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在哪里得到了发挥? 200

 我来答
仔轩时代
2014-03-04 · TA获得超过13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4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53万
展开全部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这是陈寿说的话,说明他政治优秀,军事弱智

1、 战略思想混乱和错误。体现为:
第一、战略方向混乱。

从汉中攻魏,战略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出陇右;一个是直接出关中。到底取哪个方向,缺乏明确方针,思维混乱。诸葛亮对魏战略进攻一共四次,第一次建兴6年春出祁山;第二次接着同年冬出关中;第三次又出祁山;第四次又出关中。忽此忽彼,反复无常,毫无定见。这是不可以解释为是为了出其不意的,除了第一次出其不意外,其余三次均在曹魏方算计中。
第二、作战方针错误。
从蜀汉攻魏,兵力不足,道路险远,后勤困难,而魏国救援相对方便,所以利在速战。而诸葛亮总是小心谨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求有功先求无过,以持久之计争衡。这是优势情形下的战法,劣势情形下是不可以采用这种战法的。而蜀汉的兵力有限,后勤困难,关陇一带地形复杂,处于不利地位,根本无法支持这种战法,只会丧失到手的机会,必然失败。
第三、舍本逐末,脱离战略重点。
北伐的关键是夺取长安,而诸葛亮却从来未以长安为目标展开行动,总是在远离长安的地方纠缠,贪图小利。
这个问题,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的时候,司马懿的评论最能说明问题。见《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
——司马懿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诸葛亮出斜谷后向东出武功攻长安,那么魏兵就必须与其决战,而不能坚守不出。现在诸葛亮舍本逐末,反向西上五丈原,那就变成武装大游行了,因为对魏没有任何威胁,魏兵坚壁即可,完全不必理会其挑战。
从汉中出关中,从西到东大致依次有陈仓道、褒斜道、骆谷、子午谷四条路。子午谷离长安最近,威胁也最大,陈仓离长安最远,威胁也最小。魏延的子午谷偷袭正是抓住了长安这个关键,体现了出色的眼光。

所以说诸葛亮政治战略很高明,但是军事战略不足,这一点从《隆中对》就已有充分体现。(详见笔者另文《检讨荆州丧失的根本原因及隆中对的真实价值》,有详细说明)

另外,诸葛亮在刘备夺取汉中过程中的表现也可资说明:
《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汉中是西川门户,要确保西川,必须夺取之。而从西川攻汉中,态势上很有利,因为仅
靠汉中之力,不可能对抗西川,而曹魏要翻越秦岭支援汉中又很困难,如果大兵前来,只要坚壁不与战,对方后勤困难,也难以持久。事实上,刘备得汉中的过程正是如此。
所以,攻取汉中,战略上不但具有充分的必要性,而且具有充分可行性。
而攻取汉中的策划完全来自法正,临阵决机一战而杀夏侯渊,也是法正。详见《法正传》。
对于汉中的重要性,黄权也有提供过重要建议,《黄权传》:“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镬、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而诸葛亮显然缺乏这种战略认识,不但事先未能策划,当中还表示怀疑。

2、 不了解后勤对军事行动的重要性。
关于这一点,曹魏方认识始终很清楚,所以始终在这一点上算死诸葛亮。
第一次攻魏出祁山,约2月便还,因速败于街亭,因而还认为这次失败是出于偶然,没有意识到根本性的后勤问题。其实就算街亭守住了,由于粮运不济,是否就可以持久也是问题。
紧接着第二次攻魏出陈仓,也持续了1个月就失败。史载是粮尽退兵,不知真假。但张郃是这样料敌的,也确如张郃所料。
第三次战略攻魏再出祁山,以木牛运,坚持了4个月就退兵了。退兵的原因是天大雨冲毁道路,粮运不继。这一次显然吸收了前两次的教训,为粮运问题专门作了准备,制造了专用运输工具,但显然还是低估了粮运的困难,不过比起前面已经有了进步。此前还有一次取武都、阴平,一次反击魏国进攻,虽然胜利了,估计也受到粮运困难的困扰,所以才会促使诸葛亮想办法解决之。
第四次攻魏出斜谷,治斜谷邸阁,以流马运,坚持了6个月,亮病逝。这一次比上次又有了重大进步,不但进一步改进了运输工具,而且从制度上采取了重大措施,就是治斜谷邸阁(粮仓),在离战场尽可能近的出发地建立粮仓,加以战场屯田等措施,终于比较好地保障了粮食供应。可见,诸葛亮前后四次发动战略进攻,直到第四次才较好解决后勤问题,但还是困难的。

而这纯属技术性问题,所谓内行看后勤,诸葛亮在这样问题上的欠缺是因为实际经验缺乏造成的。此前诸葛亮虽然长期镇守后方足食足兵,但对于前线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无经验,后来通过实践有了经验就逐渐弥补了。不过可惜的是,诸葛亮因此蹉跎岁月,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3、 对于北伐这样重大的战略行动,诸葛亮行动仓促,缺乏整体筹划和长远计划。
体现为:
第一、前后战略步骤失当。
阴平武都两郡,地接汉中远离魏国,应该首先攻取,作为攻魏的战略准备。可是直到两次攻魏失败后,才想起来攻取之。

第二、对出兵陇西和关中要实现的目标不明确。

到底是攻取陇西全部后再图关中,还是只攻取陇西东部获得立足点后就置河湟河西于不顾,直取关中?
到底是先取陇西,还是直入关中?
到底是为了得地,还是为了吸引魏军来战,消灭其有生力量?
这些问题事先似乎都缺乏明确方针。而诸葛亮实力有限,一次只能集中力量完成一个目标,现在既然目标不明确,就只好走一步是一步了。
比如第一次战略攻魏出祁山,如果是为了得地,就应该迅速派大军前据要冲,封闭陇道,魏国纵有大兵不得通过;如果是为了消灭魏国有生力量,那就不必赶往街亭阻援,而是应该把张郃放进来打,以逸待劳,决战歼灭之,诸葛亮当时可是坐拥天时地利人和,具有良好的决战条件。
再比如后来魏兵总是坚壁不与战,而诸葛亮好像苦苦求战不得,其实那是因为没有攻其所必救,如果按照司马懿所说,出武功攻长安,那魏兵就不得不决战,无所回避。

