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求克服粗心的方法,急用
马上还有2个月就要参加中考,但是平时做数学,物理,化学试卷总是有时看不到一些题目要求,有时慢慢仔细看了又来不及做完.而且最头疼的是:有时自己知道的方法或者细节就是想不到,...
马上还有2个月就要参加中考,但是平时做数学,物理,化学试卷总是有时看不到一些题目要求,有时慢慢仔细看了又来不及做完.而且最头疼的是:有时自己知道的方法或者细节就是想不到,别的同学就能想到,怎么办呀?怎么样既看清题目又不会做不完?
中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我希望不惜一切代价考好,而不是拿到卷子以后又拍着脑袋大叫"哎呀,这个没看到`````````"哪位仁兄帮了我找到了方法,真是帮了本人一个大忙```而且要短时间有效果,越短越好!!
十万火急```````````````````````````````````````` 展开
中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我希望不惜一切代价考好,而不是拿到卷子以后又拍着脑袋大叫"哎呀,这个没看到`````````"哪位仁兄帮了我找到了方法,真是帮了本人一个大忙```而且要短时间有效果,越短越好!!
十万火急```````````````````````````````````````` 展开
39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不慌不忙,检查不难
这主要帮助由于性急毛躁而出错的孩子。首先,在每一次做题时,尽量迫使自己放慢速度,用笔尖指着题目进行默读,用笔圈出自己有可能出错的地方,以防万一。然后,开始做题,注意做题时速度也放慢。然后,进行检查,因为在做题时已经将容易出错的地方标出,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验算,所以查起来比较轻松。在整个过程当中,慢很关键,这样做主要是让这类孩子适应慢的审题方法,一旦习惯,那么仔细审题也就做到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加快做题速度,就能够将他们毛躁的性子平稳下来,仔细做题。
◆ 自始至终,注意集中
这种方法主要帮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好动的孩子。环境对这类孩子很重要,所以应当重视培养他们适应各种环境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首先,让他们干完自己想干的琐事,事先就说好,学习时就不允许他们有什么借口开溜。然后,给他一个安静的空间静心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安静的地方也没关系,主要目的是没人打搅他)。一直等所有的功课都完成,他的任务才结束。刚开始这样做时,需要家长或老师在一旁监督,时间久了可以适当放宽要求,比如可以休息片刻。等孩子对这种学习方法有点适应了,再将玩乐和学习的顺序颠倒,从中让孩子比较出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就这样使得生活学习有规可循,从而改变这类孩子三心二意的坏习惯。
◆ 坚持不懈,刻苦训练
这主要适用于计算常出错的孩子,但对于在其他方面不足的孩子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计算题类型的多样性要求孩子们在平日里不断的加强训练,也因此计算在数学中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因此我提倡计算就的多练、多做,熟能生巧。对于错题最好能够做到摘录成册,从而加深印象。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比算是个重要环节。计算中比较简单的部分通常采用口算的方法如一般程度的加减运算或简便运算。但随着年级升高,数字渐渐繁琐,计算难度也加强了,笔算渐渐代替了口算。如五年级的分数加减运算仅靠口算就有些困难。可是,有大部分学生嫌它麻烦,坚持用口算来解决问题,结果常常“欲速则不达”。做好计算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计算过程正确性的关键。第一步应准备好草稿本。草稿本,可以说是“时刻准备着为您服务!”有了它孩子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直观清晰,在结束计算时还可检查过程,避免出现错误。值得一提的是,排在草稿上的字也有它意义重大的一面,字迹端正清晰的,失误就少;相反,字迹越潦草,他出错的概率就会越高,有的更是因为字迹模糊难以辨认,结果原本正确的答案却抄错了,多让人痛心!计算到最后就是验算,但是有大部分的孩子没有这种习惯,所以我常以身作则来进行潜移默化,效果挺好的,许多学生从中受益非浅。总之要想让人永不出错很难,甚至不可能,但是我们不该放弃,争取将这些让人惋惜的过失减到最低。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长期性保证计算正确的最好方法。
以上所说的都是平日作业中常出现的非知识性的错误,也就是说这些错并不是错在不懂的问题上,全是粗心。在对于粗心的看法,家长和老师都有不同的观点,以下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前不久,班里开家长会,就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下面这段话:“老师,拜托您对我妈妈说,最近的作业错得那么多,都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因为这样的话,我妈妈肯定不会批评我!”怪!粗心还有这等好处?从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话语中,我发现它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粗心的危害被家长和孩子们所忽视。对待因粗心而出错的题目,孩子和家长的态度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以为订正好了就可以了。可是,家长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并不是这些可以订正的作业题,他们有可能成为飞机制造者、楼房设计者、高架桥的工程师等等,而这些行业需要的并不是反复的订正,而是一落笔就要正确的,即使是大型计算机会进行运算,但是一旦粗心成自然,那么,总会在某方面出点小差错,到时候可就不是懂不懂的问题了。所以,要想克服它就要加强对它的“监督”。最重要的就是:别放松!学生别放松,让孩子们学着找粗心,把这个破坏分子找出并改正,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家长别放松,家长的观点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就像那个学生说的,如果是粗心出错,妈妈是不会批评的,从他的话中我们就知道这位家长一定认为粗心构不成什么威胁。老师别放松,即使今天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出差错,也要及时提醒他们:最近的作业要仔细。千万别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一旦教育者对一现象加强关注,孩子也会引起重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认识和看法,希望能够得同行朋友的认可和评定,以来教好我们的学生,对孩子们负责,让家长放心。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是不能攻克的!
