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观后感小学作文五年级六百字
1个回答
2016-05-13
展开全部
城市工商业繁荣的礼赞
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对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作了百科全书式的描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杰作,它是一幅真实描绘汴京――12世纪时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商业繁荣景象的巨幅画卷.从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画的精美细致,人物的传神和自然景观的协调之美,突出作者作画的功底之深,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城门上竟没有一个守城的士兵,虹桥上设满各种各样的小摊,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虽是初春季节,春寒料峭,却有人穿着简陋,衣不蔽体,辛苦地搬运着沉重的物品,同时又有人穿着绫罗绸缎,手里拿着扇子,在街道上悠闲散步,从中可看出当时社会两极分化天上人间般的生活. (潘娇)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用矿物颜料石青、石绿敷色,在画法上属青绿山水,这幅画风格十分华丽,山水画古往今来不计其数,但我觉得这幅画给人的感受有实有虚,梦幻一般,对于山水所采用的颜色处理也非常得当,在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画面之下,有明有暗的阴影光线处理,比例恰当的山水房屋树木,让人有身临其境却又觉得意境虚幻如梦境一般,由今人看来,仿佛是隐居山中的万家,开遍灯火,照彻整个画面如蓬莱仙岛.值得注意的是,画家王希孟作这幅画时才18岁,但笔法却已相当老练,特别是其对于色彩的把握力,更让人看出他高超的画技,笔法大胆,是其年轻的象征,入笔细致,可看出他作画的认真态度,但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用色和明暗处理.
(戴辰冰)
南宋杨无咎的«四梅图卷之一»是一幅很有韵味的梅花图,古人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果;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作者把古人的审美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其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梅曲、欹、疏的三大特点,他用苍劲有力的笔锋描绘梅的枝干,让人感受到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无畏,不惧严寒的气度,又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纤柔的姿态,突显梅花可人的另一面,这样刚柔结合,使梅花富有拟人气息.洁白的花瓣令人感受到梅花的纯洁静谧,与潇洒不羁的枝条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表现了梅花的情态.这样一幅梅花图使人更能体悟到梅花不凡的气质,给人以无限启迪,梅花的精神确实震撼人的心灵,难怪古代画家喜爱以梅花为题材来作画,梅花独一无二的特点在杨无咎的画笔之下展露无遗. (施士超)
文同的«墨竹图»线条组合交错,变幻丰富,作用是通过墨竹的形象表现,发挥出笔墨的长处,将竹子的君子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中墨色有深有淡,并且处理得十分得当,粗粗观看,人一种纷繁零乱却又错落有致的感觉,细致端详,又不乏细腻之处,竹枝看似弯曲却透着昂扬的生气,体现出坚忍不拔的品性,而竹叶的线条颇为紧凑,更加强了它品性的体现.图中画的是整棵竹的一部分,却没有把它的源头画出来,给人若即若离之感,它既重了形,更突出了神,平凡之中见高贵,见画如见人,文同此画堪称是花鸟画中极品. (朱明捷)
«江山如此多娇»是由我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而创作的,作品以绘画形象再现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磅礴气象,这幅画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指导,经过改动后使作品的气度、尺度与宏伟的大会堂建筑取得和谐,此画给人磅礴伟岸的气势,一种蒸蒸日上之感,站在山顶,俯览群峰,阔大无尽,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人民终于站起来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有着一颗奋发向上、团结的心,中国的土地是广阔富饶的,画中显示的中国大地具有容纳万物的气度,表现出更为宏观的现代意识、时代气息. (黄海涛)
徐渭其人
明代画家徐渭一生多劫,怀才不遇,可谓境遇诸多不顺,但他的画作在画史上的影响却是颇深的,以«墨葡萄»为例,这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山水作品,图中所画的葡萄姿态各异,深浅不一,颇具层次感.葡萄藤虽柔亦韧,似乎也从一定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固我.再看画中那首自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寒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犹其是颈联,说出作者的辛酸与悲哀.怀揣一身才学抱负却无处施展,这是何其不幸啊!书中另一幅徐渭的画像,从他的眉眼中一股淡定之气即扑面而来,但从稍带忧郁的眼神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是不如意的,没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大器晚成的欣慰快然,有的只是一种看透世事凄凉,人情冷暖的疲惫之态,哀莫大于心死,徐渭一生的悲也多,苦也多,而独独少乐.”天不仁兮降乱世,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一个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人生,正如徐渭啊!
