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什么风格的建筑?
圆明园是一座传统造园艺术风格的大型皇家园林,它的风格包含中国特色的江南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和西洋建筑。
它的格局形式,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造园传统,并吸收江南风景与园林精华,以园中之园的结构,组织诗情画意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曾被欧洲人士称之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万园之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原是康熙在一七零九年给雍正的赐园,最初占地不过三百亩,雍正即位后,大肆扩建。以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五代皇帝约一百五十年的不断增建、充实,形成了总面积达五千二百亩,规模宏大、世所罕见的宫苑式古园林。
扩展资料:
圆明园造景题材十分广泛。有的是乾隆六下江南时,命随行画师,将他中意的江南园林摹绘成图,结合北方特点,仿造于圆明园的。当时江南四大名园、杭州西湖十景,也在园中一一再现。
园中还有模仿匡庐天下秀的“西峰秀色”,取意虎溪的“溪月松风”,再现绍兴兰亭的“坐石临流”;取法云梦之泽的“上下天光”。
还有的景取名人诗画意境,如仿陶渊明《桃花源记》场景的“武陵春色”;取李白“雨山夹明镜”诗意的“夹镜鸣琴”等。此外,园中园还有按照传说中的神仙佳境建造的胜景,真可谓“人间天上诸景皆备”。
人们今天在圆明园废墟上能看到的,只有西洋楼的几根大型石雕门柱。影片《火烧圆明园》布景把这部分做了复原。西洋楼是当年供职于清廷的传教士郎士宁(意大利人)、王致诚(法国人)奉乾隆皇帝之命而设计的,由中国工匠施工建造。
整个西洋楼被安排在畅春园北墙脚下一条宽不足百米、长八百多米的狭长地段,面积不足全园的百分之三,在圆明园全园中居于附属地位。假使我们由此而产生错觉:以为圆明园就是一座西洋宫殿建筑园林,对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漠然无知,那就是亟应纠正的了。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扩展资料:
“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此。
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8年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在“西洋楼”旧址建有园史展览馆,供人瞻仰凭吊,令人痛定思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古代最出色的大型园林 “万园之园”圆明园
圆明园是园林,不是建筑。
圆明园主要是雍正年间至嘉庆年间修成,风格以清中期为主,掺杂了一点清后期风格。建筑主要为北方官式建筑,个别布局模仿了江南建筑。西洋楼景区模仿西方巴洛克、洛可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