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洞是什么?
8个回答
展开全部
60多年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虫洞”理论。那么,“虫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也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像“虫洞”一样,“负质量”也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太空飞船穿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各国航天部门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已考虑拨款资助“虫洞”研究,希望“虫洞”能实际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学家认为,“虫洞”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潜在的回报,不容忽视。科学家认为,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现在,人类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个星系,动辄需要数百年时间,是目前人类不可能办到的。但是,未来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虫洞”,那么一瞬间就能到达宇宙中遥远的地方。
据科学家观测,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很少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可以使用它去扩大和稳定细小的“虫洞”。
科学家指出,如果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使太空飞船通过。
虫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发生了兴趣。
虫洞连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与白洞之间传送物质。在这里,虫洞成为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白洞并且被辐射出去。
虫洞还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显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的超时空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它只有一个和外界的分界面,虫洞通过这个分界面进行超时空连接。虫洞与黑洞、白洞的接口是一个时空管道和两个时空闭合区的连接,在这里时空曲率并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毁。理论推出的虫洞还有许多特性,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黑洞、白洞、虫洞仍然是目前宇宙学中“时空与引力篇章”的悬而未解之谜。黑洞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间接的旁证。当前的观测及理论也给天文学和物理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例如,一颗能形成黑洞的冷恒星,当它坍缩时,其密度已然会超过原子核、核子、中子……,如果再继续坍缩下去,中子也可能被压碎。那么,黑洞中的物质基元究竟是什么呢?有什么斥力与引力对抗才使黑洞停留在某一阶段而不再继续坍缩呢?如果没有斥力,那么黑洞将无限地坍缩下去,直到体积无穷小,密度无穷大,内部压力也无穷大,而这却是物理学理论所不允许的。
总之,目前我们对黑洞、白洞和虫洞的本质了解还很少,它们还是神秘的东西,很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天文学家已经间接地找到了黑洞,但白洞、虫洞并未真正发现,还只是一个经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理论名词。
虫洞也是霍金构想的宇宙期存在的一种极细微的洞穴。美国科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宇宙中,“宇宙项”几乎为零。所谓的宇宙项也称为“真空的能量”,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中,能量也同样存在其内部,这是由爱因斯坦所导入的。宇宙初期的膨胀宇宙,宇宙项是必须的,而且,在基本粒子论里,也认为真空中的能量是自然呈现的。那么,为何目前宇宙的宇宙项变为零呢?柯尔曼说明:在爆炸以前的初期宇宙中,虫洞连接着很多的宇宙,很巧妙地将宇宙项的大小调整为零。结果,由一个宇宙可能产生另一个宇宙,而且,宇宙中也有可能有无数个这种微细的洞穴,它们可通往一个宇宙的过去及未来,或其他的宇宙。
旋转的或带有电荷的黑洞内部连接一个相应的白洞,你可以跳进黑洞而从白洞中跳出来。这样的黑洞和白洞的组合叫做虫洞。
白洞有可能离黑洞十分远;实际上它甚至有可能在一个“不同的宇宙”--那就是,一个时空区域,除了虫洞本身,完全和我们在的区域没有连接。一个位置方便的虫洞会给我们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方法去旅行很长一段距离,甚至旅行到另一个宇宙。或许虫洞的出口停在过去,这样你可以通过它而逆着时间旅行。总的来说,它们听起来很酷。
但在你认定那个理论正确而打算去寻找它们之前,你因该知道两件事。首先,虫洞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正如我们上面我们说到白洞时,只因为它们是方程组有效的数学解并不表明它们在自然中存在。特别的,当黑洞由普通物质坍塌形成(包括我们认为存在的所有黑洞)并不会形成虫洞。如果你掉进其中的一个,你并不会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你会撞到奇点,那是你唯一可去的地方。
还有,即使形成了一个虫洞,它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很小的扰动(包括你尝试穿过它的扰动)都会导致它坍塌。
最后,即使虫洞存在并且是稳定的,穿过它们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贯穿虫洞的辐射(来自附近的恒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将蓝移到非常高的频率。当你试着穿越虫洞时,你将被这些X射线和伽玛射线烤焦。虫洞的出现,几乎何以说是和黑洞同时的。
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它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旅行之上 。
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将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Wormhole),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
虫洞有几种说法
一是空间的隧道,就像一个球,你要沿球面走就远了但如果你走的是球里的一条直径就近了,虫洞就是直径
二是黑洞与白洞的联系
三是你说的时间隧道,根据爱因斯坦所说的你可以进行时间旅行,但你只能看,就像看电影,却无法改变发生的事情,因为时间是线行的,事件就是一个个珠子已经穿好,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顺序
到现在为止,我们讨论的都是普通“完美”黑洞。细节上,我们讨论的黑洞都不旋转也没有电荷。如果我们考虑黑洞旋转同时/或者带有电荷,事情会变的更复杂。特别的是,你有可能跳进这样的黑洞而不撞到奇点。结果是,旋转的或带有电荷的黑洞内部连接一个相应的白洞,你可以跳进黑洞而从白洞中跳出来。这样的黑洞和白洞的组合叫做虫洞。
白洞有可能离黑洞十分远;实际上它甚至有可能在一个“不同的宇宙”--那就是,一个时空区域,除了虫洞本身,完全和我们在的区域没有连接。一个位置方便的虫洞会给我们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方法去旅行很长一段距离,甚至旅行到另一个宇宙。或许虫洞的出口停在过去,这样你可以通过它而逆着时间旅行。总的来说,它们听起来很酷。
但在你认定那个理论正确而打算去寻找它们之前,你因该知道两件事。首先,虫洞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正如我们上面我们说到白洞时,只因为它们是方程组有效的数学解并不表明它们在自然中存在。特别的,当黑洞由普通物质坍塌形成(包括我们认为存在的所有黑洞)并不会形成虫洞。如果你掉进其中的一个,你并不会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你会撞到奇点,那是你唯一可去的地方。
还有,即使形成了一个虫洞,它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很小的扰动(包括你尝试穿过它的扰动)都会导致它坍塌。
后,即使虫洞存在并且是稳定的,穿过它们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贯穿虫洞的辐射(来自附近的恒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将蓝移到非常高的频率。当你试着穿越虫洞时,你将被这些X射线和伽玛射线烤焦。虫洞的出现,几乎何以说是和黑洞同时的。
在史瓦西发现了史瓦西黑洞以后,理论物理学家们对爱因斯坦常方程的史瓦西解进行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探索。包括上面说过的克尔解、雷斯勒——诺斯特朗姆解以及后来的纽曼解,都是围绕史瓦西的解研究出来的成果。我在这里将介绍给大家的虫洞,也是史瓦西的后代。
虫洞在史瓦西解中第一次出现,是当物理学家们想到了白洞的时候。他们通过一个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时空可以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十分的发现,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是与原来的时空完全垂直的。在不是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以为着黑洞的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叫史瓦西喉,也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感到好奇。
我们先来看一个虫洞的经典作用:连接黑洞和白洞,成为一个爱因斯坦——罗森桥,将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这个白洞的所在,并且被辐射出去。
当然,前面说的仅仅是虫洞作为一个黑洞和白洞之间传送物质的道路,但是虫洞的作用远不只如此。
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将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连接洞的工具,它还开宇宙的正常时空中出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在宇宙中的超空间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踏有的仅仅是一个和外界的分解面。虫洞通过这个分解面和超空间连接,但是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就好比在一个在平面中一条曲线和另一条曲线相切,在虫洞的问题中,它就好比是一个四维管道和一个三维的空间相切,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现在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所摧毁。
那么虫洞都有些什么性质呢?
