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五: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他集智慧、忠恕、正直、谦洁于一身,是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可惜,诸葛亮人格中有相当的完美主义品质,这使得他在处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马虎,凡事放心不下,终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情结表现出来。
一、效忠以死情结
依照陈寿之《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生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白帝城托弧是中国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戏,这前一半戏是由刘备唱的,因为他巧言托孤,给人诸葛亮以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后一半戏则是由诸葛亮唱的,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在刘备病榻前的誓言。
换言之,刘备的一番临终之言使诸葛扣上 “效忠以死情结”。它使得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所以诸葛亮可以心甘情愿地夙兴夜寐,日现万机,意尤嫌不足。而当他听说司马懿评论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时,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可见诸葛亮“效忠以死情结”有多深。
由此,诸葛亮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度外,只要是能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报效这对先帝的一片忠心。如此算来,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绝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报答主公对他的无限信任,二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诸葛亮的聪明,也在体现在对死的态度上。
二、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视克复中原为已之大任,经年用兵不断,虽皆无功而退,却仍矢志不渝。诸葛亮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追求克复中原之大计,也在于他怀有“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以管仲、乐毅自许。诸葛亮虽在隆中躬耕陇田,却尽晓天下大事,他在寻找可以使自己施展抱负的主子,而这个人一事实上要性刘。而当时刘姓权势人物只有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此二人皆无大器之像。所以诸葛亮其实早已注意到了刘皇叔的存在,使其三顾而相见不过是想吊吊他的胃口,试一试他的诚心。一旦刘备表现出了其诚意,诸葛亮即以三分天下之大计指点刘备,使其顿有如鱼得水之感。于是一代君臣相依的楷模即这样出现了。其实诸葛亮期盼刘备之心一点不亚于刘备期盼孔明之心。
诸葛亮辅佐刘备,志在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可惜刘备中道故去,于是克复中原的重任就全落在诸葛亮一人身。诸葛亮日夜图报答先帝之恩,经年在外作战,不能督教后主刘禅及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使他们成为贪图安逸,纸上谈兵之徒。但在诸葛亮心中,中原一日不克,他一日就不心安。诸葛亮“克复中原情结”之深可谓到了强迫意念的地步。
可惜诸葛亮每次出兵都要绕道祁山,先攻长安而后望洛阳。而人们稍稍看看三国时地图便知,祁山一带不光山高路险,而且尽是不毛之地,周旋起来十分不便,根本不宜做长久打算。但诸葛亮还是不辞劳苦,八年间六出祁山,结果将自己的性命也答了进去。其实,若是刘备在世,也未必会有六祁山之举。诸葛亮出山是为了克复中原,匡扶汉室,病殁也是在克复中原途中。其“克复中原情结”之深,令人泣下。
相比之下,东吴君臣,虽国势强过蜀汉,又据有荆州之战略要地,却从不言克复中原之事,而是随遇而安。由此,在东吴做臣子比在蜀国轻松得多。难怪诸葛瑾会有机会好好调教诸葛恪,结果父子皆成为东吴之权臣。诸葛瑾并不比乃弟功勋卓越,但其子诸葛恪对东吴政坛怕产生的影响绝不是乃侄诸葛瞻所能相比的。也不知诸葛瑾、亮两兄弟九泉之下怎样讨论这件事情。
三、云长—文长情结
诸葛亮死不瞑目之事是未能克复中原,而克复中原未成的根源之一在于关羽失荆州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所以诸葛亮对关云长有一股说不出的失望感。
云长性格逞强要胜,刚愎自负,傲上而不凌弱,终误大事。然而蜀营中却有一人从像貌到性格都神似云长,这就是魏文长。《三国演义》第53回中介绍魏延出场时描写他“面如重枣,目若朗星,”这与其第1回介绍云长出场之“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有雷同之处。而《三国志》卷40《魏延传》中介绍魏延曰: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所以,魏延之为人与关习几近相似,加上文,云二字在古汉语中发音亦很相近,所以喊文长很容易使人想起云长。此外,诸葛亮平生办事以谨慎为本,最忌讳见那种口出妄言之人。关习贵为主公二弟,是名震华夏的大将,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而魏文长是后来之人,诸葛亮断无敬他之理。所以诸葛亮有机会就打压魏文长的气焰,潜意识中是在宣泄对关文长的怨恨。
关云长不贯彻诸葛亮之“东各孙权”的策略,使之腹背受敌,失了荆州,使刘备、诸葛亮之克复中原,匡扶汉室之大计受挫。云长人之已死,不可追究,可文长说话办事有如云长复生,能不使诸葛亮心生厌感吗?特别是诸葛亮每每出川,都要远涉祁山月余才能抵达渭水一带,而如荆州不失,蜀军由水道出川,不过十数日。可文长又偏偏不识相,屡屡提出要孤军奋入,且不谈其胜算把握如何就是其粮草供济也难保障,这岂不又是关公当初动不动言以五百小校而取大城池之狂妄吗?想到这里,诸葛亮能不烦恼吗?
诸葛亮之云长一文长情结就是这般形成的,其天长日久必然对魏延产生一股说不出的厌感来。所以诸葛亮打压魏文长,其实也是在打击关云长当初的自傲气焰。诸葛亮明知蜀军除了自己当数魏延最有智谋,却在临死故意举魏延的敌对头杨仪做主帅,这分明是在逼魏延造反!