第三、轻于进退,妄动征伐,缺乏制胜之道。
每次进兵,倏进倏退,虽然取得一些战术胜利,但战略上没有破敌制胜之道,结果是徒劳无功。如果事先有全盘筹划,有长远计划,就不至于如此轻于进退,妄动征伐。而是应该不击则已,一击必中。
比如第一次出祁山失败后,当年又出陈仓,结果又失败。第三次攻魏,从建兴9年春2月到夏6月,只坚持了4个月就退兵。这些作战从目的来看是战略行动,可是从过程,从组织准备工作来看,却很难看成是战略行动,只能算是战术行动,这是很不成熟的表现。

4、 缺乏见机之能,不能著见成败。
诸葛亮见机迟缓,缺乏创造战机和捕捉战机的能力。对此司马懿也有评价,《晋书。宣帝纪》:
(第三次战略攻魏出祁山)“帝曰‘亮虑多决少’”。

(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懿的评价虽然有夸大之处,不过基本还是符合事实的。
下面是具体事例:
其一,一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降,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此时不能速进,以据三郡要冲,错失良机,此一失也。
此时如果为了得地,则稳妥的做法应该是迅速派大军进占陇坻(即街亭附近的陇道要冲,今张家川附近),扼固关西面出口。如此则可以封闭陇西,断陇而有,而魏国纵有大兵不得通过。这是最稳妥的战法,必然成功。而诸葛亮等到魏国大兵来援的时候才匆忙去阻援,已经太迟了。
如果要进取一点,还可考虑把魏援兵放进来打,以求决战歼灭之。张郃千里来援(从洛阳出发),孤军冒进,正犯兵家大忌,兵法云:“千里而趣利者,必蹶上将军”,这正是一举歼敌的好机会。此时战场的选择,作战时机的选择,力量对比,战区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主动权都在诸葛亮手中。诸葛亮一出祁山时,“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见《诸葛亮集。卷一。〈为后帝伐魏诏〉》,在陇西前线的当有十万以上。当然这样做会有一定风险,如果不能一口吃掉,则张郃后面还有曹真,曹真后面还有魏明帝,只怕弄巧成拙,但成功的话,可就不得了了,甚至可能乘势下关中。面对这种情况,到底如何选择,就看主帅的权衡和决心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据《张既传》引《魏略》,游楚为陇西太守,坚守不降,“后十余日,诸军上陇,诸葛亮破走。”
可知,从三郡降到张郃来援,间隔至少有半个月,时间是足够布置的。
其二,街亭之战,事关重大,应该主将率主力亲临,至少应该选用久经战阵考验的魏延等大将,此二失也。(这也是毛泽东的评价)
其三,第二次攻魏出陈仓,堕曹真计中,阻于陈仓而不能下,空劳师旅,此三失也。
其四,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拒渭南,不能迅速跨渭据北原,失去战机。此四失也。
至于诸葛亮前后设伏斩王双,杀张郃,只是体现战术小聪明,不体现战略大智慧,于统帅不足为夸。

5、缺乏冒险精神。
诸葛亮用兵,总是小心谨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能冒险犯难,稳健有余而锐气不足,过于保守。而蜀汉的兵力有限,后勤困难,无法支持这种战法,必然失败。既不能出其不意,也不能灵活机动,必然陷入被动。所以说“奇谋为短”。
治国行政,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求万全,不可轻动。但临阵破敌,则必决其机,方能建功。官渡之战时,袁绍围攻曹操半年,曹操眼看粮尽,乃问计于贾诩,贾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曹操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
决机就是要果断抓住机会或者利用敌人的弱点创造机会。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所以需要敏锐的判断,果断的决策,大胆的行动,要敢于冒险。林彪有名言:“打仗有三分把握就可以打”,这和不打无把握之仗并不矛盾。一点不肯冒险一心求万全肯定是不行的。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选择手段,才能很好把三者统一起来。
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偷袭计划是一个奇策,完全值得一试,可诸葛亮就是不敢。他就不想想,这样的机会多么难得。而魏延计划就算失败,又是多大的事情,损失远远低于街亭之败,对蜀汉并不会致命。但成功的可能却很大。

6、 缺乏用人之能。

诸葛亮身边其实还是有不少优秀将领的,比如赵云、魏延、吴壹、李严、王平、邓芝等人。马谡如能多加锻炼,也必成大器。还有马超的族弟马岱,他们家族在西羌中有很大影响力。这些人都是方面大将的才具,诸葛亮却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把他们当身边部将用,很少能有独立领军的机会,战时都挤在一起,控制在诸葛亮手上,不能收奇正之效。特别是魏延,智勇兼备,郭淮一代名将,遇到魏延,也一战而大破之,可惜却不能大用。
诸葛亮喜欢马谡,“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旦。”,结果街亭之战,被张郃一战击溃。
诸葛亮喜欢姜维,结果擅自改变魏延的汉中防守体制,被钟会来攻,一战而破。

不过诸葛亮在政治上,在行政上倒是很会识人用人,军事上由于其自身局限,识人用人的能力就差了很多。

7、 缺乏任下之能。
《诸葛亮传》引《魏氏春秋》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20以上,皆亲览焉。”其他就不必多

说了。
另《杨戏传。〈季汉辅臣传〉》注引《襄阳记》:杨颙为丞相诸葛亮主簿,亮尝自校簿书,颙直入谏。有大段谏言,可供参考。最后几句话是:“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亮谢之。

 诸葛亮奇谋将略之才不足的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个绝顶聪明的天才人物,他后来也是知兵的。他治军的水平一流,打仗的水平和普通的将领比也是很高的,只是和周瑜陆逊之类一流人物比要差很多。而他的奇谋将略的水平之所以不能达到周瑜陆逊之类的水平,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先天的秉赋可能不足。
这一点无从讨论,只能根据实际表现判断。