利用相对论在不考虑一些量子效应和除引力以外的任何能量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一些十分简单、基本的关于虫洞的描述。这些描述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我们研究的重要是黑洞,而不是宇宙中的洞,因此我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虫洞的性质,而对于一些相关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描述,这里先不涉及。
虫洞有些什么性质呢?最主要的一个,是相对论中描述的,用来作为宇宙中的告诉火车。但是,虫洞的第二个重要的性质,也就是量子理论告诉我们的东西又明确的告诉我们:虫洞不可能成为一个宇宙的告诉火车。虫洞的存在,依赖于一种奇异的性质和物质,而这种奇异的性质,就是负能量。只有负能量才可以维持虫洞的存在,保持虫洞与外界时空的分解面持续打开。当然,狄拉克在芬克尔斯坦参照系的基础上,发现了参照系的选择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或者难地来分析物理问题。同样的,负能量在狄拉克的另一个参照系中,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因为能量的表现形式和观测物体的速度有关。这个结论在膜规范理论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参照系的不同,负能量是十分容易实现的。在物体以近光速接近虫洞的时候,在虫洞的周围的能量自然就成为了负的。因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可以进入虫洞,而速度离光速太大,那么物体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进入虫洞的。这个也就是虫洞的特殊性质之一。
但是虫洞并没有这么太平。前面说的是在安静的相对论中的虫洞,在暴躁的量子理论中,虫洞的性质又有了十分重要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在黑洞中的虫洞,也就是史瓦西喉和奇点周围形成的子宇宙。
黑洞周围的量子真空涨落在黑洞巨大引力的作用下,会被黑洞的引力能“喂”大,成为十分的能量辐射。这种能量会毫不留情地将一切形式的虫洞摧毁。
在没有黑洞包围的虫洞中,由于同样的没有黑洞巨大引力的“喂养”,虫洞本身也不可能开启太久。虫洞有很大几率被随机打开,但是有更大的几率突然消失。虫洞打开的时间十分短,仅仅是几个普朗克时间。在如此短的“寿命”中,即使是光也不可能走完虫洞的一半旅途,而在半路由于虫洞的消失而在整个时空中消失,成为真正的四维时空组旅行者。
而且,在没有物体通过虫洞的时候,虫洞还比较“长寿”,而一旦有物体进入了虫洞,如果这个物体是负能量的,那么还好,虫洞会被撑开;但是如果物体是正能量的,那么虫洞会在自己“自然死亡”以前就“灭亡”掉。而在宇宙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能量辐射通过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些辐射都是正能量的,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在自然情况下是不存在虫洞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也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像“虫洞”一样,“负质量”也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太空飞船穿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各国航天部门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已考虑拨款资助“虫洞”研究,希望“虫洞”能实际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学家认为,“虫洞”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潜在的回报,不容忽视。科学家认为,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现在,人类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个星系,动辄需要数百年时间,是目前人类不可能办到的。但是,未来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虫洞”,那么一瞬间就能到达宇宙中遥远的地方。
据科学家观测,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很少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可以使用它去扩大和稳定细小的“虫洞”。
科学家指出,如果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使太空飞船通过。
虫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发生了兴趣。
虫洞连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与白洞之间传送物质。在这里,虫洞成为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白洞并且被辐射出去。
虫洞还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显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的超时空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它只有一个和外界的分界面,虫洞通过这个分界面进行超时空连接。虫洞与黑洞、白洞的接口是一个时空管道和两个时空闭合区的连接,在这里时空曲率并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毁。理论推出的虫洞还有许多特性,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黑洞、白洞、虫洞仍然是目前宇宙学中“时空与引力篇章”的悬而未解之谜。黑洞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间接的旁证。当前的观测及理论也给天文学和物理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例如,一颗能形成黑洞的冷恒星,当它坍缩时,其密度已然会超过原子核、核子、中子……,如果再继续坍缩下去,中子也可能被压碎。那么,黑洞中的物质基元究竟是什么呢?有什么斥力与引力对抗才使黑洞停留在某一阶段而不再继续坍缩呢?如果没有斥力,那么黑洞将无限地坍缩下去,直到体积无穷小,密度无穷大,内部压力也无穷大,而这却是物理学理论所不允许的。
总之,目前我们对黑洞、白洞和虫洞的本质了解还很少,它们还是神秘的东西,很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天文学家已经间接地找到了黑洞,但白洞、虫洞并未真正发现,还只是一个经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理论名词。
虫洞也是霍金构想的宇宙期存在的一种极细微的洞穴。美国科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宇宙中,“宇宙项”几乎为零。所谓的宇宙项也称为“真空的能量”,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中,能量也同样存在其内部,这是由爱因斯坦所导入的。宇宙初期的膨胀宇宙,宇宙项是必须的,而且,在基本粒子论里,也认为真空中的能量是自然呈现的。那么,为何目前宇宙的宇宙项变为零呢?柯尔曼说明:在爆炸以前的初期宇宙中,虫洞连接着很多的宇宙,很巧妙地将宇宙项的大小调整为零。结果,由一个宇宙可能产生另一个宇宙,而且,宇宙中也有可能有无数个这种微细的洞穴,它们可通往一个宇宙的过去及未来,或其他的宇宙。
旋转的或带有电荷的黑洞内部连接一个相应的白洞,你可以跳进黑洞而从白洞中跳出来。这样的黑洞和白洞的组合叫做虫洞。
白洞有可能离黑洞十分远;实际上它甚至有可能在一个“不同的宇宙”--那就是,一个时空区域,除了虫洞本身,完全和我们在的区域没有连接。一个位置方便的虫洞会给我们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方法去旅行很长一段距离,甚至旅行到另一个宇宙。或许虫洞的出口停在过去,这样你可以通过它而逆着时间旅行。总的来说,它们听起来很酷。
但在你认定那个理论正确而打算去寻找它们之前,你因该知道两件事。首先,虫洞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正如我们上面我们说到白洞时,只因为它们是方程组有效的数学解并不表明它们在自然中存在。特别的,当黑洞由普通物质坍塌形成(包括我们认为存在的所有黑洞)并不会形成虫洞。如果你掉进其中的一个,你并不会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你会撞到奇点,那是你唯一可去的地方。
还有,即使形成了一个虫洞,它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很小的扰动(包括你尝试穿过它的扰动)都会导致它坍塌。
最后,即使虫洞存在并且是稳定的,穿过它们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贯穿虫洞的辐射(来自附近的恒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将蓝移到非常高的频率。当你试着穿越虫洞时,你将被这些X射线和伽玛射线烤焦。虫洞的出现,几乎何以说是和黑洞同时的。
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它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旅行之上 。
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将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Wormhole),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
虫洞有几种说法
一是空间的隧道,就像一个球,你要沿球面走就远了但如果你走的是球里的一条直径就近了,虫洞就是直径
二是黑洞与白洞的联系
三是你说的时间隧道,根据爱因斯坦所说的你可以进行时间旅行,但你只能看,就像看电影,却无法改变发生的事情,因为时间是线行的,事件就是一个个珠子已经穿好,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顺序
到现在为止,我们讨论的都是普通“完美”黑洞。细节上,我们讨论的黑洞都不旋转也没有电荷。如果我们考虑黑洞旋转同时/或者带有电荷,事情会变的更复杂。特别的是,你有可能跳进这样的黑洞而不撞到奇点。结果是,旋转的或带有电荷的黑洞内部连接一个相应的白洞,你可以跳进黑洞而从白洞中跳出来。这样的黑洞和白洞的组合叫做虫洞。
白洞有可能离黑洞十分远;实际上它甚至有可能在一个“不同的宇宙”--那就是,一个时空区域,除了虫洞本身,完全和我们在的区域没有连接。一个位置方便的虫洞会给我们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方法去旅行很长一段距离,甚至旅行到另一个宇宙。或许虫洞的出口停在过去,这样你可以通过它而逆着时间旅行。总的来说,它们听起来很酷。
但在你认定那个理论正确而打算去寻找它们之前,你因该知道两件事。首先,虫洞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正如我们上面我们说到白洞时,只因为它们是方程组有效的数学解并不表明它们在自然中存在。特别的,当黑洞由普通物质坍塌形成(包括我们认为存在的所有黑洞)并不会形成虫洞。如果你掉进其中的一个,你并不会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你会撞到奇点,那是你唯一可去的地方。
还有,即使形成了一个虫洞,它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很小的扰动(包括你尝试穿过它的扰动)都会导致它坍塌。
后,即使虫洞存在并且是稳定的,穿过它们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贯穿虫洞的辐射(来自附近的恒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将蓝移到非常高的频率。当你试着穿越虫洞时,你将被这些X射线和伽玛射线烤焦。虫洞的出现,几乎何以说是和黑洞同时的。
在史瓦西发现了史瓦西黑洞以后,理论物理学家们对爱因斯坦常方程的史瓦西解进行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探索。包括上面说过的克尔解、雷斯勒——诺斯特朗姆解以及后来的纽曼解,都是围绕史瓦西的解研究出来的成果。我在这里将介绍给大家的虫洞,也是史瓦西的后代。
虫洞在史瓦西解中第一次出现,是当物理学家们想到了白洞的时候。他们通过一个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时空可以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十分的发现,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是与原来的时空完全垂直的。在不是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以为着黑洞的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叫史瓦西喉,也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感到好奇。
我们先来看一个虫洞的经典作用:连接黑洞和白洞,成为一个爱因斯坦——罗森桥,将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这个白洞的所在,并且被辐射出去。
当然,前面说的仅仅是虫洞作为一个黑洞和白洞之间传送物质的道路,但是虫洞的作用远不只如此。
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将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连接洞的工具,它还开宇宙的正常时空中出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在宇宙中的超空间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踏有的仅仅是一个和外界的分解面。虫洞通过这个分解面和超空间连接,但是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就好比在一个在平面中一条曲线和另一条曲线相切,在虫洞的问题中,它就好比是一个四维管道和一个三维的空间相切,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现在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所摧毁。
那么虫洞都有些什么性质呢?
利用相对论在不考虑一些量子效应和除引力以外的任何能量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一些十分简单、基本的关于虫洞的描述。这些描述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我们研究的重要是黑洞,而不是宇宙中的洞,因此我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虫洞的性质,而对于一些相关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描述,这里先不涉及。
虫洞有些什么性质呢?最主要的一个,是相对论中描述的,用来作为宇宙中的告诉火车。但是,虫洞的第二个重要的性质,也就是量子理论告诉我们的东西又明确的告诉我们:虫洞不可能成为一个宇宙的告诉火车。虫洞的存在,依赖于一种奇异的性质和物质,而这种奇异的性质,就是负能量。只有负能量才可以维持虫洞的存在,保持虫洞与外界时空的分解面持续打开。当然,狄拉克在芬克尔斯坦参照系的基础上,发现了参照系的选择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或者难地来分析物理问题。同样的,负能量在狄拉克的另一个参照系中,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因为能量的表现形式和观测物体的速度有关。这个结论在膜规范理论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参照系的不同,负能量是十分容易实现的。在物体以近光速接近虫洞的时候,在虫洞的周围的能量自然就成为了负的。因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可以进入虫洞,而速度离光速太大,那么物体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进入虫洞的。这个也就是虫洞的特殊性质之一。
但是虫洞并没有这么太平。前面说的是在安静的相对论中的虫洞,在暴躁的量子理论中,虫洞的性质又有了十分重要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在黑洞中的虫洞,也就是史瓦西喉和奇点周围形成的子宇宙。
