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调歌头》反应出苏轼词的风格是怎样的? 对《水调歌头》从内容结构上加以评价。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1-03-22
展开全部


第四节 苏轼的词

中山学院

苏轼的词创作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创作相比较,则表现出更大的独创性。他把诗文创新的精神贯穿到词的创作中,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突破了词的形式格律的限制,开创了与传统的婉约派词相对的豪放派词,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的途径。因此,他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对此,宋王灼《碧鸡漫志》说苏轼为词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具体来说,苏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为词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

“豪放”作为文学风格始见于司空图的《诗品》中。东坡曾以豪放称颂别人的词,自陆游始则明确以豪放评价苏轼的词。但是,学术论坛上对苏轼是否是豪放词派则有两种意见的分岐。一种意见认为:苏轼并未创立什么豪放词派。即使把苏词中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一类作品算作豪放词,我们至多也只能说,北宋有几首豪放词,怎么能说有一个豪放派?如果真有这一派,试问有多少人组成?以谁为派主?写出了多少豪放词?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苏轼确实是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该派意见认为,苏轼留下的词据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共收词三百四十多首,但象“大江东去”一类所谓豪放词只有6、7首。然而,“单纯用统计学的方法也难以说明复杂的问题”。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到他诗歌的百分之二,我们不妨称白氏为新乐府派。东坡在香软格调盛行的词坛上,创作了一批新人耳目的作品,这表明东坡确乎开创了与传统曲子词迥然的风格。当然,学术界目前主要还是赞同后一种意见,认为苏轼还是应为豪放词的创立者。有的学者认为,苏轼的豪放词与传统的婉约派词性质上的区别,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指在遭遇逆境时,超脱现实,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这类词主要呈现出旷达的风格。王国维认为:“东坡之词旷”即指此类词而言。所谓“旷达”即指词人在作品中描写出一种开阔深远的境界,从而以这种境界寄托自己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即对一种特殊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类词的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首词,一个是“问月”,一个是“怀古”,但都展示出一个广阔深远的境界——或是从地面上的人到空中的月,或是在时间上从三国到北宋,即从古至今。作者以时空的大跳越,展示出旷远的境界和磅礴的气势,然而,作者所展示的这种境界又是为了表示作者对人生所抱的豁达态度。前者,诗人从月亮“阴晴圆缺”联想到人事“悲欢离合”作出“此事古难全”的解释,并由此深化,最后以“千里共婵娟”的祝愿表达“难全”人事的豁达人生态度。后一首则较含蓄,作者在古今比照中作出“人生如梦”的解释。又以“逝去”的“风流人物”笑“我”凭吊怀古的“多情”,最后以饮酒作乐,一樽还酹江月,表现出对人生所抱的豁达人生态度。这两首词,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苏轼词旷达型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

浪淘尽,滚滚的波浪冲刷尽,

千古风流人物。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故垒西边,在那破残城垒的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破曹的赤壁。

乱石穿空,参差陡峭的石壁直插云天,
惊涛拍岸,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江岸,

卷起千堆雪。卷起的一堆堆浪花如同白雪。

江山如画,大好的江山比图画还要美丽,

一时多少豪杰!历史的瞬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回想当年的周瑜,

小乔初嫁了,刚刚与小乔喜结连理,

雄姿英发。雄才大略,英姿焕发。

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丝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谈笑间就把曹军的战船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今天我在这古战场畅游,

多情应笑我,不要笑我太多愁善感,

早生华发。壮年时就早早长出白发。

人生如梦,人生就像一场梦,

一樽还酹江月。让我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

第二类是指幸逢顺境时,努力干预现实,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这类词呈现的是豪放风格。《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其著名代表作。

夫聊发少年狂,我有时也像年轻人一样发一阵疯狂,

左牵黄,左手牵着勇猛的黄狗,

右擎苍,右臂托起矫健的苍鹰,

锦帽貂裘,头戴锦缎织成的帽子,身披貂鼠皮衣,

千骑卷平岗。率领大队人马越过山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为报答满城百姓随我出猎的盛情,

亲射虎,看孙郎。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

酒酣胸胆尚开张,酒后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

鬓微霜,虽然鬓发已经微微斑白,

又何妨!这对我又有何妨!