二是个人特质决定。
名相和名将往往一人不能同时身兼。原因就如前面所说,两者的工作特点往往是相左的,因而需要的工作方法,需要的个人特质也往往是相左的,很难调和。所以历史上从未有过名相而兼能名将者,在两方面同时达到一流是不可能的。诸葛亮的表现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
三是后天的训练缺乏。
带兵打仗这种才能没有经过实际训练是不可能掌握的,必须要有经验才行。
历史上著名的名将,如孙武、吴起、孙膑、庞涓、乐毅、韩信等人,虽然一出山就很会打仗,那是因为原来就有老师教导,经过了系统训练,对军伍之事早已烂熟于心,有充分感性认识。
周瑜、鲁肃、陆逊之类号称智将,也是从小就习练骑射武艺,讲武习兵,打下了基础的。

而诸葛亮出山前,就是一个纯粹的文士,风度奇雅,从来没有摸过武器,也没有专门练习过军伍战阵之事。因此虽然应该看过不少兵书,了解不少战史,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毕竟缺乏,所以临阵会犯下很多低级错误。但他长于治教,管理水平很高,又注重研究技战术,所以军队能做到军纪严明、部伍严整、器甲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会和纸上谈兵的马谡很谈得来,看不出他的问题,而经验丰富老到的刘备一下就能看出马谡的言过其实。马谡之所以言过其实也是因为缺乏实际训练,因而经验不足所致。如能假以时日,给予锻炼的机会,积累经验后,未必不能大用。
我们看历史上的名将,特别是能够执行复杂危险任务的人物,都是需要经验的,都需要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诸葛亮本身的经历也充分证明这一点,所谓6出祁山,诸葛亮正是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不断成长起来的。从第一次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被张郃一战击溃,到最后面对魏国重兵,可以长相持久,前后判若两人。

最后总结:
第一,诸葛亮出山的时候,纯粹是个年轻文士,年龄只有27岁,也从来没有经受过军事方面的训练,所以并不知兵。他只是萧何,不是韩信,也不是张良。
第二,刘备生前,终其一生一直把诸葛亮当作萧何来用,从来没有当作韩信或张良来用。既从来没有让他独立统军打过仗,每次出征也从来不带他。

第三,因此诸葛亮在军事上也一直缺乏实际锻炼,这样刘备死后诸葛亮独立统军时,就体现出军事经验方面的严重不足。
第四,史上所称的“六出祁山”,战略攻魏只有四次,除第一次外,每次行动都在魏方计算中,所以魏国每次都轻松取胜。
第五,考察六次对魏用兵的过程,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从一开始的很不成熟,然后逐步走向成熟的。说明他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也证明刘备生前对他的看法以及我们对他的判断的正确。
第六,诸葛亮奇谋为短的局限始终无法克服,因为这种才能来自于天赋,后天无法学习;又取决于个人特质,难以更改。他的个人特质成就他成为一代名相,但同时也决定他不能成为一代名将。
第七,诸葛亮缺乏当机立断的品质,在战场上缺乏创造战机、把握战机的能力,所谓“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在攻魏的过程中犯下了很多低级的战略战术错误,以致连年攻战而一无所获,空使国力虚耗。
第八,诸葛亮不能决机,不能奇谋,不能冒险,不能用人,不能任下。有此五短,决定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第九,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某些方面也有极高成就:
——诸葛亮推演兵法,发明了八阵图。司马懿按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蜀亡后司马昭还专门派陈勰去学习他这一套排兵布阵、部伍约束的战术。
——诸葛亮损益连弩,发明木牛流马。“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说明他是一个杰出的技术专家。蜀汉亡时,带甲将士10万2千,都有甲,说明蜀汉一直是在走一条质量建军、技术强军的精兵之路。
——诸葛亮治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渭滨屯田时)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管理家。
——诸葛亮留下了很多军事论述,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
以上优异表现和杰出成就均得到后世认可和赞许,也足够当得天才二字的赞誉和军事家的称号。

不过他这个军事家是有明显局限的,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谋略家,处处被人算计,难以建功,这是一个遗憾。诸葛亮善于带兵,善于练兵,但是不善于用兵,“用兵如神”这四个字和诸葛亮始终无缘。

后记说明:

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并非为了否定诸葛亮,或刻意贬低诸葛亮,只是希望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让我们认识到人无完人的道理,这么杰出的人物其实也有一些木板是很短的。也希望将本人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得到的诸葛亮形象,和现在了解历史后经过思考得到的看法已经大不一样。

传统人物通常会有三种形象,分别是: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民间的传统象征,在民间已作为智慧的化身,得到神化。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则得到成功的美化。《三国演义》的成功美化同时又加强了民间的神化。虽然早在《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在民间就已经成为一个象征,已经成为受人纪念的人物,但是《三国演义》的成功演绎和塑造把民间的神化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更新的领域。当一个历史人物成为文学中的人物,成为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后,他就成为了一个抽象的象征,他的历史真实面貌如何已经是另外一个概念,三者各行其是可也。