黑洞周围的量子真空涨落在黑洞巨大引力的作用下,会被黑洞的引力能“喂”大,成为十分的能量辐射。这种能量会毫不留情地将一切形式的虫洞摧毁。
在没有黑洞包围的虫洞中,由于同样的没有黑洞巨大引力的“喂养”,虫洞本身也不可能开启太久。虫洞有很大几率被随机打开,但是有更大的几率突然消失。虫洞打开的时间十分短,仅仅是几个普朗克时间。在如此短的“寿命”中,即使是光也不可能走完虫洞的一半旅途,而在半路由于虫洞的消失而在整个时空中消失,成为真正的四维时空组旅行者。
而且,在没有物体通过虫洞的时候,虫洞还比较“长寿”,而一旦有物体进入了虫洞,如果这个物体是负能量的,那么还好,虫洞会被撑开;但是如果物体是正能量的,那么虫洞会在自己“自然死亡”以前就“灭亡”掉。而在宇宙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能量辐射通过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些辐射都是正能量的,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在自然情况下是不存在虫洞的。
展开全部
虫洞
60多年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虫洞”理论。那么,“虫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也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像“虫洞”一样,“负质量”也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太空飞船穿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各国航天部门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已考虑拨款资助“虫洞”研究,希望“虫洞”能实际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学家认为,“虫洞”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潜在的回报,不容忽视。科学家认为,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现在,人类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个星系,动辄需要数百年时间,是目前人类不可能办到的。但是,未来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虫洞”,那么一瞬间就能到达宇宙中遥远的地方。
据科学家观测,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很少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可以使用它去扩大和稳定细小的“虫洞”。
科学家指出,如果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使太空飞船通过。
虫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发生了兴趣。
虫洞连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与白洞之间传送物质。在这里,虫洞成为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白洞并且被辐射出去。
虫洞还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显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的超时空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它只有一个和外界的分界面,虫洞通过这个分界面进行超时空连接。虫洞与黑洞、白洞的接口是一个时空管道和两个时空闭合区的连接,在这里时空曲率并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毁。理论推出的虫洞还有许多特性,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黑洞、白洞、虫洞仍然是目前宇宙学中“时空与引力篇章”的悬而未解之谜。黑洞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间接的旁证。当前的观测及理论也给天文学和物理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例如,一颗能形成黑洞的冷恒星,当它坍缩时,其密度已然会超过原子核、核子、中子……,如果再继续坍缩下去,中子也可能被压碎。那么,黑洞中的物质基元究竟是什么呢?有什么斥力与引力对抗才使黑洞停留在某一阶段而不再继续坍缩呢?如果没有斥力,那么黑洞将无限地坍缩下去,直到体积无穷小,密度无穷大,内部压力也无穷大,而这却是物理学理论所不允许的。
总之,目前我们对黑洞、白洞和虫洞的本质了解还很少,它们还是神秘的东西,很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天文学家已经间接地找到了黑洞,但白洞、虫洞并未真正发现,还只是一个经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理论名词。
虫洞也是霍金构想的宇宙期存在的一种极细微的洞穴。美国科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宇宙中,“宇宙项”几乎为零。所谓的宇宙项也称为“真空的能量”,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中,能量也同样存在其内部,这是由爱因斯坦所导入的。宇宙初期的膨胀宇宙,宇宙项是必须的,而且,在基本粒子论里,也认为真空中的能量是自然呈现的。那么,为何目前宇宙的宇宙项变为零呢?柯尔曼说明:在爆炸以前的初期宇宙中,虫洞连接着很多的宇宙,很巧妙地将宇宙项的大小调整为零。结果,由一个宇宙可能产生另一个宇宙,而且,宇宙中也有可能有无数个这种微细的洞穴,它们可通往一个宇宙的过去及未来,或其他的宇宙。
旋转的或带有电荷的黑洞内部连接一个相应的白洞,你可以跳进黑洞而从白洞中跳出来。这样的黑洞和白洞的组合叫做虫洞。
白洞有可能离黑洞十分远;实际上它甚至有可能在一个“不同的宇宙”--那就是,一个时空区域,除了虫洞本身,完全和我们在的区域没有连接。一个位置方便的虫洞会给我们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方法去旅行很长一段距离,甚至旅行到另一个宇宙。或许虫洞的出口停在过去,这样你可以通过它而逆着时间旅行。总的来说,它们听起来很酷。
但在你认定那个理论正确而打算去寻找它们之前,你因该知道两件事。首先,虫洞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正如我们上面我们说到白洞时,只因为它们是方程组有效的数学解并不表明它们在自然中存在。特别的,当黑洞由普通物质坍塌形成(包括我们认为存在的所有黑洞)并不会形成虫洞。如果你掉进其中的一个,你并不会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你会撞到奇点,那是你唯一可去的地方。
还有,即使形成了一个虫洞,它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很小的扰动(包括你尝试穿过它的扰动)都会导致它坍塌。
最后,即使虫洞存在并且是稳定的,穿过它们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贯穿虫洞的辐射(来自附近的恒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将蓝移到非常高的频率。当你试着穿越虫洞时,你将被这些X射线和伽玛射线烤焦。虫洞的出现,几乎何以说是和黑洞同时的。
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它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旅行之上 。
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将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Wormhole),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
虫洞有几种说法
一是空间的隧道,就像一个球,你要沿球面走就远了但如果你走的是球里的一条直径就近了,虫洞就是直径
二是黑洞与白洞的联系
三是你说的时间隧道,根据爱因斯坦所说的你可以进行时间旅行,但你只能看,就像看电影,却无法改变发生的事情,因为时间是线行的,事件就是一个个珠子已经穿好,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顺序
到现在为止,我们讨论的都是普通“完美”黑洞。细节上,我们讨论的黑洞都不旋转也没有电荷。如果我们考虑黑洞旋转同时/或者带有电荷,事情会变的更复杂。特别的是,你有可能跳进这样的黑洞而不撞到奇点。结果是,旋转的或带有电荷的黑洞内部连接一个相应的白洞,你可以跳进黑洞而从白洞中跳出来。这样的黑洞和白洞的组合叫做虫洞。
白洞有可能离黑洞十分远;实际上它甚至有可能在一个“不同的宇宙”--那就是,一个时空区域,除了虫洞本身,完全和我们在的区域没有连接。一个位置方便的虫洞会给我们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方法去旅行很长一段距离,甚至旅行到另一个宇宙。或许虫洞的出口停在过去,这样你可以通过它而逆着时间旅行。总的来说,它们听起来很酷。
但在你认定那个理论正确而打算去寻找它们之前,你因该知道两件事。首先,虫洞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正如我们上面我们说到白洞时,只因为它们是方程组有效的数学解并不表明它们在自然中存在。特别的,当黑洞由普通物质坍塌形成(包括我们认为存在的所有黑洞)并不会形成虫洞。如果你掉进其中的一个,你并不会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你会撞到奇点,那是你唯一可去的地方。
还有,即使形成了一个虫洞,它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很小的扰动(包括你尝试穿过它的扰动)都会导致它坍塌。
后,即使虫洞存在并且是稳定的,穿过它们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贯穿虫洞的辐射(来自附近的恒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将蓝移到非常高的频率。当你试着穿越虫洞时,你将被这些X射线和伽玛射线烤焦。虫洞的出现,几乎何以说是和黑洞同时的。
在史瓦西发现了史瓦西黑洞以后,理论物理学家们对爱因斯坦常方程的史瓦西解进行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探索。包括上面说过的克尔解、雷斯勒——诺斯特朗姆解以及后来的纽曼解,都是围绕史瓦西的解研究出来的成果。我在这里将介绍给大家的虫洞,也是史瓦西的后代。
虫洞在史瓦西解中第一次出现,是当物理学家们想到了白洞的时候。他们通过一个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时空可以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十分的发现,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是与原来的时空完全垂直的。在不是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以为着黑洞的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叫史瓦西喉,也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感到好奇。
我们先来看一个虫洞的经典作用:连接黑洞和白洞,成为一个爱因斯坦——罗森桥,将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这个白洞的所在,并且被辐射出去。
当然,前面说的仅仅是虫洞作为一个黑洞和白洞之间传送物质的道路,但是虫洞的作用远不只如此。
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将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连接洞的工具,它还开宇宙的正常时空中出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在宇宙中的超空间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踏有的仅仅是一个和外界的分解面。虫洞通过这个分解面和超空间连接,但是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就好比在一个在平面中一条曲线和另一条曲线相切,在虫洞的问题中,它就好比是一个四维管道和一个三维的空间相切,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现在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所摧毁。
那么虫洞都有些什么性质呢?
利用相对论在不考虑一些量子效应和除引力以外的任何能量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一些十分简单、基本的关于虫洞的描述。这些描述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我们研究的重要是黑洞,而不是宇宙中的洞,因此我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虫洞的性质,而对于一些相关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描述,这里先不涉及。
虫洞有些什么性质呢?最主要的一个,是相对论中描述的,用来作为宇宙中的告诉火车。但是,虫洞的第二个重要的性质,也就是量子理论告诉我们的东西又明确的告诉我们:虫洞不可能成为一个宇宙的告诉火车。虫洞的存在,依赖于一种奇异的性质和物质,而这种奇异的性质,就是负能量。只有负能量才可以维持虫洞的存在,保持虫洞与外界时空的分解面持续打开。当然,狄拉克在芬克尔斯坦参照系的基础上,发现了参照系的选择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或者难地来分析物理问题。同样的,负能量在狄拉克的另一个参照系中,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因为能量的表现形式和观测物体的速度有关。这个结论在膜规范理论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参照系的不同,负能量是十分容易实现的。在物体以近光速接近虫洞的时候,在虫洞的周围的能量自然就成为了负的。因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可以进入虫洞,而速度离光速太大,那么物体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进入虫洞的。这个也就是虫洞的特殊性质之一。
但是虫洞并没有这么太平。前面说的是在安静的相对论中的虫洞,在暴躁的量子理论中,虫洞的性质又有了十分重要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在黑洞中的虫洞,也就是史瓦西喉和奇点周围形成的子宇宙。
黑洞周围的量子真空涨落在黑洞巨大引力的作用下,会被黑洞的引力能“喂”大,成为十分的能量辐射。这种能量会毫不留情地将一切形式的虫洞摧毁。
在没有黑洞包围的虫洞中,由于同样的没有黑洞巨大引力的“喂养”,虫洞本身也不可能开启太久。虫洞有很大几率被随机打开,但是有更大的几率突然消失。虫洞打开的时间十分短,仅仅是几个普朗克时间。在如此短的“寿命”中,即使是光也不可能走完虫洞的一半旅途,而在半路由于虫洞的消失而在整个时空中消失,成为真正的四维时空组旅行者。
而且,在没有物体通过虫洞的时候,虫洞还比较“长寿”,而一旦有物体进入了虫洞,如果这个物体是负能量的,那么还好,虫洞会被撑开;但是如果物体是正能量的,那么虫洞会在自己“自然死亡”以前就“灭亡”掉。而在宇宙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能量辐射通过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些辐射都是正能量的,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在自然情况下是不存在虫洞的。
60多年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虫洞”理论。那么,“虫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也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像“虫洞”一样,“负质量”也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太空飞船穿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各国航天部门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已考虑拨款资助“虫洞”研究,希望“虫洞”能实际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学家认为,“虫洞”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潜在的回报,不容忽视。科学家认为,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现在,人类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个星系,动辄需要数百年时间,是目前人类不可能办到的。但是,未来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虫洞”,那么一瞬间就能到达宇宙中遥远的地方。
