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实验怎么做?
毕业设计做的是组织培养,要找出最合适的培养基,老师说正交实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可是我不知道正交实验是怎么做的老师让自己查...
毕业设计做的是组织培养,要找出最合适的培养基,老师说正交实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可是我不知道正交实验是怎么做的
老师让自己查 展开
老师让自己查 展开
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0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hi漫海feabd5e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6749
获赞数:129943
本科学历,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现任标码石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员。能决绝结构设计方面中等难度问题。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正交试验设计法,就是使用已经造好了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简单易行,计算表格化,使用者能够迅速掌握。下边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例1]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用碱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
A:80-90℃
B:90-150分钟
C:5-7%
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子A、B、C对转化率有什么影响,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确定最适生产条件,即温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使转化率高。试制定试验方案。
这里,对因子A,在试验范围内选了三个水平;因子B和C也都取三个水平:
A:A1=80℃,A2=85℃,A3=90℃
B:B1=90分,B2=120分,B3=150分
C:C1=5%,C2=6%,C3=7%
当然,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子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而定量因子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例1]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用碱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
A:80-90℃
B:90-150分钟
C:5-7%
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子A、B、C对转化率有什么影响,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确定最适生产条件,即温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使转化率高。试制定试验方案。
这里,对因子A,在试验范围内选了三个水平;因子B和C也都取三个水平:
A:A1=80℃,A2=85℃,A3=90℃
B:B1=90分,B2=120分,B3=150分
C:C1=5%,C2=6%,C3=7%
当然,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子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而定量因子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展开全部
这是目前最流行,效果相当好的方法。统计学家将正交设计通过一系列表格来实现,这些表叫做正交表。
例如表2就是一个正交表,并记为,这里“L”表示正交表“9”表示总共要作9次试验,“3”表示每个因素都有3个水平,“4”表示这个表有4列,最多可以安排4个因素。
常用的二水平表有三水平表有四水平表有;五水平表有等。还有一批混合水平的表在实际中也十分有用,如等。
例如表示要求做16次试验,允许最多安排三个“4”水平因素,六个“2”水平因素。
表2 正交表
No.
1
2
3
4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2
2
8
3
2
1
3
9
3
3
2
1
若用正交表来安排例1的试验,其步骤十分简单,具体如下:
(1)选择合适的正交表。适合于该项试验的正交表有等,我们取,因为所需试验数较少。
(2)将A,B,C三个因素放到的任意三列的表头上,例如放在前三列。
(3)将A,B,C三例的“1”,“2”,“3”变为相应因素的三个水平。
(4)9 次试验方案为:第一号试验的工艺条件为A1 (80℃),B1 (90分),C1 (5%);
第二号试验的工艺条件为A1 (80℃),B2 (120分),C2 (6%)…。这样试验方案就排好了。该例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考文献[25]。
表 3 正交试验方案
No.
A
B
C
1
80℃
90分
5%
2
80℃
120分
6%
3
80℃
150分
7%
4
85℃
90分
6%
5
85℃
120分
7%
6
85℃
150分
5%
7
90℃
90分
7%
8
90℃
120分
5%
9
90℃
150分
6%
在表3的正交试验设计中,可以看到有如下的特点:
1)每个因素的水平都重复了3次试验;
2)每两个因素的水平组成一个全面试验方案。
这两个特点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排列规律整齐,有人称为“整齐可比”。另一方面,如果将正交设计的9个试验点点成图(图7),我们发现9个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散布均匀,这个特点被称为“均匀分散”。正交设计的优点本质上来自“均匀分散,整齐可比”这两个特点。有关正交设计的详细讨论可参看文献[24—26,30]。
http://garden.2118.com.cn/Xyzok/zyzl/jy/zjsj.html
例如表2就是一个正交表,并记为,这里“L”表示正交表“9”表示总共要作9次试验,“3”表示每个因素都有3个水平,“4”表示这个表有4列,最多可以安排4个因素。
常用的二水平表有三水平表有四水平表有;五水平表有等。还有一批混合水平的表在实际中也十分有用,如等。
例如表示要求做16次试验,允许最多安排三个“4”水平因素,六个“2”水平因素。
表2 正交表
No.