人生一世,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愿这悲苦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好生安息,再不为”笔底明珠无处卖”而苦恼. (张婧尔)
满怀希望,憧憬未来――«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构图:主人公卖花女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在主人公双眼眺望的方向留白,满怀希望,寓意深刻.
造型:卖花女衣着朴素,扎着长长的麻花辫,手提一篮春意盎然的鲜花,目光炯炯有神,望着前方,以侧脸示人,脸型轮廓清晰明了.
选题:作者捕捉生活中一位普通的卖花小女孩的形象,贴切再现百姓生活,真实却又不失艺术地表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渴望幸福的生活.
色彩:全画以水墨勾勒,但并没有太多水的朦胧处理,以墨色为主,而一篮红色的鲜花则是全画最突出的一部分,深深抓住读者自己的眼睛,令人回味.墨色流畅,干湿浓淡自然,以完全松弛的线条描绘出衣服的褶皱,人物脸型,而头发用了大量的深墨色,并留出空白表现发质的反光,这一技法在过去的人物画法中不曾运用,传统中见创新.
意境:全画通过一位在生活底层的普通小女孩卖花的景象,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普通百姓在期盼新中国成立,早日安定繁荣的美好愿望.而画中小女孩那满怀鲜花,眺望远方的深邃表情也似乎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幸福之花必将撒遍人间. (顾昱)
(清)郑燮«兰竹石图»
作者自题”――既又见大涤子画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弥缝其间――”.兰竹之势与石之势交相辉映,一零一整,一柔一刚,将兰竹之韧,石之坚互相衬托着表现出来,兰竹因有石而愈发浑厚,再加上浓淡墨色的相互映衬将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兰竹”弥缝其间”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给人清高脱俗的感觉,宁静而惬意.我觉得这幅作品蛮淡雅,看着蛮舒服的,又因兰竹坚韧的品性,顽强的特质,两者结合在一起,使整幅画带上了高洁的色彩,让人折服.我喜欢其中兰竹的笔法,运用笔峰转换画出叶片的正面侧面,用浓淡的墨色画出兰竹的层次与疏密,每一张叶片都似乎带上鲜明的柔韧个性而置于一块儿,又很整体,既散而又”整”. (曹黎)
(清)郑燮«兰竹石图»
这幅作品整体清逸雅洁,超凡脱俗,恰倒好处地体现了兰草高洁的品性与生于峭壁而难求,画家以书法线条勾勒兰叶,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准确表现了兰叶的纤长,又以笔锋的顿挫,线条的粗细表现兰叶偃仰反侧的姿态.兰叶错落有致,繁复交错的姿态不给人以杂乱之感,是因为画家画出的兰叶片片不同,又依山势而生,感觉自然清新,画家所画山石,以较粗的线条,写意手法画就,与兰叶的精致形成对比.画家有以浓墨表现兰叶,淡墨和次淡墨表现兰花与山石,虚实得当,主次分明,突出兰草的雅致姿态,并在画面右下部较为空白的部分题诗数行,既弥补了画面空白,又平衡了整个画幅,使画面更觉清俊脱俗.画家以兰草来表达自身高洁与傲然的品性,抒发自身不恋官禄的性格. (张思婕)
苏州拙政园
苏州的拙政园属于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一般规模不大,因此拙政园与其他私家园林一样,在景区划分和造景上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拙政园则将这一境界发挥得淋漓尽致,园内幽冷的小湖,怪石嶙峋的假山,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古朴典雅的建筑,置身其中,无不让人感到自己就是那退归山林的官吏或富商,就是这悠悠园林的主人,在午后淡淡的阳光中,悠闲地品茗,兴致来时,挥毫泼墨,享受着”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追求清雅幽静,闲云野鹤般的乐趣.园内曲折变化的古朴长廊,错落有致的假山清池,婆娑树影中若隐若现的亭台轩榭,以及那将无限情趣隐藏于有限视野中的园洞门\屏风,无不体现园林主人淡泊名利,豁然旷达的情趣.(俞震)
江南私家园林一般多为小巧精致,追求细腻而富变化,«园治»中写到”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便是根据园林本身地基和地形的不同特点,对构成园景的各种建筑或山石或草木做一个合理的安排,以达到”精而合宜”;而”借”,更为精粹,”巧而得体”,园林主人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在这依傍家宅的美景中,享受”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不失清净淡雅.
