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交恶的真实原因有哪些

 我来答
恩惠360
2016-02-16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07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231万
展开全部
有以下几点:
一、意识形态因素在中苏关系恶化中的作用:
从1958年春夏开始,中苏两党在涉及国家利益的许多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并在两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上出现了争执,这不仅使双方的分歧和争执越来越多,超出了意识形态范围,而且这些分歧和争执与意识形态分歧交织在一起,使意识形态分歧变得更加严重。面对意识形态分歧的扩大,中苏双方都改变了以往比较谨慎、就事论事与心平气和的做法,采取了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强加于人、毫不妥协、无限上纲的武断态度,并从布加勒斯特会议开始,陷入不断地进行报复和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从而无可挽回地加剧了意识形态分歧。

二、国家利益、外交政策分歧等因素:
在1958 年以后,中苏两国在战略利益上的巨大差异日益暴露,这一年成为中苏关系的转折点。首先发生的争执,是由长波电台和共同核潜艇舰队的问题引起的。1958 年 7 月,出于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需要,苏联向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建立联合舰队,在中国东部沿海建立无线电台,以协调苏联潜水艇在太平洋水域活动的建议。毛泽东认为苏联的这一要求不仅有损中国的主权,而且企图以“军事合作”之名控制中国。

由此可见,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不同的经历和性格造成了两人间沟通交流的困难,使两人都无法正确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同时也激发两人性格间的冲突,而这种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又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影响和决定了两国关系的走向。

综上所述,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绝不仅此三个原因。虽然从属于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与当时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个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国关系 的发展,但究其根本,仍然是取决于双方的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一国对外战略的主要动因.历史作为前车之鉴: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来创造和平,和谐的世界。
183******48
2021-05-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4
展开全部
1955年10月29日,张福善老人参与建设的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流,宣告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