想来这都是诸葛亮之云长一文长情结怕酿下的祸根。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分析
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完美化身。但在诸葛亮的完美形象背后,业邮他几多难言的无奈。诸葛亮自知人寿有数,只能靠自己的行动来感化后人去继承他的遗志,这当是他最大的无奈。
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使他做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出半点差错,也不敢承担任何风险。他宁肯自己劳累致死,也不愿有一丝放松,更不敢大胆的放权于属下。这一切给诸葛亮创造了几多辉煌,却也使他蒙受了一些不该有的损失,丧失了一些大好的机会。
可惜人们看诸葛亮只看其人格完美不看其人格缺陷。诸葛亮不是一个完人,这正如陈寿评论时所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慢慢品吧。
摘自岳晓东的《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他集智慧、忠恕、正直、谦洁于一身,是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可惜,诸葛亮人格中有相当的完美主义品质,这使得他在处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马虎,凡事放心不下,终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情结表现出来。
一、效忠以死情结
依照陈寿之《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生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白帝城托弧是中国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戏,这前一半戏是由刘备唱的,因为他巧言托孤,给人诸葛亮以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后一半戏则是由诸葛亮唱的,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在刘备病榻前的誓言。
换言之,刘备的一番临终之言使诸葛扣上 “效忠以死情结”。它使得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所以诸葛亮可以心甘情愿地夙兴夜寐,日现万机,意尤嫌不足。而当他听说司马懿评论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时,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可见诸葛亮“效忠以死情结”有多深。
由此,诸葛亮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度外,只要是能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报效这对先帝的一片忠心。如此算来,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绝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报答主公对他的无限信任,二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诸葛亮的聪明,也在体现在对死的态度上。
二、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视克复中原为已之大任,经年用兵不断,虽皆无功而退,却仍矢志不渝。诸葛亮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追求克复中原之大计,也在于他怀有“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以管仲、乐毅自许。诸葛亮虽在隆中躬耕陇田,却尽晓天下大事,他在寻找可以使自己施展抱负的主子,而这个人一事实上要性刘。而当时刘姓权势人物只有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此二人皆无大器之像。所以诸葛亮其实早已注意到了刘皇叔的存在,使其三顾而相见不过是想吊吊他的胃口,试一试他的诚心。一旦刘备表现出了其诚意,诸葛亮即以三分天下之大计指点刘备,使其顿有如鱼得水之感。于是一代君臣相依的楷模即这样出现了。其实诸葛亮期盼刘备之心一点不亚于刘备期盼孔明之心。
诸葛亮辅佐刘备,志在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可惜刘备中道故去,于是克复中原的重任就全落在诸葛亮一人身。诸葛亮日夜图报答先帝之恩,经年在外作战,不能督教后主刘禅及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使他们成为贪图安逸,纸上谈兵之徒。但在诸葛亮心中,中原一日不克,他一日就不心安。诸葛亮“克复中原情结”之深可谓到了强迫意念的地步。
可惜诸葛亮每次出兵都要绕道祁山,先攻长安而后望洛阳。而人们稍稍看看三国时地图便知,祁山一带不光山高路险,而且尽是不毛之地,周旋起来十分不便,根本不宜做长久打算。但诸葛亮还是不辞劳苦,八年间六出祁山,结果将自己的性命也答了进去。其实,若是刘备在世,也未必会有六祁山之举。诸葛亮出山是为了克复中原,匡扶汉室,病殁也是在克复中原途中。其“克复中原情结”之深,令人泣下。
相比之下,东吴君臣,虽国势强过蜀汉,又据有荆州之战略要地,却从不言克复中原之事,而是随遇而安。由此,在东吴做臣子比在蜀国轻松得多。难怪诸葛瑾会有机会好好调教诸葛恪,结果父子皆成为东吴之权臣。诸葛瑾并不比乃弟功勋卓越,但其子诸葛恪对东吴政坛怕产生的影响绝不是乃侄诸葛瞻所能相比的。也不知诸葛瑾、亮两兄弟九泉之下怎样讨论这件事情。
三、云长—文长情结
诸葛亮死不瞑目之事是未能克复中原,而克复中原未成的根源之一在于关羽失荆州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所以诸葛亮对关云长有一股说不出的失望感。
云长性格逞强要胜,刚愎自负,傲上而不凌弱,终误大事。然而蜀营中却有一人从像貌到性格都神似云长,这就是魏文长。《三国演义》第53回中介绍魏延出场时描写他“面如重枣,目若朗星,”这与其第1回介绍云长出场之“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有雷同之处。而《三国志》卷40《魏延传》中介绍魏延曰: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所以,魏延之为人与关习几近相似,加上文,云二字在古汉语中发音亦很相近,所以喊文长很容易使人想起云长。此外,诸葛亮平生办事以谨慎为本,最忌讳见那种口出妄言之人。关习贵为主公二弟,是名震华夏的大将,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而魏文长是后来之人,诸葛亮断无敬他之理。所以诸葛亮有机会就打压魏文长的气焰,潜意识中是在宣泄对关文长的怨恨。
关云长不贯彻诸葛亮之“东各孙权”的策略,使之腹背受敌,失了荆州,使刘备、诸葛亮之克复中原,匡扶汉室之大计受挫。云长人之已死,不可追究,可文长说话办事有如云长复生,能不使诸葛亮心生厌感吗?特别是诸葛亮每每出川,都要远涉祁山月余才能抵达渭水一带,而如荆州不失,蜀军由水道出川,不过十数日。可文长又偏偏不识相,屡屡提出要孤军奋入,且不谈其胜算把握如何就是其粮草供济也难保障,这岂不又是关公当初动不动言以五百小校而取大城池之狂妄吗?想到这里,诸葛亮能不烦恼吗?
诸葛亮之云长一文长情结就是这般形成的,其天长日久必然对魏延产生一股说不出的厌感来。所以诸葛亮打压魏文长,其实也是在打击关云长当初的自傲气焰。诸葛亮明知蜀军除了自己当数魏延最有智谋,却在临死故意举魏延的敌对头杨仪做主帅,这分明是在逼魏延造反!