这主要帮助由于性急毛躁而出错的孩子。首先,在每一次做题时,尽量迫使自己放慢速度,用笔尖指着题目进行默读,用笔圈出自己有可能出错的地方,以防万一。然后,开始做题,注意做题时速度也放慢。然后,进行检查,因为在做题时已经将容易出错的地方标出,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验算,所以查起来比较轻松。在整个过程当中,慢很关键,这样做主要是让这类孩子适应慢的审题方法,一旦习惯,那么仔细审题也就做到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加快做题速度,就能够将他们毛躁的性子平稳下来,仔细做题。
◆ 自始至终,注意集中
这种方法主要帮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好动的孩子。环境对这类孩子很重要,所以应当重视培养他们适应各种环境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首先,让他们干完自己想干的琐事,事先就说好,学习时就不允许他们有什么借口开溜。然后,给他一个安静的空间静心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安静的地方也没关系,主要目的是没人打搅他)。一直等所有的功课都完成,他的任务才结束。刚开始这样做时,需要家长或老师在一旁监督,时间久了可以适当放宽要求,比如可以休息片刻。等孩子对这种学习方法有点适应了,再将玩乐和学习的顺序颠倒,从中让孩子比较出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就这样使得生活学习有规可循,从而改变这类孩子三心二意的坏习惯。
◆ 坚持不懈,刻苦训练
这主要适用于计算常出错的孩子,但对于在其他方面不足的孩子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计算题类型的多样性要求孩子们在平日里不断的加强训练,也因此计算在数学中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因此我提倡计算就的多练、多做,熟能生巧。对于错题最好能够做到摘录成册,从而加深印象。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比算是个重要环节。计算中比较简单的部分通常采用口算的方法如一般程度的加减运算或简便运算。但随着年级升高,数字渐渐繁琐,计算难度也加强了,笔算渐渐代替了口算。如五年级的分数加减运算仅靠口算就有些困难。可是,有大部分学生嫌它麻烦,坚持用口算来解决问题,结果常常“欲速则不达”。做好计算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计算过程正确性的关键。第一步应准备好草稿本。草稿本,可以说是“时刻准备着为您服务!”有了它孩子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直观清晰,在结束计算时还可检查过程,避免出现错误。值得一提的是,排在草稿上的字也有它意义重大的一面,字迹端正清晰的,失误就少;相反,字迹越潦草,他出错的概率就会越高,有的更是因为字迹模糊难以辨认,结果原本正确的答案却抄错了,多让人痛心!计算到最后就是验算,但是有大部分的孩子没有这种习惯,所以我常以身作则来进行潜移默化,效果挺好的,许多学生从中受益非浅。总之要想让人永不出错很难,甚至不可能,但是我们不该放弃,争取将这些让人惋惜的过失减到最低。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长期性保证计算正确的最好方法。
以上所说的都是平日作业中常出现的非知识性的错误,也就是说这些错并不是错在不懂的问题上,全是粗心。在对于粗心的看法,家长和老师都有不同的观点,以下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前不久,班里开家长会,就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下面这段话:“老师,拜托您对我妈妈说,最近的作业错得那么多,都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因为这样的话,我妈妈肯定不会批评我!”怪!粗心还有这等好处?从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话语中,我发现它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粗心的危害被家长和孩子们所忽视。对待因粗心而出错的题目,孩子和家长的态度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以为订正好了就可以了。可是,家长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并不是这些可以订正的作业题,他们有可能成为飞机制造者、楼房设计者、高架桥的工程师等等,而这些行业需要的并不是反复的订正,而是一落笔就要正确的,即使是大型计算机会进行运算,但是一旦粗心成自然,那么,总会在某方面出点小差错,到时候可就不是懂不懂的问题了。所以,要想克服它就要加强对它的“监督”。最重要的就是:别放松!学生别放松,让孩子们学着找粗心,把这个破坏分子找出并改正,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家长别放松,家长的观点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就像那个学生说的,如果是粗心出错,妈妈是不会批评的,从他的话中我们就知道这位家长一定认为粗心构不成什么威胁。老师别放松,即使今天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出差错,也要及时提醒他们:最近的作业要仔细。千万别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一旦教育者对一现象加强关注,孩子也会引起重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认识和看法,希望能够得同行朋友的认可和评定,以来教好我们的学生,对孩子们负责,让家长放心。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是不能攻克的!
展开全部
其实没有粗心的问题,以前我也一直认为考不好就是粗心,但其实没这种说法。完全是实力问题。
想想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粗心情形。
1、选择题明明选a你选c
2、计算错误
3、错别字
4、漏题
5、审题不清
你说有哪一样是真的粗心呢。1和4吧,但是这只要你带着目的把试卷检查两遍就一定可以解决的。
计算错误不能算是粗心,这主要和你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有关,计算能力要平时练,多练。而计算习惯则要你培养了。考试的时候,用草稿,很多人写的很乱,反正是草稿,其实不然,如果你按照做作业的格式去做的话,可以在检查的时候很容易的查出错误。
错别字也是平时积累的,要多写,多查,写文章的时候要顶针,觉得某个字不能确定的时候要查字典。
审题也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平时习惯把题目多读两遍,考试自然不会出什么差子。
还有就是平常心。这种心理能力也是可以锻炼的,考试前后要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自己可以,自己一定行,卷子难,大家难,卷子易,别大意。