据科学家观测,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很少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可以使用它去扩大和稳定细小的“虫洞”。
科学家指出,如果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使太空飞船通过。
虫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发生了兴趣。
虫洞连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与白洞之间传送物质。在这里,虫洞成为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白洞并且被辐射出去。
虫洞还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显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的超时空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它只有一个和外界的分界面,虫洞通过这个分界面进行超时空连接。虫洞与黑洞、白洞的接口是一个时空管道和两个时空闭合区的连接,在这里时空曲率并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毁。理论推出的虫洞还有许多特性,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黑洞、白洞、虫洞仍然是目前宇宙学中“时空与引力篇章”的悬而未解之谜。黑洞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间接的旁证。当前的观测及理论也给天文学和物理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例如,一颗能形成黑洞的冷恒星,当它坍缩时,其密度已然会超过原子核、核子、中子……,如果再继续坍缩下去,中子也可能被压碎。那么,黑洞中的物质基元究竟是什么呢?有什么斥力与引力对抗才使黑洞停留在某一阶段而不再继续坍缩呢?如果没有斥力,那么黑洞将无限地坍缩下去,直到体积无穷小,密度无穷大,内部压力也无穷大,而这却是物理学理论所不允许的。
总之,目前我们对黑洞、白洞和虫洞的本质了解还很少,它们还是神秘的东西,很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天文学家已经间接地找到了黑洞,但白洞、虫洞并未真正发现,还只是一个经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理论名词。
虫洞也是霍金构想的宇宙期存在的一种极细微的洞穴。美国科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宇宙中,“宇宙项”几乎为零。所谓的宇宙项也称为“真空的能量”,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中,能量也同样存在其内部,这是由爱因斯坦所导入的。宇宙初期的膨胀宇宙,宇宙项是必须的,而且,在基本粒子论里,也认为真空中的能量是自然呈现的。那么,为何目前宇宙的宇宙项变为零呢?柯尔曼说明:在爆炸以前的初期宇宙中,虫洞连接着很多的宇宙,很巧妙地将宇宙项的大小调整为零。结果,由一个宇宙可能产生另一个宇宙,而且,宇宙中也有可能有无数个这种微细的洞穴,它们可通往一个宇宙的过去及未来,或其他的宇宙。
旋转的或带有电荷的黑洞内部连接一个相应的白洞,你可以跳进黑洞而从白洞中跳出来。这样的黑洞和白洞的组合叫做虫洞。
白洞有可能离黑洞十分远;实际上它甚至有可能在一个“不同的宇宙”--那就是,一个时空区域,除了虫洞本身,完全和我们在的区域没有连接。一个位置方便的虫洞会给我们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方法去旅行很长一段距离,甚至旅行到另一个宇宙。或许虫洞的出口停在过去,这样你可以通过它而逆着时间旅行。总的来说,它们听起来很酷。
但在你认定那个理论正确而打算去寻找它们之前,你因该知道两件事。首先,虫洞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正如我们上面我们说到白洞时,只因为它们是方程组有效的数学解并不表明它们在自然中存在。特别的,当黑洞由普通物质坍塌形成(包括我们认为存在的所有黑洞)并不会形成虫洞。如果你掉进其中的一个,你并不会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你会撞到奇点,那是你唯一可去的地方。
还有,即使形成了一个虫洞,它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很小的扰动(包括你尝试穿过它的扰动)都会导致它坍塌。
最后,即使虫洞存在并且是稳定的,穿过它们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贯穿虫洞的辐射(来自附近的恒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将蓝移到非常高的频率。当你试着穿越虫洞时,你将被这些X射线和伽玛射线烤焦。虫洞的出现,几乎何以说是和黑洞同时的。
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它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旅行之上 。
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将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Wormhole),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
虫洞有几种说法
一是空间的隧道,就像一个球,你要沿球面走就远了但如果你走的是球里的一条直径就近了,虫洞就是直径
二是黑洞与白洞的联系
三是你说的时间隧道,根据爱因斯坦所说的你可以进行时间旅行,但你只能看,就像看电影,却无法改变发生的事情,因为时间是线行的,事件就是一个个珠子已经穿好,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顺序
到现在为止,我们讨论的都是普通“完美”黑洞。细节上,我们讨论的黑洞都不旋转也没有电荷。如果我们考虑黑洞旋转同时/或者带有电荷,事情会变的更复杂。特别的是,你有可能跳进这样的黑洞而不撞到奇点。结果是,旋转的或带有电荷的黑洞内部连接一个相应的白洞,你可以跳进黑洞而从白洞中跳出来。这样的黑洞和白洞的组合叫做虫洞。
白洞有可能离黑洞十分远;实际上它甚至有可能在一个“不同的宇宙”--那就是,一个时空区域,除了虫洞本身,完全和我们在的区域没有连接。一个位置方便的虫洞会给我们一个方便和快捷的方法去旅行很长一段距离,甚至旅行到另一个宇宙。或许虫洞的出口停在过去,这样你可以通过它而逆着时间旅行。总的来说,它们听起来很酷。
但在你认定那个理论正确而打算去寻找它们之前,你因该知道两件事。首先,虫洞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正如我们上面我们说到白洞时,只因为它们是方程组有效的数学解并不表明它们在自然中存在。特别的,当黑洞由普通物质坍塌形成(包括我们认为存在的所有黑洞)并不会形成虫洞。如果你掉进其中的一个,你并不会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你会撞到奇点,那是你唯一可去的地方。
还有,即使形成了一个虫洞,它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即使是很小的扰动(包括你尝试穿过它的扰动)都会导致它坍塌。
后,即使虫洞存在并且是稳定的,穿过它们也是十分不愉快的。贯穿虫洞的辐射(来自附近的恒星,宇宙的微波背景等等)将蓝移到非常高的频率。当你试着穿越虫洞时,你将被这些X射线和伽玛射线烤焦。虫洞的出现,几乎何以说是和黑洞同时的。
在史瓦西发现了史瓦西黑洞以后,理论物理学家们对爱因斯坦常方程的史瓦西解进行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探索。包括上面说过的克尔解、雷斯勒——诺斯特朗姆解以及后来的纽曼解,都是围绕史瓦西的解研究出来的成果。我在这里将介绍给大家的虫洞,也是史瓦西的后代。
虫洞在史瓦西解中第一次出现,是当物理学家们想到了白洞的时候。他们通过一个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时空可以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十分的发现,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是与原来的时空完全垂直的。在不是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以为着黑洞的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叫史瓦西喉,也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感到好奇。
我们先来看一个虫洞的经典作用:连接黑洞和白洞,成为一个爱因斯坦——罗森桥,将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这个白洞的所在,并且被辐射出去。
当然,前面说的仅仅是虫洞作为一个黑洞和白洞之间传送物质的道路,但是虫洞的作用远不只如此。
黑洞和黑洞之间也可以通过虫洞连接,当然,这种连接无论是如何的将强,它还是仅仅是一个连通的“宇宙监狱”。
虫洞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连接洞的工具,它还开宇宙的正常时空中出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在宇宙中的超空间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踏有的仅仅是一个和外界的分解面。虫洞通过这个分解面和超空间连接,但是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就好比在一个在平面中一条曲线和另一条曲线相切,在虫洞的问题中,它就好比是一个四维管道和一个三维的空间相切,在这里时空曲率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现在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所摧毁。
那么虫洞都有些什么性质呢?
利用相对论在不考虑一些量子效应和除引力以外的任何能量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一些十分简单、基本的关于虫洞的描述。这些描述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我们研究的重要是黑洞,而不是宇宙中的洞,因此我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虫洞的性质,而对于一些相关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描述,这里先不涉及。
虫洞有些什么性质呢?最主要的一个,是相对论中描述的,用来作为宇宙中的告诉火车。但是,虫洞的第二个重要的性质,也就是量子理论告诉我们的东西又明确的告诉我们:虫洞不可能成为一个宇宙的告诉火车。虫洞的存在,依赖于一种奇异的性质和物质,而这种奇异的性质,就是负能量。只有负能量才可以维持虫洞的存在,保持虫洞与外界时空的分解面持续打开。当然,狄拉克在芬克尔斯坦参照系的基础上,发现了参照系的选择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或者难地来分析物理问题。同样的,负能量在狄拉克的另一个参照系中,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因为能量的表现形式和观测物体的速度有关。这个结论在膜规范理论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参照系的不同,负能量是十分容易实现的。在物体以近光速接近虫洞的时候,在虫洞的周围的能量自然就成为了负的。因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可以进入虫洞,而速度离光速太大,那么物体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进入虫洞的。这个也就是虫洞的特殊性质之一。
但是虫洞并没有这么太平。前面说的是在安静的相对论中的虫洞,在暴躁的量子理论中,虫洞的性质又有了十分重要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在黑洞中的虫洞,也就是史瓦西喉和奇点周围形成的子宇宙。
黑洞周围的量子真空涨落在黑洞巨大引力的作用下,会被黑洞的引力能“喂”大,成为十分的能量辐射。这种能量会毫不留情地将一切形式的虫洞摧毁。
在没有黑洞包围的虫洞中,由于同样的没有黑洞巨大引力的“喂养”,虫洞本身也不可能开启太久。虫洞有很大几率被随机打开,但是有更大的几率突然消失。虫洞打开的时间十分短,仅仅是几个普朗克时间。在如此短的“寿命”中,即使是光也不可能走完虫洞的一半旅途,而在半路由于虫洞的消失而在整个时空中消失,成为真正的四维时空组旅行者。
而且,在没有物体通过虫洞的时候,虫洞还比较“长寿”,而一旦有物体进入了虫洞,如果这个物体是负能量的,那么还好,虫洞会被撑开;但是如果物体是正能量的,那么虫洞会在自己“自然死亡”以前就“灭亡”掉。而在宇宙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能量辐射通过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些辐射都是正能量的,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在自然情况下是不存在虫洞的。
参考资料: http://bk.baidu.com/view/1941.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九八五年的一个学期末,加州理工大学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理论物理学教授 Kip S. Thorne 刚刚上完一学年的课,正慵懒地靠在办公室的椅
子上休息,电话铃却忽然响了起来。打来电话的是他的老朋友,著名行星天文学家
Carl Sagan。 Sagan 当时正在撰写一部描写人类与外星生命首次接触的科幻小说。
写作已经接近尾声,但身为科学家的 Sagan 希望自己的作品 - 即便是一部科幻小说
- 也尽可能地不与已知的物理学理论相矛盾。在这部小说中 Sagan 安排女主人公通
过黑洞 (Black Hole) 穿越了 26 光年的距离, 到达遥远的织女星 (Vega)。这是整
部小说中最具震撼性的情节, 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 却也是最可疑的细节。于
是 Sagan 打电话给从事引力理论研究的 Thorne,为这一细节寻求技术咨询。经过一
番思考和粗略的计算,Thorne 告诉 Sagan 黑洞是无法作为星际旅行的工具的,他建
议 Sagan 使用 wormhole (虫洞) 这个概念,于是便有了随后出版并被拍成电影的著
名科幻小说 ?Contact?。
Sagan 的小说顺利地出版了,Thorne 对 wormhole 的思考却没有因此而结束。三年
后,Thorne 和他的学生 Mike Morris 在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上发表了
题为 “时空中的 wormhole 及其在星际旅行中的用途” 的论文 [1],由此开创了对
所谓 “可穿越 wormhole” (traversable wormhole)[注一] 进行研究的先河。作为
教学性刊物的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也因此而有幸在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
开创上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笔。
Morris 和 Thorne 的文章在 wormhole 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不过 wormhole
这一名词却并非是他们两人的发明。早在一九五七年 C. W. Misner 和 J. A. Wheeler
就在一篇文章 [2] 中提出了这一名词。那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是所谓的 “几何动力
学” (Geometrodynamics) - 一种试图把物理学几何化的理论。Misner 和 Wheeler
的 “几何动力学” 后来并没有走得很远,但他们在文章中提出的 wormhole 这一
概念却在事隔三十一年之后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并成为以星际旅行为题材的科幻小说
中的标准词汇,可谓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 什么是 wormhole?
