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为什么喜欢颠勺,颠勺技巧有哪些

 我来答
博学小赵爱生活
高能答主

2019-06-17 · 专注于食品生活科技行业
博学小赵爱生活
采纳数:460 获赞数:11192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颠勺作为厨师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是厨师是否专业的一种体现。颠勺简单来说,就是在烹调过程中使用炒勺的技巧。这也是为什么常有一种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序,自己制作的菜肴不如酒店可口的原因之一。因此,颠勺技术的掌握,对于菜肴的制作是十分重要的。

颠勺主要分为翻勺、晃勺、出勺三部分。翻勺分为小翻和大翻。

其操作要领:

1、是手把勺耳或把的部位处稍低一些,使原料自然向前滑动。

2、再将勺前推出去,而后猛拉回,是锅中的原料在惯性的作用下顺勺抛出向后滑落下,这样就使原料翻过来。

3、在翻锅时需要右手的配合,右手握住手勺紧贴勺底面推住原料的后端向前推,使原料抛起,然后落入锅中。

晃勺:

就是晃动炒勺,使菜肴能够转动起来,达到成熟一致的目的。

操作要领:

左手端起炒勺,让勺面平行而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也可以逆向旋转,待勺中的原料也随子转动,再轻微的晃动。

出勺:

讲究在菜肴装盘上,要求摆盘整齐美观,引人食欲。

扩展资料:

勺工的练习:

勺工是基础,不容小视。要想练好勺工,首先要加强运勺的力量训练,没有力量作支撑,烹技再好也是很难在饭口高峰期应对的。因此说烹饪也是技术与力量综合运用的操作过程。在烹饪技校中除了学习理论外,在实际训练中也是先练习勺工,具体是翻沙子。

操作时左手握炒勺,右手握手勺,左手拇指放在炒勺柄的上面,左手心贴在勺柄的右上方,然后手指紧握勺柄把。握时要握牢稳,充分调动起腕力与臂力的作用,达到翻勺准确、灵活。操作时身体要求站稳,两手要配合协调,达到操作时协调统一。

姿势优美。用左手端起来,右手配合颠翻沙子,也可以在锅中晃动沙子使其旋转,从而达到技艺与力量的训练加强。还有一点,左手握勺柄根部会相应省一些劲。

而要用带耳朵炒锅,左手拇指勾住锅耳朵左边沿,其余四指成卧贴锅体也是很省劲的。按以上的操作要领经过不断的努力可以强化勺工技能与力量的训练,为在实际操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晃勺就是晃动炒锅(勺),使炒锅(勺)里的菜肴能够转动起来,达到受热均匀,成熟一致的目的,左手端起炒锅(勺),让锅(勺)面平行而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也可以逆向旋转,待锅(勺)中的原料也随子转动,在轻微的晃动,这就是晃勺。往往在烧菜、扒菜时都是便晃勺边淋芡,使勾芡均匀。

翻勺。使锅(勺)中的菜肴原料翻滚,使菜肴的成熟度一致,口味和芡汁均匀。又分为小翻和大翻。其操作要领:是手把锅(勺)耳或把的部位处稍低一些,使原料自然向前滑动,再将锅(勺)前推出去,而后猛拉回。

是锅中的原料在惯性的作用下顺锅(勺)抛出向后滑落下,这样就使原料翻过来。当然在翻锅时需要右手的配合,右手握住手勺紧贴锅(勺)底面推住原料的后端向前推,使原料抛起,然后落入锅中。这种技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不是一蹴而就。

无论是大翻,还是小翻都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大翻要求是翻个底朝天。因此必须努力学习,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才能做到。

出勺也很讲究,总体要求是菜肴装盘看上去整齐美观,诱人食欲为好。
勺工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基本功,要多练,多观察,多实践! 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一些基本功,练好勺工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绘梦女孩1989
2019-05-10 · 1989灏瑞轩轩20160405
绘梦女孩1989
采纳数:6 获赞数:514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厨师喜欢颠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大火对锅里食物的烧灼,拿起炒锅颠一下可以降低食物的温度,另一方面颠勺可以减少厨师翻炒的动作,特别是用大火的时候,还能防止锅中食物烧焦。

最主要的是,颠勺可以保证烹饪原料在加热的过程中均匀地受热、上色、入味和保持菜肴的完整性。

厨师们在实践中往往根据原料形状不同、成品形状不同、着芡方法不同、火候要求不同、动作程度不同等因素,将翻勺技术划分为小翻勺,大翻勺,晃勺,悬翻勺,助翻勺几种。

扩展资料:

大翻勺

是将勺内原料一次性做180°翻转,也就是说原料通过大翻勺达到“底朝天”的效果,因动作和翻转幅度较大而称为大翻勺。

其方法是左手握勺柄或锅耳,晃动勺中菜肴,然后将勺拉离火口并抬起随即送向右上方,将勺抬高与灶面成60°~70°角,在扬起的同时用手臂轻轻将勺向后勾拉,使原料腾空向后翻转,这时菜肴对大勺会产生一定的惯力,为减轻惯力要顺势将勺与原料一同下落,角度变小接住原料。