如我漫步在这小巧玲珑的园子中,不禁会和北京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来个对比,那种宏伟的气派,皇家气息,固然能让人一惊,可这江南特有的细腻宁静之感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在这烟雨弥漫的江南矗立一座气派的皇家园林,那必然会有一点不和谐之感,所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一份感觉必然要由这私家园林独有的韵味来衬托.而那些建造园子的文人们,一定是体会到这种韵味儿,再也不忍将那皇家的气派硬扣到江南这块细腻精致的土地上.如是我,我也一样.(谢茉晗)
展子虔«游春图»是人们公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作品.整幅画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呈现水,相对而言两岸的山与树显得十分渺小,尤其是人,或立或骑或乘舟渡江,星星点点地都身着白衣点缀其中.陆地上的树大都还未长出叶子,原本一幅萧条的景象,云雾缭绕下的山却让人感到了一丝丝律动的意味,再加上人的点缀,原本平淡亢沉的画面顿时活泼了起来.
放眼望去,滔滔江水忘情地流着,沉睡一冬的青山绿水又慢慢恢复了从前的节奏,即便数枝横七竖八地扎得人心生疼,那潺潺流水依旧能抚平根根突兀,远处的山与水与天相连,一派广阔豪迈的景象,疲倦的冬装褪去,又是一种旷达、释然的意境.
近处的几根桃树正绽放着粉色的桃花,远处山间的房屋若隐若现,骑行者沿着江边蜿蜒前行,似要把这春意带入深山.
故冬已去而春正开. (柳灵颖)
«踏歌图»马远
这是一幅表现民俗的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追求单纯与精练,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想,这是一幅令人眼前一亮的画,回顾画史,皇家画师用奢华的笔法绘出一幅又一幅纸醉金迷的画供皇家消遣,他们的文化是百姓不敢承受的,他们的文化不能代表画史,而俯视民间,他们的作品虽然反映着底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却显得平面了些,而«踏歌图»就象是霹雳一样,”大斧劈皴”的画法劈平了混沌的平面,给人新鲜自由的呼吸.
徜徉于画中,我闻到了山间独特的芳草气息,也隐约听到远山传来的踏歌声,感到山的伟岸沉稳,水的灵动秀美,石的刚硬不阿,画家对山石的轮廓画得如此清晰了然,以至于我都可以感觉到山石中孕育着的那些美好的品质. (王莉娜)
«踏歌图»马远
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对景色大胆剪裁,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认为这幅山水,笔锋刚劲有力,浑然天成,山好似用斧子劈过一样,树也笔直刚毅,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这正是马远之画的独特之处.再看山下那一片空白,这样独特的剪裁,既画出了山的悠远淡泊之意韵,也颇有新意和视觉美感.山水充满画家的情感,笔锋的刚劲是画家一生不得志,对中庸、腐败朝廷的悲愤之情,男子气概跃然纸上,而山下的留白,暗喻朝廷对江山统治的留有空白,画出当时的社会状态.这幅画是画家情绪、生活、社会的真实表现,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乏创新之举,具有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识价值.我看到一位借画抒情的老者,把自己的人生壮情全寄托在一纸山水之中,刚劲的笔锋,突破常规的剪裁像要打破时代的束缚,是画家一腔悲情的体现. (尹诚敏)
«踏歌图»马远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3幅画与同时代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基调,画面笔法苍劲,远处矗立着突兀的山石,似有危机之感,近处有牧童在放牧嬉戏,又展现祥和安宁的生活风俗,也许是寄予的希望,画面简单却又让人看后记忆犹新,树木、山峰,以及蜿蜒的山路,均是苍劲稀疏的几笔,并无太多的柔和与琐碎,画中有力的笔法中隐约显示出画家的坚毅性格.在南宋,人民处于动乱中,统治者腐败无能,画家以这硬朗笔调勇于向平庸挑战,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恨,为国家命运担忧,由此可见画家崇高的忧国爱国情感与大胆坚韧的品性.从这一幅山水画中,我可以感受到画家试图冲破时代的桎锆,渴望挥洒自我个性,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具备创新的技巧,更源于向人展示的是绘画人本身的品行与情操,情感,这使静止的画面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而被提到更高的境界. (张舒苡)
«踏歌图»马远
这幅画给人大气广阔的感受,画中运用浓墨淡墨勾勒出远近前后的层次,并用刚劲的笔锋画出山的棱角,使山凹凸有致,松树上的松针栩栩如生.又渲染了远山和隐藏在山中的松树,若隐若现,效果逼真,浓墨画就的几块大石给人沉重透不过气的感受.此画在表现各种物体形态上也有许多出彩之处,松树和山都用了下粗上尖的笔法,格外挺拔,又给人无限遐想空间,同时山中的房子也有优美的形态,露出几扇窗,露出一个屋顶,都给人森林深处,神秘难测的感觉,画中的树干形态也是蜿蜒曲折的,却苍劲有力.
