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1-04
展开全部
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於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孙立人排名略显靠前。
张自忠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麼彩。后来,乾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於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於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个人感觉,现在网上对杜聿明有些神化。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我们拿什么告慰革命先辈?
——与独臂英雄丁晓兵对话引出的话题
【对话人】丁晓兵,武警驻无锡某团政委,曾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获得过“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荣誉。
【对话时间、地点】2006年6月9日,无锡。
记者: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此时此刻,我想最值得我们追忆的,就是那些革命先辈们,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了红色江山。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此,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丁:我也有相同的感受。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革命电影、听着革命故事、在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中成长起来的,许多“革命元素”都成为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记得以前我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支撑我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珍惜幸福生活的一种理由。
记者:您应该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吧?
丁:对,我是1965年出生的。
记者: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上世纪60、70、80年代出生的人,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些在成长过程中共同的“集体记忆”。60年代生人的,记忆中革命传统的东西多一些,70年代生人的就少一些,到了80年代出生的这代人,革命传统在他们的“集体记忆”中就更少了。
丁:这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年轻人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接触和经历的东西和我们那时不一样,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和过去相比也有很大不同。比如过去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是看他对社会作出了多大贡献,比较对象是革命先辈和英雄模范;而现在,许多人评判成功,往往是看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许多年轻人羡慕和追捧那些一掷千金的大款和企业家等“成功人士”。
记者:伴随而来的,可能就是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思想意识中对革命先辈、优良传统的淡化。我曾问一些年轻人对长征了解多少,他们多数只能说出“爬雪山、过草地”,相反,聊起NBA、影视明星等话题,他们则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丁:这种现象的确耐人寻味。现在有些年轻人,不崇敬革命先辈,却崇拜歌星影星,他们的崇拜其实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如果让这种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在年轻人身上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是非混淆,这是很让人担心的。
记者:的确,现在有些人以挑战传统为时尚,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调侃,把庄严的东西娱乐化、把神圣的事物庸俗化,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时下有些人热衷改编“红色经典”,把“红色经典”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颠覆;还有的打着“研究历史”的旗号,为汉奸“翻案”、往英雄身上泼脏水……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影响年轻人对传统产生误读,带来精神上的迷失。
丁:是的,这一股浊浪,扰乱了大众的是非判断,伤害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危及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我们必须高度警觉,激浊扬清,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坚守我们的“精神高地”。物质上的暂时贫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萎靡与缺失。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叫《向解放军学习》,感慨很多,其实我们自身有许多东西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我们守着一座精神宝藏,就要懂得珍惜它、利用好它。弘扬先烈遗志、实践优良传统,不仅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部队建设发展、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记者:我觉得现在急需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增强青年官兵对革命传统的心理认同感,培养他们的荣誉感。
丁:要培养强烈的荣誉感!比如,把军功章戴起来,营造一种被褒奖和认可的氛围,让大家对历史、对荣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说的意思是,要从制度上采取一些措施,用制度作保证。我想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弘扬,弘扬一种精神、一种贡献,弘扬一种价值取向。
记者:耳濡目染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
丁:思想意识的形成,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拿我自己来说,也是在接受传统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当兵在原武汉军区,参战的时候到了原昆明军区,从前线回来后到了济南军区,从济南军区到南京军区,又从南京军区到了武警部队。可以说,每个部队都有许多优良的传统、作风,包括部队建设自身的鲜明特点,当然也包括很多领导的领导风格,实际上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我们很多时候干工作也是在模仿,比如模仿我们过去的领导。
记者:也有许多人在模仿您吧?
