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迈出了向广寒宫求索的第一步.“长征三号甲”是三级液体助推火箭,一...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迈出了向广寒宫求索的第一步.“长征三号甲”是三级液体助推火箭,一、二级为常规燃料,第三级为液态氧燃料.(1)常规燃料通常指以肼(N2H4)为燃料,以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但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氟化氢气体).已知:N2H4(g)+O2(g)=N2(g)+2H2O(g);△H=-543kJ?mol-112H2(g)+12F2(g)=HF(g);△H=-269kJ?mol-1H2(g)+12O2(g)=H2O(g);△H=-242kJ?mol-1请写出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2)氢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最近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分解水来制备氢.如图为光分解水制氢的循环系统,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光电池提供,反应体系中I2和Fe2+等可循环使用.①判断光电池的a端为______极,b端为______极;②写出电解池A中电极反应式:阴极______,阳极______;③电解池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④若电解池A中生成H2的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下),则电解池B中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由N2H4(g)+O2(g)=N2(g)+2H2O(g);△H=-543kJ?mol-1①
H2(g)+
F2(g)=HF(g);△H=-269kJ?mol-1②
H2(g)+
O2(g)=H2O(g);△H=-242kJ?mol-1③
利用盖斯定律可知①+②×4-③×2可得反应N2H4(g)+2F2(g)=N2(g)+4HF(g),
该反应的△H=(-543kJ?mol-1)+4×(-269kJ?mol-1)-2×(-242kJ?mol-1)=-1135kJ?mol-1,
故答案为:N2H4(g)+2F2(g)=N2(g)+4HF(g)△H=-1135kJ?mol-1
(2)电解池左边放出氢气,氢离子在此得到电子,故左侧为电解池阳极,所以a端为原电池负极,b端为正极碘离子在此失去电子.
故答案为:①负,正
②2H++2e-→H2↑,2I-→I2+2e-
③4Fe3++2H2O
O2↑+4H++4Fe2+
(4)据原电池原理,得失电子守恒有n(H2)=V/Vm=8.96L/22.4molL-1=0.4mol,所以 故答案为:失去电子数为2×0.4mol=0.8mol,Fe3+→Fe2+,得到电子数为2×0.4mol
故答案为:0.8mol
1 |
2 |
1 |
2 |
H2(g)+
1 |
2 |
利用盖斯定律可知①+②×4-③×2可得反应N2H4(g)+2F2(g)=N2(g)+4HF(g),
该反应的△H=(-543kJ?mol-1)+4×(-269kJ?mol-1)-2×(-242kJ?mol-1)=-1135kJ?mol-1,
故答案为:N2H4(g)+2F2(g)=N2(g)+4HF(g)△H=-1135kJ?mol-1
(2)电解池左边放出氢气,氢离子在此得到电子,故左侧为电解池阳极,所以a端为原电池负极,b端为正极碘离子在此失去电子.
故答案为:①负,正
②2H++2e-→H2↑,2I-→I2+2e-
③4Fe3++2H2O
(4)据原电池原理,得失电子守恒有n(H2)=V/Vm=8.96L/22.4molL-1=0.4mol,所以 故答案为:失去电子数为2×0.4mol=0.8mol,Fe3+→Fe2+,得到电子数为2×0.4mol
故答案为:0.8mol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