而我们在这里是讨论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中是没有神只有人的,所以对人物的臧否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不必有什么顾忌,也无可非议。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小四的四年
2014-03-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6万
展开全部
我以为“三国演义”不是历史,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人,演义当中的诸葛亮是神。鲁迅先生说得非常正确,诸葛亮是中国造神运动的结果,也是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研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我个人对诸葛亮有如下评价:
1、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其结果是诸葛亮死后费祎、董允、姜维等人只能独当一面,而不能统驭全局,致使政令、军令不能统一。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写道:宫中府中,具为一体……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样的管法,即使刘禅有雄才大略,也无展示之处。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蜀中大小事情全凭“相父”决断,刘禅根本就未亲政,使得诸葛亮死后后主对军国大事一无所知,更无法作出决断。
2、不能知人善任。其结果是诸葛亮死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政治、军事上没有可当大任之人,加之后主昏庸、黄皓弄权,使蜀国迅速衰败。
3、隆中对的战略错误。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制定了占据荆州、夺取巴蜀占据汉中以为更本,然后以图中原的战略构想。造成原本弱小的蜀国不能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只是兵力分散,处处薄弱。况荆州乃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即使荆州不丢,问鼎中原也无可能。
4、治国有方、驭军无能。诸葛亮在治国方面可谓出类拔萃,在短时间内使蜀国改变了刘璋时期的暗弱政治,使百姓富足。但在军事方面虽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且首出祁山在一片大好形势的情况下,因街亭之败造成全线崩溃。首出祁山是三国鼎立后的首次北伐,其意义非同一般。当时,关中震动、陇西三郡望风归降,魏国遣大将张合来抵御蜀军。诸葛亮深知此次北伐的重要性,也知道张合乃魏之名将,更知道街亭对蜀军的重要是生死攸关的,当时诸葛亮应亲驾街亭,这样断无街亭之失。如是,潼关以西归蜀国多时矣,三国历史就有可能改写。诸葛亮虽深知依蜀国的国力无法和魏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应该以奇兵胜之,但在以后的五次北伐中,仍然以法进兵。而魏国统帅深知蜀军的弱点,坚守不战,致使蜀军虽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魏国同帅司马懿相差甚远。三国演义当中为美化诸葛亮,把他描写成一个“失败的英雄”。
5、穷兵黩武。蜀国人口不过94万多,刘禅投降时有兵11万多人,是三个国家中比例最高的一个。而当时魏国人口500多万,吴国人口240多万。在蜀国存在的42年间,大的战争就又征南、征吴、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连年征战使得蜀国国力凋敝、人口减少,大量的精壮劳力从军破坏了蜀国的经济。
6、刚愎自用。在首伐中原时,魏国派夏侯懋率军抵抗,魏延上账献策曰:“夏侯懋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寻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懋若闻某骤至,必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诸葛亮却以“此非万全之策”为由,拒绝考虑。
我曾研究过当时的三国形势图,此计谋确属出奇兵之计,后来确实证明夏侯懋无谋,若按此计,三国的形势将会发生大的变化。首次北伐失败后,其后的五次北伐已再无此可能,因为魏国的统帅已换成深通军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论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历来被称为政治家、军事家,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公正、廉明的作风,受到历代的一致好评。在现代也非常需要向诸葛亮这样的治国人才。
其中,《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其的评价引起了后代的许多争论。陈寿在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为人、执政、治军的能力后,称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如此一来,诸葛亮是否还能称为军事家呢?本文根据历史的真实情况就此作一分析。
一、 诸葛亮指挥的主要战役
诸葛亮一生所亲自指挥的主要战役均发生在刘备去世后(公元223年),主要有:
1、 诸葛亮南征战役
2、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役(祁山)
3、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战役(陈仓)
4、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战役(武都、阴平)
5、 诸葛亮反击魏第一次攻蜀战役(汉中-陇右)
6、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战役(祁山)
7、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战役(五丈原)
在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基本上负责一些外交游说、行政治理、参谋和战略方针方面的工作,从未指挥大兵团进行作战。而在刘备去世后,直到诸葛亮去世,蜀国的主要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由其亲自指挥的。