那么究竟什么是 wormhole 呢?形象地说 wormhole 是连接两个空间区域的一种 “
柄” 状的结构。 [图一] (插图请见文末的原文网址) 便是一种很流行的 wormhole
图示,图中用蓝色轮廓线表示的倒 U 字形曲面代表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空间,连接两
个空间区域 A 和 B 的黄色线段代表的便是这种 “柄” 状结构,即 wormhole 结构
。 [图一] 是一种抽象化的图示,黄色线段实际上代表的是具有一定线度的结构,类
似于后面图三所示。不难看到,由于这种 “柄” 状结构的存在,在 A 和 B 之间存
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路径:一类由绿色曲线表示,代表在普通空间中的路径;另一类
由黄色线段表示,代表由于 wormhole 的存在而形成的新路径。由 [图一] 可以看到
,沿黄色路径从 A 到 B 显然要比沿绿色路径近得多。通常科幻小说 (包括前面提到
的 Carl Sagan 的小说 Contact) 中描述的通过 wormhole 进行星际旅行指的就是沿
图中黄色路径进行的。
[图一] 所示的 wormhole 被称为 “宇宙内 wormhole” (intra-universe wormhole
),它连接的是同一个宇宙中的两个不同的空间区域。除此之外,在理论上还有一类
所谓的 “宇宙间 wormhole” (inter-universe wormhole),这类 wormhole 连接的
则是两个不同的宇宙。我们所讨论的星际旅行中的 wormhole 通常属于前一类。不过
由于这两类 wormhole 的差别仅在于空间的大范围拓扑结构,对于讨论 wormhole 本
身的结构来说它是属于哪一类的并不重要。
在进一步讨论 wormhole 之前,有必要先澄清一个或多或少存在于文献中的概念误区
(或者说即使文献的作者心中并无误区,却特别容易在读者中造成误区的概念),那
就是 wormhole 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空间中的短程连接 (short-cut),也就是
说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作为有意义的星际旅行手段。仔细观察 [图一] 不难发现 wormhole
之所以成为 A B 之间的短程连接完全是由于空间弯曲成倒 U 字型所致。按照广义
相对论,空间 (确切的说是时空) 的弯曲是由物质分布决定的,因而 [图一] 所表示
的 wormhole 除了 wormhole 本身外,还对远离 wormhole 的背景空间中的物质分布
作了十分苛刻的假定。如果不作这种相当人为的假定,wormhole 的结构更有可能类
似于 [图二] 所示。在 [图二] 中,由 wormhole 所形成的连接 A B 的黄色路径要
比普通空间中的路径 (绿色路径) 更长。很明显,利用 [图二] 所示的 wormhole 做
A B 之间的星际旅行是不明智的举动。因此在概念上 wormhole 并不等同于星际旅
行的捷径。
三. Carl Sagan 式的问题
尽管如此,wormhole 无论对于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还是星际旅行家来说都依然是一
个极富魅力的概念。前面提到的行星天文学家 Carl Sagan 对于星际旅行的许多问题
有一种很独特提法,即从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 (infinitely advanced civilization
) 的角度来看星际旅行的可行性。对于 wormhole,一个 “Carl Sagan 式” 的问题
可以表述为:
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是否可能利用 wormhole 作为星际旅行的工具?
Sagan 所谓的 “无限发达的文明” 指的是在物理规律许可的情况下拥有一切能力的
智慧生命。对于这种无限发达的文明来说 [图一] 和 [图二] 所示的 wormhole 并无
实质的差别,只要 wormhole 存在,即使它的结构如 [图二] 所示,他们也可以通过
改变背景空间的曲率使之变为 [图一] 的形式。因此在这种 “Carl Sagan 式” 的
问题中背景空间的具体结构并不重要。
要利用 wormhole 作为星际旅行的工具当然首先得要有 wormhole。宇宙间究竟有没
有 wormhole?这归根结底是一个观测的问题。迄今为止在天文学上并没有观测到任
何有关 wormhole 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因此现阶段我们对 wormhole 的探讨仅
限于理论范畴。自 Morris 和 Thorne 以来物理学家们在对 wormhole 的研究上又获
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这些结果主要是在引力和时空的经典理论 - 广义相对论 - 的
框架内获得的。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物理学家们对广义相对论的数学结构已经了
解得十分透彻。尤其是近三十余年来,随着现代微分几何手段的应用,许多非常普遍
的命题被相继证明,其中的一些对于 wormhole 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获得可做星际旅行用途的 wormhole, 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可以作两方面的努力
:
如果宇宙中不存在 wormhole,他们可以试图 “创造” wormhole。
如果宇宙中存在 wormhole,他们可以试图 “改造” wormhole,使之适合于星际旅
行的需要。
四. Wormhole “创世记” - 恼人的因果律
所谓 “创造” wormhole,指的是在原本没有 wormhole 的空间区域中产生 wormhole
。我们已经知道 wormhole 是空间中的一种 “柄” 状的结构,在拓扑学上具有这种
“柄” 状结构的空间被称为是复连通的,而没有这种 “柄” 状结构 (即没有 wormhole
) 的普通空间则是单连通的。因此从拓扑学角度看,“创造” wormhole 意味着使空
间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
那么空间的拓扑结构有可能发生变化吗?物理学家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九
九二年,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S. W. Hawking 证明了这样一个定理 [3]:
[定理] 在广义相对论中,如果空间的拓扑结构在一个有界的区域内发生了变化,那
么在这个变化所发生的时空范围内存在闭合的类时曲线。
不熟悉相对论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类时曲线。在相对论中类时曲线是物理上可
以实现的运动在时空中的轨迹。一个运动的空间轨迹闭合是十分寻常的事,比如钟摆
的运动,行星的运动,其空间轨迹在适当的参照系中都是 (近似) 闭合的。但一个物
理上可以实现的运动在时空中的轨迹闭合 (即形成所谓 “闭合的类时曲线”) 却是
非同小可的事,因为时空中的轨迹不仅记录了运动所经过的各个空间位置,而且还记
录了经过各空间位置的时刻。因此时空轨迹的闭合意味着不仅在空间上回到原点,而
且在时间上也回到原点!换句话说时间失去了实际意义上的单向性,或者说构造时间
机器成为了可能!
我们都知道自然万物的演化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最直接的经验莫过于我们的生命本
身,从出生到成长到衰老到死亡,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无可抗拒,不可逆转。时间的单
向性是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界最基本的观测事实之一。如果时间不是单向的,那么物
理世界中的因果关系也将不复存在,因为一个逆时间而行的旅行者可以在 “结果”
发生后返回过去将产生结果的 “原因” 破坏掉[注二]。
因此 Hawking 所证明的定理可以通俗地描述为:
[定理 (通俗版)] 在广义相对论中,“创造” wormhole 意味着放弃因果律。
如果放弃因果律,那么不仅物理学的大部分将会被改写,连科学本身的存在都将受到
挑战,因为科学本质上就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追根溯源的努力,而正是因果律的存在
使得这种努力成为可能。因此依据 Hawking 所证明的上述定理,在有足够的证据表
明因果律可以被破坏之前,我们必须认为改变空间的拓扑结构 (即 “创造” wormhole
) 是被广义相对论所禁止的。
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中最优美的理论之一,是引力理论和现代时空观念的基石,
但它只是一个经典理论。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关于引力和时空的真正描述就象对宇宙
中其它基本相互作用的描述一样,必须是量子化的。对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化被称为量
子引力理论。
那么在量子引力理论中情况如何呢?早在量子理论出现之初物理学家就发现许多被经
典理论所禁止的过程在量子理论中会成为可能,比如说电子可以出现在经典理论不允
许出现的区域中。空间拓扑结构的改变会成为这种 “幸运” 的量子过程中的一员吗
?遗憾的是,对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引力的量子化是当今理论物理面临
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迄今为止不仅尚未建立完整的理论,连一些基本的出发点也还
在争议之中。在量子引力理论的早期研究中人们曾经认为时空就象海面一样,在大尺
度上看平滑如镜,随着尺度的缩小渐渐显出起伏,当尺度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
看到汹涌的波涛和飞散的泡沫。这个极小的距离尺度被称为 Planck 尺度。在 Planck
尺度上时空的结构会出现剧烈的量子涨落,不仅空间拓扑结构的变化是可能的,甚
至于还会产生所谓的时空泡沫 (spacetime foam)。这种有关量子时空的直观想象在
量子引力理论的具体方案提出后却在各个方案中均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初步的分
析表明,量子引力理论并不完全禁止空间拓扑结构的改变,但是 由产生 wormhole
所导致的空间拓扑结构的改变即使在量子引力理论中也极有可能是被禁止 [4][5]。
因此我们可以有保留地认为,就目前人类所了解的物理学规律而言, “创造” wormhole
有可能是连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也无法做到的。
五. Wormhole 工程学 - 负能量的困惑
即使 “创造” wormhole 果真是不可能的,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仍然可以通过改造
宇宙中已经存在的 wormhole (如果有的话)[注三],使之成为可穿越 wormhole。这
并不改变空间的拓扑结构,因而不违背任何禁止空间拓扑结构改变的物理学定理。
那么要改造并维持一个可穿越 wormhole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前面提到的 Morris 和 Thorne 的文章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他们研究了
维持一个稳定的球对称 wormhole 所需要的物质分布。所谓球对称 wormhole,指的
是 wormhole 的出入口,通常也称为 “嘴巴” (mouth - 见 [图三]),是球对称的
。Morris 和 Thorne 发现,为了维持这样一个 wormhole,在 wormhole 所形成的通
道的最窄处,即所谓的 “喉咙” (throat - 见 [图三]) 部位,必须有负能量物质
的存在!Morris 和 Thorne 的分析虽然对 wormhole 作了球对称这样一个简化假设
,但是运用广义相对论和现代微分几何理论所做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他们得到的 “维
持 wormhole 需要负能量物质” 的结论却是普遍成立的。
因此想当一名 wormhole 工程师首先必须有负能量物质。那么什么是负能量物质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学过 Newton 定律的人都知道,用力推一个箱子,箱子就会
沿推力的方向运动 (假定阻力可以忽略),推力的大小等于运动的加速度和箱子质量
的乘积。这是大家熟悉的结果[注四]。但是假如把普通的箱子换成 wormhole 工程师
的负能量箱子,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负能量箱子的质量小于零,这时加速度和
推力的方向就变得相反了。也就是说你用力去推一个负能量箱子,非但不能把它推开
,箱子反而会朝你滑过来!很显然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古怪的箱子,迄今为止人类在
宏观世界中发现的所有物质都具有正的能量,物质越多,通常能量就越高。按照定义
只有真空的能量才为零,而负能量意味着比一无所有的真空具有 “更少” 的物质,
这在经典物理中是近乎于自相矛盾的说法。
但是量子理论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经典物理学关于真空的观念。在量子理论中,真空不
仅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而且是高度动态的,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虚粒子对产生和湮
灭。在这种全新的真空图景下负能量的出现至少在概念上就不再是不可思议的了。事
实上早在一九四八年荷兰物理学家 Casimir 就发现真空中两个平行导体板之间会出
现负的能量密度,并由此预言了存在于这样一对导体板之间的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
后来人们在实验上证实了这种被称为 Casimir 效应的相互作用的存在,从而间接地
为负能量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S. W. Hawking 等物理学家在研
究黑洞的幅射效应时发现在黑洞的事件视界 (event horizon) 附近也会出现负的能
量密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物理学家们又发现了所谓的压缩真空 (squeezed vacuum
),即量子态分布异常的真空,在这种真空的某些区域中同样会出现负的能量密度。
所有这些令人兴奋的研究结果表明宇宙中看来的确是存在负能量物质的。可惜的是上
述所有这些已知的负能量物质都是由量子效应产生的,因而数值十分微弱。以 Casimir
效应为例,其负能量所对应的质量密度大约为:
能量密度 = - 10-44 公斤每立方米 / (以米为单位的平板间距)4
这个结果表明如果平板间距为一米的话,所产生的负能量密度只有 10-44 公斤每立
方米,相当于在每十亿亿立方米的体积内才有相当于一个基本粒子质量的负能量物质
!