想来这都是诸葛亮之云长一文长情结怕酿下的祸根。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分析
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完美化身。但在诸葛亮的完美形象背后,业邮他几多难言的无奈。诸葛亮自知人寿有数,只能靠自己的行动来感化后人去继承他的遗志,这当是他最大的无奈。
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使他做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出半点差错,也不敢承担任何风险。他宁肯自己劳累致死,也不愿有一丝放松,更不敢大胆的放权于属下。这一切给诸葛亮创造了几多辉煌,却也使他蒙受了一些不该有的损失,丧失了一些大好的机会。
可惜人们看诸葛亮只看其人格完美不看其人格缺陷。诸葛亮不是一个完人,这正如陈寿评论时所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慢慢品吧。
摘自岳晓东的《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追问
在剪短一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罗贯中(约1310—1385),名本,一说名贯,号湖海散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具体生卒年月不详。他是太原人,与世寡合,和《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名是忘年之交。 t zn1|
s#Os?Q?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相传施耐庵是他的学生,和他曾一起从事创作。他创作戏剧三种:《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哭死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曲词极为清新。又作有通俗小说五种:《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就最高。他是一位杰出的通俗小说家,他的创作在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4{PN9i E
/1y\EEc
罗贯中对魏、蜀、吴三国自有一套顺逆是非的看法。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基于这种认识,他在人物塑造、故事演述和材料取舍方面就自有一套体例。例如对于曹操,要突出他的奸诈虚伪和用心险恶,同时又不抹杀他的机智和用兵的本领;对于刘备,便处处强调他是汉室宗亲,继承汉室有合法地位,强调他的忠厚爱民,待人厚道义气,等等。对于魏、蜀、吴的将领,主要是突出诸葛孔明的智慧,关、张等五虎将的英勇;周瑜的气量狭隘,妒才忌能;鲁苏的老实;吕蒙的奸险。对于曹操手下文武人才,也各各按着艺术要求,加以塑造,应肯定的,还是肯定;应贬责的,便加贬责。他不讳言蜀国的失败以至于灭亡,但尊蜀贬魏,却是一根主线,贯彻始终。 *w#^`yeo
>6KwZr BB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然的,也毋须加以指摘。 }~v&
(kVxa8 0
罗贯中的思想中,自然也有落后的一面。相信宿命,描写神怪,虽然并未在《演义》里占主要的篇幅,但是也不时出现,像诸葛亮的“陇上装神”、“穰星求寿”,关羽死后的显圣索命,显灵救子,以及见星坠而知大将死亡,临死前而妖异屡见之类,这些迷信的描写未免使此书略为减色。但我们知道,民间三国故事里的神怪,比《演义》更多,罗贯中已有意识地删除不少。所以我们也毋须苛责这位生于六百多年前的艺人。 k5|GN Y6a
j|>^wB
2:“荆州城”在哪里 On(.(7sNc
(_Th4 '(@Y
在《三国演义》中,“荆州”是全书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地名。罗贯中围绕荆州 39x 4(
的争夺,编织了一系列生动奇妙的情节(包括刘表镇荆州、曹操得荆州、刘备孙权 争荆州、刘备“借荆州”、吕蒙袭荆州等),使之成为全书最脍炙人口的部分。然 而,《演义》中与荆州有关的地理错误,也是全书中最为突出的。例如,书中多次 出现“荆州城”,就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读者常常会问:这个“荆州城”究竟 在哪里? }vZTiuzC
"uBr]N:
在历史上,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 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 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 ,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 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 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CYNpbv
d-"[-+)-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荆州治所,即荆州州府所在地,东汉末年曾几经变化。荆 州治所原在汉寿(今湖南常德东北);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州刺史, 移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建安十四年(209年),刘琦病死,刘备领荆州牧, 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后,又移治江陵(今属湖北),关羽镇守 荆州,仍以江陵为驻所。从“借荆州”起,江陵既是荆州治所,又是南郡治所。 G/8G`teAZ
!O #NP!