应该说刘备的识人能力在三国时代与曹操、孙权并列第一,马谡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终刘备一生,没有派诸葛亮指挥过一次重要战役,应该说,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的指挥作战水平是在自己、庞统和法正之下的。而后来将兵权交给诸葛亮也是因为前三名都不在了的缘故。在指挥作战水平的水平上,诸葛亮可能与魏延不相上下,这也是魏延一直感叹自己的才能无处发挥的缘故吧。
刘备在汉中称王时,尚书、尚书令等国家治理的大官均另有其人,诸葛亮仅是一个军师将军,而魏延为镇军将军、汉中太守,因此在刘备眼里,独立统兵作战的能力魏延高于诸葛亮、也高于张飞等其他大将。因为当时蜀国的危险只来自汉中方向。这一方向的统兵大将就是当时的最高水平了。
二、历次战役简评
1、 诸葛亮南征战役(公元225年)
此次战役平定了蜀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叛乱,保证了今后北伐战争中后方的稳定。当时由于西南属于荒蛮地区,少数民族人数不多,军队也没有受过什么正规训练,加之采取了马谡军事为辅、政治为主的策略,并由包括李恢、马忠等将领共同分三路进兵,依次平定了高定、雍凯、朱褒和孟获的叛乱。此次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军事作战,而主要是克服山水险阻、气候、水土等困难,无法反映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所谓七擒孟获的事情,不见于《三国志》等重要史籍,因而其很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或许擒获后又释放的事情是有的。
而且,也并不是终诸葛亮一生南方都很稳定,诸如马良、张翼均在诸葛亮在世时进行过平定南方再次叛乱(公元233年)的行动。同样的工作,在吴国基本上是派一位得力将领就可完成。在魏国,突击乌桓部族以及袁氏集团残余的战役却是由曹操亲自指挥的,应当说是长途奔袭战的典范吧(一战就将蹋顿单于的数万骑兵全部歼灭)。
2、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役(祁山——公元228年初)
此次战役的开始阶段形势很好,应该说是历次北伐中形势最好的一次。但由于诸葛亮连续犯了若干的错误:用人不当、对战局判断不准、缺乏互相策应、部署失当等,导致此战最后成为历次北伐中失败最惨的一次。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共10多万人,其中东路由赵云、邓芝率领约一万人,出箕谷作为疑兵吸引魏军于关中地区;诸葛亮自率9万兵马出祁山,准备攻占陇右地区。诸葛亮此前没有采纳魏延的率精兵突击长安的建议,因为其一开始就已经制定了先占领陇右在逐步进攻关中的战略。蜀军调集了当时能调集的所有主要将领(魏延、赵云、邓芝、马谡、吴壹、王平、高详、李盛、黄袭等)和绝大部分机动兵力,准备趁魏国忙于东线战事时,在西线一举成功。
魏军:前后共有6万人投入战斗。其中张郃率主力野战兵团五万人进攻陇右的蜀军,曹真率数千人防守秦岭各谷口,陇右各郡数千人马坚守各主要战略要点。战前,由于自刘备去世后5年来此战区一直没有大的战斗,而在魏、吴前线却战事连连,因此魏国在本地区仅有不到一万兵力收缩于主要战略要点进行戒备。战区司令为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驸马司马琳。直到蜀国即将进攻时才匆忙派大将军曹真替换了司马琳。而张郃实际为魏国的战略预备队,这可以从其一会在荆州、一会在雍州反复奔忙中得到证明(见《三国志——张郃传》。为反击蜀国的进攻魏主亲自派兵五万由张郃统帅自洛阳前往西线作战,魏主随后也亲临长安督战。
战役结果:由于诸葛亮分兵作战,并委派没有实战与独自领兵经验又自负的马谡为阻援部队司令,导致马谡很快被魏军击溃,而诸葛亮准备不足,应变能力也不够,在兵力仍处于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了敌前撤退,从而使战局无法挽回,全线崩溃。
分析:虽然事后将主要失败责任推在马谡身上,但诸葛亮的错误还是很明显的。
其一,对敌我双方形势的判断不准,过高地估计了蜀军的攻城和山地防御能力,过低估计了魏军的快速进攻和突击能力,导致战役预备队未能进行及时的增援。
分析当时蜀军分为三大部分:前军由先锋魏延等将领率领(约2.5~3万人)在攻击冀城、上邽等陇右战略据点;阻援军分由马谡、高详带领在街亭、列柳城阻击魏军增援部队(3万人);而诸葛亮率3~3.5万人(估计有部分负责押运粮草)作为战役预备队踞中策应(在西县,位于祁山东北)。
由于在进行形势判断时,认为阻援部队可以坚守很长的时间,而攻城部队能够很快攻克各城,又以为魏军兵力处于劣势,不敢发动猛烈的进攻。结果三个判断均出现失误。
其二,诸葛亮在魏军主力即将到达时,没有集中主力首先击败魏军野战兵团,而是一面阻援,一面对陇右各战略据点进行攻城作战,结果被魏军各个击破,犯了分兵作战的兵家大忌;
其实,这才是本次战役的失败关键。看看相同的情况下,曹操是如何指挥的:曹操在进攻袁绍的邺城时,袁尚领兵(也是野战兵团,原先在进攻袁谭)来增援,曹操立即留少量部队监视邺城守军,自率主力迎战袁尚兵团,经过激战一举击溃增援(野战)兵团,结果邺城守军军心大乱,加上曹军主力回师猛攻,随后很快就被攻占了。
因此,诸葛亮当时的唯一正确选择是:集中攻城的魏延、吴壹军团,加上马谡、高详的兵团以及自己的中军,首先迎战魏军张郃兵团,可留下少量部队牵制冀城、上邽等地的守军。如果击败张郃兵团,陇右必定全是蜀国的,如果被张郃打败,那就只能说蜀国还不具备进攻魏国的实力。
其三,诸葛亮识人的能力比刘备差,刘备早已叮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认为其军事理论很好,就委以重任,结果造成阻援行动的迅速失败;
其实,到过街亭(不论是庄浪的街亭还是秦安的街亭)或看过街亭地形照片的,都能够发现,街亭附近的山(南山)均很小、很矮,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是高大险峻的山峰。如果2万多人站在山上,就只能是一个挨着一个了,这明显是不符合基本常识的。故此,历史上马谡很可能是既占领了山又占领了城和路,完全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进行的,只不过2.5万人蜀军被精锐的4.5万魏军(因为这支魏军是魏国的战略预备队,魏王亲自交给张郃率领的)击败了。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马谡没有独立统兵作战的经验,又是一位书生(决不是武将),哪里是魏军名将张郃的对手呢。
马谡可能只是诸葛亮为向国人交代的替罪羊,这也是马谡被斩时蜀人均落泪而蒋琬也反对杀马谡的原因了。不过后人均歌颂诸葛亮,也就没人敢提这件事了。
其四,兵力部署有问题:街亭的位置历史上有争议,若按标准的说法,是在甘肃庄浪东20公里,距诸葛亮的中军所在地西县竟有200公里的山路,这在通信与交通落后的1800年前,是一个很远的距离了。诸葛亮把2.5万军马派到如此远的地方(还让一位没有实战经验的将领统帅),加上周围的广魏郡以及安定郡、天水郡的一部分均还在魏军手中,是极其危险而不合理的;估计街亭的实际位置应在今甘肃秦安东北的陇城镇(也就是汉代的古城略阳,东汉初刘秀击隗嚣的战斗多次在此发生),距西县也有100多公里。总之,战役预备队距阻援前线过远是一个重大部署错误。
至少在马谡危机的时候,诸葛亮的中军无法进行增援,而为什么诸葛亮躲在距前线很远的西县到现在也分析不出来原因。可能是为了策应粮草或怕魏军出散关断蜀军后路吧,那样的话也就太过谨慎了。