持节云中,我希望能像汉代云中太守一样被启用,

何日遣冯唐?不知皇上何时派冯唐似的使臣到我身旁?

会挽雕弓如满月,如能亲赴疆场,我要将弓拉得如圆月状,

西北望,箭头对准西北边境的侵略者,

射天狼。射杀那些天狼。

此词以游猎为题材,但诗人并未止步在游猎嬉戏的主题上,而是塑造了一位威武的英雄形象。他希望建功立业,挽起雕弓射天狼,字里行间洋溢着豪情壮志,表露着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以上两类词是作为苏词中豪放词的代表,不同的是,第一类大多写在“乌台诗案”以后,即作者在宦途历经坎坷以后。第二类词大多写在“乌台诗案”之前,即作者处在人生的坦途,所以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与所抱的态度。这也是苏轼的豪放词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要地为豪放词确定内涵:它是词体悖逆婉约派而出现的一条新的发展线索,它由于内容表达对人生对现实的态度,选择社会化生活题材,反映人们社会性的联系,而决定了其在意象选择和联系,人物活动和思想感情表达背景,词中画面的性质,语言运用,生活、人生、现实、历史、宇宙、自然等因素的组合和变化等等方面出现相对排斥于婉约词派的基本规定,旷达和豪放(包括悲壮)两大风格构成这一词派的外在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东坡词的风格是多样化的,他开创了豪放风格的词,同时,他的婉约词也是很出色的,而且在他的所有词作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数量。因此,我们决不可仅以“豪放”来概括苏词的风格特色,而忽视他的婉约风格的词。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写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用惊风的石榴花衬托伤时的美人,词格凄艳欲绝,《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写墙内佳人的笑声,搅起了墙外行人的春愁,画面妩媚动人,意绪宛曲。这类词的风格,前人比为“如虢国夫人不施粉黛,而一段天姿,自是倾城”。“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半好。”这正概括了苏轼婉约词的特色。如《蝶恋花·花褪残红》

花褪残红青杏小。残花凋谢色褪,杏子初结。

燕子飞时,紫燕轻飞,

绿水人家绕。绿水将房舍环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树上的柳絮随风飘飞越来越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无边的大地处处长满芬芳的花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内佳人荡着秋千,墙外有条小道。

墙外行人,我走在墙外的道上,

墙里佳人笑。墙内佳人发出银铃般的欢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渐渐地佳人的笑声听不到,

多情却被无情恼。多情的我被无情的佳人弄得烦恼。

二、扩大了词的题材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词改革词体的主要方面。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柔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豪情的词;将传统的只表现人的爱情的词改革为表现人的性情的词。

词在五代和北宋初年,题材狭窄,大抵不脱伤离愁别,男女恋情一类。其间,范仲淹和王安石虽分别以《渔家傲》(塞下秋来景异)和《桂枝香》(金陵怀古)在题材上作了一些开拓,但终究未造成深远的广泛的影响,词为“艳科”似乎成了既定的规律。而苏东坡独辟新境,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不但用词写前人惯写的传统题材,而且用词来抒写政治情怀,报国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辈友谊。贬居生涯……其中,特别是他以词来描写农村生活与民生疾苦,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意义。苏轼在徐州所写的一组农村词《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是北宋词史上第一组饶有风味的农村风景画和风俗画。它用清新隽秀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写农村小景。其中有绿阴绵延的村庄,鸟鸢翔舞的神社,层层闪光的荷叶,籁籁下落的枣花,软草平沙的路径等富有特色的农家人和农村景。这里活跃着采桑村姑,白发老汉,卖瓜村夫,柔声娇语的缫娘和红妆罗裙的天真少女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缫车的声响,煮茧的香气,赛神的喧闹,使人们感受到一派热闹的生产气象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时,作者还把自已说成是农村的一员,这更体现了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苏轼的风景词也不同凡响,独具风韵。苏词写景眼界开阔,色彩鲜明,笔墨飞动,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如他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写长江,境界十分开阔,在雄伟壮阔的美景中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悟与人生感慨。这对于传统词只写那种愁山恨水或亭楼园林也是一种发展。