《三国演义》叙述有关荆州的故事时,已是刘表任荆州刺史之后。因此,在赤 壁大战之前,所谓“荆州城”,实际上是指襄阳;而在赤壁大战之后,所谓“荆州 城”,实际上是指江陵;此外,并无单独的“荆州城”。罗贯中不明于此,误以为 有单独的“荆州城”,并老是把荆州、南郡、江陵这三个地理概念混淆不清。第3 4回写蔡瑁趁“襄阳会”之机谋害刘备,事先对刘表说“请主公一行”,似乎刘表 不在襄阳。第40回写刘表死后,蔡瑁立刘琮为主,“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守荆 州;蔡夫人自与刘琮前赴襄阳驻扎……就葬刘表之柩于襄阳城东汉阳之原”。其实 ,这里的“荆州”乃是江陵(第42回写曹操兵至江陵,邓义、刘先率军民出城投 降,即为明证)。蔡夫人、刘琮本来就随刘表驻襄阳,怎么又“前赴襄阳”?从哪 L}%4YB
里“前赴襄阳”?这是因为作者把刘表的荆州治所襄阳与后来刘备的荆州治所江陵 搅作一团,以致叙述混乱。第75回写吕蒙袭取荆州时,也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史 实是:吕蒙逆长江而上,奇袭关羽设置的“江边屯侯”(沿江侦视警戒的部队)之 后,直趋公安,招降守将士仁(《演义》误为“傅士仁”);随即又进逼荆州治所 江陵,麋芳亦降(麋芳以南郡太守身份驻守江陵)。而《演义》却写成吕蒙巧夺烽 火台后,首先袭取“荆州”,然后到公安招降士仁,再由士仁往南郡说降麋芳。那 么,这个“荆州”在哪儿?它与公安、江陵的方位关系如何?作者根本无法回答。 j!<RY>u
读者只要一对照地图,马上就会感到这一部分描写被搅成了一笔糊涂账。这并非罗 贯中有意进行艺术虚构,而是因未解“荆州”府先驻襄阳后移江陵而产生的“技术性错误”。 0UT2sM$
OVm $
3:《三国演义》对魏延的污蔑 ryq95<lF
(SLAq$gvd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关羽带兵攻打长沙,与黄忠大战,长沙太守韩玄怀疑黄忠里通外应,于是要斩黄忠,幸而魏延挺身解救,杀死韩玄,献了长沙。不料诸葛亮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认定他“久后必反”,下令将他斩首。亏得刘备阻止,才免魏延一死。 5xi f0h-`
V$+xJ m
从这一回书开始,魏延便在读者心中成为反面人物,而佩服孔明有先知之明了。 %,GY&hTw
#"6(Q2| l
魏延是不是真的造反,按下慢表,先说魏延的出身。 {SW104nb
GdR>S('
《三国志?魏延传》说,魏延是义阳人(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他出身是卑微的。原来后汉时,带兵的人可以自己招收流散失业的壮丁,归入自己部下,编为队伍,这些人称为“部曲”。他们对主人是一种依附的关系,带有半奴隶性质,当然其中有才能的,同样可以提升。魏延既是刘备的“部曲”,就并非一员降将了。 [Zl
2<yi8O\
魏延追随刘备日久,刘备对他的本领是深有认识的。下面这件事便是一个明证: a =*(>=
iT% aAVs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正是击破曹军,斩了夏侯渊,取得汉中不久之际。汉中这个地区,当时何等重要,应派谁去镇守?关羽在荆州,不能离开,大家都认为应派张飞去,因为张飞正击破张郃,立下大功。不料刘备却提拔了魏延,命他督汉中军事,领汉中太守。这使军中大为惊讶。 VD;Ot<%
wxkCmrV
魏延有没有辜负这个委托呢?他以后一直镇守汉中,并无军事失误。诸葛亮北伐时,派魏延督前部军马,又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他又深入羌中,大破了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升征西将军,进封南郑侯。这就可见其人确有军事才能。《三国志?杨仪传》说:“亮深惜(杨)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也可见诸葛亮并没有歧视他,更不会认定他久后必反的。 9 #TzW9
iE=Yh
但魏延恃勇矜功,性情傲慢,却是事实。他同丞相长史杨仪尤其不协,势成水火。据《三国志?费祎传》说:“军师知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谕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可惜诸葛亮一死,便立即爆发一场生死搏斗,结果魏延失败,“反叛”的罪名便落在他的头上了。 iZ<^p1i
0?KXQD
这是蜀国内部的一场悲剧。 gyj.M`+y
G6(k wv4
,Tc3koi
孔明在军中病逝,魏延和杨仪本来平日不和,此时更因爆发新的矛盾而火并起来,结果魏延被杀。 fHhm)T8KB
8|^dM$
史书上记载这件事是颇有矛盾的。 Td#D\d\R
*Q2;bmIc
一种说法是,诸葛亮病危时,秘密同杨仪、费祎、姜维商定退军计划。孔明死后,杨仪等秘不发丧,先派人探听魏延意见。魏延说:“丞相虽亡,还有我在,决不退军。如果叫我带兵断后,我也不干。”杨仪于是不理魏延,自己引军先退。魏延知道了,却又抢在杨仪前头,先行退兵,而且烧断栈道。杨仪等人从另一路道追赶魏延,到了南谷口,两军相遇,魏延的士卒纷纷散去,于是魏延与数人南奔汉中,被马岱所杀。 l;i,V;@ t
n}==
魏国人写的《魏略》则说,诸葛亮临终时本来叫魏延代理军事,魏延遵嘱退兵,到褒口才发丧。杨仪因平日与魏延不和,怕被杀害,于是扬言魏延要率众反叛,起兵突攻魏延,魏延出其不意,逃走被杀。 8@%Xd^
/x.TF'Z*
两种说法不管如何矛盾,有一件事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魏延当时是一直向南走的。《三国志》说魏延退到南谷口才遇上杨仪的军队;《魏略》说魏延退军到褒口(即南谷口)才为诸葛亮发丧。一按地图,我们就知道,南谷口离汉中郡(南郑)不过几十里,却离诸葛亮死的五丈原有几百里。魏延假如有心造反,怎会不北走投魏,反而南行几百里到汉中附近才忽然造反?魏延又不是小孩子,他岂不知道这是绝不可能成功的么? R`=3lY;
tb,.f3;
由于魏延和杨仪不和,孔明一死,内部便发生争执,争论不决,于是魏延和杨仪各自领兵南行,又各自向成都报告,都说对方不听调度,有意作反。及至到南谷口,两军相遇,展开战斗,魏延所领的只是先锋部队,人数较少,很快给杨仪统率的主力打败了。魏延一死,反叛的帽子就加在他的头上。本来元帅新死,军中内杠,不管谁有道理,失败者也总得吃亏,何况死无对证,于是罪名也就坐定了。这一推测,史学家吕思勉曾经提出来过,看来还是合理的。 dsDoPo0!
R7*Jb-;$!