丁:(笑)我的爱人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说我在连队带的那批兵当干部后,讲话的语气、风格,甚至批评人时的神态,都和我有很多相似之处。
记者:由表面模仿到内心效仿,这就完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丁:对,我们需要精神上的传承,需要了解我们的过去,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我始终有一个观念,只有把根扎在传统的沃土之中,你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长在水上的东西,可能也有一些营养,但它始终是长不大、成不了材的。而且这个根扎得越深,这棵树就长得越茂盛,它就不容易被台风等灾害摧倒,而那些没有根或根扎得不深的植物,只能是随波逐流,像墙头草一样,经不起历史检验和风浪考验。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就其本身来说虽然具有积极意义,多元会产生相互的借鉴、碰撞,会激起发展的活力,但是在多元的价值取向面前,多元的文化背景里,作为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她有自身的特性,需要高度的集中统一,如果没有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集中统一,就不可能在关键时候凝聚起我们自身的力量,来战胜敌人。
记者:所以就必须有一种支撑我们前进、引领我们前进的主流的和主导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丁:对,就像一棵大树一样,虽然长得枝繁叶茂,但必须有一个主干,没有一个主干,它是长不大的,就像藤蔓一样,只能依附其它物体,四处攀爬,但它永远也成不了大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也是一样,需要一个精神上的“主干”,这个“主干”是什么?就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延伸着先辈们开拓的光明道路,我们头脑中应该始终装着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辱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对得起革命先辈的流血和牺牲?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这是尤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语
徐文耀
与丁晓兵的这番谈话,引起我的许多思考。历史承载着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革命先辈有关,我们需要在历史中、在革命先辈身上,寻找我们的精神基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我们的传承,明确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金戈铁马、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我们这一代军人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我们有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这种使命,应该是和革命先辈的遗志一脉相承的。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每一位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热血军人都应该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我们该怎样延续过去的光荣?我们该如何开拓共同的理想?我们该拿什么来告慰革命先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了迎接国庆,陈春阳、陈春晖兄弟决定联合举办“革命先辈”雕塑展,把多年来雕塑的一系列与“革命先辈”有关的雕塑,以自家院子为展厅,供村民参观、瞻仰。陈春阳告诉笔者,本次举办“革命先辈”雕塑展,目的是供村民参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帮助群众了解革命先辈的形象和一些事迹,激发爱国热情,并一起来祝福伟大祖国的生日。
• 为了庆祝国庆,莆田市荔城区濠浦村村民陈春阳、陈春晖兄弟俩举办“革命先辈”雕塑展,把30尊“革命先辈”的雕塑陈列在自家院子里,供村民们参观,帮助村民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采访 莆田市荔城区濠浦村村民 陈春阳:我自己又是一个政协委员,所以说我一定要发挥我的责任,用我的专业创作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 (采访 莆田荔城区濠浦村村民 陈九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主要是靠革命老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因此,这些雕刻出来的这么多先进的人物、革命先辈让我们很感动。)
陈春阳、陈春晖两兄弟都是莆田市较为有名的木雕高手,特别是哥哥陈春阳创作的不少雕塑作品屡屡在国内外获奖。陈春阳兄弟一直对革命先辈非常敬仰,他俩潜心钻研,每年都有一些有关革命先辈的雕塑作品诞生。
目前,这对兄弟共创作了《走向胜利》石雕群、《英模》汉白玉石雕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塑像等30多件作品。
近日,坦头小学充分利用周边的“欢岙瓦窑革命遗址”,组织小记者走访欢岙革命老区,瞻仰烈士纪念碑,学习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石瑞芳、袁存生、林永闹等革命先烈事迹,了解平粜、赎当运动,开展“忆先烈、访贫苦、强信念”等系列活动,寻访伟人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实效的红色革命教育。
方华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祭扫日。每到清明节,我总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虔诚地吊祭我的爷爷方志敏等安葬在江西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烈。爷爷方志敏是在长征过程中牺牲的最高首长。每一次吊祭,我的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灵魂感到震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饮水思源,继往开来。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辈,就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学习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大力弘扬革命先辈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党的宗旨,践行“三个代表”,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
一、缅怀革命先辈,大兴勤奋好学之风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做好工作的基础。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革命先辈就非常注重加强学习。毛泽东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酷爱读书,走到哪里,把书带到哪里,几乎每天都要坚持读书。在井冈山,他最珍贵的家产是两个书篓,无论是转战边界各县,或是回到根据地“老家”,都不忘带上这对“伙伴”。尽管他过的是戎马倥偬的生活,依然争分夺秒地阅读各种书报。毛主席一生与书为伴、勤奋刻苦、学以致用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敬爱的周总理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爷爷方志敏从小就如饥似渴地追求学习,在弋阳读私塾念旧学,在南昌读“甲工”学新学,在九江读南伟烈接触西学,组织了“读书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潜心研究“苏俄道路”,畅谈“社会主义”。正是这多元文化的吸收与积淀,才有了方志敏狱中文学的诞生,才使后人有幸读到《可爱的中国》这样鼓舞千百万人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名篇。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和风气,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自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要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在学习中提高能力,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做好工作的本领。
