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进入普通幼儿园

 我来答
福州敏朗教育
2024-01-18 · 敏朗教育连锁机构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经教育主管部门备案的...
福州敏朗教育
采纳数:80 获赞数: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自闭症孩子想要进入普通幼儿园,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 语言和沟通能力:自闭症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和沟通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理解他人的指令和要求。

  • 社交技能:自闭症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技能,能够与同龄孩子和成人建立基本的社交关系,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 自我管理能力:自闭症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遵守幼儿园的基本规则,如排队、洗手、吃饭等,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观念,能够按时完成活动。

  • 适应能力:自闭症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新的挑战,也愿意尝试新的事物和活动。

  • 情绪稳定性:自闭症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稳定性,能够自我调节情绪,不容易因为小事而发脾气或情绪失控。

  • 总之,自闭症孩子需要具备上述条件才能更好地适应普通幼儿园的生活,但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家长需要与幼儿园老师充分沟通,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

大米和小米平台
2022-04-19 · 大米和小米是中国领先的专注儿童发育与能力提升的全资源平台,提...
大米和小米平台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自闭症孩子准备进入普通幼儿园之前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没有打人、伤人的行为,另外心理年龄达到两岁以上且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这样孩子基本就可以循序渐进的开始普通幼儿园的学习了,是否具备条件可以通过大米和小米机构进行测试,该机构提供专业的自闭症谱系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服务平台,提供康复干预、融合支持、居家指导、家长培训及科普咨询等一体化服务,让孩子与世界正常沟通。

幼儿园是儿童要适应的第一个社会小团体。儿童要脱离父母的庇护,第一次面对那么多不同的人。不伤害和影响他人,是融入社会的第一条标准,只有不威胁到其他儿童的安全,才可能进一步得到其他孩子的包容与接纳,逐步的融入到幼儿园的小集体中去,也有利于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建立感情。另外孩子心理年龄与其他小朋友差别不是非常显著也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关于自理生活能力,自闭症孩子可能会没有其它孩子熟练,这一块需要家长提前与老师沟通,做到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自闭症孩子上学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大米和小米。大米和小米是一家专业的自闭症谱系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服务平台,提供康复干预、融合支持、居家指导、家长培训及科普咨询等一体化服务。通过自主研发的RICE干预康复体系,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融合教育支持,让孩子与世界自由沟通,而且通过多元化的知识培训,让家长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掌握更多专业技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LSOLIFE平台
2023-01-11 · 百度认证:北京阿叟阿巴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ALSOLIFE平台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首先,要评估孩子的能力,看孩子是否够得上入园标准。
当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达到2.5-3岁,没有明显的入园焦虑,生活自理较好,能够跟随一天的班级活动,那么就可以独立地上幼儿园。具体要求能满足这三点:
①有比较稳定的情绪;
②有适宜的行为;
③能有效地跟随。
客观的能力评估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孩子的哪些能力符合入园要求,哪些能力需要继续提升,避免家长因为主观判断而盲目期待或干预孩子。
如果孩子不具备必要的前备技能而勉强进入幼儿园或小学融合,没有了老师一对一的干预,自己也无法参与真正参与集体学习和活动,既达不到融合的效果,还可能会浪费孩子早期宝贵的干预时间。
其次,确立融合的目标。

家长要清楚让孩子进幼儿园的目标是什么:是想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下待着,安坐和等待;还是想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下能够参与一些活动,有跟随和回应,或者是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很好的融入,有互动。
然后,要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入学方式。

根据孩子的能力评估结果,选择不同的干预模式,比如时是全天送孩子上幼儿园,偶尔去机构干预,还是半天机构半天幼儿园,亦或者是全天上机构。在机构训练,也可以选择个训加集体,或者是全集体时间。
在为孩子选择融入幼儿园时,要考虑班级的规模,随着孩子的数量慢慢增多,让孩子逐渐去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
在某些情况下,家长还要考虑陪读。
如果孩子在学校的70%以上的时间里,能做到独立跟随,可以不陪读;如果在学校能跟随的时间都达不到一半,那就最好陪读。在陪读人员的选择上,家长亲自陪读和专业影子老师各有利弊,最好要符合家庭实际情况。
总之,家长在孩子去幼儿园的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目标、一个对孩子客观的评估以及一份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计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乔鲁诺阿鲁巴
2017-01-18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57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828万
展开全部
不用大人帮助,自己能够去厕所,完成小便或是大便这一行为。

5~7天左右,孩子不要出门,大人准备一个能够一直在家中并时刻关注孩子的时间段。如孩子在

上幼儿园可以为孩子请一周的假。如果父母双方都上班的情况,一方可以请一周的假。

大前提是,①孩子能够做到按照要求站起和坐下,②自己能够脱裤子和内裤,③即使有什么不满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马上发脾气并忍耐④如果有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看视频这类的话,能