魏延可说死的冤枉,但杨仪也并未因此大用,诸葛亮的位置由蒋琬继承。杨仪于是十分不满,对费祎说:“丞相死的时候,如果我带一支军队投降魏国,不是比现在好多吗!真是后悔莫及了。”(《三国志?杨仪传》) 'R_U,9y`
;TSnIC)c
这叫做不打自招。杨仪是个什么人,也可以想见了 /p\Ymq
u;J=g
4:第一流武将——赵云 "vLqYc4$
,6t0w|@-k
论三国时代的武将,赵云说得上是第一流人物。 U7PA%
uN$X3Ls_
他是常山真定县人(今石家庄之北)。后汉群雄并起时,他由郡人推举,带一小队地方武装,投入公孙瓒麾下。就在公孙瓒处遇见刘备,两人一见如故,从此结下深交。 i6X/`XW'
K/%aoTO}
他看见公孙瓒是个不能共图大事的人,就借口兄长去世,还乡去了。后来袁绍消灭公孙瓒,刘备又投入袁绍幕下,赵云于是追随刘备,成为刘备的主骑。(事见《三国志·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主骑,应是马军卫队长之类,不属于朝廷的正式官员。)在所谓“贤臣择主而事”这点上,他是颇有眼力的。 (yXVp2k
Wc]Fg9E
由于他是负责警卫工作,在刘备大败于长坂时,他就有保卫甘夫人(《三国演义》说糜夫人在当阳之战中死去,但史无记载。)和刘阿斗的责任。他出生入死,终于保全了甘夫人和后主,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孙权把妹子孙夫人嫁给刘备。孙夫人带来的一批东吴吏卒,骄横不法,连刘备也无可奈何,于是特派赵云主持“内事”,使东吴吏卒不敢再肆无忌惮。 N9*$'
p5 [uVRZ
孙夫人还吴,把阿斗也挟带走了。赵云同张飞拦截长江,夺回阿斗,又立下一次大功。 ^Gyl:hN
fSP~~YSeU
他生平处事谨慎,考虑周到。平定桂阳时,桂阳太守赵范被迫投降,却摆了个美人计,要把寡嫂樊氏嫁给赵云。当时有人好心劝他接受。赵云却说:“赵范被迫投降,其心难测。天下美妇人不少,何必找这麻烦。”后来赵范果然逃走,赵云却丝毫不受牵累。 H}@|ucM"\
h1Lp:@:|
这两件事都可见出赵云的细心。 Y[H_?f=;%
</%H'V@
赵云在大原则上更是把握得很紧。刘备平定益州时,许多人都建议把成都的住宅和城外园地桑田分赐有功将士。独有赵云反对。他说:“从前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贼曹操尚在,我们理应淬砺奋发,力求进取,决不是享乐的时候;而且益州人民饱受战争痛苦,也应把田宅归还他们,使他们安居乐业才是。”这种见识,比之“老子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来着”的人,相距何止千万里! <d^7B9O?&w
h=tu +pn
再有一件事,更可以看出他能从大处着眼。那事在关羽兵败身死以后,刘备痛恨孙权,倾全国之力,要讨伐东吴。赵云当时苦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了魏,孙权自然归附,不用再烦刀兵,曹丕却篡汉自立,这正是我们激励人心,伸张正义的时候。应该早日进攻关中,占据河、渭上流险要之地,关东义士,一定起来响应。若与东吴开战,兵势一交,不能马上解决,得利的只是曹丕罢了。”这一番分析,真是明白犀利。可惜刘备不听,卒至兵败身死。 _pGviGR
B|=maz:_
街亭之战,是魏、蜀以后局势顺逆的一大关键。诸葛孔明亲率大军进攻祁山,令马谡为先锋,而令赵云、邓芝率领少数兵力,虚张声势,由斜谷进兵。原来由斜谷进入关中路近,而由祁山一路,却远了好几百里。孔明是想来一个大迂回,出其不意,直捣长安之背。魏方主将曹真以为蜀兵主力都在斜谷,于是亲统大军迎截。赵云兵少,当然无法前进;不料马谡在街亭惨败,蜀军主力被迫后退,损失重大。独有赵云、邓芝全师而还,兵将毫无损失。这种勇敢镇定,也是人所难及的。如果孔明有知人之明,把马谡和赵云对调一下,也许以后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然而非常可惜,大抵诸葛孔明也认为赵云不过是个卫队长出身,不能独当大任,所以宁可用了马谡。后汉时代,门阀制度依然根深蒂固,连贤如诸葛也是难以避免的。 kV3j}C"
(y=o]Vy
关于赵云的勇猛,《演义》有许多夸张。在文艺作品中,这是容许的。上面所说,却都是根据史书的记载。史书自然难以有溢美之词,但也不可能太离谱。赵云的事迹,还是大体可信的。 Pd "mb~
lhA s!\F
他真不愧为武将中第一流人物。 )*K<;WI WH
QI#*5zm
5:刘禅与诸葛亮 Z<N&UFw7QJ
8|5Gv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与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 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由此踵蹑的问题 就从这里引发:作为刘备的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 这种鱼水型的君臣关系吗?换句话说,刘禅与诸葛亮也能成为“黄金 搭档”吗? "Ju /[#VCJ
Q7~'![(a
还是让史实说话吧。 2{A;du%&
e Wb0^8_
刘禅承续大统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 从事,事之如父。”按照两汉社会的“孝”风,这无非是叫刘禅与诸 葛亮共处,凡事让着几分,似乎诸葛亮亦当仁不让,大权独揽,“政 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X AQGG>
{DU"]c/S
诸葛亮北伐前夕,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虑后主富 于春秋,朱紫难别,”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监管” 刘禅,“后主益严惮之”。刘备逝世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智量甚 大,增修过于所望”,意即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闻 讯,宽心地表示“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可是,仅几年功夫,诸葛 亮又作出另一番天壤之别的相反评价,把刘禅的智商贬得一塌糊涂。 孰真孰假,难道诸葛亮就不怕犯欺君之罪?! ful#Px6m