其五,阻援失败后,应变能力差,未能组织有效的反击,战役预备队也没有使用,使余下的6万大军只能进行匆忙的撤退而损失惨重。当时诸葛亮手中还有6万人(9万减去马谡2.5万,高详0.5万人),应比魏军兵多(5万再减去街亭、列柳城作战的损失),估计仅诸葛亮的西县就应有战役预备队2万左右,如果组织的好,还是可以向魏军进行反击的。诸葛亮的西县撤退只是由于魏军胜利后没有进行追击(或前去攻击蜀军攻城的前军去了)而比较从容罢了。
根据以上几点,可以认为本战役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军事失利,而且与他的指挥错误有直接的关系。这也造成了以后的各次战役中,诸葛亮的指挥作战更加谨慎、小心。
3、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战役(陈仓——公元228年末)
此战前,西线形势也很好。当时吴国在东线击败了魏军大将曹休,魏军损失很大,因此从西线抽调大量兵力向东线增援,包括张郃的主力兵团,关陇地区兵力空虚。虽然蜀军年初刚经历了大败,但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应有一定的恢复。但诸葛亮出兵陈仓要塞,久攻不下,白白丧失了大好时机,魏军增援一到,蜀军只好撤退,虽然射死魏将王双,但于大局无补。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诸葛亮亲率数万人(估计实际兵力在3~4万)出散关直抵陈仓,准备攻占陈仓要塞,断绝陇道,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再进一步占领陇右、威胁关中。
魏军:将军郝昭、王生领兵千余坚守陈仓,大将军曹真率兵数千守长安,张郃等主力远在荆州前线。但魏军提前加固了陈仓要塞,作好了坚守的准备。
战役结果:蜀军屯兵于坚城之下,猛攻20多天,无法攻克,看到魏将张郃统兵前来增援,加之粮食快要用尽,只好撤回汉中。
分析:诸葛亮用兵刻板的典型战例,虽然没有什么损失,但所失掉的宝贵战机,是再也找不到了。从此战之后,魏军重兵集团就长住西线,在祁山、上邽、陈仓、眉县、长安一线筑垒坚守,蜀军已经没有战胜魏军、攻占陇右、关中的机会了。诸葛亮的主要失误在于:
其一,用兵刻板,在街亭胜利后,魏军主将曹真就估计诸葛亮下次将进攻陈仓,故提前派郝昭对陈仓进行加固与防御准备,而号称用兵入神的诸葛亮竟然就来攻打陈仓,这不能不说是在形势判断、敌情侦察等方面的重大失败(见《三国志——曹真传》;
其二,对攻坚战准备不足,以为依靠雄壮的军威就可迫使守军投降。而在劝降失败后,以数万人猛攻1000人防守的小城陈仓20余日而无法攻克,至少说明攻城准备不充分,加上魏军增援很快(当时,魏主急招在荆州前线的张郃回河南城,并命其率战略预备队3万人紧急赶往西线增援),使此次战役无功而返。白白浪费钱粮。
而杀掉一个小将王双(不是大将,演义为突出诸葛亮,将王双说的很厉害),对魏国来说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何况在前面的荆州战场吴国也曾杀死一个王双,不知是否同一人?
4、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战役(武都、阴平——公元229年)
诸葛亮派将军陈武(也称陈式、陈戎)率军自汉中进攻魏武都、阴平两郡,魏将郭淮本准备进行反击,后发现诸葛亮率军跟在后面,就撤回了天水郡,诸葛亮没有追赶,占领两郡后回军。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蜀将陈武率兵数千人进攻,诸葛亮自率主力数万人于后;
魏军:雍州刺史郭淮领兵数千人,其他部队没有参战。
战役结果:此战根本没有发生大的战斗,应该不算一次正式的战役,只不过后来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功绩,才将此次作战列为几出祁山之一了。此次行动的结果是占领了魏武都、阴平两郡。
分析:估计此次蜀军行动的真实目的为,以弱军假装进攻两郡吸引魏军前来作战,而诸葛亮自率主力再进行包抄攻击,从而达到消灭陇西魏军主力的目的。原因是:
其一,武都、阴平两郡早在曹操撤离汉中时,因两郡太过靠近蜀境,不易防守而决定放弃,并同时将人口5万余户迁往天水、长安一带,这在《三国志——张既传》中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且两郡处于荒山僻岭中,距离双方的防御线均较远。因此当时两郡根本没有攻占的意义,也无须攻占(因为两郡当时就无兵防守)。直到后来魏国准备吞并蜀国时,此两郡才开始重要起来了。
另外,在第一次北伐时,此两郡均在诸葛亮的驻地西县和祁山的南面,诸葛亮的部队早已通过了武都郡,可并不见记载武都郡响应或被攻占,诸葛亮撤退后魏军收复领地也没有该郡的名字。这就证明该两郡是无人区,无占领的必要。
本次战役的“胜利”,只不过是为诸葛亮恢复官位的一种托词罢了。
其二,蜀将陈武没有什么名气,所带兵估计不会很多,派到很远的山岭中去,很明显是诱敌部队,而其后诸葛亮的部队才是真正的攻击力量。诸葛亮不会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是正好在那一带,因为很明显,诸葛亮如没有什么事情,带领大部队跑到荒山中干什么呢?
其三,魏将郭淮开始果如诸葛亮预计那样,看到陈武的部队较弱,就准备由天水南下,攻击一番,检一点便宜。不过他后来发现了诸葛亮的主力,识破了蜀军的真实意图,就马上退回天水去了。使诸葛亮的计谋没有成功。
5、诸葛亮反击魏第一次攻蜀战役(汉中-公元230年)
曹军鉴于蜀军多次进攻,准备反击一下。曹军兵分四路进攻汉中,不过由于遇上连下30多天大雨,使魏军一直都忙于修复道路,直到魏帝下令撤退,双方也没有发生接触和战斗。
此后,蜀军进行了一些追击战,但实际诸葛亮没有参加。估计规模也很小,因为道路问题对双方是相同的。诸葛亮的防御部署看起来是比较合理和严密的。不过没有经受实战考验。
演义所述的基本都是虚构的故事。本次是诸葛亮在世时唯一一次魏军兵力超过蜀军,因此诸葛亮也很谨慎,命令李严立即抽调防御吴国的部队2万人增援汉中。
6、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战役(祁山——公元231年)
诸葛亮进攻祁山和上邽等地,魏军防守,司马懿、张郃领兵增援,双方在祁山一带相持不下,并发生了一些局部的战斗,最后诸葛亮粮尽撤兵,并伏击射死魏将张郃。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诸葛亮亲率魏延、高详、吴班等将领,兵马8万多,以武都郡为基地进攻祁山一线;
魏军:司马懿(接替生病的曹真)、张郃领兵镇守长安后前往祁山增援(估计4万多人);祁山一线守军:贾栩、魏平、费曜等(估计1万人),由西线增援的部队:郭淮部(估计5000人)共计不到6万人。
战役结果;此战为诸葛亮生平最大胜利,不仅歼灭魏军3000人,还射死魏大将张郃。诸葛亮通过反复调动魏军,希望以包围祁山、上邽等地来吸引魏军增援,而后集中主力消灭魏军增援兵团。不过由于魏军新统帅司马懿非常谨慎,没有给诸葛亮以机会,最后粮尽撤兵。应该说此战诸葛亮没有犯什么错误,其反复调动兵力的艺术很高,但是最终没有办法使魏军与其决战,只能放弃占领的上邽等地撤退。撤退中的反击部署的很好,一举消灭了张郃,报了街亭的仇。
