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广东赛区)初赛的答案 谢谢

 我来答
www_gds
2011-03-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万
展开全部
  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初赛试题(广东赛区)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计100分)
  一.(每小题2分,共28分)
  1.A 2.A 3.B 4.D 5.B 6.A 7.B 8.A 9.D 10.D 11.D 12.B 13.A 14.C

  二、(21分)
  15.(4分)(1) N2 (2)SO42- (3)Hg (4)Ca(OH)2
  16.(3分)(1)铁(Fe)(2)B (3)C
  17.(3分) (1)= (2)NaCl (3)C
  18.(4分) NaOH CO2(各1分) 2NaOH + CO2== Na2CO3+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19.(7分)(各1分)(1)c(e) b(d ) (2) 热固性 (3)①铁 ②钙 ③蛋白质 脂肪 糖类(答对1问不给分, 答对2问给0.5分) 1.8

  三、(14分)
  20.(6分)(1)H2 C O2 CuO (各1分)
  (2)CH4十2O2 CO2十2H2O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1.(8分)⑴2FeCl3+Cu==CuCl2+2FeCl2 (2分) Fe、Cu(少答不给分) FeCl3
  ⑵Zn、Fe、Cu(少答不给分) ZnCl2 ⑶因为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2分)
  (其他每空各1分)

  四、(24分)
  22.(10分)(1)试管 集气瓶 (2)C D (2分)
  (3)2KClO3 MnO2═══△2KCl+3O2↑(2分)(2KMnO4△K2MnO4+MnO2+O2↑) E(C)
  (4)a(c) A(B) D (其他每空各1分)
  23.(14分)Ⅰ.(1)NH4HCO3+NaCl====NH4Cl+NaHCO3↓(2分)2NaHCO3 Na2CO3+H2O+CO2↑(2分) (2)NH3 AgNO3
  Ⅱ.(1)驱赶装置中的气体,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D中碱石灰完全吸收(2分)
  氢氧化钠溶液 (2)偏大 (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被D中碱石灰吸收使
  测定结果偏大(2分) (4)88.3%(2分) (其他每空各1分)

  五、(13分)
  24.(5分)(1)6:1:8(1分) (2)25(2分) (3)3000 (2分)
  25.(8分)(1) 3 (2分)(由1和2可知加入10g水最多溶解3.2g KCl,而第三、第四次加水后溶解KCl为4.05g-3g<3.2g,则第三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则m=3,原混合物中KClO3为15.25g-3g=12.25g 。)
  (2) 12.25g(1分)
  (3) 解: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1分)
  245 96
  12.25 g x (2分)
  245/96 = 12.25 g/x x =4.8 g (2分)
  答:可制得氧气4.8克。

  第二部分(共计20分)

  六、(20分)
  26.(10分) (每空2分)
  (1)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3)白色沉淀 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4)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OH- (合理即可)
  27.(10分)
  (1)CuO + H2SO4 == CuSO4 + H2O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需要制取CO且CO有毒、尾气CO未处理、实验装置复杂等 (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2分)
  (3)硫酸亚铁 (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匿名用户
2011-03-27
展开全部
我刚刚考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仅有得
2011-03-27 · TA获得超过39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我明天考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3-28
展开全部
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初赛试题(广东赛区)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计100分)
一.(每小题2分,共28分)
1.A 2.A 3.B 4.D 5.B 6.A 7.B 8.A 9.D 10.D 11.D 12.B 13.A 14.C

二、(21分)
15.(4分)(1) N2 (2)SO42- (3)Hg (4)Ca(OH)2
16.(3分)(1)铁(Fe)(2)B (3)C
17.(3分) (1)= (2)NaCl (3)C
18.(4分) NaOH CO2(各1分) 2NaOH + CO2== Na2CO3+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19.(7分)(各1分)(1)c(e) b(d ) (2) 热固性 (3)①铁 ②钙 ③蛋白质 脂肪 糖类(答对1问不给分, 答对2问给0.5分) 1.8

三、(14分)
20.(6分)(1)H2 C O2 CuO (各1分)
(2)CH4十2O2 CO2十2H2O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1.(8分)⑴2FeCl3+Cu==CuCl2+2FeCl2 (2分) Fe、Cu(少答不给分) FeCl3
⑵Zn、Fe、Cu(少答不给分) ZnCl2 ⑶因为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2分)
(其他每空各1分)

四、(24分)
22.(10分)(1)试管 集气瓶 (2)C D (2分)
(3)2KClO3 MnO2═══△2KCl+3O2↑(2分)(2KMnO4△K2MnO4+MnO2+O2↑) E(C)
(4)a(c) A(B) D (其他每空各1分)
23.(14分)Ⅰ.(1)NH4HCO3+NaCl====NH4Cl+NaHCO3↓(2分)2NaHCO3 Na2CO3+H2O+CO2↑(2分) (2)NH3 AgNO3
Ⅱ.(1)驱赶装置中的气体,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D中碱石灰完全吸收(2分)
氢氧化钠溶液 (2)偏大 (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被D中碱石灰吸收使
测定结果偏大(2分) (4)88.3%(2分) (其他每空各1分)

