论的,实际是一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争论,那么在就业形势不太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应该不屈不挠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目标,还是我们可以稍微的灵活一点,先不断地积累经验,这可能是每一个毕业生都将要面临的选择。我们就要把各方面观点的利弊全部讲出来,希望能够对各位毕业生,能够有所帮助。
追问
朋友 搞清楚状况好不 不要随便在网上找些资料 你的答案我早就看过了的
追答
那真不好意思 我没搞清楚状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种傻问题拿来辩论……扁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