不过这些战术上的小胜利于整个国家战略相比,实在是太小了。而魏国兵多将广,死了一个张郃,又冒出了郭淮、邓艾、钟会等大将,蜀国实在是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7、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战役(五丈原——公元234年)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大军出褒斜道,直取关中地区,希望与魏军进行决战。魏军加强防御不与蜀军进行决战,最后诸葛亮病死于军营中,蜀军撤退。
战前双方部署:
蜀军:诸葛亮率魏延、杨仪、姜维、王平(改名何平)、马岱等10万军自汉中直接进攻关中。
魏军:司马懿、郭淮、秦朗等军约7万人。
战役结果:司马懿占领了渭水南面的阵地,部署防线,使诸葛亮无法东进,又派郭淮抢先占领了渭水北岸的要点北原,加上西面的要塞陈仓,使诸葛亮军被阻击在秦岭北侧,渭水南麓一线,进攻攻不下魏军的防御阵地,想依仗优势兵力与魏军决战又不得,这样一直相持了3个多月100余天,最终诸葛亮不幸病故,蜀军才撤退,而魏军吸取了上次张郃失败的教训也没有进行追击。
分析:诸葛亮此战也有许多错误:
第一、10万大军跨越数百里崎岖的秦岭进攻关中,必定要想尽办法速战速决,而不能屯兵坚城之下100多天,而无所事事。即使你准备的粮草再多,这也是违反最基本兵家常识的事情了。
第二、诸葛亮的用兵部阵均在魏军的预计之中,这只能说明用兵谋略太过平常。首先,司马懿认为蜀军如果沿秦岭向东面的武功进攻,魏军就比较麻烦了,为什么呢?因为向东进攻逐步进入关中平原,魏军无险可守,而东面的长安是魏国重镇,不能丢失,故魏军必须出击进行拦截,这样一来蜀军就能够同魏军进行决战了,因此司马懿力排众议,领兵渡过渭水在南岸背水布防,提前防住了这一对魏军威胁最大的进攻。其次,蜀军看到东进不能只好西上五丈原。这时魏将郭淮判断蜀军的战役企图是切断陇道,从而控制陇右,马上建议抢占战役要点北原,从而堵住了蜀军北进的道路,蜀军果然来争夺,不过以失败告终。再次,诸葛亮又派兵向西攻击要塞陈仓,结果可想而知了。
第三、进行前线屯田。如果诸葛亮的屯田是真的话,那实在是太不符合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了。原因是:首先,大军三面受敌,地域狭窄,部队要随时准备作战,怎能在前线进行屯田呢?其次,屯田至少需4个月时间(尤其在北方的关中)才能收获粮食,10万大军靠此维持是不现实的;再次,即使粮食丰收了敌军骑兵过来一冲,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了;再者,诸葛亮为此次战役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加上发明的先进运输工具和提前在斜谷中建立的粮仓,因而蜀军并不需要依靠屯田来增加粮食。实际上诸葛亮进行前线屯田的目的只有一个,引诱魏军前来进攻,好找机会击败他们,这才是符合诸葛亮思想的真实企图。至于所谓送妇女丝巾给司马懿,那只是后人为贬低司马懿而编排的故事。因为诸葛亮已经知道司马懿根本就不会出战的(许多士兵散在田间种地都不能诱使司马懿出战,送条丝巾就能奏效的话,恐怕那就不是司马懿了),而且我相信诸葛亮也不会采用这等下三烂手法,因为这不是那个严谨、气节高亮的诸葛亮所能做的出来的。请不要贬低诸葛亮的伟大人格。最终,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没有成功,一则是他的计谋过于平常,同时他的对手也与他不相上下。
第四、诸葛亮在进攻北原失败后,没有继续进攻,也没有任何其他办法,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如果不进攻,那就立即撤兵。10万大军每天需消耗多少粮草啊,还要跨越数百里崎岖险峻的小路运送过来,这要消耗多少人力财力啊。而魏军紧靠渭河和关中的根据地,运输、补给极为方便,是根本不会着急的。因此立即撤兵能减少大量的损耗,可能诸葛亮也不会忧烦而死了。
以上总结了诸葛亮所亲自指挥的主要战役,这些内容均根据历史真实而写,当然还有一些个人的分析。通过比较,在作战水平上,诸葛亮应高于司马懿,而低于曹真。原因是诸葛亮与曹真作战3次,第1、2次均以诸葛亮的失败告终,第3次因下雨没有交战算做平手,故诸葛亮对曹真为0.5比2.5。诸葛亮不如曹真。与司马懿交战2次,诸葛亮一胜一平,为1.5比0.5,诸葛亮高于司马懿。这样说估计大家不能接受,因为在演义中曹真被贬低的太多了。
当然,这仅是对作战、指挥水平上的评价,而诸葛亮在政治、军事理论等方面的才能是非常优秀的。这是不可抹杀的。由于这些内容已经是历史公认的,我就不再评说了。
归结起来,我认为诸葛亮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军事家不仅应有好的理论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用兵如神,胜多败少(至少是胜8败2吧),如果是胜少败多只能为理论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544708153
2014-03-04 · TA获得超过32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小说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分析. (一)草船借箭.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说到周瑜发现诸葛亮是奇才,妒忌其能,觉得此人决不可留,欲寻机斩了诸葛亮。于是假意要请诸葛亮为军队监造十万枝箭,而又故意苛刻的给出十日之期,这里讲到诸葛亮早料到周瑜的用意,而且自己也有了“造箭”之法,故把工期压为三天,周瑜则更顺水推舟,请诸葛亮立下军领状,想通过诸葛亮完不成任务来斩杀诸葛亮。而诸葛亮回去后只是安闲等待,并不见动工,急得鲁肃两头跑,诸葛亮只叫鲁肃借船二十只,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用青布为幔,各束草人千余个,分布两边。并且让鲁肃保密,别说给周瑜听„如是三天,等到第三天到期的四更时分,天起大雾,诸葛亮约鲁肃同去“取箭”,他命令把船使向曹营,大声擂鼓呐喊,因大雾不知虚实,曹操命人用箭射击,诸葛亮则命人趁雾把船东西排成一线,接受曹军射来的箭,两边射满后,则满载十多万箭而归,诸葛亮还让士卒大喊“谢曹丞相箭”,成功借箭归来,就连周瑜听后,也不得不折服„ 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草船借箭”一事?我比较赞同《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先生所说的,草船借箭是三国时孙权向曹操“借”的,而且,也不是借,是某一次孙权乘船前往曹操营寨视察敌情,曹操命人箭击射还,孙权船一侧受箭,使船不平稳,所以孙权干脆叫人调转船身,再次受箭,知道船平稳了以后再回江东。由此可知,孙权本就没“借箭”的想法,只是迫于无奈。说回诸葛亮,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几乎不敢弄险,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都说他用 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兵谨慎,不弄险,少奇谋。首次北伐时,坐镇长安的是庸才夏侯懋,他都不敢接受魏延的计谋,出奇兵直出子午谷,奔袭长安,现在在赤壁对岸的是曹操,他又怎么敢冒险去曹营“借箭”呢?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草船借箭”子虚乌有。