1
2
3
4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2
2
8
3
2
1
3
9
3
3
2
1
若用正交表来安排例1的试验,其步骤十分简单,具体如下:
(1)选择合适的正交表。适合于该项试验的正交表有等,我们取,因为所需试验数较少。
(2)将A,B,C三个因素放到的任意三列的表头上,例如放在前三列。
(3)将A,B,C三例的“1”,“2”,“3”变为相应因素的三个水平。
(4)9 次试验方案为:第一号试验的工艺条件为A1 (80℃),B1 (90分),C1 (5%);
第二号试验的工艺条件为A1 (80℃),B2 (120分),C2 (6%)…。这样试验方案就排好了。该例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考文献[25]。
表 3 正交试验方案
No.
A
B
C
1
80℃
90分
5%
2
80℃
120分
6%
3
80℃
150分
7%
4
85℃
90分
6%
5
85℃
120分
7%
6
85℃
150分
5%
7
90℃
90分
7%
8
90℃
120分
5%
9
90℃
150分
6%
在表3的正交试验设计中,可以看到有如下的特点:
1)每个因素的水平都重复了3次试验;
2)每两个因素的水平组成一个全面试验方案。
这两个特点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排列规律整齐,有人称为“整齐可比”。另一方面,如果将正交设计的9个试验点点成图(图7),我们发现9个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散布均匀,这个特点被称为“均匀分散”。正交设计的优点本质上来自“均匀分散,整齐可比”这两个特点。有关正交设计的详细讨论可参看文献[24—26,30]。
http://garden.2118.com.cn/Xyzok/zyzl/jy/zjsj.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的实验是三因素三水平,做正交的话就是9次实验(我做一次实验得出一组数据就是一个月啊)。
我看不少论文上都是分两大步骤:
一、正交设计
1、进行正交设计,设计出后续的实验方案。
2、根据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不写出过程,不做图表,因为各单因素的搭配是随机的,没法画曲线图分析),只给出结果。
3、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正交分析,得出各单因素的影响大小。
(在正交设计这部分,我就得做九个实验啊)
二、单因素实验
对正交设计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所补充的实验,这次所做的实验具有可比性,可以对单个因素影响效果做曲线图分析。
如此一来,那我的实验岂不是就做了两遍(虽然这两遍实验的控制因素水平可能不一样)。
做这么多实验就啥时候毕业呀。
我的问题是:
有人说先单因素方便确定正交设计的因素水平。
2
,我不想做正交设计。想直接用简单比较法得出最优实验方案算了,不过这样做出的论文不够炫,感觉没有技术含量,和人家做正交设计的相比就差了一大截。
很是头疼,定不下来方案。希望各位走过路过的朋友帮帮忙,
我看不少论文上都是分两大步骤:
一、正交设计
1、进行正交设计,设计出后续的实验方案。
2、根据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不写出过程,不做图表,因为各单因素的搭配是随机的,没法画曲线图分析),只给出结果。
3、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正交分析,得出各单因素的影响大小。
(在正交设计这部分,我就得做九个实验啊)
二、单因素实验
对正交设计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所补充的实验,这次所做的实验具有可比性,可以对单个因素影响效果做曲线图分析。
如此一来,那我的实验岂不是就做了两遍(虽然这两遍实验的控制因素水平可能不一样)。
做这么多实验就啥时候毕业呀。
我的问题是:
有人说先单因素方便确定正交设计的因素水平。
2
,我不想做正交设计。想直接用简单比较法得出最优实验方案算了,不过这样做出的论文不够炫,感觉没有技术含量,和人家做正交设计的相比就差了一大截。
很是头疼,定不下来方案。希望各位走过路过的朋友帮帮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哇呀呀, 问老师啦,老师就是拿来问问题的阿
加油。
加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