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高中生物能

 我来答
houzheng1976
2017-05-07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houzheng1976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73993 获赞数:337201
无锡机电分院数学教研室主任 无锡机电分院文化课科研指导委员 无锡机电分院骨干教师负责人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当今全球性知识的迅猛发展使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未来社会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积极主动地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策略和方法。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同中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兴趣浓厚。本文旨在针对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深入理解自主探究学习及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摸索和尝试培养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以期能够切实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使中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它是为学生将来形成完全的自学能力作准备的。对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行为自主探究性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也是走向成熟的特征表现;其二,学习的自主探究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三,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走向。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从教的角度来看,一是指教师是否具有主体性教育教学思想和恰当的引导策略;二是能否唤醒或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三是能否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元认知策略,养成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性和参与性两方面。主体性保证自己能动起来,有自觉性、积极性和预期性;参与性保证自主性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与社会、集体和谐统一的。有学者认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以人格塑造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模式,运用科学启蒙(求真)、艺术陶冶(求美)、交往习得(求善)的教育策略,以真正达到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内在素质。
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呢?本人以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探究性与独立性。中国为什么有持续几千年“师道尊严”的历史?仅仅用“封建思想”是难以全面解释的,其中隐含了人们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正如赫尔巴特所指出的:学生在老师面前,天然应当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实质就是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是“接受”,“接受”当然就应当“被动”。
更新教学观念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教师角色转换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下,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角色定位,逐步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点拨者”、“知识探索发现的导航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原则。
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
从某种意义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演示课件、观看教学录像,加强实验教学,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等。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增强教学内容的感知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以下谈几点如何营造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
2.1敦促学生制定自主探究学习的目标
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首先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周详的学习计划上。有研究表明,与低成绩的学生相比,高成绩的学生更经常、更一致地根据学习任务设置学习目标。这是因为学习目标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重视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预习是学要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生物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2.3、作好课堂教学设计,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要一味使学生被动接受,不要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的学习,善于使他们的外来性动机向内在性动机转化。那就是要善于利用教材、教法,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从而形成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诱因",使学生饱尝学习成果的甜味,以构成他们自我强化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教学设计,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使教师通过知识的了解,明晰、系统地把握教学尺度。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2.4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中的作用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
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教学,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空间,自主探究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体等,为学生创造适合教学情境。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以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物概念;以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讨论;以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如:在教学提出“糖是不是都是甜的?甜的是不是都是糖”,“糖是碳水化合物吗?碳水化合物都是糖吗?”这些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创设一个开放性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5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评价的教学民主风尚,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学会评自己、评同学、评教师、评结果、评过程、评方法。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如:在“细胞的分化”这节课上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做点评前,让学生先进行评价,学生们一般都能做到客观公正地给同学以评价。引导学生注意评价不仅要关注演讲的水平、精彩程度,还需关注学习的态度、获得的体验、方法与技能、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以提高。同时,让同学们学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善意的给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学会友好相处,大家一起总结经验与教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学生参与评价时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2.6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总结归纳。生物知识看似凌乱、繁多,其实内在都有紧密联系。只有学生主动去总结归纳,才能有效地使知识变成自己的思维产物,才能深刻理解本质。否则教师讲解的再详尽清楚,也决不意味着学生能全部掌握。
2.7适时检查、总结与评价,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学会自我评价,是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这在传统教学中是注意不够的方面,即使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注意力也大多集中在课堂授课时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较少注意课后学习的指导。新教材在每节后有练习,在每章结束时,都有简约精炼的小结和有较丰富的、多形式的自我检测。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平台,使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后,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提升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教师除了要通过丰富的语言艺术、生动感性的实例,深入浅出、突出重点、难点,注意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减轻学习负担;还要常抓不懈对学生做好学法指导,包括制订学习计划,如何选参考书,如何掌握学习技巧(阅读技巧、记忆方法、概括知识的方法、如何向老师提问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针对性强,学习效果大大提高,积极性也就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四、改革作业方式。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课内知识的继续和发展。其目的是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教师布置作业合理、有趣、简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探究性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布置作业。教师既要重视面向全班学生的集体作业,又要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辅以个别作业,对一些后进生可利用他们好动手、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布置小实验、小创新等形式的实践性作业,给他们展现自己智能的机会,发掘、发扬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
五、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启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落实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网查找生物学资料,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只有掌握了了丰富的材料,扩大了知识面,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才可能的产生创造性思维;没有渊博的知识,创造思维是难以形成的。生物知识包罗万象,教师应提醒学生重视生物知识素材的收集、整理。在教学中将平时收集的相关生物学资料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发放到每一个班。例如在讲《细胞中的糖类与脂质》时,让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糖尿病人的饮食,纤维素的作用,肥胖的原因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总之,生物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遵循人的发展客观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并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主探究学习生物的条件和因素,逐步增强学习生物的独立性,促进“教”学向“自”学转化,促进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只有把生物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