2+z1h^)W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千秋凛然的《前出师表》吧。在这封表中,诸 葛亮一方面表达了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种种不谐的信息。例如,诸葛亮一再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 体”,“不宜异同”,居然把“宫中府中”放在同等地位,这不是严 重地破坏了朝廷的正常礼义和官场的秩序吗?还需要指出的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口气和语感,简直犹如一个严峻的父亲在冷酷地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难道这种态度符合当时的君臣大义吗?诸葛亮大举北伐之时,正是刘禅青春韶华之际,按照汉代朝廷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使其以一个“见习”皇帝变成“在职”皇帝。可是,诸葛亮常驻于汉中,醉心于北伐,却不一心一意地辅佐和教导刘禅怎样治国。将心比心,刘禅怎能对他没有意见和看法?须知,诸葛亮的最终使命是辅佐刘禅执政而不是代替刘禅执政。 /#f ^n]v
w]nX?S8
根据史书记载,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情绪是在后者死后才逐渐地显露出来的。史称:诸葛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有人又提出“立庙于成都”,“后主不从”。但提出者坚持,刘禅只好让步。试想:倘若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亦是“如鱼得水”,恐怕刘禅就不会再一再二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了吧。 ; DDe.f"
K*Ks" Vx
不仅如此,刘禅还在两个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跟诸葛亮完全不同的举措: zXZir7NfM
pK}=*y~$
其一,废除了丞相制。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和大将军,后又以费�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这种新的政治格局 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 自己则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乃自摄国 事”,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这一举措,能是一 位智商低能到“朱紫难别”地步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吗? S,{tV=&m]
nw6pV%
s#Os?Q?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相传施耐庵是他的学生,和他曾一起从事创作。他创作戏剧三种:《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哭死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曲词极为清新。又作有通俗小说五种:《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就最高。他是一位杰出的通俗小说家,他的创作在普及历史知识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4{PN9i E
/1y\EEc
罗贯中对魏、蜀、吴三国自有一套顺逆是非的看法。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基于这种认识,他在人物塑造、故事演述和材料取舍方面就自有一套体例。例如对于曹操,要突出他的奸诈虚伪和用心险恶,同时又不抹杀他的机智和用兵的本领;对于刘备,便处处强调他是汉室宗亲,继承汉室有合法地位,强调他的忠厚爱民,待人厚道义气,等等。对于魏、蜀、吴的将领,主要是突出诸葛孔明的智慧,关、张等五虎将的英勇;周瑜的气量狭隘,妒才忌能;鲁苏的老实;吕蒙的奸险。对于曹操手下文武人才,也各各按着艺术要求,加以塑造,应肯定的,还是肯定;应贬责的,便加贬责。他不讳言蜀国的失败以至于灭亡,但尊蜀贬魏,却是一根主线,贯彻始终。 *w#^`yeo
>6KwZr BB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然的,也毋须加以指摘。 }~v&
(kVxa8 0
罗贯中的思想中,自然也有落后的一面。相信宿命,描写神怪,虽然并未在《演义》里占主要的篇幅,但是也不时出现,像诸葛亮的“陇上装神”、“穰星求寿”,关羽死后的显圣索命,显灵救子,以及见星坠而知大将死亡,临死前而妖异屡见之类,这些迷信的描写未免使此书略为减色。但我们知道,民间三国故事里的神怪,比《演义》更多,罗贯中已有意识地删除不少。所以我们也毋须苛责这位生于六百多年前的艺人。 k5|GN Y6a
j|>^wB
2:“荆州城”在哪里 On(.(7sNc
(_Th4 '(@Y
在《三国演义》中,“荆州”是全书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地名。罗贯中围绕荆州 39x 4(
的争夺,编织了一系列生动奇妙的情节(包括刘表镇荆州、曹操得荆州、刘备孙权 争荆州、刘备“借荆州”、吕蒙袭荆州等),使之成为全书最脍炙人口的部分。然 而,《演义》中与荆州有关的地理错误,也是全书中最为突出的。例如,书中多次 出现“荆州城”,就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读者常常会问:这个“荆州城”究竟 在哪里? }vZTiuzC
"uBr]N:
在历史上,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 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 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 ,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 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 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CYNpbv
d-"[-+)-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荆州治所,即荆州州府所在地,东汉末年曾几经变化。荆 州治所原在汉寿(今湖南常德东北);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州刺史, 移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建安十四年(209年),刘琦病死,刘备领荆州牧, 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后,又移治江陵(今属湖北),关羽镇守 荆州,仍以江陵为驻所。从“借荆州”起,江陵既是荆州治所,又是南郡治所。 G/8G`teAZ