此画在构图上由下往上,由重到轻,由深到浅,给人地下天上的感受,山中的景物排放错落高低有致,很有视觉想象.
这幅画营造了一种山林深处的意境,我以为这幅画在层次处理,用墨及营造山林气氛上做得很好,只是画面底下偏重,略有不足. (孔祥祥)
«踏歌图»马远
这是表现民俗风情的山水画,笔法写实,画中嬉戏的孩童栩栩如生,近处山石、竹枝,远处山峰、松柏映衬之下,全然不失写意的潇洒自在.这样一种笔法上的写实和思想情趣上的写意,把画的清新活泼和大气磅礴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在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出来.
画面的山石画法运用了大斧劈皴,用干焦的墨色熨透出了山石皱瘦而峰起的态势,给深山老石以一种不近尘世的清高之感,似乎深入云霄而临人之上,豪迈逼人而具洒然风度.这样老迈而刚劲的山石与近处活泼清丽的孩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给山石以生机,山石给孩子以庇佑和关怀,似乎这样的孩子生来就该属于这样的自然,这样的自然生来就该润养这样的生命.
画面近景远景之间采用了似若烟岚的空白,手法类似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此拉开前景与远景的空间距离,更让人感受远山摄人的雄浑高峻,这样的空白也给人一种时间上的辽远感,似乎远山伫立在那里而从未摇过,让人领悟天地恒昌,感受山水永存,若不是隐现松柏间的一角阁楼,真让人以为这是深山仙境一景. (陈斯扬)
~~~~~~~~~~~~~~~~~~~~~~~~~~~~~~~~~~~~~~~~~~~~~~~~~~~~~~~~~~~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对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作了百科全书式的描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杰作,它是一幅真实描绘汴京――12世纪时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商业繁荣景象的巨幅画卷.从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画的精美细致,人物的传神和自然景观的协调之美,突出作者作画的功底之深,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城门上竟没有一个守城的士兵,虹桥上设满各种各样的小摊,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虽是初春季节,春寒料峭,却有人穿着简陋,衣不蔽体,辛苦地搬运着沉重的物品,同时又有人穿着绫罗绸缎,手里拿着扇子,在街道上悠闲散步,从中可看出当时社会两极分化天上人间般的生活. (潘娇)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用矿物颜料石青、石绿敷色,在画法上属青绿山水,这幅画风格十分华丽,山水画古往今来不计其数,但我觉得这幅画给人的感受有实有虚,梦幻一般,对于山水所采用的颜色处理也非常得当,在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画面之下,有明有暗的阴影光线处理,比例恰当的山水房屋树木,让人有身临其境却又觉得意境虚幻如梦境一般,由今人看来,仿佛是隐居山中的万家,开遍灯火,照彻整个画面如蓬莱仙岛.值得注意的是,画家王希孟作这幅画时才18岁,但笔法却已相当老练,特别是其对于色彩的把握力,更让人看出他高超的画技,笔法大胆,是其年轻的象征,入笔细致,可看出他作画的认真态度,但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用色和明暗处理.
