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

 我来答
小琼谈教育
高能答主

2019-08-03 · 生活常识我知晓,多知道一些总是好的
小琼谈教育
采纳数:654 获赞数:38795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871年5月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答应赔款五十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从此,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人民惨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为时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回到祖国怀抱。

都德目睹了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战争生活使他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

出版于1873年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其中有一组直接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或者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讽刺军事将领的卑劣无能,或者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这个集子的第一篇。

扩展资料

《最后一课》虽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却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

虽说巨大的非常的历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都能表现出某个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每一朵花开都代表春天到来一样。

都德所选择的正是集中表现了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断: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祖国的语言了,学生们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

作者把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从而把一堂小学法语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这就使得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表现得异常鲜明,从而使得作品的主旨——普通人民的爱国情感和反抗侵略的意志不断地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所理解所颂扬。

论文大师兄
2024-11-18 广告
结合开源架构预训练及微调,研发学术之星4.0学术模型,面向超7000万有写作论文、书籍、报告需求的高知人群。 从读写论文需求切入,开发工具提升用户的写作效率,为广大学术研究者提供了论文开题、写作、答辩及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基于提供的学科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论文大师兄提供
教育小百科达人
推荐于2019-09-19 · TA获得超过15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2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475万
展开全部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扩展资料: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的一篇小说作品,写于1873年。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要想深入了解这篇课文的思想内涵,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这次战争是普鲁士(当时德意志各邦中最大的一个封建军事王国)和法国的统治阶级为争夺欧洲霸权而发动起来的。最后法国战败,被迫把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并付出巨额赔款。

《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某小学被强迫改教德语的事为题材.从一个小学生的感受出发.通过描写最后一课法文课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当时法国人民的义愤与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历来为人称颂的特色在于从一个小学生的角度来反映一个大时代的变动。文中.作者是通过小学生“我”(小弗郎士)的眼睛来看、来想的。主人公在他的最后一课上的农现与他以前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由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几乎是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可以说,这正是时代的大变动在一个孩子身上投下的影子,这个影子也折射出了邢一时代、那一时代的法国人的悲怆。

文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小弗郎士的老师韩麦尔先生。一个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有着崇高的爱国感情的老师。小说描写他是从侧面、即通过小弗郎士的眼睛来入手的。他在课堂上的激动和失态令人感动.让人感到祖国的战败之疼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孩童无法用直接、准确的语言表达更深的内涵,所以这个人物的出场对主题的深化就起到了绝妙的补充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看不清的风景1
推荐于2017-09-10 · TA获得超过6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摰诙�酃�纳ブ訑。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桃李花自香
2018-08-04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诗书饱读,方为人师。
桃李花自香
采纳数:1412 获赞数:1964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TUZH10076453
2012-03-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38
展开全部
1870到1871,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格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