!O #NP!
《三国演义》叙述有关荆州的故事时,已是刘表任荆州刺史之后。因此,在赤 壁大战之前,所谓“荆州城”,实际上是指襄阳;而在赤壁大战之后,所谓“荆州 城”,实际上是指江陵;此外,并无单独的“荆州城”。罗贯中不明于此,误以为 有单独的“荆州城”,并老是把荆州、南郡、江陵这三个地理概念混淆不清。第3 4回写蔡瑁趁“襄阳会”之机谋害刘备,事先对刘表说“请主公一行”,似乎刘表 不在襄阳。第40回写刘表死后,蔡瑁立刘琮为主,“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守荆 州;蔡夫人自与刘琮前赴襄阳驻扎……就葬刘表之柩于襄阳城东汉阳之原”。其实 ,这里的“荆州”乃是江陵(第42回写曹操兵至江陵,邓义、刘先率军民出城投 降,即为明证)。蔡夫人、刘琮本来就随刘表驻襄阳,怎么又“前赴襄阳”?从哪 L}%4YB
里“前赴襄阳”?这是因为作者把刘表的荆州治所襄阳与后来刘备的荆州治所江陵 搅作一团,以致叙述混乱。第75回写吕蒙袭取荆州时,也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史 实是:吕蒙逆长江而上,奇袭关羽设置的“江边屯侯”(沿江侦视警戒的部队)之 后,直趋公安,招降守将士仁(《演义》误为“傅士仁”);随即又进逼荆州治所 江陵,麋芳亦降(麋芳以南郡太守身份驻守江陵)。而《演义》却写成吕蒙巧夺烽 火台后,首先袭取“荆州”,然后到公安招降士仁,再由士仁往南郡说降麋芳。那 么,这个“荆州”在哪儿?它与公安、江陵的方位关系如何?作者根本无法回答。 j!<RY>u
读者只要一对照地图,马上就会感到这一部分描写被搅成了一笔糊涂账。这并非罗 贯中有意进行艺术虚构,而是因未解“荆州”府先驻襄阳后移江陵而产生的“技术性错误”。 0UT2sM$
OVm $
3:《三国演义》对魏延的污蔑 ryq95<lF
(SLAq$gvd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关羽带兵攻打长沙,与黄忠大战,长沙太守韩玄怀疑黄忠里通外应,于是要斩黄忠,幸而魏延挺身解救,杀死韩玄,献了长沙。不料诸葛亮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认定他“久后必反”,下令将他斩首。亏得刘备阻止,才免魏延一死。 5xi f0h-`
V$+xJ m
从这一回书开始,魏延便在读者心中成为反面人物,而佩服孔明有先知之明了。 %,GY&hTw
#"6(Q2| l
魏延是不是真的造反,按下慢表,先说魏延的出身。 {SW104nb
GdR>S('
《三国志?魏延传》说,魏延是义阳人(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他出身是卑微的。原来后汉时,带兵的人可以自己招收流散失业的壮丁,归入自己部下,编为队伍,这些人称为“部曲”。他们对主人是一种依附的关系,带有半奴隶性质,当然其中有才能的,同样可以提升。魏延既是刘备的“部曲”,就并非一员降将了。 [Zl
2<yi8O\
魏延追随刘备日久,刘备对他的本领是深有认识的。下面这件事便是一个明证: a =*(>=
iT% aAVs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正是击破曹军,斩了夏侯渊,取得汉中不久之际。汉中这个地区,当时何等重要,应派谁去镇守?关羽在荆州,不能离开,大家都认为应派张飞去,因为张飞正击破张郃,立下大功。不料刘备却提拔了魏延,命他督汉中军事,领汉中太守。这使军中大为惊讶。 VD;Ot<%
wxkCmrV
魏延有没有辜负这个委托呢?他以后一直镇守汉中,并无军事失误。诸葛亮北伐时,派魏延督前部军马,又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他又深入羌中,大破了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升征西将军,进封南郑侯。这就可见其人确有军事才能。《三国志?杨仪传》说:“亮深惜(杨)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也可见诸葛亮并没有歧视他,更不会认定他久后必反的。 9 #TzW9
iE=Yh
但魏延恃勇矜功,性情傲慢,却是事实。他同丞相长史杨仪尤其不协,势成水火。据《三国志?费祎传》说:“军师知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谕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可惜诸葛亮一死,便立即爆发一场生死搏斗,结果魏延失败,“反叛”的罪名便落在他的头上了。 iZ<^p1i
0?KXQD
这是蜀国内部的一场悲剧。 gyj.M`+y
G6(k wv4
,Tc3koi
孔明在军中病逝,魏延和杨仪本来平日不和,此时更因爆发新的矛盾而火并起来,结果魏延被杀。 fHhm)T8KB
8|^dM$
史书上记载这件事是颇有矛盾的。 Td#D\d\R
*Q2;bmIc
一种说法是,诸葛亮病危时,秘密同杨仪、费祎、姜维商定退军计划。孔明死后,杨仪等秘不发丧,先派人探听魏延意见。魏延说:“丞相虽亡,还有我在,决不退军。如果叫我带兵断后,我也不干。”杨仪于是不理魏延,自己引军先退。魏延知道了,却又抢在杨仪前头,先行退兵,而且烧断栈道。杨仪等人从另一路道追赶魏延,到了南谷口,两军相遇,魏延的士卒纷纷散去,于是魏延与数人南奔汉中,被马岱所杀。 l;i,V;@ t
n}==
魏国人写的《魏略》则说,诸葛亮临终时本来叫魏延代理军事,魏延遵嘱退兵,到褒口才发丧。杨仪因平日与魏延不和,怕被杀害,于是扬言魏延要率众反叛,起兵突攻魏延,魏延出其不意,逃走被杀。 8@%Xd^
/x.TF'Z*
两种说法不管如何矛盾,有一件事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魏延当时是一直向南走的。《三国志》说魏延退到南谷口才遇上杨仪的军队;《魏略》说魏延退军到褒口(即南谷口)才为诸葛亮发丧。一按地图,我们就知道,南谷口离汉中郡(南郑)不过几十里,却离诸葛亮死的五丈原有几百里。魏延假如有心造反,怎会不北走投魏,反而南行几百里到汉中附近才忽然造反?魏延又不是小孩子,他岂不知道这是绝不可能成功的么? R`=3lY;
tb,.f3;
由于魏延和杨仪不和,孔明一死,内部便发生争执,争论不决,于是魏延和杨仪各自领兵南行,又各自向成都报告,都说对方不听调度,有意作反。及至到南谷口,两军相遇,展开战斗,魏延所领的只是先锋部队,人数较少,很快给杨仪统率的主力打败了。魏延一死,反叛的帽子就加在他的头上。本来元帅新死,军中内杠,不管谁有道理,失败者也总得吃亏,何况死无对证,于是罪名也就坐定了。这一推测,史学家吕思勉曾经提出来过,看来还是合理的。 dsDoPo0!
R7*Jb-;$!