其它量子效应产生的负能量密度也大致相仿,只需把平板间距换成那些效应中涉及的
空间尺度即可。由于能量密度和空间尺度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在任何宏观尺度上由
量子效应产生的负能量都是微乎其微的。
另一方面,物理学家们对维持一个可穿越 wormhole 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也做
了估算,结果发现:
负能量的数量 (以地球质量为单位) = - (以厘米为单位的 wormhole 半径)
也就是说仅仅为了维持一个半径为一厘米的 wormhole 就需要相当于整个地球质量的
负能量物质!而且 wormhole 的半径越大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就越多,为了维持一个
半径为一千米的 wormhole 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竟相当于整个太阳系的质量!
这无疑是一个令所有 wormhole 工程师头疼的结果。因为一方面迄今所知的所有产生
负能量物质的效应都是量子效应,所产生的负能量物质即使用微观尺度来衡量也是极
其微小的。而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任何宏观意义上的 wormhole 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
数量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六. 穿越 wormhole - 张力的挑战
虽然数字看起来不那么乐观,但是别忘了我们是在考虑一个 “Carl Sagan” 式的问
题。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无数次地低估过人类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让我们暂
且对来自无限发达文明的 wormhole 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做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假定
他们利用某种远不为我们所知的技术手段真的获得了相当于整个太阳系质量的负能量
物质,并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半径达一千米的 wormhole。
那么他们是否就可以利用这样的 wormhole 进行星际旅行了呢?
初看起来半径一千米的 wormhole 似乎应当满足星际旅行的要求了,因为一千米的半
径在几何尺度上已经足以让相当规模的星际飞船通过了。看过科幻电影的人可能对星
际飞船穿越 wormhole 的特技处理留有深刻的印象。从屏幕上看,飞船周围充斥着由
来自遥远天际的星光和幅射组成的无限绚丽的视觉幻象,看上去飞船穿越的似乎是时
空中的一条狭小的通道 ([图四])。
但实际情况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事实上为了能让飞船及其乘员安全地穿越 wormhole
,几何半径的大小并不是星际旅行家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按照广义相对论,物质在
通过象 wormhole 这样空间结构高度弯曲的区域,尤其是在负能量密集的区域附近,
会遇到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张力,即施加在单位面积物质上的力量。由于无论
飞船还是飞船乘员所能承受的张力都是有限的,因此 wormhole 所产生的张力的大小
对于星际旅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球对称的 wormhole 为例,计算表明在星际飞船
经过 wormhole 的 “喉咙” 时 wormhole 中的负能量物质对飞船和乘员所产生的张
力大小为:
张力 = (物质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 (以光年为单位的 wormhole 半径)2
这里 “物质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指的是物质中的原子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超越了这一极限,连组成物质的原子都将受到破坏,更遑论宏观物质如飞船或飞船乘
员了。这是一个任何程度的文明都很难突破的物理极限。从这个计算结果中我们看到
穿过 wormhole 的物质所受到的张力和 wormhole 的半径成平方反比, wormhole 的
半径越大,对穿越其中的物质所施加的张力就越小,也就越适合于作为星际旅行的通
道。特别需要看到的是, 半径小于一光年的 wormhole 由于产生的张力超过物质所
能承受张力的理论极限,因而无法作为星际旅行的通道。
虽然以上这些计算都是比较粗略的估算,具体的数值会因 wormhole 的具体结构而有
所不同。但是在数量级的意义上这些计算已经足以使我们看到维持一个可供星际旅行
用的 wormhole 所面临的巨大的 “工程学” 困难:为了能让星际飞船安全通过,wormhole
的半径至少要在一光年以上。前面曾经提到维持一个半径为一千米的 wormhole 所
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大约相当于整个太阳系的质量,而一光年大约是十万亿千米
,因此维持一个半径为一光年的 wormhole 所需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大约相当于太阳
系质量的十万亿倍。 “太阳系质量的十万亿倍” 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整个银
河系中所有发光星体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系质量的一千亿倍,因此维持一个可供星际
旅行用的最小的 wormhole 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大约相当于银河系中的所有发
光星体质量总和的一百倍!如果考虑到生物体所能承受的张力要远小于理论极限,对
wormhole 半径的要求将更高,所需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也将远大于上述估计值。使
用数量如此惊人的物质,别说这些物质都是迄今尚未在任何宏观尺度上发现的负能量
物质,即便是普通的物质,也是近乎于天方夜谭式的想法。
目前还不清楚存在于微观尺度上的负能量物质是否有可能积累成宏观的数量,如果这
种积累是可能的,那么将一个已经存在的 wormhole 改造成适合星际旅行的 wormhole
在纯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改造和维持这样一个 wormhole 所需的负能量物质的数
量即使从宇宙学尺度上看也是极其惊人的。这种数量对于任何存在于我们这个宇宙中
的文明 - 即使是无限发达的文明 - 来说都是工程学上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
七. 结语 - 遥远的天梯
在我们即将结束对 wormhole 的讨论时 [注五], 我想起了远古神话中关于天梯的一
些传说。 在那些悠远的年代里, 人们幻想着天空中有一个圣洁而永恒的天界, 人
的灵魂能在那里得到永生。 虽然谁也不知道天界究竟有多远, 但人们幻想着存在一
些神秘的地方, 人们可以从那里攀上天界, 这便是有关天梯的传说。 古埃及的法
老们曾经相信宏伟的金字塔可以成为他们的天梯, 藏民们的一种传说则认为天梯是
神山上的一株巨树。 从某种意义上讲, wormhole 仿佛是一种现代版的 “天梯”,
一端连着古老而执着的梦想, 一端连着遥远而璀灿的星空。
梦想和现实之间往往是有距离的,任凭虔诚的信徒们千百年来不懈地期盼和寻觅,传
说中的天梯终究没有被找到。人类对可穿越 wormhole 的研究才进行了短短十几个年
头,下断语还为时过早。 但是从迄今所得的结果来看,利用 wormhole 进行星际旅
行大致是介于 “理论上不可能” 和 “实际上不可能” 之间。 在能够想象得到的
将来, 利用 wormhole 进行星际旅行就象寻找遥远的天梯一样,只能是一个美丽却
难圆的梦。
-------------------------------------------------------------------------
-------
注释
[注一] 所谓 “可穿越 wormhole” (traversable wormhole),广义地讲是指允许光
信号穿越的 wormhole,狭义地讲是指允许星际飞船穿越的 wormhole。本文讨论的属
于后一种。
[注二] 严格地讲, 时间的非单向性 (或闭合类时曲线的出现) 并不一定导致因果律
的破坏。 有些物理学家试图通过引进所谓的 “自洽性假设” (consistency conjecture
) 来协调时间的非单向性与因果律之间的矛盾。 不过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 这种
“自洽性” 的一种很有可能的体现方式就是物理规律自动阻止闭合类时曲线的出现
。
[注三] 有人也许会问,如果 “创造” wormhole 是不可能的,那么所谓 “已经存
在” 的 wormhole 从何而来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是物
理学上的一个基本定律,也就是说物质是不能无中生有的,那么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
来呢?这两个问题有相似之处,由于我们对于宇宙本身的由来还知之甚少,因此这些
问题都还没有答案。我们把宇宙中 “已经存在” wormhole 作为这一节的出发点,
不仅仅是把这作为一种可能性看待,而且也是考虑到 “创造” wormhole 未必真的
已经被物理定律所严格排除。因此假定存在 wormhole,不论其来源,考虑如何将之
改造为可穿越 wormhole 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注四] 这里例子所说的质量是所谓的 “惯性质量”,另外还有一类所谓的 “引力
质量”,在广义相对论中这两类质量是相等的。另外在相对论中质量是能量的一种,
因此我们对负质量和负能量不作区分。
[注五] 有关 wormhole 还有其它一些值得讨论的方面,比如 wormhole 与时间旅行
之间的关系,量子幅射效应对 wormhole 的作用等等,日后将另文叙述。
参考资料:http://allastronomy.lamost.org/bencandy.php?id=385
的理论物理学教授 Kip S. Thorne 刚刚上完一学年的课,正慵懒地靠在办公室的椅
子上休息,电话铃却忽然响了起来。打来电话的是他的老朋友,著名行星天文学家
Carl Sagan。 Sagan 当时正在撰写一部描写人类与外星生命首次接触的科幻小说。
写作已经接近尾声,但身为科学家的 Sagan 希望自己的作品 - 即便是一部科幻小说
- 也尽可能地不与已知的物理学理论相矛盾。在这部小说中 Sagan 安排女主人公通
过黑洞 (Black Hole) 穿越了 26 光年的距离, 到达遥远的织女星 (Vega)。这是整
部小说中最具震撼性的情节, 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 却也是最可疑的细节。于
是 Sagan 打电话给从事引力理论研究的 Thorne,为这一细节寻求技术咨询。经过一
番思考和粗略的计算,Thorne 告诉 Sagan 黑洞是无法作为星际旅行的工具的,他建
议 Sagan 使用 wormhole (虫洞) 这个概念,于是便有了随后出版并被拍成电影的著
名科幻小说 ?Contact?。
Sagan 的小说顺利地出版了,Thorne 对 wormhole 的思考却没有因此而结束。三年
后,Thorne 和他的学生 Mike Morris 在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上发表了
题为 “时空中的 wormhole 及其在星际旅行中的用途” 的论文 [1],由此开创了对
所谓 “可穿越 wormhole” (traversable wormhole)[注一] 进行研究的先河。作为
教学性刊物的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也因此而有幸在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
开创上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笔。
Morris 和 Thorne 的文章在 wormhole 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不过 wormhole
这一名词却并非是他们两人的发明。早在一九五七年 C. W. Misner 和 J. A. Wheeler
就在一篇文章 [2] 中提出了这一名词。那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是所谓的 “几何动力
学” (Geometrodynamics) - 一种试图把物理学几何化的理论。Misner 和 Wheeler
的 “几何动力学” 后来并没有走得很远,但他们在文章中提出的 wormhole 这一
概念却在事隔三十一年之后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并成为以星际旅行为题材的科幻小说
中的标准词汇,可谓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 什么是 wormhole?