五、(13分)
24.(5分)(1)6:1:8(1分) (2)25(2分) (3)3000 (2分)
25.(8分)(1) 3 (2分)(由1和2可知加入10g水最多溶解3.2g KCl,而第三、第四次加水后溶解KCl为4.05g-3g<3.2g,则第三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则m=3,原混合物中KClO3为15.25g-3g=12.25g 。)
(2) 12.25g(1分)
(3) 解: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1分)
245 96
12.25 g x (2分)
245/96 = 12.25 g/x x =4.8 g (2分)
答:可制得氧气4.8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kkfootkkfoot
2011-03-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请将第14小题图纵坐标上的 “2.2”改为“1.1”。

2011江西化学初赛试题答案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D C AD D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C BD B C C B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31分)
16.(5分)(1)水(H2O) (2)A (3)明矾 ClO2 (4)B
17.(3分)小于7 Na2S2O5+ H2SO4= Na2SO4+H2O+2SO2↑ 复分解反应
18.(5分) (1)相同,不相同,相同。(2)12 0
19.(6分)(1)CO和CuO CO+CuO Cu+CO2
(2) O2 和C C+O2 CO2 (两组答案交换也可)
20.(8分)(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1分)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流入试管,再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证明有O2生成。(2分);(3)MnO2(1分); 气泡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分)
(4)①B(1分);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1分)。
21.(4分)(1)置换反应 (2) SnCl4 (3) 90.0% (2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2.(4分)(1)红色液体变为无色 (2)乙
(3)Ca(OH)2溶液 [或Ba(OH)2溶液] (4)CaCO3(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23.(6分)假设:③Ni>Zn>Cu (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现象:无气泡产生
结论:① ; Ni + 2HCl =NiCl2 + H2↑
应用:Ni(NO3)2 或NiSO4或NiCl2(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4.(16分)(每空2分) D (1)H2S、HCl和水蒸气(至少写二种);(2)CuSO4溶液;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3)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4)偏高。
(5)错误 逸出的4.4g气体是CO2和H2S等混合物,大理石样品纯度小于83.3%。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5.(5分) 【情景1】经过计算可得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50g×10%=5g,水的质量为:50g-5g=45g;量取水时需选用50mL的量筒。(2分)
【情景2】依图示情景可编制下列题目:56g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与18.5g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分)
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KOH+HCl=KCl+H2O
56 74.5 56/74.5=56g×10%/x
56g×10% x x=74.5×56g×10%/56=7.45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分)
26.(8分)(每空2分)(1)73 17.6 (2)图示:

(3)96.36%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你好求
2011-04-10 · TA获得超过2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5万
展开全部
第一部分(共计1200分)
一.(每小题2分,共28分)
1.A 2.A 3.B 4.D 5.B 6.A 7.B 8.A 9.D 10.D 11.D 12.B 13.A 14.C

二、(21分)
15.(4分)(1) N2 (2)SO42- (3)Hg (4)Ca(OH)2
16.(3分)(1)铁(Fe)(2)B (3)C
17.(3分) (1)= (2)NaCl (3)C
18.(4分) NaOH CO2(各1分) 2NaOH + CO2== Na2CO3+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19.(7分)(各1分)(1)c(e) b(d ) (2) 热固性 (3)①铁 ②钙 ③蛋白质 脂肪 糖类(答对1问不给分, 答对2问给0.5分) 1.8

三、(14分)
20.(6分)(1)H2 C O2 CuO (各1分)
(2)CH4十2O2 CO2十2H2O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1.(8分)⑴2FeCl3+Cu==CuCl2+2FeCl2 (2分) Fe、Cu(少答不给分) FeCl3
⑵Zn、Fe、Cu(少答不给分) ZnCl2 ⑶因为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2分)
(其他每空各1分)

四、(24分)
22.(10分)(1)试管 集气瓶 (2)C D (2分)
(3)2KClO3 MnO2═══△2KCl+3O2↑(2分)(2KMnO4△K2MnO4+MnO2+O2↑) E(C)
(4)a(c) A(B) D (其他每空各1分)
23.(14分)Ⅰ.(1)NH4HCO3+NaCl====NH4Cl+NaHCO3↓(2分)2NaHCO3 Na2CO3+H2O+CO2↑(2分) (2)NH3 AgNO3
Ⅱ.(1)驱赶装置中的气体,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D中碱石灰完全吸收(2分)
氢氧化钠溶液 (2)偏大 (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被D中碱石灰吸收使
测定结果偏大(2分) (4)88.3%(2分) (其他每空各1分)

五、(13分)
24.(5分)(1)6:1:8(1分) (2)25(2分) (3)3000 (2分)
25.(8分)(1) 3 (2分)(由1和2可知加入10g水最多溶解3.2g KCl,而第三、第四次加水后溶解KCl为4.05g-3g<3.2g,则第三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则m=3,原混合物中KClO3为15.25g-3g=12.25g 。)
(2) 12.25g(1分)
(3) 解: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1分)
245 96
12.25 g x (2分)
245/96 = 12.25 g/x x =4.8 g (2分)
答:可制得氧气4.8克。

第二部分(共计20分)

六、(20分)
26.(10分) (每空2分)
(1)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3)白色沉淀 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4)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OH- (合理即可)
27.(10分)
(1)CuO + H2SO4 == CuSO4 + H2O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需要制取CO且CO有毒、尾气CO未处理、实验装置复杂等 (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2分)
(3)硫酸亚铁 (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