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是地球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南极科考在地球环境气候、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项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南极是地球的共同财富,其蕴藏的丰富资源和能源,对于科考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南极科考领域的不断纵深发展,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激励民族精神,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中国参与南极科考,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参与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尤显重大。早在1983年8月,中国就加入《南极条约》。1984年6月,中国成立了第一支南极考察队。
1985年2月,中国在南极洲乔治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同年10月7日中国又获得《南极条约》协商国资格。1989年2月26日,中国科学工作者又在南极圈内的普里兹湾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
此次南极科考DOME-A建站,显示了中国南极科考具备了从南极边缘向大陆纵深拓展的能力,标志着中国正在由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方向迈进,也是中国于第4个国际极地年期间在人类极地考察史上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建站对于提升中国在南极的科考水平、推动南极国际合作、保护南极环境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为了保护南极环境,人们在南极地区划分了许多特殊保护区、科学兴趣区、特殊管理区、历史纪念点等等。考察队员要进入这些特殊保护区工作,都要经过特别申请和批准。
为了加强南极环境保护,还规定各国南极考察队都要设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官员,要对考察队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和措施的教育;各国考察船、考察站要建立污水、垃圾、油污和其它污物的处理装置,对各种垃圾、污物进行分类处理;要特别注意对南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保护。
不准把南极洲以外的动、植物种群引入南极,以免带入病、虫害。
人类在极地的活动方式,除了探险、捕捞和考察外,又多了一项旅游。据1997年英国南极调查局不完全统计,1996年度有16船次和多架次飞机运送约9000人次去南极旅游,虽然游客行为受到必要的限制,但仍不可能不对南极环境产生影响。
1989年1月,阿根廷的客货轮“天堂湾”号在南极半岛海域失事,将1000多吨柴油和汽油泄入海洋,造成大面积污染.而船上所载的就是去美国帕默站的游客。
此外,一些货船或旅游船往极地海域扔垃圾,而且大多是不能被生物分解的塑料垃圾,对极地环境破坏极大,考察人员曾亲眼见到一头海狮误吞一大块塑料,结果窒息而死。所以,在 1997年第2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各国代表一致呼吁,要抑制南极旅游和非政府活动,并且要以经济措施加强对南极旅游的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极科考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极条约
1、南极硕大无朋的亘古冰盖,如同一座蕴藏着无数历史上大气和气候宝贵信息的图书馆;南极也是最好的研究地球空间的地区;除了大气,南极还是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宇宙的地方。
2、南极环境提供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物。因此人们非常关心两极的变化。对于至少锁住全世界80%淡水的南极地区,如果说不清它的气候的可变性和气候的变化过程,就无法准确预报世界的气候和气候过程。
3、科学考察站是人类在南极考察和研究的支撑平台,也正是随着众多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相继建立,科学家们才能够不间断地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观测与监测工作,并且逐渐认识到南极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拥有宝贵的科学资源。
扩展资料:
从1984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以来,我国已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个科学考察站。其中,长城站和中山站是常年科学考察站,分别位于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和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
昆仑站目前是度夏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唯一的南极内陆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是南极海拔最高的一座科学考察站,在2009年初建成。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最干燥的大陆,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几千万年来,这个地球的遥远边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平均厚度迄今已达2000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求解:我国为何还要建南极科考站
推荐于2017-11-25
科学意义: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也是人类居住的地球与外星联系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20世纪中,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开展了多学科考察研究,有多项重大科学研究都是在南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例如;南极大气层中臭氧空洞的发现与研究、南极冰下大湖——东方湖的发现与研究等。所以,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
为探索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拟订了一项区域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该计划有7项核心科学问题;
1,南极海冰区在全球地圈—生物圈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反馈作用。
2,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的全球古环境记录。
3,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和海平面。
4,南极平流层臭氧、对流层化学和紫外线辐射对生物圈的作用。
5,南极地区在全球地球化学循环和交换中的作用:大气和海洋。
6,在南极地区监测和探测全球环境变化。
经济意义: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而南极蕴藏着较北极更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和煤田、丰富的海洋生物(特别是南极磷虾)和油气资源、地球上72%以上的天然淡水资源。所以,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惟一没有常住居民、没有国界、其巨大的潜在资源未被开发利用的独特地区。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南极资源的和平利用及其领土的归属问题,始终是南极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21世纪中,南极这一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有待于世界共同协商解决。
社会意义:自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短短20年中,在科学考察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国际极地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充分反应了我们伟大祖国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经济持续发展、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日新月异面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鼓舞了极地考察健儿为祖国、为科学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创新精神。与此同时,也由于极地充满着神奇色彩和科学之谜,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极地充满着浓厚的情趣,被深深地吸引和向往,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极地、认识极地、更好地支持和参与极地考察。被“极地人”的敢与冰魔争高低、誓为科学献青春的“极地精神”和人生哲理所折服、所敬佩、所学习、受益匪浅,都立志要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为人民、为社会做出更大成绩和贡献。
南极科考领域的不断纵深发展,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激励民族精神,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中国参与南极科考,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参与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尤显重大。早在1983年8月,中国就加入《南极条约》。1984年6月,中国成立了第一支南极考察队。
1985年2月,中国在南极洲乔治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同年10月7日中国又获得《南极条约》协商国资格。1989年2月26日,中国科学工作者又在南极圈内的普里兹湾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
此次南极科考DOME-A建站,显示了中国南极科考具备了从南极边缘向大陆纵深拓展的能力,标志着中国正在由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方向迈进,也是中国于第4个国际极地年期间在人类极地考察史上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建站对于提升中国在南极的科考水平、推动南极国际合作、保护南极环境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为了保护南极环境,人们在南极地区划分了许多特殊保护区、科学兴趣区、特殊管理区、历史纪念点等等。考察队员要进入这些特殊保护区工作,都要经过特别申请和批准。
为了加强南极环境保护,还规定各国南极考察队都要设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官员,要对考察队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和措施的教育;各国考察船、考察站要建立污水、垃圾、油污和其它污物的处理装置,对各种垃圾、污物进行分类处理;要特别注意对南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保护。
不准把南极洲以外的动、植物种群引入南极,以免带入病、虫害。
人类在极地的活动方式,除了探险、捕捞和考察外,又多了一项旅游。据1997年英国南极调查局不完全统计,1996年度有16船次和多架次飞机运送约9000人次去南极旅游,虽然游客行为受到必要的限制,但仍不可能不对南极环境产生影响。
1989年1月,阿根廷的客货轮“天堂湾”号在南极半岛海域失事,将1000多吨柴油和汽油泄入海洋,造成大面积污染.而船上所载的就是去美国帕默站的游客。
此外,一些货船或旅游船往极地海域扔垃圾,而且大多是不能被生物分解的塑料垃圾,对极地环境破坏极大,考察人员曾亲眼见到一头海狮误吞一大块塑料,结果窒息而死。所以,在 1997年第2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各国代表一致呼吁,要抑制南极旅游和非政府活动,并且要以经济措施加强对南极旅游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