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看看我家小孩的血常规,谢谢。

患者信息:女3岁山东青岛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一个月前送幼儿园做的血常规,说,宝宝缺铁,给开了小儿亚铁散,昨天去复查说是好了,可是面对化验单上的H和L,有很多... 患者信息:女 3岁 山东 青岛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一个月前送幼儿园做的血常规,说,宝宝缺铁,给开了小儿亚铁散,昨天去复查说是好了,可是面对化验单上的H 和L,有很多疑问,医生也回答的很含糊,我很生气。
RBC L 3.21 现在3.76
HCT L 29.4 现在 L31.8
MPV L5.6 现在 L7.4
HGB L 8.5现在11.4HL
WBC 5.3 现在 H 19.2DE
MCH L28.9 现在 35.7
LYM H 64.4 现在31.1
GRA L30.3 现在59.6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有这方面知识的人请帮忙回答一下,谢谢。看看宝宝还有那些潜在的问题,谢谢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上月补铁,吃过一个月小儿亚铁散还有VC,断断续续吃过VA和VD
展开
 我来答
tinalinyao
2011-03-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万
展开全部
血常规
主要是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这个要根据您的病情,结合血常规检查判断。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广州市麦力声
2025-06-06 广告
广州麦力声是一家综合型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商,同时也是中国听力设备的前行者。公司产品涵盖听力设备,压力医疗设备,生理电医疗设备。麦力声具有自营进出口权,工厂通过了ISO13485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多项产品获得欧盟认可机构颁发的CE证书。客户遍布...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广州市麦力声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