(戴辰冰)
南宋杨无咎的«四梅图卷之一»是一幅很有韵味的梅花图,古人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果;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作者把古人的审美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其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梅曲、欹、疏的三大特点,他用苍劲有力的笔锋描绘梅的枝干,让人感受到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无畏,不惧严寒的气度,又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纤柔的姿态,突显梅花可人的另一面,这样刚柔结合,使梅花富有拟人气息.洁白的花瓣令人感受到梅花的纯洁静谧,与潇洒不羁的枝条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表现了梅花的情态.这样一幅梅花图使人更能体悟到梅花不凡的气质,给人以无限启迪,梅花的精神确实震撼人的心灵,难怪古代画家喜爱以梅花为题材来作画,梅花独一无二的特点在杨无咎的画笔之下展露无遗. (施士超)
文同的«墨竹图»线条组合交错,变幻丰富,作用是通过墨竹的形象表现,发挥出笔墨的长处,将竹子的君子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中墨色有深有淡,并且处理得十分得当,粗粗观看,人一种纷繁零乱却又错落有致的感觉,细致端详,又不乏细腻之处,竹枝看似弯曲却透着昂扬的生气,体现出坚忍不拔的品性,而竹叶的线条颇为紧凑,更加强了它品性的体现.图中画的是整棵竹的一部分,却没有把它的源头画出来,给人若即若离之感,它既重了形,更突出了神,平凡之中见高贵,见画如见人,文同此画堪称是花鸟画中极品. (朱明捷)
«江山如此多娇»是由我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而创作的,作品以绘画形象再现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磅礴气象,这幅画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指导,经过改动后使作品的气度、尺度与宏伟的大会堂建筑取得和谐,此画给人磅礴伟岸的气势,一种蒸蒸日上之感,站在山顶,俯览群峰,阔大无尽,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人民终于站起来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有着一颗奋发向上、团结的心,中国的土地是广阔富饶的,画中显示的中国大地具有容纳万物的气度,表现出更为宏观的现代意识、时代气息. (黄海涛)
徐渭其人
明代画家徐渭一生多劫,怀才不遇,可谓境遇诸多不顺,但他的画作在画史上的影响却是颇深的,以«墨葡萄»为例,这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山水作品,图中所画的葡萄姿态各异,深浅不一,颇具层次感.葡萄藤虽柔亦韧,似乎也从一定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固我.再看画中那首自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寒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犹其是颈联,说出作者的辛酸与悲哀.怀揣一身才学抱负却无处施展,这是何其不幸啊!书中另一幅徐渭的画像,从他的眉眼中一股淡定之气即扑面而来,但从稍带忧郁的眼神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是不如意的,没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大器晚成的欣慰快然,有的只是一种看透世事凄凉,人情冷暖的疲惫之态,哀莫大于心死,徐渭一生的悲也多,苦也多,而独独少乐.”天不仁兮降乱世,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一个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人生,正如徐渭啊!
人生一世,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愿这悲苦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好生安息,再不为”笔底明珠无处卖”而苦恼. (张婧尔)
满怀希望,憧憬未来――«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构图:主人公卖花女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在主人公双眼眺望的方向留白,满怀希望,寓意深刻.
造型:卖花女衣着朴素,扎着长长的麻花辫,手提一篮春意盎然的鲜花,目光炯炯有神,望着前方,以侧脸示人,脸型轮廓清晰明了.
选题:作者捕捉生活中一位普通的卖花小女孩的形象,贴切再现百姓生活,真实却又不失艺术地表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渴望幸福的生活.
色彩:全画以水墨勾勒,但并没有太多水的朦胧处理,以墨色为主,而一篮红色的鲜花则是全画最突出的一部分,深深抓住读者自己的眼睛,令人回味.墨色流畅,干湿浓淡自然,以完全松弛的线条描绘出衣服的褶皱,人物脸型,而头发用了大量的深墨色,并留出空白表现发质的反光,这一技法在过去的人物画法中不曾运用,传统中见创新.