那么究竟什么是 wormhole 呢?形象地说 wormhole 是连接两个空间区域的一种 “
柄” 状的结构。 [图一] (插图请见文末的原文网址) 便是一种很流行的 wormhole
图示,图中用蓝色轮廓线表示的倒 U 字形曲面代表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空间,连接两
个空间区域 A 和 B 的黄色线段代表的便是这种 “柄” 状结构,即 wormhole 结构
。 [图一] 是一种抽象化的图示,黄色线段实际上代表的是具有一定线度的结构,类
似于后面图三所示。不难看到,由于这种 “柄” 状结构的存在,在 A 和 B 之间存
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路径:一类由绿色曲线表示,代表在普通空间中的路径;另一类
由黄色线段表示,代表由于 wormhole 的存在而形成的新路径。由 [图一] 可以看到
,沿黄色路径从 A 到 B 显然要比沿绿色路径近得多。通常科幻小说 (包括前面提到
的 Carl Sagan 的小说 Contact) 中描述的通过 wormhole 进行星际旅行指的就是沿
图中黄色路径进行的。
[图一] 所示的 wormhole 被称为 “宇宙内 wormhole” (intra-universe wormhole
),它连接的是同一个宇宙中的两个不同的空间区域。除此之外,在理论上还有一类
所谓的 “宇宙间 wormhole” (inter-universe wormhole),这类 wormhole 连接的
则是两个不同的宇宙。我们所讨论的星际旅行中的 wormhole 通常属于前一类。不过
由于这两类 wormhole 的差别仅在于空间的大范围拓扑结构,对于讨论 wormhole 本
身的结构来说它是属于哪一类的并不重要。
在进一步讨论 wormhole 之前,有必要先澄清一个或多或少存在于文献中的概念误区
(或者说即使文献的作者心中并无误区,却特别容易在读者中造成误区的概念),那
就是 wormhole 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空间中的短程连接 (short-cut),也就是
说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作为有意义的星际旅行手段。仔细观察 [图一] 不难发现 wormhole
之所以成为 A B 之间的短程连接完全是由于空间弯曲成倒 U 字型所致。按照广义
相对论,空间 (确切的说是时空) 的弯曲是由物质分布决定的,因而 [图一] 所表示
的 wormhole 除了 wormhole 本身外,还对远离 wormhole 的背景空间中的物质分布
作了十分苛刻的假定。如果不作这种相当人为的假定,wormhole 的结构更有可能类
似于 [图二] 所示。在 [图二] 中,由 wormhole 所形成的连接 A B 的黄色路径要
比普通空间中的路径 (绿色路径) 更长。很明显,利用 [图二] 所示的 wormhole 做
A B 之间的星际旅行是不明智的举动。因此在概念上 wormhole 并不等同于星际旅
行的捷径。
三. Carl Sagan 式的问题
尽管如此,wormhole 无论对于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还是星际旅行家来说都依然是一
个极富魅力的概念。前面提到的行星天文学家 Carl Sagan 对于星际旅行的许多问题
有一种很独特提法,即从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 (infinitely advanced civilization
) 的角度来看星际旅行的可行性。对于 wormhole,一个 “Carl Sagan 式” 的问题
可以表述为:
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是否可能利用 wormhole 作为星际旅行的工具?
Sagan 所谓的 “无限发达的文明” 指的是在物理规律许可的情况下拥有一切能力的
智慧生命。对于这种无限发达的文明来说 [图一] 和 [图二] 所示的 wormhole 并无
实质的差别,只要 wormhole 存在,即使它的结构如 [图二] 所示,他们也可以通过
改变背景空间的曲率使之变为 [图一] 的形式。因此在这种 “Carl Sagan 式” 的
问题中背景空间的具体结构并不重要。
要利用 wormhole 作为星际旅行的工具当然首先得要有 wormhole。宇宙间究竟有没
有 wormhole?这归根结底是一个观测的问题。迄今为止在天文学上并没有观测到任
何有关 wormhole 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因此现阶段我们对 wormhole 的探讨仅
限于理论范畴。自 Morris 和 Thorne 以来物理学家们在对 wormhole 的研究上又获
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这些结果主要是在引力和时空的经典理论 - 广义相对论 - 的
框架内获得的。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物理学家们对广义相对论的数学结构已经了
解得十分透彻。尤其是近三十余年来,随着现代微分几何手段的应用,许多非常普遍
的命题被相继证明,其中的一些对于 wormhole 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获得可做星际旅行用途的 wormhole, 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可以作两方面的努力
:
如果宇宙中不存在 wormhole,他们可以试图 “创造” wormhole。
如果宇宙中存在 wormhole,他们可以试图 “改造” wormhole,使之适合于星际旅
行的需要。
四. Wormhole “创世记” - 恼人的因果律
所谓 “创造” wormhole,指的是在原本没有 wormhole 的空间区域中产生 wormhole
。我们已经知道 wormhole 是空间中的一种 “柄” 状的结构,在拓扑学上具有这种
“柄” 状结构的空间被称为是复连通的,而没有这种 “柄” 状结构 (即没有 wormhole
) 的普通空间则是单连通的。因此从拓扑学角度看,“创造” wormhole 意味着使空
间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
那么空间的拓扑结构有可能发生变化吗?物理学家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九
九二年,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S. W. Hawking 证明了这样一个定理 [3]:
[定理] 在广义相对论中,如果空间的拓扑结构在一个有界的区域内发生了变化,那
么在这个变化所发生的时空范围内存在闭合的类时曲线。
不熟悉相对论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类时曲线。在相对论中类时曲线是物理上可
以实现的运动在时空中的轨迹。一个运动的空间轨迹闭合是十分寻常的事,比如钟摆
的运动,行星的运动,其空间轨迹在适当的参照系中都是 (近似) 闭合的。但一个物
理上可以实现的运动在时空中的轨迹闭合 (即形成所谓 “闭合的类时曲线”) 却是
非同小可的事,因为时空中的轨迹不仅记录了运动所经过的各个空间位置,而且还记
录了经过各空间位置的时刻。因此时空轨迹的闭合意味着不仅在空间上回到原点,而
且在时间上也回到原点!换句话说时间失去了实际意义上的单向性,或者说构造时间
机器成为了可能!
我们都知道自然万物的演化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最直接的经验莫过于我们的生命本
身,从出生到成长到衰老到死亡,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无可抗拒,不可逆转。时间的单
向性是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界最基本的观测事实之一。如果时间不是单向的,那么物
理世界中的因果关系也将不复存在,因为一个逆时间而行的旅行者可以在 “结果”
发生后返回过去将产生结果的 “原因” 破坏掉[注二]。
因此 Hawking 所证明的定理可以通俗地描述为:
[定理 (通俗版)] 在广义相对论中,“创造” wormhole 意味着放弃因果律。
如果放弃因果律,那么不仅物理学的大部分将会被改写,连科学本身的存在都将受到
挑战,因为科学本质上就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追根溯源的努力,而正是因果律的存在
使得这种努力成为可能。因此依据 Hawking 所证明的上述定理,在有足够的证据表
明因果律可以被破坏之前,我们必须认为改变空间的拓扑结构 (即 “创造” wormhole
) 是被广义相对论所禁止的。
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中最优美的理论之一,是引力理论和现代时空观念的基石,
但它只是一个经典理论。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关于引力和时空的真正描述就象对宇宙
中其它基本相互作用的描述一样,必须是量子化的。对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化被称为量
子引力理论。
那么在量子引力理论中情况如何呢?早在量子理论出现之初物理学家就发现许多被经
典理论所禁止的过程在量子理论中会成为可能,比如说电子可以出现在经典理论不允
许出现的区域中。空间拓扑结构的改变会成为这种 “幸运” 的量子过程中的一员吗
?遗憾的是,对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引力的量子化是当今理论物理面临
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迄今为止不仅尚未建立完整的理论,连一些基本的出发点也还
在争议之中。在量子引力理论的早期研究中人们曾经认为时空就象海面一样,在大尺
度上看平滑如镜,随着尺度的缩小渐渐显出起伏,当尺度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
看到汹涌的波涛和飞散的泡沫。这个极小的距离尺度被称为 Planck 尺度。在 Planck
尺度上时空的结构会出现剧烈的量子涨落,不仅空间拓扑结构的变化是可能的,甚
至于还会产生所谓的时空泡沫 (spacetime foam)。这种有关量子时空的直观想象在
量子引力理论的具体方案提出后却在各个方案中均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初步的分
析表明,量子引力理论并不完全禁止空间拓扑结构的改变,但是 由产生 wormhole
所导致的空间拓扑结构的改变即使在量子引力理论中也极有可能是被禁止 [4][5]。
因此我们可以有保留地认为,就目前人类所了解的物理学规律而言, “创造” wormhole
有可能是连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也无法做到的。
五. Wormhole 工程学 - 负能量的困惑
即使 “创造” wormhole 果真是不可能的,一个无限发达的文明仍然可以通过改造
宇宙中已经存在的 wormhole (如果有的话)[注三],使之成为可穿越 wormhole。这
并不改变空间的拓扑结构,因而不违背任何禁止空间拓扑结构改变的物理学定理。
那么要改造并维持一个可穿越 wormhole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前面提到的 Morris 和 Thorne 的文章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他们研究了
维持一个稳定的球对称 wormhole 所需要的物质分布。所谓球对称 wormhole,指的
是 wormhole 的出入口,通常也称为 “嘴巴” (mouth - 见 [图三]),是球对称的
。Morris 和 Thorne 发现,为了维持这样一个 wormhole,在 wormhole 所形成的通
道的最窄处,即所谓的 “喉咙” (throat - 见 [图三]) 部位,必须有负能量物质
的存在!Morris 和 Thorne 的分析虽然对 wormhole 作了球对称这样一个简化假设
,但是运用广义相对论和现代微分几何理论所做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他们得到的 “维
持 wormhole 需要负能量物质” 的结论却是普遍成立的。
因此想当一名 wormhole 工程师首先必须有负能量物质。那么什么是负能量物质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学过 Newton 定律的人都知道,用力推一个箱子,箱子就会
沿推力的方向运动 (假定阻力可以忽略),推力的大小等于运动的加速度和箱子质量
的乘积。这是大家熟悉的结果[注四]。但是假如把普通的箱子换成 wormhole 工程师
的负能量箱子,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负能量箱子的质量小于零,这时加速度和
推力的方向就变得相反了。也就是说你用力去推一个负能量箱子,非但不能把它推开
,箱子反而会朝你滑过来!很显然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古怪的箱子,迄今为止人类在
宏观世界中发现的所有物质都具有正的能量,物质越多,通常能量就越高。按照定义
只有真空的能量才为零,而负能量意味着比一无所有的真空具有 “更少” 的物质,
这在经典物理中是近乎于自相矛盾的说法。
但是量子理论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经典物理学关于真空的观念。在量子理论中,真空不
仅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而且是高度动态的,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虚粒子对产生和湮
灭。在这种全新的真空图景下负能量的出现至少在概念上就不再是不可思议的了。事
实上早在一九四八年荷兰物理学家 Casimir 就发现真空中两个平行导体板之间会出
现负的能量密度,并由此预言了存在于这样一对导体板之间的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
后来人们在实验上证实了这种被称为 Casimir 效应的相互作用的存在,从而间接地
为负能量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S. W. Hawking 等物理学家在研
究黑洞的幅射效应时发现在黑洞的事件视界 (event horizon) 附近也会出现负的能
量密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物理学家们又发现了所谓的压缩真空 (squeezed vacuum
),即量子态分布异常的真空,在这种真空的某些区域中同样会出现负的能量密度。
所有这些令人兴奋的研究结果表明宇宙中看来的确是存在负能量物质的。可惜的是上
述所有这些已知的负能量物质都是由量子效应产生的,因而数值十分微弱。以 Casimir
效应为例,其负能量所对应的质量密度大约为:
能量密度 = - 10-44 公斤每立方米 / (以米为单位的平板间距)4
这个结果表明如果平板间距为一米的话,所产生的负能量密度只有 10-44 公斤每立
方米,相当于在每十亿亿立方米的体积内才有相当于一个基本粒子质量的负能量物质
!