二、缅怀革命先辈,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红军长征行程2万5千里,是革命先辈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359旅进驻南泥湾后,自己动手,将士们硬是将一个沉睡了几十年的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荒芜的南泥湾变成稻谷飘香、猪羊满圈、牛马满栏、鸡鸭成群的“陕北的好江南”。这些都是求真务实的真实写照和生动体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真抓实干,务求实效,首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善谋求真务实之策,多干求真务实之事。现在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攻坚克难,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下决心从送往迎来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检验和历史检验的一流业绩。
三、缅怀革命先辈,大兴为人民服务之风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革命先辈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为了纪念在炭窑意外坍塌的危急时刻因抢救战友而以身殉职的长征红军战士张思德,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亲自参加追悼会并致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悼词。从此,为人民服务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在赣东北苏区,爷爷方志敏是“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的生活”,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土地税,组织干部经常下到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群众心目中,爷爷方志敏是苏维埃的象征,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核心是要领导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要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观不能丢;要真正做到同群众心连心,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要真正做到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缅怀革命先辈,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爷爷方志敏“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来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井冈山时期,革命先辈们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芒鞋草履十分褴褛”,点的是一根灯芯,生活中是“一根扁担两个筐,崎岖山路背挑粮”。爷爷方志敏等革命先驱,之所以能够永远受到人民的爱戴,就在于他们守得住“清贫”, 经受得住艰苦卓绝的考验,以艰苦奋斗修身励志,以艰苦奋斗开创伟业。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由于过去我市底子薄、基础差,要做好“两篇文章”、实现南昌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倡导厉行节约、艰苦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在和谐创业、全民创业的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市民,尤其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工作高标准,生活低要求,能少花的钱少花,能不花的钱不花,一分一厘、一点一滴都仔细掂量,做到科学支配、用有所值,少花钱多办事,花好钱办大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率先垂范、先行一步,使厉行节约成为自觉意识、自觉行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升油,以厉行节约的政风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营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浓厚氛围。
五、缅怀革命先辈,大兴开拓创新之风
爷爷方志敏一生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在实践中摸索,他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他创建和发展了江西地方党、团组织,领导和创建了倍受毛泽东称赞的“方志敏式的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方志敏式”的中国革命道路。为实现战略大转移,革命先驱带领红军进行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伟大创举——长征,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英雄壮举、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由波折坎坷走向蓬勃发展,从挫折走向胜利。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辈,对于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让革命先辈们未竞的事业,让革命先辈精神,能够进一步在我们这一代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发扬光大起来,成为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代在前进,情况在变化,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深入调研、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者系中共南昌市纪委副书记)
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
本报讯 4月11日,“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之我院学生祭扫八宝山革命公墓活动举行。此次活动由我院党委、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校学生处副处长白连永、院团委常务副书记乔鹏、副书记何遐祥和我院第13期党校学员、共青团员代表共24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院团委常务副书记乔鹏主持。
当天下午,我院同学抵达八宝山革命公墓,在任弼时同志墓前广场列队集中。活动开始前,全体同学肃立默哀三分钟,表达他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哀思。在庄严的《国际歌》中,我院武警国防生代表共青团员向任弼时同志墓敬献花篮,表达同学们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之情。
随后,学生代表付莉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曹昊辰分别发言。他们表示,要铭记革命先辈开创建国大业的丰功伟绩,不忘他们对青年学子的期望嘱托,学习他们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精神,继承他们振兴国家民族的遗志遗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发学习。之后,我院学生会主席徐隽带领全体同学重温了入团誓词。