意境:全画通过一位在生活底层的普通小女孩卖花的景象,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普通百姓在期盼新中国成立,早日安定繁荣的美好愿望.而画中小女孩那满怀鲜花,眺望远方的深邃表情也似乎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幸福之花必将撒遍人间. (顾昱)
(清)郑燮«兰竹石图»
作者自题”――既又见大涤子画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弥缝其间――”.兰竹之势与石之势交相辉映,一零一整,一柔一刚,将兰竹之韧,石之坚互相衬托着表现出来,兰竹因有石而愈发浑厚,再加上浓淡墨色的相互映衬将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兰竹”弥缝其间”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给人清高脱俗的感觉,宁静而惬意.我觉得这幅作品蛮淡雅,看着蛮舒服的,又因兰竹坚韧的品性,顽强的特质,两者结合在一起,使整幅画带上了高洁的色彩,让人折服.我喜欢其中兰竹的笔法,运用笔峰转换画出叶片的正面侧面,用浓淡的墨色画出兰竹的层次与疏密,每一张叶片都似乎带上鲜明的柔韧个性而置于一块儿,又很整体,既散而又”整”. (曹黎)
(清)郑燮«兰竹石图»
这幅作品整体清逸雅洁,超凡脱俗,恰倒好处地体现了兰草高洁的品性与生于峭壁而难求,画家以书法线条勾勒兰叶,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准确表现了兰叶的纤长,又以笔锋的顿挫,线条的粗细表现兰叶偃仰反侧的姿态.兰叶错落有致,繁复交错的姿态不给人以杂乱之感,是因为画家画出的兰叶片片不同,又依山势而生,感觉自然清新,画家所画山石,以较粗的线条,写意手法画就,与兰叶的精致形成对比.画家有以浓墨表现兰叶,淡墨和次淡墨表现兰花与山石,虚实得当,主次分明,突出兰草的雅致姿态,并在画面右下部较为空白的部分题诗数行,既弥补了画面空白,又平衡了整个画幅,使画面更觉清俊脱俗.画家以兰草来表达自身高洁与傲然的品性,抒发自身不恋官禄的性格. (张思婕)
苏州拙政园
苏州的拙政园属于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一般规模不大,因此拙政园与其他私家园林一样,在景区划分和造景上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拙政园则将这一境界发挥得淋漓尽致,园内幽冷的小湖,怪石嶙峋的假山,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古朴典雅的建筑,置身其中,无不让人感到自己就是那退归山林的官吏或富商,就是这悠悠园林的主人,在午后淡淡的阳光中,悠闲地品茗,兴致来时,挥毫泼墨,享受着”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追求清雅幽静,闲云野鹤般的乐趣.园内曲折变化的古朴长廊,错落有致的假山清池,婆娑树影中若隐若现的亭台轩榭,以及那将无限情趣隐藏于有限视野中的园洞门\屏风,无不体现园林主人淡泊名利,豁然旷达的情趣.(俞震)
江南私家园林一般多为小巧精致,追求细腻而富变化,«园治»中写到”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便是根据园林本身地基和地形的不同特点,对构成园景的各种建筑或山石或草木做一个合理的安排,以达到”精而合宜”;而”借”,更为精粹,”巧而得体”,园林主人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在这依傍家宅的美景中,享受”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不失清净淡雅.
如我漫步在这小巧玲珑的园子中,不禁会和北京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来个对比,那种宏伟的气派,皇家气息,固然能让人一惊,可这江南特有的细腻宁静之感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在这烟雨弥漫的江南矗立一座气派的皇家园林,那必然会有一点不和谐之感,所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一份感觉必然要由这私家园林独有的韵味来衬托.而那些建造园子的文人们,一定是体会到这种韵味儿,再也不忍将那皇家的气派硬扣到江南这块细腻精致的土地上.如是我,我也一样.(谢茉晗)
展子虔«游春图»是人们公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作品.整幅画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呈现水,相对而言两岸的山与树显得十分渺小,尤其是人,或立或骑或乘舟渡江,星星点点地都身着白衣点缀其中.陆地上的树大都还未长出叶子,原本一幅萧条的景象,云雾缭绕下的山却让人感到了一丝丝律动的意味,再加上人的点缀,原本平淡亢沉的画面顿时活泼了起来.
放眼望去,滔滔江水忘情地流着,沉睡一冬的青山绿水又慢慢恢复了从前的节奏,即便数枝横七竖八地扎得人心生疼,那潺潺流水依旧能抚平根根突兀,远处的山与水与天相连,一派广阔豪迈的景象,疲倦的冬装褪去,又是一种旷达、释然的意境.
近处的几根桃树正绽放着粉色的桃花,远处山间的房屋若隐若现,骑行者沿着江边蜿蜒前行,似要把这春意带入深山.
故冬已去而春正开. (柳灵颖)
«踏歌图»马远
这是一幅表现民俗的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追求单纯与精练,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想,这是一幅令人眼前一亮的画,回顾画史,皇家画师用奢华的笔法绘出一幅又一幅纸醉金迷的画供皇家消遣,他们的文化是百姓不敢承受的,他们的文化不能代表画史,而俯视民间,他们的作品虽然反映着底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却显得平面了些,而«踏歌图»就象是霹雳一样,”大斧劈皴”的画法劈平了混沌的平面,给人新鲜自由的呼吸.