(二)借东风.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书中说到周瑜因忽然发现抗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吴中诸将尽皆慌忙,申报吴侯,求医调治。而只有诸葛亮明白周瑜之思,称可于南屏山建一“七星坛”,用于借东风。并与周瑜定好“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三日丙寅风息。”等到七星坛按要求筑好以后,诸葛亮则穿好装束登台祭风,每天上台三次,下台三次,等到那天,只见天色清明,微风不动,而偏到三更时分,东南风大起。诸葛亮不仅借来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还功成身退,在赵云接应下安全回了夏口。 此节内容着重描写了诸葛亮为火烧赤壁借来东南风的事情。天时,也是行军打仗所要注意的,作为军事指挥员,必须注意的是“天时、地利和人和”,知己知彼,加上三方的得利,战争才能取得胜利。但是,书中对此描写过于夸张,且不说“借东风”此事真假,书中说到孔明与周瑜定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三日丙寅风息。”时间之精确,大有夸张之嫌,而且,天云变幻莫测,岂是人力可变?即便是到了现在,依靠先进技术人工降雨,尚不能很准确把雨降到所要施降的地区,何况是“借”风?所以,凭诸葛亮一人之力去“借风”,应该是假的,要是真有此事,也是诸葛亮预测的天时。 姑且认定诸葛亮识天时,作为一个军事指挥着,识天时当然也很重要,但并不能很好体现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且,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诸葛亮真的识天时,那么在几十年后在北伐时火烧司马懿于上方谷,又怎么会没料到天会下雨,使得司马懿等人逃走呢?由此可见,诸葛亮并不是深知天时,其军事才能在此又跌一台阶……
(三)空城计. 空城计,更是《三国演义》当中,描写诸葛亮用兵神机妙算, 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处乱不惊,淡定自然的绝妙例子。故事写到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粮道被阻,不得不撤退,诸葛亮分拨已定,引五千兵去西城搬运粮草,忽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这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士在城中。众官听得此消息,尽皆失色,而孔明却处乱不惊,命令旌旗隐匿,大门四开,每门只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却披鹤氅,戴纶巾,引童子携琴一张,于城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这一计倒使得前来观看的司马懿大疑,以为有埋伏,故令全军撤退,而诸葛亮得以安全退入汉中。此一空城计妙则妙矣,描写得非常精彩,是对诸葛亮料敌如神,大胆用计的军事指挥的完美体现。可是,空城计是否真实,则让人生疑。书中几乎把司马懿描写成了一个多疑的平平庸才,看到诸葛亮气定神闲,安然奏琴,则慌忙撤退。这是不可信的。因为就连儿子司马昭都认为诸葛亮是无军,故作此态,愿前往破敌,司马懿不可能没想到这点,即使他深知诸葛亮平生并不弄险,但当时也不应该是马上撤退,大可以让一小队人马冲入城中探探虚实,再做决定,如果再不行,试想想,城楼上坐的是一个多么厉害多么重要的对手,现在只是一个人在城上抚琴,再怎么害怕,总还是可以唤来神箭手用箭射击,就算射不死诸葛亮,也应该会让城中的人慌张,使诸葛亮计谋失败吧?书中如此描写,是偏对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抬高而贬低司马懿之才。而众所周知,司马懿是诸葛亮最重要的对手,司马懿在敬畏诸葛亮的同时,对自己的能力也是非常自信的,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没取得成功,反而弄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军事上的对手是司马懿,在北伐时,他们两个交锋当中,互有胜负,由此可见,诸葛亮军事才能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空城计也不是事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3-04
展开全部
其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时代不算突出的,他比较厉害的是搞内政,治理国家。
《三国演义》里表现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地方大多是虚构的,比如火烧博望其实是刘备的计策,那时候诸葛亮还没出山;火烧新野根本就没这个事。
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根本根本没有取得多少成绩。大概就南征孟获是比较值得一提的军功。
诸葛亮性格比较求稳,军事上很多战绩稍纵即逝,他没有当机立断抓住机遇的判断力。俗话说多谋少断,一般计谋多的人都比较容易拿不定注意,不太果断。诸葛亮大概就是因为计谋多、深思熟虑的多导致军事上不果断,司马懿就很了解诸葛亮的的思维方式,所以经常在诸葛亮攻打魏国的时候坚壁清野不与他交战,诸葛亮就也没有办法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中国骨质瓷网
2014-03-04 · TA获得超过1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2万
展开全部
诸葛亮显示一个政治家,然后才能提到他的相关军事才能。一般来说,诸葛亮是一个战略家,并非战术家,在战术上并没有太过杰出的战例,唯一可以用来表示诸葛亮军事战术出色的似乎只有一出祁山。

但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在三国时期无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将苑》中“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这几句话,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包括其他行业有识领导)奉为座右铭。

同时,蜀国国力不济也是诸葛亮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像一个赌王,手里只有一副烂牌也是不会胜利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