我院团委副书记何遐祥在讲话中号召大家学习先辈们献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崇高理想,把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作为不变的人生追求;学习先辈们立志民族解放振兴、国家繁荣富强的报国情怀,把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作为担纲的社会责任;学习先辈们前仆后继、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把艰苦奋斗、持之以恒作为学习、生活乃至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绝的精神动力;学习先辈们长存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把磊落光明、公正无私作为存世的立身之本;学习先辈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品质,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作为指导行动的纲领。
最后,校学生处副处长白连永发表总结讲话。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缅怀为了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缅怀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先辈;缅怀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创造出杰出业绩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缅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而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友人,意义重大!” 他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来祭奠革命先辈,就是要缅怀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今天来之不易的盛世伟业所做的无私奉献!”最后,他号召大家用更加饱满的热情,脚踏实地的作风,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此次祭扫仪式在雄壮激昂的《中国人民大学之歌》中结束。随后,师生们手持鲜花,自行瞻仰革命先辈墓。院团委常务副书记乔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阶段。举办此次活动能够让同学追思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业,让同学们自觉树立时代意识、担当意识,增强使命感,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样的活动也是法学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
兴国县是苏区模范县、将军县、烈士县,有54位将军、23179名烈士,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该县纪检、宣传部门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先后挖掘整
理出百余个革命先烈的廉政故事,如《腰缠万贯的讨饭人》,讲述的是当年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同志,在一次战斗中,与组织失去联系后,身上带着金条,却不花组织的一分钱,沿途过着讨饭的日子,直到与组织联系上的故事;还有“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等典型事例,将这些事例整理成册,发给每位党员领导干部,组织他们集体学习,写出心得,今年以来,该县党员领导干部写出心得体会文章2000多篇。每位领导干部以革命先烈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自我剖析,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写出剖析材料2800多份,并自觉进行了整改。
该县还着力加大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打造廉政教育平台。近几年,该县兴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军园、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对县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将军馆三大馆和中央苏区、中央红军的“七个第一”的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目前,该县已形成了“二园四馆七大革命旧址”的红色资源,构建了党风廉政教育阵地。每年该县都要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前往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近两年来,该县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接受革命教育达26次,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次。
张自忠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麼彩。后来,乾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於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於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个人感觉,现在网上对杜聿明有些神化。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我们拿什么告慰革命先辈?
——与独臂英雄丁晓兵对话引出的话题
【对话人】丁晓兵,武警驻无锡某团政委,曾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获得过“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荣誉。
【对话时间、地点】2006年6月9日,无锡。
记者: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此时此刻,我想最值得我们追忆的,就是那些革命先辈们,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了红色江山。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此,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丁:我也有相同的感受。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革命电影、听着革命故事、在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中成长起来的,许多“革命元素”都成为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记得以前我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支撑我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珍惜幸福生活的一种理由。
记者:您应该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吧?
丁:对,我是1965年出生的。
记者: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上世纪60、70、80年代出生的人,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些在成长过程中共同的“集体记忆”。60年代生人的,记忆中革命传统的东西多一些,70年代生人的就少一些,到了80年代出生的这代人,革命传统在他们的“集体记忆”中就更少了。
丁:这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年轻人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接触和经历的东西和我们那时不一样,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和过去相比也有很大不同。比如过去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是看他对社会作出了多大贡献,比较对象是革命先辈和英雄模范;而现在,许多人评判成功,往往是看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许多年轻人羡慕和追捧那些一掷千金的大款和企业家等“成功人士”。
记者:伴随而来的,可能就是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思想意识中对革命先辈、优良传统的淡化。我曾问一些年轻人对长征了解多少,他们多数只能说出“爬雪山、过草地”,相反,聊起NBA、影视明星等话题,他们则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丁:这种现象的确耐人寻味。现在有些年轻人,不崇敬革命先辈,却崇拜歌星影星,他们的崇拜其实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如果让这种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在年轻人身上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是非混淆,这是很让人担心的。