还有,年轻人,什么事都不要怕,要有闯劲,即使有什么挫折也要勇敢面对,一两次考试是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水平的。
最后,祝你考上你理想中的大学
想想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粗心情形。
1、选择题明明选a你选c
2、计算错误
3、错别字
4、漏题
5、审题不清
你说有哪一样是真的粗心呢。1和4吧,但是这只要你带着目的把试卷检查两遍就一定可以解决的。
计算错误不能算是粗心,这主要和你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有关,计算能力要平时练,多练。而计算习惯则要你培养了。考试的时候,用草稿,很多人写的很乱,反正是草稿,其实不然,如果你按照做作业的格式去做的话,可以在检查的时候很容易的查出错误。
错别字也是平时积累的,要多写,多查,写文章的时候要顶针,觉得某个字不能确定的时候要查字典。
审题也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平时习惯把题目多读两遍,考试自然不会出什么差子。
还有就是平常心。这种心理能力也是可以锻炼的,考试前后要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自己可以,自己一定行,卷子难,大家难,卷子易,别大意。
还有,年轻人,什么事都不要怕,要有闯劲,即使有什么挫折也要勇敢面对,一两次考试是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水平的。
最后,祝你考上你理想中的大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本期来座谈的父母,都成功地帮助孩子改掉了粗心的坏习惯,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经验。
Adblock
观点一 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女儿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 23分钟。我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10岁女孩父亲 许 霖)
观点二 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儿子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儿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我觉得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而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11岁男孩母亲 王雅宜)
观点三 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儿子粗心问题总发生在爱看的节目和规定的作业时间冲突时,这时,即便关掉电视或反复提醒他细心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心不在作业上。
我想起心理学“目标倾斜”原理:人们努力工作的前方应安排有快乐的报酬。“目标倾斜”表明,人在接近目标之前的时刻,工作学习的曲线会显著地上升。运用这个原理,我把儿子的作业时间,定在他想看节目播映前的1小时,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他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倒过来,“目标倾斜”还可以“先乐后苦”,如儿子已经开始看电视了,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期以往,更会养成粗心习惯。与其如此,不如采用“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看完电视再做作业,这时,他心定了,作业质量就保证了。我从资料上看到美国新近兴起“好好玩耍,好好读书”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主拟订游戏与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据报道,孩子拟订的计划,几乎都是先玩再做作业,结果作业粗心现象大有改观。(11岁男孩母亲 刘颖)
观点四 孩子粗心,要防备做功课疲劳
和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我以为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我总想方设法帮女儿缓解疲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解决了女儿粗心问题,她的视力也有好转。(13岁女孩母亲 沈 菁)
观点五 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我不太在乎儿子粗心,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
我特别反对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家长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我认为,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7岁男孩母亲 金晓华)
观点六 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数学考了59分,女儿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我问女儿:“你为自己的粗心痛惜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粗心?”看到女儿好奇的表情,我帮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有了理论还要有实践,我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枯燥简单的劳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时作业质量。此外,还教她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Adblock
观点一 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女儿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 23分钟。我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10岁女孩父亲 许 霖)
观点二 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儿子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儿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我觉得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而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11岁男孩母亲 王雅宜)
