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缬的现状发展
温州夹缬稀世而独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缬当时尚是温州的婚嫁必备之物,在民间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冠以方夹被,双纱被,敲花被,大花被等美丽称谓;或凭图案呼为百子被,龙凤被,状元被等。闺女一旦许下夫家,娘家必为她张罗夹被--挑个好日子纺纱,织布,然后送往染坊,夹上16方或12方寓意吉祥的蓝白图案。一些地区,如永强,甚至认为新婚夫妇若不盖双纱被,小家庭必将不和睦,或短寿夭折,或无儿子。而女方的娘家将不断地被子人埋怨:嫁囡儿连一床双纱被也没有!所以即便是最贫困的人家,也要赶制一床单纱纺制的单纱被以备女儿出阁之用。另一些地区,如永嘉,则较为通融,常由男方出棉花,女方纺织成被,唤做娶一个老婆,几哩棉花,几哩贮麻,几哩财礼银。
染坊出来的夹缬为窄长条,取回家,裁成被子,图案两两相向(前2幅头朝上,后2幅头朝下),以便抵足而眠的夫妇均能看到端端整整的百子。结婚那天,为了讨彩,常用胭脂点染图中人物唇部,或以红色双线绕被边挑缝一匝。姐妹们边弄胭脂,红线,边为新嫁娘吟唱:四角四耳朵,四四十六堂.堂堂放八仙,嘴嘴放横胭...
夹缬是约在1300年前唐代发明的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它是用雕成对称的花版将织物夹在中间进行染色,属于我们今天所称防染印花中的一种。夹缬虽在辽宋时期依然兴盛,但到明清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到近代基本绝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意外地在浙江南部温州地区又找到了民间流存的夹缬作品。经过传统艺术以及文化遗产的学者们和爱好者们的大量工作,基本弄清了浙南夹缬的工艺、艺术、分布及传承情况。2005年,浙南夹缬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