记者:的确,现在有些人以挑战传统为时尚,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调侃,把庄严的东西娱乐化、把神圣的事物庸俗化,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时下有些人热衷改编“红色经典”,把“红色经典”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颠覆;还有的打着“研究历史”的旗号,为汉奸“翻案”、往英雄身上泼脏水……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影响年轻人对传统产生误读,带来精神上的迷失。
丁:是的,这一股浊浪,扰乱了大众的是非判断,伤害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危及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我们必须高度警觉,激浊扬清,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坚守我们的“精神高地”。物质上的暂时贫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萎靡与缺失。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叫《向解放军学习》,感慨很多,其实我们自身有许多东西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我们守着一座精神宝藏,就要懂得珍惜它、利用好它。弘扬先烈遗志、实践优良传统,不仅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部队建设发展、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记者:我觉得现在急需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增强青年官兵对革命传统的心理认同感,培养他们的荣誉感。
丁:要培养强烈的荣誉感!比如,把军功章戴起来,营造一种被褒奖和认可的氛围,让大家对历史、对荣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说的意思是,要从制度上采取一些措施,用制度作保证。我想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弘扬,弘扬一种精神、一种贡献,弘扬一种价值取向。
记者:耳濡目染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
丁:思想意识的形成,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拿我自己来说,也是在接受传统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当兵在原武汉军区,参战的时候到了原昆明军区,从前线回来后到了济南军区,从济南军区到南京军区,又从南京军区到了武警部队。可以说,每个部队都有许多优良的传统、作风,包括部队建设自身的鲜明特点,当然也包括很多领导的领导风格,实际上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我们很多时候干工作也是在模仿,比如模仿我们过去的领导。
记者:也有许多人在模仿您吧?
丁:(笑)我的爱人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说我在连队带的那批兵当干部后,讲话的语气、风格,甚至批评人时的神态,都和我有很多相似之处。
记者:由表面模仿到内心效仿,这就完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丁:对,我们需要精神上的传承,需要了解我们的过去,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我始终有一个观念,只有把根扎在传统的沃土之中,你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长在水上的东西,可能也有一些营养,但它始终是长不大、成不了材的。而且这个根扎得越深,这棵树就长得越茂盛,它就不容易被台风等灾害摧倒,而那些没有根或根扎得不深的植物,只能是随波逐流,像墙头草一样,经不起历史检验和风浪考验。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就其本身来说虽然具有积极意义,多元会产生相互的借鉴、碰撞,会激起发展的活力,但是在多元的价值取向面前,多元的文化背景里,作为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她有自身的特性,需要高度的集中统一,如果没有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集中统一,就不可能在关键时候凝聚起我们自身的力量,来战胜敌人。
记者:所以就必须有一种支撑我们前进、引领我们前进的主流的和主导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丁:对,就像一棵大树一样,虽然长得枝繁叶茂,但必须有一个主干,没有一个主干,它是长不大的,就像藤蔓一样,只能依附其它物体,四处攀爬,但它永远也成不了大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也是一样,需要一个精神上的“主干”,这个“主干”是什么?就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延伸着先辈们开拓的光明道路,我们头脑中应该始终装着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辱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对得起革命先辈的流血和牺牲?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这是尤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语
徐文耀
与丁晓兵的这番谈话,引起我的许多思考。历史承载着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革命先辈有关,我们需要在历史中、在革命先辈身上,寻找我们的精神基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我们的传承,明确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金戈铁马、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我们这一代军人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我们有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这种使命,应该是和革命先辈的遗志一脉相承的。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每一位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热血军人都应该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我们该怎样延续过去的光荣?我们该如何开拓共同的理想?我们该拿什么来告慰革命先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了迎接国庆,陈春阳、陈春晖兄弟决定联合举办“革命先辈”雕塑展,把多年来雕塑的一系列与“革命先辈”有关的雕塑,以自家院子为展厅,供村民参观、瞻仰。陈春阳告诉笔者,本次举办“革命先辈”雕塑展,目的是供村民参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帮助群众了解革命先辈的形象和一些事迹,激发爱国热情,并一起来祝福伟大祖国的生日。
• 为了庆祝国庆,莆田市荔城区濠浦村村民陈春阳、陈春晖兄弟俩举办“革命先辈”雕塑展,把30尊“革命先辈”的雕塑陈列在自家院子里,供村民们参观,帮助村民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采访 莆田市荔城区濠浦村村民 陈春阳:我自己又是一个政协委员,所以说我一定要发挥我的责任,用我的专业创作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 (采访 莆田荔城区濠浦村村民 陈九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主要是靠革命老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因此,这些雕刻出来的这么多先进的人物、革命先辈让我们很感动。)
陈春阳、陈春晖两兄弟都是莆田市较为有名的木雕高手,特别是哥哥陈春阳创作的不少雕塑作品屡屡在国内外获奖。陈春阳兄弟一直对革命先辈非常敬仰,他俩潜心钻研,每年都有一些有关革命先辈的雕塑作品诞生。
