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爱的中国》作者为啥离开祖国?

韩琴1009
高粉答主

2019-03-2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9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4.6万
展开全部

作者离开中国的目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救国救民。

对应的文中原句是: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别了,我爱的中国》是浙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作者是著名作家郑振铎。文章写于1927年。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处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还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祖国处于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

郑振铎作为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毅然决定出国去西欧游历。在他离开祖国之际,写下了一组感人的文章——《离别》,本文是其中一篇。

扩展资料

《别了,我爱的中国》为一篇抒情散文,描述了“我”离开祖国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了热爱国、报效祖国的强国烈感情。

课文分三部分:第一节写“我”将要离开祖国时岂不 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向祖国和亲友告别。第2-4节写“我”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依恋。第5-9节写“我”离开祖国的目的是为了报效祖国,表达了为建立自主的新中国而战斗的决心。

中心句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此句在文中三次出现统领和总结三部分的内容。第一次出现在课文开头,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作者起笔所作的抒情,把对祖国的依恋之情对亲友的惜别之情,自然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第二次出现在第二部分结尾,强烈地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依恋之情。第三次出现在课文结尾,表达了要驱逐侵略者、报效祖国,并为祖国的强盛而不懈奋斗的情感。

全文感情真挚、热切,语言直白,反复出现的中收句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紧密联系起来,使三部分内容一层比一层深入,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报国之心。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作者离开中国的目的是 (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救国救民 ),
以中心句为凭据,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 愧疚感,看着祖国破败的山河,而自己没有能力 )
文章后半部分直接表达(第三次则是一种希望,作者憧憬着未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___彼岸花_花
2014-03-26 · TA获得超过20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被迫出去的,因为那时候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再加上作者是共产党,被国民党赶出去了,我不确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5050lili
2015-11-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为了求得更好的经验和武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