三、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

东坡词的创作在艺术形式上也大胆创新。首先在表现手法方面,他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即以写诗和文的笔法来写词,特别是用议论手法写词,更是一种独创。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也是苏轼变革词体的主要武器。另外,他还大胆地将前人如陶潜、李白、杜甫、韩愈等的诗句引入自己的词作之中,点铁成金,浑然天成。其次,在语言运用上,他努力冲刷脂粉气,“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以清秀雄丽见长,有时还偶尔拾取方言俗语入词。另外,苏词创作大胆冲破音律的束缚,使词摆脱了依附乐曲而存在的状态,使词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由此,他还受到了许多所谓“正统”词家如严守音律的婉约派的非难。当然,东坡作词并非不讲音律,只是“不喜剪裁以就声律”,也就是说决不因损害内容而守音律形式。因为他把词当成与诗相同的言志抒情的工具,为表达内容的需要,宁可突破现成的音律形式而予以创新。在这方面,他对宋词的发展也具有开拓之功。苏轼也是第一个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的词人,使词在表现手法上多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宋词到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这一评价是符合实际的。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明月从什么时候普照人间?

把酒问青天。我手举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不知道天上月中的宫殿,

今夕是何年。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欲乘风归去,我真想乘风飞回天上,

又恐琼楼玉宇,但又害怕月亮里的宫殿楼阁,

高处不胜寒。位置太高,难以经受刺骨的风寒。

起舞弄清影,我起身在月光中翩翩起舞,

何似在人间!只觉得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

转朱阁,月亮转过了朱红的楼阁,

低绮户,又低低地穿过了雕花的窗户,

照无眠。照得人辗转反侧难入眠。

不应有恨,月儿呵,我和你不应怀有什么怨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常常在我们弟兄分离后更圆?

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总有悲伤、欢乐、分离、团聚,

月有阴晴圆缺,月亮也免不了阴暗,明亮、圆满、缺损,

此事古难全。这人月两全的事自古以来就少见。

但愿人长久,只愿我们能健康长寿,

千里共婵娟。虽远隔千里,但美丽的月光将我们相连。

《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宋神宋熙宁九年,即小序中的丙辰年(公元1067)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超然台上饮酒赏月后所作。熙宁四年,苏轼因和变法派政见不合,自求离京外任,到此时已历五年,眼见密州任满,又将离去。其弟苏辙当时正在济州(今山东济南)李常幕府中供职。苏氏兄弟虽然都在京东东路(今山东),却已是七年未见面了。苏轼政治上的不得意,又怀念久别的子由,不禁对月抒怀,写下了这首中秋词。

全词在内容上可概括为赏月抒怀。抒什么“怀”,从词中看,其“怀”包括两种思想情怀。

其一,上阙由赏月之“明”抒发欲归而不能归的矛盾思想情怀,重在反映作者面对坎坷、曲折的人生现实所抱的乐观、旷达的积极人生态度。上阙共九句,而“我欲乘风归去”一句则为上阙的词眼,承上的四句意在说明为什么“我欲乘风归去”。究竟为什么呢?实质上,“我欲乘风归去”,是说作者想归到一个美好的境界中去。第1~2句就是赞月。何时有过这样的明月呀?这正是对明月的赞美,作者在这里突出月之“明”,也是在赞月之“美”,正因为“月”美,继而,作者想到了“月宫”,意思是“月”如此美,而作为“月”之家的“月宫”,不知现在是否是中秋,可能月宫的环境会更美吧。开始四句的一赞一问,正表现了作者对一种美好境界的追求。基于这种追求,所以就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愿望。但“归去”没有呢?此句启下又进而说明为什么不归去的原因。第6~7句说明不归去的原因之一,担心“高处不胜寒”,而原因之二,更重要的是作者在遐想苦想之后又回归现实,当沐浴着皓月起舞时,又感到人间的这种生活还是比天上好。所以不愿离开人间而归去。