目前,这对兄弟共创作了《走向胜利》石雕群、《英模》汉白玉石雕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塑像等30多件作品。
近日,坦头小学充分利用周边的“欢岙瓦窑革命遗址”,组织小记者走访欢岙革命老区,瞻仰烈士纪念碑,学习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石瑞芳、袁存生、林永闹等革命先烈事迹,了解平粜、赎当运动,开展“忆先烈、访贫苦、强信念”等系列活动,寻访伟人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实效的红色革命教育。
方华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祭扫日。每到清明节,我总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虔诚地吊祭我的爷爷方志敏等安葬在江西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烈。爷爷方志敏是在长征过程中牺牲的最高首长。每一次吊祭,我的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灵魂感到震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饮水思源,继往开来。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辈,就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学习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大力弘扬革命先辈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党的宗旨,践行“三个代表”,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
一、缅怀革命先辈,大兴勤奋好学之风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做好工作的基础。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革命先辈就非常注重加强学习。毛泽东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酷爱读书,走到哪里,把书带到哪里,几乎每天都要坚持读书。在井冈山,他最珍贵的家产是两个书篓,无论是转战边界各县,或是回到根据地“老家”,都不忘带上这对“伙伴”。尽管他过的是戎马倥偬的生活,依然争分夺秒地阅读各种书报。毛主席一生与书为伴、勤奋刻苦、学以致用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敬爱的周总理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爷爷方志敏从小就如饥似渴地追求学习,在弋阳读私塾念旧学,在南昌读“甲工”学新学,在九江读南伟烈接触西学,组织了“读书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潜心研究“苏俄道路”,畅谈“社会主义”。正是这多元文化的吸收与积淀,才有了方志敏狱中文学的诞生,才使后人有幸读到《可爱的中国》这样鼓舞千百万人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名篇。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和风气,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自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要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在学习中提高能力,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做好工作的本领。
二、缅怀革命先辈,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红军长征行程2万5千里,是革命先辈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359旅进驻南泥湾后,自己动手,将士们硬是将一个沉睡了几十年的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荒芜的南泥湾变成稻谷飘香、猪羊满圈、牛马满栏、鸡鸭成群的“陕北的好江南”。这些都是求真务实的真实写照和生动体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真抓实干,务求实效,首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善谋求真务实之策,多干求真务实之事。现在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攻坚克难,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下决心从送往迎来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检验和历史检验的一流业绩。
三、缅怀革命先辈,大兴为人民服务之风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革命先辈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为了纪念在炭窑意外坍塌的危急时刻因抢救战友而以身殉职的长征红军战士张思德,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亲自参加追悼会并致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悼词。从此,为人民服务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在赣东北苏区,爷爷方志敏是“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的生活”,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土地税,组织干部经常下到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群众心目中,爷爷方志敏是苏维埃的象征,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核心是要领导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要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观不能丢;要真正做到同群众心连心,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要真正做到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缅怀革命先辈,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爷爷方志敏“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来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井冈山时期,革命先辈们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芒鞋草履十分褴褛”,点的是一根灯芯,生活中是“一根扁担两个筐,崎岖山路背挑粮”。爷爷方志敏等革命先驱,之所以能够永远受到人民的爱戴,就在于他们守得住“清贫”, 经受得住艰苦卓绝的考验,以艰苦奋斗修身励志,以艰苦奋斗开创伟业。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由于过去我市底子薄、基础差,要做好“两篇文章”、实现南昌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倡导厉行节约、艰苦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在和谐创业、全民创业的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市民,尤其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工作高标准,生活低要求,能少花的钱少花,能不花的钱不花,一分一厘、一点一滴都仔细掂量,做到科学支配、用有所值,少花钱多办事,花好钱办大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率先垂范、先行一步,使厉行节约成为自觉意识、自觉行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升油,以厉行节约的政风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营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浓厚氛围。
五、缅怀革命先辈,大兴开拓创新之风