魏延可说死的冤枉,但杨仪也并未因此大用,诸葛亮的位置由蒋琬继承。杨仪于是十分不满,对费祎说:“丞相死的时候,如果我带一支军队投降魏国,不是比现在好多吗!真是后悔莫及了。”(《三国志?杨仪传》) 'R_U,9y`
;TSnIC)c
这叫做不打自招。杨仪是个什么人,也可以想见了 /p\Ymq
u;J=g
4:第一流武将——赵云 "vLqYc4$
,6t0w|@-k
论三国时代的武将,赵云说得上是第一流人物。 U7PA%
uN$X3Ls_
他是常山真定县人(今石家庄之北)。后汉群雄并起时,他由郡人推举,带一小队地方武装,投入公孙瓒麾下。就在公孙瓒处遇见刘备,两人一见如故,从此结下深交。 i6X/`XW'
K/%aoTO}
他看见公孙瓒是个不能共图大事的人,就借口兄长去世,还乡去了。后来袁绍消灭公孙瓒,刘备又投入袁绍幕下,赵云于是追随刘备,成为刘备的主骑。(事见《三国志·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主骑,应是马军卫队长之类,不属于朝廷的正式官员。)在所谓“贤臣择主而事”这点上,他是颇有眼力的。 (yXVp2k
Wc]Fg9E
由于他是负责警卫工作,在刘备大败于长坂时,他就有保卫甘夫人(《三国演义》说糜夫人在当阳之战中死去,但史无记载。)和刘阿斗的责任。他出生入死,终于保全了甘夫人和后主,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孙权把妹子孙夫人嫁给刘备。孙夫人带来的一批东吴吏卒,骄横不法,连刘备也无可奈何,于是特派赵云主持“内事”,使东吴吏卒不敢再肆无忌惮。 N9*$'
p5 [uVRZ
孙夫人还吴,把阿斗也挟带走了。赵云同张飞拦截长江,夺回阿斗,又立下一次大功。 ^Gyl:hN
fSP~~YSeU
他生平处事谨慎,考虑周到。平定桂阳时,桂阳太守赵范被迫投降,却摆了个美人计,要把寡嫂樊氏嫁给赵云。当时有人好心劝他接受。赵云却说:“赵范被迫投降,其心难测。天下美妇人不少,何必找这麻烦。”后来赵范果然逃走,赵云却丝毫不受牵累。 H}@|ucM"\
h1Lp:@:|
这两件事都可见出赵云的细心。 Y[H_?f=;%
</%H'V@
赵云在大原则上更是把握得很紧。刘备平定益州时,许多人都建议把成都的住宅和城外园地桑田分赐有功将士。独有赵云反对。他说:“从前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贼曹操尚在,我们理应淬砺奋发,力求进取,决不是享乐的时候;而且益州人民饱受战争痛苦,也应把田宅归还他们,使他们安居乐业才是。”这种见识,比之“老子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来着”的人,相距何止千万里! <d^7B9O?&w
h=tu +pn
再有一件事,更可以看出他能从大处着眼。那事在关羽兵败身死以后,刘备痛恨孙权,倾全国之力,要讨伐东吴。赵云当时苦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了魏,孙权自然归附,不用再烦刀兵,曹丕却篡汉自立,这正是我们激励人心,伸张正义的时候。应该早日进攻关中,占据河、渭上流险要之地,关东义士,一定起来响应。若与东吴开战,兵势一交,不能马上解决,得利的只是曹丕罢了。”这一番分析,真是明白犀利。可惜刘备不听,卒至兵败身死。 _pGviGR
B|=maz:_
街亭之战,是魏、蜀以后局势顺逆的一大关键。诸葛孔明亲率大军进攻祁山,令马谡为先锋,而令赵云、邓芝率领少数兵力,虚张声势,由斜谷进兵。原来由斜谷进入关中路近,而由祁山一路,却远了好几百里。孔明是想来一个大迂回,出其不意,直捣长安之背。魏方主将曹真以为蜀兵主力都在斜谷,于是亲统大军迎截。赵云兵少,当然无法前进;不料马谡在街亭惨败,蜀军主力被迫后退,损失重大。独有赵云、邓芝全师而还,兵将毫无损失。这种勇敢镇定,也是人所难及的。如果孔明有知人之明,把马谡和赵云对调一下,也许以后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然而非常可惜,大抵诸葛孔明也认为赵云不过是个卫队长出身,不能独当大任,所以宁可用了马谡。后汉时代,门阀制度依然根深蒂固,连贤如诸葛也是难以避免的。 kV3j}C"
(y=o]Vy
关于赵云的勇猛,《演义》有许多夸张。在文艺作品中,这是容许的。上面所说,却都是根据史书的记载。史书自然难以有溢美之词,但也不可能太离谱。赵云的事迹,还是大体可信的。 Pd "mb~
lhA s!\F
他真不愧为武将中第一流人物。 )*K<;WI WH
QI#*5zm
5:刘禅与诸葛亮 Z<N&UFw7QJ
8|5Gv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与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 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由此踵蹑的问题 就从这里引发:作为刘备的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 这种鱼水型的君臣关系吗?换句话说,刘禅与诸葛亮也能成为“黄金 搭档”吗? "Ju /[#VCJ
Q7~'![(a
还是让史实说话吧。 2{A;du%&
e Wb0^8_
刘禅承续大统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 从事,事之如父。”按照两汉社会的“孝”风,这无非是叫刘禅与诸 葛亮共处,凡事让着几分,似乎诸葛亮亦当仁不让,大权独揽,“政 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X AQGG>
{DU"]c/S
诸葛亮北伐前夕,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虑后主富 于春秋,朱紫难别,”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监管” 刘禅,“后主益严惮之”。刘备逝世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智量甚 大,增修过于所望”,意即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闻 讯,宽心地表示“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可是,仅几年功夫,诸葛 亮又作出另一番天壤之别的相反评价,把刘禅的智商贬得一塌糊涂。 孰真孰假,难道诸葛亮就不怕犯欺君之罪?! ful#Px6m
2+z1h^)W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千秋凛然的《前出师表》吧。在这封表中,诸 葛亮一方面表达了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种种不谐的信息。例如,诸葛亮一再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 体”,“不宜异同”,居然把“宫中府中”放在同等地位,这不是严 重地破坏了朝廷的正常礼义和官场的秩序吗?还需要指出的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口气和语感,简直犹如一个严峻的父亲在冷酷地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难道这种态度符合当时的君臣大义吗?诸葛亮大举北伐之时,正是刘禅青春韶华之际,按照汉代朝廷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使其以一个“见习”皇帝变成“在职”皇帝。可是,诸葛亮常驻于汉中,醉心于北伐,却不一心一意地辅佐和教导刘禅怎样治国。将心比心,刘禅怎能对他没有意见和看法?须知,诸葛亮的最终使命是辅佐刘禅执政而不是代替刘禅执政。 /#f ^n]v
w]nX?S8
根据史书记载,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情绪是在后者死后才逐渐地显露出来的。史称:诸葛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有人又提出“立庙于成都”,“后主不从”。但提出者坚持,刘禅只好让步。试想:倘若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亦是“如鱼得水”,恐怕刘禅就不会再一再二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了吧。 ; DDe.f"
K*Ks" Vx
不仅如此,刘禅还在两个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跟诸葛亮完全不同的举措: zXZir7NfM
pK}=*y~$
其一,废除了丞相制。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和大将军,后又以费�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这种新的政治格局 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 自己则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乃自摄国 事”,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这一举措,能是一 位智商低能到“朱紫难别”地步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吗? S,{tV=&m]
nw6pV%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