这种“欲归而又不愿归”的矛盾情怀,正代表了苏轼的思想特征,这在《赤壁赋》里也有反映。即作者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念。但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又使得他能面对现实,以乐观、旷达的态度对待曲折的人生,因此,对人生仍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

其二、下阙由赏月之“圆”,抒发“兼怀子由”的情怀。重在反映作者面对人间的悲欢离合所抱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下阙计10句,而“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则是下阙的词眼。过片三句是写月照人,由月照人自然引出人赏月的反应。“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就是作者赏月时由月之“圆”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很明显这种心理反应不同于上阙的赞美,而是一种怨恨,作者以反诘的语气来强调这种怨恨之情。为何怨恨月之圆呢?这在词中,作者没有直接道出,但是词前的小序却作了明确交代——“怀子由”。即由“月之圆”想到亲人之离,因为是月之圆使自己联想到了人的离,所以怨恨月不该偏偏在人分别时圆。而“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也暗含着作者所受的离愁别恨的煎熬。“无眠”就是所受“煎熬”的具体反应。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这种人间的离别呢?词眼以下的五句则表示了作者的认识与态度。6~8句,作者从自然的客观规律中总结出一条哲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相辅相成产生这是不可能的,(即“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那又为何在赏月之圆时,又强求人圆呢?所以不必怨恨“月亮”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这是自然存在的,不必为此而感伤,由此,作者借以自慰,即刻从那种离别之苦的煎熬中解脱出来。最后两句,作者以祝愿之词表示自己对待人间悲欢离事的态度: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的“共婵娟”正说明作者在从煎熬中解脱出来之后,原先的那种怨月之情也抛开了,反而希望离别之人能健康长久,在异地共同来赏月取乐。可见,作者面对人生的离别,仍然是抱着一种旷达、乐观的态度。

从以上分析可见,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造诣。首先从艺术构思来看,全词紧扣“赏月”而写,在内容上由“赏月”而抒怀,而上、下阙虽同写赏月抒怀但各具特色。上阙写“赏月抒怀”侧重月“明”,表现作者矛盾的思想情怀,这是从整体的人生来写的。下阙写赏月抒情,侧重月之圆,表现作者对待人生中的离别的态度,这则是从局部的人生生活来写的。

其次从艺术手法的运用看,上阙主要是运用奇思遐想的浪漫之笔,下阙则是融赋与议论于一体的现实之笔。正因为现实与浪漫的结合,所以作者能飞越时空的界限,从人间到月宫,从月宫到人间,让笔锋自由驰骋。同时,熔景、情、理于一炉,在词中夹入议论也可以说是苏轼对词的表现手法的开拓。故明代文人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正是对该词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精典概括。

又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鬂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是苏轼悼念其亡妻王弗所写的词。苏轼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婚后夫妻生活友爱而幸福,感情深厚融洽。不幸的是婚后十一年,王弗27岁因病离世,这对苏轼确实是一次深重的打击。王弗在世时,一直跟着苏轼在朝中任上,那是苏轼在仕途正春风得意之时。然而自王弗死后,苏轼即在政治上遭受一系列打击,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南北转徙,漂泊无所,但他对王弗的一片真情实感即片刻未忘,一直藏在心底。熙宁八年(公元1075)苏轼正在密州任知州,此时,苏轼已年近四十,爱妻王弗整整离世十年。此年正月二十夜,苏轼在梦中与王弗相逢,诗人即以词《江城子》记述其事,表示了对亡妻的无限思念与哀悼之情。

