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及评价 Don McLean 的经典民谣 American Pie?

 我来答
zhhuga1213
高赞答主

2016-05-05 · 一个有才华的人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1.5亿
展开全部
American Pie究竟唱的是什么

American Pie 这是美国民谣歌手Don McLean的成名作,他还有一首享誉天下的作品就是Vincent。

Don McLean早年一直在夜总会、俱乐部里弹琴并唱歌,后来被美国民谣之父皮特西格(Pete Seeger)发掘,开启了他的创作及演唱之路。

这首American Pie长达8分多,是用音乐记录美国六十年代重大事件的一首史诗性歌曲, Don McLean娓娓道来,抑扬顿挫,听来十分过瘾。

关于这首歌曲里面涉及到的事件和人物,我也了解不深,来转载一下吧:

The day the music died

一首歌三十年的争议
用他的手指抚平我的创伤
用他的词句歌唱我的生活
他的歌让我陶醉
他的歌让我陶醉
他的词句告诉我全部生活
他的歌让我陶醉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中的一部分歌词,它的演唱者是70年代黑人女歌星罗伯塔?弗莱克。关于这首歌,想必很多人都听过,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能跟着哼唱几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歌曲中“他”指的是谁、“他的歌”又指的是哪一首歌。

“他”就是美国70年代民歌手Don McLean ,

“他的歌”就是他在1971年创作的American pie

提起《美国派》,不仅仅是中国人,连现在很多美国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那部青春片《美国派》,如果你稍稍楞一下的话,还会想到麦当娜唱的那首《美国派》,就是不会想起Don McLean的《美国派》。30年前发生的事情对于一个信息爆炸社会的人来说也许太久远了,恍如隔世。1971年,Don McLean写了这首《美国派》,不夸张地讲,这首歌从被人们第一次听到直到今天,关于这首歌究竟唱得是什么,就一直没有停止争论过,为这首歌赋予的文化外延远远超过歌曲本身。换句话说,《美国派》就是美国文化的缩影,于是你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麦当娜要站在星条旗前扭来扭去唱这首歌——也是美国文化的缩影。

Don McLean70年代初期开始歌坛生涯,第一张专辑就是《美国派》,也正是《美国派》这首歌,使他一夜成名,他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

“那时我还是个穷小子,但这首歌让我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人们为什么要饶有兴致地把这首歌争论30年?歌词里到底说了些什么?首先,要搞清楚“美国派”是什么意思,非常遗憾地告诉你,这30年美国人也没搞清楚它到底什么意思。关于“美国派”的意思,有数不清的解释,有人说麦克莱思以前曾经有个美国小姐候选人的女朋友,也有人认为Don McLean 把美国本土音乐(尤其是民歌)比喻成美国派,因为唱片界有个传统,常把市场份额称作Pie,美国派就是指美国的那部分份额(因为在60年代英国流行音乐入侵美国后有很大一部分份额被英国音乐瓜分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摇滚歌星巴迪.霍利乘飞机失事时那架飞机的名字,这种解释很大程度出于对Don McLean内心的猜测,因为歌曲第一部分基本上是在谈巴迪.霍利。

也许有人会问,关于歌名以及歌词的含义,难道Don McLean自己不清楚么。问题就在这里,Don McLean在这首歌曲出版之后就有关这首歌的任何问题都拒绝做出解释,缄默至今。而这首分为6部分,

共8分34秒的歌曲从字面上看是他对过去美国摇滚乐做出的一个很私人化的总结,但由于比喻、暗示、双关、典故、代名词等在歌词中比比皆是,有些词句的意思模棱两可,所以人们在分析歌词时发现它带有普遍性,每句歌词都能说出一个意思来,并且怎么解释都能说得通。于是,关于这首歌的真正含义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说是关于鲍勃.迪伦的、有说是关于肯尼迪总统的、有说是《圣经》典故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在歌曲一开始,Don McLean唱道:

“很久很久以前,我清晰记得音乐常常让我带着笑意/
如果给我机会我也会让那些人闻声起舞,也许他们会度过一刻快乐甜蜜/
但是二月的一天让我心碎,我投递在台阶的每一张报纸上都有一个坏消息,
我无法继续/
当我读到关于那个寡妇新娘时,记不清当时是否哭泣/
但有一种东西震撼在我心底,这一天,音乐已经死去。”

这一段主要是在写1959年2月3日发生的那次飞机失事事件,当时摇滚歌星巴迪.霍利和另外三位歌手(实际上威龙.詹宁斯因堵车没有赶上这次航班而幸免于难,从此他拒绝再坐飞机)乘飞机去衣阿华州演出,飞机在途中遇到暴风雪而失事,因此这一天常常被称为“摇滚乐消亡日”。而这时,Don McLean还是一个送报员。歌曲一开始便笼罩在凶兆和不祥的气氛之中,这一段的伴奏只有一架低沉的钢琴。比如在第三部分中有一句歌词“滚石上长出了丰满的苔药”,人们至今不明白“滚石”究竟指的是谁。有人猜测可能指鲍勃.迪伦,他在1965年写出了《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并且成为热门歌曲之后,他开始热衷于写一些赞美纯洁爱情的歌曲,并靠丰厚版税陶醉在幸福家庭生活之中。在1966年到1974年期间他甚至没有进行过巡回演出,那个早期愤怒的抗议歌手迪伦不见了,“苦药”在这里就暗指迪伦沉醉于小富即安的幸福生活。“滚石”的另一种解释是指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人们在60年代末期看到的摇滚偶像是一个肥胖臃肿的“猫王”,显然“苔藓”在这里就指是猫王身上的肥肉。还有一种泛泛的解释是60年代巨变使商业得到快速发展,音乐家赚钱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音乐创新上失去了动力,“苔藓”显然是指金钱对音乐的腐蚀。当然,在这些说法上肯定少不了“滚石”乐队,因为这时“滚石”乐队的愤怒早就“卖光了”,“苔藓”就是失去棱角的“滚石”。总之,“滚石”就是指摇滚精神,“苔藓”就是造成丧失摇滚精神的原因,布满苔藓的石头还能滚得起来么?

类似这样的词句有很多,根据现在比较流行的分析结果,这首歌歌词中涉及到30多个人物、近20首歌曲、20多个音乐事件和政治事件以及三部电影。Don McLean以其特有的忧郁和绝望来演绎这首歌,6部分歌曲以民谣(ballad)层层递进的表现方式,每一部分都加入一部分乐器,节奏也随之加重、加强,让人有种难以喘息的感觉。《美国派》是一首关于破碎美国梦的挽歌,它就像一部音乐版的《阿甘正传》,对于不了解五六十年代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也许这首歌不知所云,了解历史的人也同样因Don McLean的缄默而被这首歌的含义所迷惑。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首歌曲像《美国派》被如此多的歌迷、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所关注过,它是一个奇特现象,因此,在这首个出版30年之际,“美国派”话题又将被重新提起,人们还将继续解读其中的谜团。

其实很多常见的问题往往被我们忽视,当我们要追寻上面问题的答案时,就会发现,这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后面有一个极其不平常的故事——“他”和“他的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