徜徉于画中,我闻到了山间独特的芳草气息,也隐约听到远山传来的踏歌声,感到山的伟岸沉稳,水的灵动秀美,石的刚硬不阿,画家对山石的轮廓画得如此清晰了然,以至于我都可以感觉到山石中孕育着的那些美好的品质. (王莉娜)
«踏歌图»马远
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对景色大胆剪裁,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认为这幅山水,笔锋刚劲有力,浑然天成,山好似用斧子劈过一样,树也笔直刚毅,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这正是马远之画的独特之处.再看山下那一片空白,这样独特的剪裁,既画出了山的悠远淡泊之意韵,也颇有新意和视觉美感.山水充满画家的情感,笔锋的刚劲是画家一生不得志,对中庸、腐败朝廷的悲愤之情,男子气概跃然纸上,而山下的留白,暗喻朝廷对江山统治的留有空白,画出当时的社会状态.这幅画是画家情绪、生活、社会的真实表现,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乏创新之举,具有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识价值.我看到一位借画抒情的老者,把自己的人生壮情全寄托在一纸山水之中,刚劲的笔锋,突破常规的剪裁像要打破时代的束缚,是画家一腔悲情的体现. (尹诚敏)
«踏歌图»马远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3幅画与同时代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基调,画面笔法苍劲,远处矗立着突兀的山石,似有危机之感,近处有牧童在放牧嬉戏,又展现祥和安宁的生活风俗,也许是寄予的希望,画面简单却又让人看后记忆犹新,树木、山峰,以及蜿蜒的山路,均是苍劲稀疏的几笔,并无太多的柔和与琐碎,画中有力的笔法中隐约显示出画家的坚毅性格.在南宋,人民处于动乱中,统治者腐败无能,画家以这硬朗笔调勇于向平庸挑战,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恨,为国家命运担忧,由此可见画家崇高的忧国爱国情感与大胆坚韧的品性.从这一幅山水画中,我可以感受到画家试图冲破时代的桎锆,渴望挥洒自我个性,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具备创新的技巧,更源于向人展示的是绘画人本身的品行与情操,情感,这使静止的画面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而被提到更高的境界. (张舒苡)
«踏歌图»马远
这幅画给人大气广阔的感受,画中运用浓墨淡墨勾勒出远近前后的层次,并用刚劲的笔锋画出山的棱角,使山凹凸有致,松树上的松针栩栩如生.又渲染了远山和隐藏在山中的松树,若隐若现,效果逼真,浓墨画就的几块大石给人沉重透不过气的感受.此画在表现各种物体形态上也有许多出彩之处,松树和山都用了下粗上尖的笔法,格外挺拔,又给人无限遐想空间,同时山中的房子也有优美的形态,露出几扇窗,露出一个屋顶,都给人森林深处,神秘难测的感觉,画中的树干形态也是蜿蜒曲折的,却苍劲有力.
此画在构图上由下往上,由重到轻,由深到浅,给人地下天上的感受,山中的景物排放错落高低有致,很有视觉想象.
这幅画营造了一种山林深处的意境,我以为这幅画在层次处理,用墨及营造山林气氛上做得很好,只是画面底下偏重,略有不足. (孔祥祥)
«踏歌图»马远
这是表现民俗风情的山水画,笔法写实,画中嬉戏的孩童栩栩如生,近处山石、竹枝,远处山峰、松柏映衬之下,全然不失写意的潇洒自在.这样一种笔法上的写实和思想情趣上的写意,把画的清新活泼和大气磅礴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在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出来.
画面的山石画法运用了大斧劈皴,用干焦的墨色熨透出了山石皱瘦而峰起的态势,给深山老石以一种不近尘世的清高之感,似乎深入云霄而临人之上,豪迈逼人而具洒然风度.这样老迈而刚劲的山石与近处活泼清丽的孩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给山石以生机,山石给孩子以庇佑和关怀,似乎这样的孩子生来就该属于这样的自然,这样的自然生来就该润养这样的生命.
画面近景远景之间采用了似若烟岚的空白,手法类似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此拉开前景与远景的空间距离,更让人感受远山摄人的雄浑高峻,这样的空白也给人一种时间上的辽远感,似乎远山伫立在那里而从未摇过,让人领悟天地恒昌,感受山水永存,若不是隐现松柏间的一角阁楼,真让人以为这是深山仙境一景. (陈斯扬)
~~~~~~~~~~~~~~~~~~~~~~~~~~~~~~~~~~~~~~~~~~~~~~~~~~~~~~~~~~~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