作者在词前的小序中标明“记梦”,那么作者是怎样“记梦”的呢?全词分上、下两片,在意思上可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上片)写梦前之思——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不思量,自难忘”是上片的词眼,意思是说诗人对亡妻那难以磨灭的深沉思念之情。接下来几句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诗人为什么在亡妻离世十年之后仍旧不忘悼念之情的原因。原因之一:“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指的是时间之长,“生”指活着的苏轼,“死”指离世的王弗,“两茫茫”指的是活着的与死了的对分离后十年来相互间的状况毫无了解,茫然无知,正因为无知,不了解,故思念之情难断。这一句是侧重从时间角度来说原因的。原因之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千里”极言相隔距离之远。当时作者在山东,而王弗之墓在四川眉山,可谓远隔东西,而“孤坟”之“孤“,点明了亡妻的古代孤单。这两句是侧重从空间角度来说明原因的。原因之三:“纵使相逢不相识,尘满面,鬂如霜。”这三句纯用白描之笔,刻画了自己眼下潦倒、衰颓的外貌,这也是十年来苏轼仕途失意的形象反映。在困顿之时,所以更思念亡妻。这是侧重个人的经历现状来说原因的。

第二层:写“梦中之见”——诗人与亡妻梦中相见的悲喜之情。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一层极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思念,由这种思念使得诗人“夜来幽梦忽还乡”。“忽”字点明作者多年宿愿终于实现的惊喜之情。以下四句写梦的内容——即梦中亡妻相逢,又侧重写了相逢时的喜悲交加的感情。“小轩窗,正梳妆”侧重写相逢之喜。作者写相缝之喜,又是通过对王弗窗前梳妆的形象刻画,描绘出一幅十年前夫妻恩爱的日常生活图画来加以表现的。作者在离别十年之后又在梦中重见当年娇妻对窗梳妆的优美情态,那种欣喜爱慕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侧重写相逢之悲,“泪千行”正是那种悲情的外在表现。这种久别重逢时的悲情——“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感情反映,与柳永的“执手相着泪眼,竟无语凝噎”和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描写确实是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四句写梦中相见的悲喜感情的变化,也正符合久别重缝之人的悲喜交加的感情变化的逻辑。作者虽然是写梦境,但表达的感情却是现实的、逼真的。这两种悲喜交加的感情的表露,更深刻地反映了双方感情的真挚、深厚。

第三层写梦后之感——进一步表达对自己对亡妻的断肠思念之情。可以说,梦中相逢,娇妻生前优美身姿的再现,相逢时相互间和悲喜之感和“相顾无言”,还有无数要诉说的心事而又未能诉说,所以这些使梦醒后的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更加深重了。为了表达自己梦后的这种更深重的思念,作者在全词的结尾则以推测的语句指出:可以预想到,以后我会因思念那月光笼罩的短松丛生的山岗(即亡妻的墓地)而柔肠寸断。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分析文章都认为最后三句是写作者推测日后亡妻对自己的思念,这种分析从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看是不准确的,应该是写作者梦醒后推测自己今后对亡妻的思念。

此词在表现手法上也颇具特色。首先,作者以词来悼亡,这在词史上是首创,它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其次,全词的结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文情曲折跌宕。从结构上来说,第一层写梦前,第二层写梦中,第三层写梦后,全词围绕“梦”来组织结构,在意思上逻辑联系也极紧密。梦前所“思”是梦的原因,是基础,梦后所“感”是梦之结果。三部分紧密相联,步步深入。而行文又曲折跌宕,多次转折。“不思量,自难忘”——“纵使相逢应不识”——“相顾无言,惟恐有泪千行”,这种曲折跌宕的文情恰与作者那种九曲回肠的思念之情相一致。

另外,苏轼在风格上对词的贡献就是开创、完善了豪放风格。但苏轼在写豪放词的同时,也写了大量婉约风格的词,此词就是代表之一。全词表现情感时细腻委婉,含蓄,如深山幽泉辗转流出。与其它婉约词有别的是,苏轼的这首词语言清淡、质朴不以娇饰取胜、纯以情动人,因此更具有感染力。
多年过去
2011-03-21 · TA获得超过25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2万
展开全部
  苏轼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在任地方长官期间,苏轼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苏轼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苏轼是著名诗人,他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轼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还是著名的画家。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实用资料汇编
2011-03-20 · TA获得超过197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49
采纳率:54%
帮助的人:210万
展开全部
豪放的风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3-20
展开全部
心胸豁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