其它量子效应产生的负能量密度也大致相仿,只需把平板间距换成那些效应中涉及的
空间尺度即可。由于能量密度和空间尺度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在任何宏观尺度上由
量子效应产生的负能量都是微乎其微的。
另一方面,物理学家们对维持一个可穿越 wormhole 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也做
了估算,结果发现:
负能量的数量 (以地球质量为单位) = - (以厘米为单位的 wormhole 半径)
也就是说仅仅为了维持一个半径为一厘米的 wormhole 就需要相当于整个地球质量的
负能量物质!而且 wormhole 的半径越大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就越多,为了维持一个
半径为一千米的 wormhole 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竟相当于整个太阳系的质量!
这无疑是一个令所有 wormhole 工程师头疼的结果。因为一方面迄今所知的所有产生
负能量物质的效应都是量子效应,所产生的负能量物质即使用微观尺度来衡量也是极
其微小的。而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任何宏观意义上的 wormhole 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
数量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六. 穿越 wormhole - 张力的挑战
虽然数字看起来不那么乐观,但是别忘了我们是在考虑一个 “Carl Sagan” 式的问
题。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无数次地低估过人类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让我们暂
且对来自无限发达文明的 wormhole 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做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假定
他们利用某种远不为我们所知的技术手段真的获得了相当于整个太阳系质量的负能量
物质,并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半径达一千米的 wormhole。
那么他们是否就可以利用这样的 wormhole 进行星际旅行了呢?
初看起来半径一千米的 wormhole 似乎应当满足星际旅行的要求了,因为一千米的半
径在几何尺度上已经足以让相当规模的星际飞船通过了。看过科幻电影的人可能对星
际飞船穿越 wormhole 的特技处理留有深刻的印象。从屏幕上看,飞船周围充斥着由
来自遥远天际的星光和幅射组成的无限绚丽的视觉幻象,看上去飞船穿越的似乎是时
空中的一条狭小的通道 ([图四])。
但实际情况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事实上为了能让飞船及其乘员安全地穿越 wormhole
,几何半径的大小并不是星际旅行家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按照广义相对论,物质在
通过象 wormhole 这样空间结构高度弯曲的区域,尤其是在负能量密集的区域附近,
会遇到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张力,即施加在单位面积物质上的力量。由于无论
飞船还是飞船乘员所能承受的张力都是有限的,因此 wormhole 所产生的张力的大小
对于星际旅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球对称的 wormhole 为例,计算表明在星际飞船
经过 wormhole 的 “喉咙” 时 wormhole 中的负能量物质对飞船和乘员所产生的张
力大小为:
张力 = (物质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 (以光年为单位的 wormhole 半径)2
这里 “物质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指的是物质中的原子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超越了这一极限,连组成物质的原子都将受到破坏,更遑论宏观物质如飞船或飞船乘
员了。这是一个任何程度的文明都很难突破的物理极限。从这个计算结果中我们看到
穿过 wormhole 的物质所受到的张力和 wormhole 的半径成平方反比, wormhole 的
半径越大,对穿越其中的物质所施加的张力就越小,也就越适合于作为星际旅行的通
道。特别需要看到的是, 半径小于一光年的 wormhole 由于产生的张力超过物质所
能承受张力的理论极限,因而无法作为星际旅行的通道。
虽然以上这些计算都是比较粗略的估算,具体的数值会因 wormhole 的具体结构而有
所不同。但是在数量级的意义上这些计算已经足以使我们看到维持一个可供星际旅行
用的 wormhole 所面临的巨大的 “工程学” 困难:为了能让星际飞船安全通过,wormhole
的半径至少要在一光年以上。前面曾经提到维持一个半径为一千米的 wormhole 所
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大约相当于整个太阳系的质量,而一光年大约是十万亿千米
,因此维持一个半径为一光年的 wormhole 所需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大约相当于太阳
系质量的十万亿倍。 “太阳系质量的十万亿倍” 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整个银
河系中所有发光星体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系质量的一千亿倍,因此维持一个可供星际
旅行用的最小的 wormhole 所需要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大约相当于银河系中的所有发
光星体质量总和的一百倍!如果考虑到生物体所能承受的张力要远小于理论极限,对
wormhole 半径的要求将更高,所需的负能量物质的数量也将远大于上述估计值。使
用数量如此惊人的物质,别说这些物质都是迄今尚未在任何宏观尺度上发现的负能量
物质,即便是普通的物质,也是近乎于天方夜谭式的想法。
目前还不清楚存在于微观尺度上的负能量物质是否有可能积累成宏观的数量,如果这
种积累是可能的,那么将一个已经存在的 wormhole 改造成适合星际旅行的 wormhole
在纯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改造和维持这样一个 wormhole 所需的负能量物质的数
量即使从宇宙学尺度上看也是极其惊人的。这种数量对于任何存在于我们这个宇宙中
的文明 - 即使是无限发达的文明 - 来说都是工程学上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
七. 结语 - 遥远的天梯
在我们即将结束对 wormhole 的讨论时 [注五], 我想起了远古神话中关于天梯的一
些传说。 在那些悠远的年代里, 人们幻想着天空中有一个圣洁而永恒的天界, 人
的灵魂能在那里得到永生。 虽然谁也不知道天界究竟有多远, 但人们幻想着存在一
些神秘的地方, 人们可以从那里攀上天界, 这便是有关天梯的传说。 古埃及的法
老们曾经相信宏伟的金字塔可以成为他们的天梯, 藏民们的一种传说则认为天梯是
神山上的一株巨树。 从某种意义上讲, wormhole 仿佛是一种现代版的 “天梯”,
一端连着古老而执着的梦想, 一端连着遥远而璀灿的星空。
梦想和现实之间往往是有距离的,任凭虔诚的信徒们千百年来不懈地期盼和寻觅,传
说中的天梯终究没有被找到。人类对可穿越 wormhole 的研究才进行了短短十几个年
头,下断语还为时过早。 但是从迄今所得的结果来看,利用 wormhole 进行星际旅
行大致是介于 “理论上不可能” 和 “实际上不可能” 之间。 在能够想象得到的
将来, 利用 wormhole 进行星际旅行就象寻找遥远的天梯一样,只能是一个美丽却
难圆的梦。
-------------------------------------------------------------------------
-------
注释
[注一] 所谓 “可穿越 wormhole” (traversable wormhole),广义地讲是指允许光
信号穿越的 wormhole,狭义地讲是指允许星际飞船穿越的 wormhole。本文讨论的属
于后一种。
[注二] 严格地讲, 时间的非单向性 (或闭合类时曲线的出现) 并不一定导致因果律
的破坏。 有些物理学家试图通过引进所谓的 “自洽性假设” (consistency conjecture
) 来协调时间的非单向性与因果律之间的矛盾。 不过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 这种
“自洽性” 的一种很有可能的体现方式就是物理规律自动阻止闭合类时曲线的出现
。
[注三] 有人也许会问,如果 “创造” wormhole 是不可能的,那么所谓 “已经存
在” 的 wormhole 从何而来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是物
理学上的一个基本定律,也就是说物质是不能无中生有的,那么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
来呢?这两个问题有相似之处,由于我们对于宇宙本身的由来还知之甚少,因此这些
问题都还没有答案。我们把宇宙中 “已经存在” wormhole 作为这一节的出发点,
不仅仅是把这作为一种可能性看待,而且也是考虑到 “创造” wormhole 未必真的
已经被物理定律所严格排除。因此假定存在 wormhole,不论其来源,考虑如何将之
改造为可穿越 wormhole 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注四] 这里例子所说的质量是所谓的 “惯性质量”,另外还有一类所谓的 “引力
质量”,在广义相对论中这两类质量是相等的。另外在相对论中质量是能量的一种,
因此我们对负质量和负能量不作区分。
[注五] 有关 wormhole 还有其它一些值得讨论的方面,比如 wormhole 与时间旅行
之间的关系,量子幅射效应对 wormhole 的作用等等,日后将另文叙述。
参考资料:http://allastronomy.lamost.org/bencandy.php?id=385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那么复杂干嘛.你拿一张纸,假设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把它折一下,用笔戳穿,那眼就是虫洞.同理,你在两张纸之间戳一个洞那还是虫洞.理论上这招可以瞬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个宇宙和另一个宇宙连接的通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