够在椅子上坐30分钟。准备一个便壶,和大量用来替换的内裤和裤子。

训练的详细步骤如下:
1.让孩子在光着下身的状态下坐在便壶上面,并且让孩子多喝水。当孩子在便壶里小便之后,

让孩子自由地玩一会儿,这个时候也不用给孩子穿上内裤。
2.5-10分钟后,再次让孩子坐便壶,并让他喝水,在便壶里小便之后就让他站起来。重复这个

过程。
3.成功地让孩子在便壶里小便了5,6次之后,这回在便壶旁边放一个椅子,让孩子光着下身坐

在椅子上。时刻关注孩子,以防其在椅子上小便。继续让孩子多喝水,觉得时候差不多了就让孩

子去便壶那里,孩子能够坐到便壶上并且成功小便的话,就让他站起来玩5-10分钟后,继续回到

椅子上坐着。如果孩子在椅子上小便,大人要严厉地对孩子说【不行】,这时如果孩子能马上中

止的,就让孩子到便壶里把残尿尿完,然后强化并让他站起来,如果孩子已经在椅子上尿完了的

话,就稍加训斥,然后带孩子去浴室让孩子冲澡,或者让孩子自己把椅子上的尿擦干净。
4.当孩子能够做到自己去便壶小便之后,给孩子穿上内裤。当孩子想小便时站起来的时候,督

促孩子脱掉内裤,然后让孩子坐在便壶上,能小便的话就强化。重复这个过程,同时逐渐拉开椅

子和便壶的距离。然后让孩子把外面的裤子也穿上,继续练习。如果孩子在裤子上小便了,就让

孩子冲澡,然后回到最初的光着下身的状态再练习。
5.在以上的练习期间希望连大便也能够一起解决。为了练习,几天前就开始给孩子多吃东西,

让孩子处于比较容易大便的状态。对于容易便秘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吃一些通肠道的药。实在不

行的话,可以吃泻药,一定要打破之前孩子【大便就是在尿不湿里】的概念。
6.如果孩子不在大人的提示下就能够做到自己脱裤子和内裤并且坐在便壶上面的时候,之后的

几天,孩子走到哪个房间,就把便壶拿到那个房间,避免让便壶一直在同一个房间里。外出散步

的时候也要尽可能的带着便壶,绝对不要重新给孩子垫上尿不湿。但是睡觉的时候还是需要尿不

湿,睡眠中的排泄是无法控制的,绝大部分孩子在学龄前都能自然结束夜尿。学龄后继续夜尿的

孩子也有,但基本上在小学期间都能结束。
7.将便壶放在厕所边上,让孩子养成去那里排泄的习惯。
8.在厕所的马桶盖上放个孩子用的辅助马桶盖来代替便壶,督促孩子去那里排泄并强化。
9.当孩子能够达到以上程度之后,在孩子想上厕所的时候拦住他,让他说了【上厕所】或是【

尿尿】之后再让他去。
10.如果孩子上幼儿园的话,能够做到第9项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继续上幼儿园。当孩子去上幼

儿园的时候,家长至少需要有一次陪孩子上幼儿园亲自看到孩子自己上厕所。和幼儿园的老师也

要多沟通上厕所的情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李老师语言矫正
新晋答主

2022-03-16 · 喜欢你就拍拍我
知道答主
回答量: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1、基本没有攻击他人、影响他人的行为
  幼儿园是儿童要适应的第一个社会小团体。儿童要脱离父母的庇护,第一次面对那么多不同的人。幼儿园是一个微型社会体系,包含社会规则的层层面面,而社会规则的第一条铁律,就是不伤害和影响他人。
  不伤害和影响他人,是融入社会的第一条标准,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宝贝,只有不威胁到其他儿童的安全,才可能进一步得到其他孩子的包容与接纳,逐步的融入到幼儿园的小集体中去,也有利于患儿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建立感情。
2、认知理解能力可达到低于同龄人6个月左右。
  孤独症孩子的心理年龄往往与其实际年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想进入普通幼儿园,那么心理年龄最好与其他小朋友差别不是非常显著,例如幼儿园小班的学生普遍心理年龄是三岁,那么孤独症孩子的心理年龄最好可以达到两岁以上,这样既有利于患儿的融合,也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3、 具备一些简单的生活能力
  孤独症患儿进入幼儿园,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也并非是要求孩子做到熟练、完美的程度,在幼儿园的融合过程中,即使有些孩子原本生活自理能力不够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这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这些需要家长提前告知老师,做好沟通工作。
4、给孩子一个过渡期
  当孩子具备了这些基本的能力之后,父母可以尝试着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如果依然不放心,可以与老师沟通,先尝试一个月,来观察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再为下一步的决定做打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