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5
3个回答
2012-02-22
展开全部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见,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由于这个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断鼓励,才能见效。
三、养成教育要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形成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进行行为训练,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见,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由于这个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断鼓励,才能见效。
三、养成教育要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形成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进行行为训练,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展开全部
教学中我们如何
改善学生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习惯
——八年级思品课上的点滴感慨
在日常教学中,尤其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不能漠视一些学生的学习不良行为:
一、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听讲比较被动,懒于思考,等待现成答案;
二、阅读能力差,读书抓不住重点,影响各科学习效果;
三、学习不研究,不讨论,不会归纳总结;
四、不会管理时间,学习缺乏计划性;
五、注意力不集中,边学边玩儿效率低;
六、死读书,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缺乏创造性;
七、学习上保守,不与他人交流,消极竞争;
八、不预习、不复习,抄袭作业,考试作弊;
九、存在厌学情绪,迷恋动画片、言情剧及网络游戏,出入游戏厅、网吧等场所,等。要教育这些学生、纠正这些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我的想法是:
(一)了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的造成原因。不同的学生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也是不同的,在纠正他们这些不良行为前,我们要先了解这些行为的造成原因,(尤是我们学校一些党员干部,发现问题,不能是视而不见。)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宠爱或是不正当的教育方法造成,还是在校学习期间造成;是外在因素造成,还是心理因素造成;是长期以来就有的还是最近才养成的。只有明确这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多用理性,少用威权,个别谈话,以理服人。学生的不良行为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持有宽容的态度,不要看见学生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就不能容忍,视这些学生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发脾气,指责他们,而应该理性分析。有些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怪异或孤僻,我们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最起码的要能以宽容的心与学生个别接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平气和地指出其利弊是非,可以采用暗示诱导、侧面教育、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所以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时,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不给学生留下阴影,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开学生的心扉,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真正接受我们的建议,改过自新。
(三)对不良行为的学生要以一分为二的眼光平等看待,挖掘潜能,引导发展。有些教师片面地喜欢优生,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却冷眼相看,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了搞好师生关系为名,加以包庇袒护,这些都不利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当学生存在不良行为时,我们要增加学生的自信力,改善学生的人生观,不要专责备他们的过失。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还要注意发现不良行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实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可能只是在学习上或行为习惯等方面差一点而己,而在智力、交际能力、文体比赛等方面可能远远胜过所谓的优生。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闪光点,找准入手的角度,以便拿到开启他们心灵、矫正他们行为的金钥匙,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正确对待假丑恶。不良行为的学生一旦从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
(四)跟踪观察,防止“旧病复发”。有些学生,尤其对于不良行为习惯顽固的学生来说,他们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经教育之后可能暂时改过,但又很容易反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跟踪观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做到奖惩分明,可建立监督举报制度,对彻底改过自新的同学适时给予表扬,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采取“攻心术”,从心理上说服他、战胜他,让他明晓是非,真正从内心有改过的决心和毅力,只要有一点闪光之处就及时鼓励表扬,有道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也就是说,学生向哪个方向发展,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教育导向,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跟踪观察使其彻底改正。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 要做到正确有效地教育不良行为的学生,那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叶圣陶先生 五粒糖果的 的故事或多或少应该给我们一些启示。因此我们要好好研究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方法,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确保养成教育的形成。
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可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在学校,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应该做的;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即:1、每天锻炼一小时 练就一个好身体,2、每天合唱一首歌 练就一副好嗓子。3、每天收集一废品 练就一个好习惯。4、每天帮助一个人 练就一个好品质。5、每天学做一家务 练就一门好手艺。6、每天精写一页字 练就一手好书法。7、每天写好一日记 练就一手好文笔。“8、每天诵读一首诗 练就一个好记忆。9、每天演算一道题 练就一个好逻辑。10、每天阅读一页书 练就一身好气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善学生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习惯
——八年级思品课上的点滴感慨
在日常教学中,尤其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不能漠视一些学生的学习不良行为:
一、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听讲比较被动,懒于思考,等待现成答案;
二、阅读能力差,读书抓不住重点,影响各科学习效果;
三、学习不研究,不讨论,不会归纳总结;
四、不会管理时间,学习缺乏计划性;
五、注意力不集中,边学边玩儿效率低;
六、死读书,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缺乏创造性;
七、学习上保守,不与他人交流,消极竞争;
八、不预习、不复习,抄袭作业,考试作弊;
九、存在厌学情绪,迷恋动画片、言情剧及网络游戏,出入游戏厅、网吧等场所,等。要教育这些学生、纠正这些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我的想法是:
(一)了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的造成原因。不同的学生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也是不同的,在纠正他们这些不良行为前,我们要先了解这些行为的造成原因,(尤是我们学校一些党员干部,发现问题,不能是视而不见。)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宠爱或是不正当的教育方法造成,还是在校学习期间造成;是外在因素造成,还是心理因素造成;是长期以来就有的还是最近才养成的。只有明确这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多用理性,少用威权,个别谈话,以理服人。学生的不良行为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持有宽容的态度,不要看见学生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就不能容忍,视这些学生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发脾气,指责他们,而应该理性分析。有些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怪异或孤僻,我们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最起码的要能以宽容的心与学生个别接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平气和地指出其利弊是非,可以采用暗示诱导、侧面教育、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所以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时,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不给学生留下阴影,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开学生的心扉,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真正接受我们的建议,改过自新。
(三)对不良行为的学生要以一分为二的眼光平等看待,挖掘潜能,引导发展。有些教师片面地喜欢优生,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却冷眼相看,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了搞好师生关系为名,加以包庇袒护,这些都不利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当学生存在不良行为时,我们要增加学生的自信力,改善学生的人生观,不要专责备他们的过失。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还要注意发现不良行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实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可能只是在学习上或行为习惯等方面差一点而己,而在智力、交际能力、文体比赛等方面可能远远胜过所谓的优生。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闪光点,找准入手的角度,以便拿到开启他们心灵、矫正他们行为的金钥匙,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正确对待假丑恶。不良行为的学生一旦从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
(四)跟踪观察,防止“旧病复发”。有些学生,尤其对于不良行为习惯顽固的学生来说,他们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经教育之后可能暂时改过,但又很容易反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跟踪观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做到奖惩分明,可建立监督举报制度,对彻底改过自新的同学适时给予表扬,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采取“攻心术”,从心理上说服他、战胜他,让他明晓是非,真正从内心有改过的决心和毅力,只要有一点闪光之处就及时鼓励表扬,有道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也就是说,学生向哪个方向发展,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教育导向,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跟踪观察使其彻底改正。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 要做到正确有效地教育不良行为的学生,那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叶圣陶先生 五粒糖果的 的故事或多或少应该给我们一些启示。因此我们要好好研究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方法,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确保养成教育的形成。
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可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在学校,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应该做的;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即:1、每天锻炼一小时 练就一个好身体,2、每天合唱一首歌 练就一副好嗓子。3、每天收集一废品 练就一个好习惯。4、每天帮助一个人 练就一个好品质。5、每天学做一家务 练就一门好手艺。6、每天精写一页字 练就一手好书法。7、每天写好一日记 练就一手好文笔。“8、每天诵读一首诗 练就一个好记忆。9、每天演算一道题 练就一个好逻辑。10、每天阅读一页书 练就一身好气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