上述拉,送,扬,翻,接一整套动作的完成要敏捷准确协调一致,一气呵成,不可停滞分解。

大翻勺适用于整形原料和造型美观的菜肴,例如“扒”法中的“蟹黄扒冬瓜”将冬瓜条熟处埋后,码于盘中,再轻轻推入已调好的汤汁中用小火扒入味,勾芡后采用大翻勺的技法,使菜肴稳稳地落在勺中,其形状不散不乱与码盘时的造型完全相同。

类似于这样的菜肴非大翻勺莫属。又如“红烧晶鱼”,主料烧入味勾芡后同样采用大翻勺的技法,将鱼体表面色泽,刀工,汁芡最完美的部位展示给客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翻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afaifafai
高粉答主

2019-05-07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7万
展开全部

颠勺可使原料不断移动变位,能在高温条件下和短暂的时间内,防止粘锅煳底,使菜肴受热均匀,成熟一致,调味全面,色泽相同,避免生熟不匀,老嫩不一的情况,原料不易破碎,确保菜肴形态美观。 

颠勺能使菜肴和芡汁交融,均匀地黏附在主辅料上,迅速地起到除腥解腻,提鲜增香等作用,且能协调和美化菜肴的形状。 

根据原料形状不同、成品形状不同、着芡方法不同、火候要求不同、动作程度不同等因素,将翻勺技术划分为小翻勺,大翻勺,晃勺,悬翻勺,助翻勺几种。

扩展资料

小翻勺

小翻勺也成颠勺,是一种常见的翻勺方法,它主要适用于数量少,加热时间短,散碎易成熟的菜肴。例如用爆法制作的“宫爆鸡丁”这类菜肴是着芡调味同时进行,制作时必须用小翻勺的技法来完成,使菜肴达到入味均匀,紧汁抱芡,明油亮芡,色泽金红的效果。

又如“清炒肉丝”原料入勺后用小翻技法不停地翻动原料并随之加入调味品,使肉丝受热入味均匀一致,成品达到成鲜软嫩的质量要求。

再如“红烧排骨”,主料在加热成熟过程中用小翻勺的技法有规律地进行翻动,勾芡时也要用小翻勺的技法淋入水淀粉,边翻动主料,使汤汁变稠分布均匀,达到明油亮芡的最佳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翻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吟舞倾心
高粉答主

2020-03-18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75
采纳率:10%
帮助的人:312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7-11-22
展开全部
厨师颠勺是为了保证烹饪原料在加热的过程中均匀地受热、上色、入味和保持菜肴的完整性。只有严格掌握以下要领,并能熟练掌握即为合格。
翻炒时具体姿势要求如下:
1.面向燃气灶站立,人体正面应与灶台边沿保持一定距离(根据身高可保持在5至25厘米左右)。
2.两脚分开站立,两脚尖与肩同宽,为40至50厘米(可根据身高适当调整)。
3.上身保持自然正直,自然含胸,略向前倾,目光注视勺中原料的变化。
勺工技法简介
晃勺
也称晃锅、转菜,是指将原料在炒勺内旋转的一种勺工技艺。晃勺可以防止粘锅,可以使原料在炒勺内受热均匀,成熟一致。常在制作烧菜、扒菜时使用。
晃勺时左手端起炒勺(或炒勺不离灶口),通过手腕的转动,带动炒勺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原料在炒勺内旋转。转勺时,左手握住勺柄,炒勺不离灶口,快速将炒勺向左或向右转动。要注意手腕向左或向右转动时速度要快,否则炒勺会与原料一起转,起不到转勺的作用。待勺中的原料转动起来后再做小型晃动,保证勺中的原料能继续旋转。
翻勺
翻勺的技法很多,通常按翻勺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前翻、后翻、左翻、右翻。
前翻,是将原料由炒勺的前端向勺柄方向翻动,其方法分拉翻勺和悬翻勺两种。前翻一般在家庭烹调中运用广泛,在翻勺时记住“推、拉、扬、挫”四字口诀。其中第一步是“推”,就是将勺往前稍下方送出(注意不要将手伸超过炉口的位置,防止被火苗烧伤)。“推”的目的是为了将原料送到勺中的前半部分;“拉”是为了在第一步基础上将原料往回拉动,同时在“拉”的过程中,手腕要有一个“扬”的动作,这样使得原料就翻动起来了;最后“挫”是为了稳稳地接住原料给其一个缓冲,防止汤汁四溅伤人。在翻勺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扁铲、手勺等工具完成“推”的动作。在翻勺过程中切勿出现类似颠球的上下用力的动作。
后翻,也叫倒翻,是指将原料由勺柄方向向炒勺的前端翻转的一种翻勺方法。可防止汤汁和热油溅在身上引起烧烫伤,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珍珠倒卷帘”。
左翻和右翻,也叫侧翻。左翻就是将炒勺端离火口后,向左运动,勺口朝右,手腕肘臂用力向左上方一扭一抛扬,原料翻个身即可落入勺内;右翻则是将原料从炒勺的右侧向左翻回即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