观点三 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儿子粗心问题总发生在爱看的节目和规定的作业时间冲突时,这时,即便关掉电视或反复提醒他细心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心不在作业上。
我想起心理学“目标倾斜”原理:人们努力工作的前方应安排有快乐的报酬。“目标倾斜”表明,人在接近目标之前的时刻,工作学习的曲线会显著地上升。运用这个原理,我把儿子的作业时间,定在他想看节目播映前的1小时,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他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倒过来,“目标倾斜”还可以“先乐后苦”,如儿子已经开始看电视了,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期以往,更会养成粗心习惯。与其如此,不如采用“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看完电视再做作业,这时,他心定了,作业质量就保证了。我从资料上看到美国新近兴起“好好玩耍,好好读书”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主拟订游戏与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据报道,孩子拟订的计划,几乎都是先玩再做作业,结果作业粗心现象大有改观。(11岁男孩母亲 刘颖)
观点四 孩子粗心,要防备做功课疲劳
和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我以为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我总想方设法帮女儿缓解疲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解决了女儿粗心问题,她的视力也有好转。(13岁女孩母亲 沈 菁)
观点五 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我不太在乎儿子粗心,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
我特别反对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家长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我认为,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7岁男孩母亲 金晓华)
观点六 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数学考了59分,女儿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我问女儿:“你为自己的粗心痛惜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粗心?”看到女儿好奇的表情,我帮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有了理论还要有实践,我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枯燥简单的劳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时作业质量。此外,还教她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杭州读者小任问:“儿子很粗心,比如考试时难题做对,简单的题目反而做错。我提醒他细心些,但没用。怎样才能帮他改掉这个毛病?”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本期来座谈的父母,都成功地帮助孩子改掉了粗心的坏习惯,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经验。
Adblock
观点一 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女儿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 23分钟。我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10岁女孩父亲 许 霖)
观点二 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儿子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儿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我觉得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而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11岁男孩母亲 王雅宜)
观点三 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儿子粗心问题总发生在爱看的节目和规定的作业时间冲突时,这时,即便关掉电视或反复提醒他细心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心不在作业上。
我想起心理学“目标倾斜”原理:人们努力工作的前方应安排有快乐的报酬。“目标倾斜”表明,人在接近目标之前的时刻,工作学习的曲线会显著地上升。运用这个原理,我把儿子的作业时间,定在他想看节目播映前的1小时,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他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倒过来,“目标倾斜”还可以“先乐后苦”,如儿子已经开始看电视了,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期以往,更会养成粗心习惯。与其如此,不如采用“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看完电视再做作业,这时,他心定了,作业质量就保证了。我从资料上看到美国新近兴起“好好玩耍,好好读书”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主拟订游戏与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据报道,孩子拟订的计划,几乎都是先玩再做作业,结果作业粗心现象大有改观。(11岁男孩母亲 刘颖)
观点四 孩子粗心,要防备做功课疲劳
和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我以为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我总想方设法帮女儿缓解疲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解决了女儿粗心问题,她的视力也有好转。(13岁女孩母亲 沈 菁)
观点五 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我不太在乎儿子粗心,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
