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历史与现实,试述新中国成立65年来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原因。(500字以上)

 我来答
善良的jjj001
2016-03-29 · TA获得超过236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2万
展开全部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开创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光明前景。一、新中国成立65年来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1.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从“一穷二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发生过曲折甚至严重错误,但取得的成就仍然是主要的,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上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从旧中国的封建专制到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性跨越。65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确立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并在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优势和旺盛生命力。
从文化大国逐步迈向文化强国。65年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全面推进。65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社会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增强。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求,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卫生、稳定物价、人口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和历史性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5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基本国策,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节约,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国防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和平安全环境。65年来,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并取得“两弹一星”、神舟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等一系列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人民军队不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形成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现代化水平和军事斗争能力不断提高,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出积极贡献。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努力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障了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国家治理体系日臻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65年来,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城乡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大人民挣扎在贫困线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极其缺乏。即使到了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3.4元,广大人民仍处在温饱不足的状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到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955元,比1978年增长7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1978年增长了65倍。
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民日常生活用品凭票证限量供应。1978年我国轻工业产品还严重短缺,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新世纪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寿命也明显提高,新中国成立时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到201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
城乡人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70%以上的消费都用在衣食温饱方面,家庭恩格尔系数达57%以上,城镇居民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54年高达68.6%,1978年下降到67.7%,仍处于贫困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城乡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从简单的物质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升级,以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