爷爷方志敏一生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在实践中摸索,他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他创建和发展了江西地方党、团组织,领导和创建了倍受毛泽东称赞的“方志敏式的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方志敏式”的中国革命道路。为实现战略大转移,革命先驱带领红军进行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伟大创举——长征,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英雄壮举、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由波折坎坷走向蓬勃发展,从挫折走向胜利。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辈,对于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让革命先辈们未竞的事业,让革命先辈精神,能够进一步在我们这一代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发扬光大起来,成为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代在前进,情况在变化,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深入调研、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者系中共南昌市纪委副书记)
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
本报讯 4月11日,“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之我院学生祭扫八宝山革命公墓活动举行。此次活动由我院党委、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校学生处副处长白连永、院团委常务副书记乔鹏、副书记何遐祥和我院第13期党校学员、共青团员代表共24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院团委常务副书记乔鹏主持。
当天下午,我院同学抵达八宝山革命公墓,在任弼时同志墓前广场列队集中。活动开始前,全体同学肃立默哀三分钟,表达他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哀思。在庄严的《国际歌》中,我院武警国防生代表共青团员向任弼时同志墓敬献花篮,表达同学们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之情。
随后,学生代表付莉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曹昊辰分别发言。他们表示,要铭记革命先辈开创建国大业的丰功伟绩,不忘他们对青年学子的期望嘱托,学习他们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精神,继承他们振兴国家民族的遗志遗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发学习。之后,我院学生会主席徐隽带领全体同学重温了入团誓词。
我院团委副书记何遐祥在讲话中号召大家学习先辈们献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崇高理想,把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作为不变的人生追求;学习先辈们立志民族解放振兴、国家繁荣富强的报国情怀,把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作为担纲的社会责任;学习先辈们前仆后继、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把艰苦奋斗、持之以恒作为学习、生活乃至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绝的精神动力;学习先辈们长存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把磊落光明、公正无私作为存世的立身之本;学习先辈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品质,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作为指导行动的纲领。
最后,校学生处副处长白连永发表总结讲话。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缅怀为了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缅怀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先辈;缅怀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创造出杰出业绩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缅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而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友人,意义重大!” 他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来祭奠革命先辈,就是要缅怀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今天来之不易的盛世伟业所做的无私奉献!”最后,他号召大家用更加饱满的热情,脚踏实地的作风,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此次祭扫仪式在雄壮激昂的《中国人民大学之歌》中结束。随后,师生们手持鲜花,自行瞻仰革命先辈墓。院团委常务副书记乔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阶段。举办此次活动能够让同学追思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业,让同学们自觉树立时代意识、担当意识,增强使命感,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样的活动也是法学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
兴国县是苏区模范县、将军县、烈士县,有54位将军、23179名烈士,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该县纪检、宣传部门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先后挖掘整
理出百余个革命先烈的廉政故事,如《腰缠万贯的讨饭人》,讲述的是当年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同志,在一次战斗中,与组织失去联系后,身上带着金条,却不花组织的一分钱,沿途过着讨饭的日子,直到与组织联系上的故事;还有“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等典型事例,将这些事例整理成册,发给每位党员领导干部,组织他们集体学习,写出心得,今年以来,该县党员领导干部写出心得体会文章2000多篇。每位领导干部以革命先烈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自我剖析,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写出剖析材料2800多份,并自觉进行了整改。
该县还着力加大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打造廉政教育平台。近几年,该县兴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军园、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对县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将军馆三大馆和中央苏区、中央红军的“七个第一”的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目前,该县已形成了“二园四馆七大革命旧址”的红色资源,构建了党风廉政教育阵地。每年该县都要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前往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近两年来,该县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接受革命教育达26次,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次。
展开全部
革命先辈的故事太多了,多得说不完,被大家传颂的有邱少云的故事和黄继光的故事,还有雷锋同志的故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个故事是先革命后翻身带领百姓,打击法西斯分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