我特别反对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家长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我认为,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7岁男孩母亲 金晓华)
观点六 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数学考了59分,女儿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我问女儿:“你为自己的粗心痛惜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粗心?”看到女儿好奇的表情,我帮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有了理论还要有实践,我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枯燥简单的劳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时作业质量。此外,还教她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本期来座谈的父母,都成功地帮助孩子改掉了粗心的坏习惯,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经验。
Adblock
观点一 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女儿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 23分钟。我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10岁女孩父亲 许 霖)
观点二 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儿子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儿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我觉得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而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11岁男孩母亲 王雅宜)
观点三 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儿子粗心问题总发生在爱看的节目和规定的作业时间冲突时,这时,即便关掉电视或反复提醒他细心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心不在作业上。
我想起心理学“目标倾斜”原理:人们努力工作的前方应安排有快乐的报酬。“目标倾斜”表明,人在接近目标之前的时刻,工作学习的曲线会显著地上升。运用这个原理,我把儿子的作业时间,定在他想看节目播映前的1小时,效果很好,即使作业量比平时多,他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倒过来,“目标倾斜”还可以“先乐后苦”,如儿子已经开始看电视了,强迫他去做作业,他肯定心不在焉,错误百出,长期以往,更会养成粗心习惯。与其如此,不如采用“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看完电视再做作业,这时,他心定了,作业质量就保证了。我从资料上看到美国新近兴起“好好玩耍,好好读书”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自主拟订游戏与读书计划,其原理即在此。据报道,孩子拟订的计划,几乎都是先玩再做作业,结果作业粗心现象大有改观。(11岁男孩母亲 刘颖)
观点四 孩子粗心,要防备做功课疲劳
和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作业前半部分质量好,后半部分字迹潦草,错字别字很多,大多数家长会说孩子粗心,我以为这是疲劳所致。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我总想方设法帮女儿缓解疲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解决了女儿粗心问题,她的视力也有好转。(13岁女孩母亲 沈 菁)
观点五 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我不太在乎儿子粗心,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
我特别反对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家长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我认为,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7岁男孩母亲 金晓华)
观点六 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数学考了59分,女儿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我问女儿:“你为自己的粗心痛惜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粗心?”看到女儿好奇的表情,我帮她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你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有了理论还要有实践,我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枯燥简单的劳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时作业质量。此外,还教她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参考资料: HYOHYO的回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考固然重要,但是良好的心态更重要,你现在有点急了,如果你一直把这种心态保持下去的话,只会害你,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啊!粗心是一种从小养成的性格,无法在短时间里面去改变的,也许粗心是一回事,你是否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有没有把知识给牢牢掌握了,如果你基础够扎实的话,根本不会出现"有时自己知道的方法或者细节就是想不到,别的同学就能想到"的情况了.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先摆正好心态,然后再好好的查漏补缺,把知识掌握地更好点.
最后告诉你一句话:良好的心态才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我是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奉劝你的,希望你能取得好的成绩,如你所愿,加油哦!
最后告诉你一句话:良好的心态才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我是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奉劝你的,希望你能取得好的成绩,如你所愿,加油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