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新中国50年青少年读本 《国史与国情》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的50年,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旧中国改造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50年;是中国人民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国际体坛上摘金夺银,成为体坛大国,人均寿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0年;是中国人民冲破重重封锁,击败一切孤立中国、分裂中国的图谋,昂首跨入世界大国行列的50年,是中国人民以极高的智慧和极大的胆识,冲破思想禁锢,在实践中探索富民强国之路的50年;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从不气馁,从不骄傲,永远奋争,永远博击的50年。阅读这本书,将激发我们爱国热情,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本书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你可以去找找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详细调查
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2-07/000001378799.html
金融界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详细调查
2005年12月07日 11:53 人民日报
一号公报6日发布,二号、三号公报14日、16日陆续发布:(研报揭露“黑嘴”“乱喷”真相 调查揭密:散户惨败之谜!)
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均超过1.5亿人 制造业建筑业吸纳就业居各行业前列
本报北京12月6日讯 - 历时两年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圆满结束。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全文见第十二版),并将陆续向社会公布普查的其他主要结果。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经国务院批准于2004年开展,旨在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国家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服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个股全面跟踪 黑马将从这里起飞…)
昨天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显示,第二、三产业两大产业吸纳就业平分秋色。截至2004年末,就业人员数为30882.8万人,其中二产就业者为15463.8万人,三产就业者为15419.0万人。
据悉,该统计公报中的就业人员,是指2004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岗的就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就业人员。在就业人员中,单位就业人员21460.4万人,占69.5%;个体经营人员9422.4万人,占30.5%。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7882.2万人,占36.7%。
就行业分布看,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8390.5万人,占39.1%;建筑业2792.6万人,占13.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925.2万人,占9%;教育1521.8万人,占7.1%;批发和零售业1382.5万人,占6.4%。
为使普查资料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和应用,依照有关规定,普查的主要汇总结果将分三期向社会发布。《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主要公布了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第二号、第三号公报将于本月14日、16日陆续发布
http://www.ccponline.net/bbs/viewtitle.asp?ID=205581
我们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沈宝祥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的50年,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旧中国改造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50年;是中国人民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国际体坛上摘金夺银,成为体坛大国,人均寿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0年;是中国人民冲破重重封锁,击败一切孤立中国、分裂中国的图谋,昂首跨入世界大国行列的50年,是中国人民以极高的智慧和极大的胆识,冲破思想禁锢,在实践中探索富民强国之路的50年;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从不气馁,从不骄傲,永远奋争,永远博击的50年。阅读这本书,将激发我们爱国热情,让我们为了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本书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你可以去找找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详细调查
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2-07/000001378799.html
金融界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详细调查
2005年12月07日 11:53 人民日报
一号公报6日发布,二号、三号公报14日、16日陆续发布:(研报揭露“黑嘴”“乱喷”真相 调查揭密:散户惨败之谜!)
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均超过1.5亿人 制造业建筑业吸纳就业居各行业前列
本报北京12月6日讯 - 历时两年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圆满结束。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全文见第十二版),并将陆续向社会公布普查的其他主要结果。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经国务院批准于2004年开展,旨在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国家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服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个股全面跟踪 黑马将从这里起飞…)
昨天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显示,第二、三产业两大产业吸纳就业平分秋色。截至2004年末,就业人员数为30882.8万人,其中二产就业者为15463.8万人,三产就业者为15419.0万人。
据悉,该统计公报中的就业人员,是指2004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岗的就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就业人员。在就业人员中,单位就业人员21460.4万人,占69.5%;个体经营人员9422.4万人,占30.5%。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7882.2万人,占36.7%。
就行业分布看,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8390.5万人,占39.1%;建筑业2792.6万人,占13.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925.2万人,占9%;教育1521.8万人,占7.1%;批发和零售业1382.5万人,占6.4%。
为使普查资料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和应用,依照有关规定,普查的主要汇总结果将分三期向社会发布。《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主要公布了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第二号、第三号公报将于本月14日、16日陆续发布
http://www.ccponline.net/bbs/viewtitle.asp?ID=205581
我们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沈宝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