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名过其实?
庞统和诸葛亮都是非常优秀的谋士,在三国那个年代,诸葛亮和庞统并称为卧龙凤雏。意思很明显,他们都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不过这不能说他们的才能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各有专长而已。
诸葛亮之所以深入人心,并不是因为他的才能多出众,其实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有一个忠诚的心。在完全可以成为曹操的情况下,诸葛亮选择了忠于大汉江山,忠于那个不成器的刘禅,这就是诸葛亮最可贵的地方。
此外诸葛亮的才能当然也非常优秀,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诸葛亮都是一把好手。那么我们能说早逝的庞统不如诸葛亮吗?我们当然不能这么果断,因为庞统的才能也是不可小觑的。
诸葛亮留守荆州的时候,刘备是带着庞统一路前往益州。庞统帮助刘备击败了强大的张鲁,又为刘备谋划了夺取益州的策略。这一路上的相伴可见刘备对庞统那是相当信任的。
由此可见,庞统的才能的确也很高。不过很可惜的是,庞统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被人给射死了。所以说我们并不知道庞统更多的功绩,这是一件相当遗憾的事情。庞统之所以没有诸葛亮名气大,其实也正是因为他早就去世了的原因。
如果他能够活下来,说不定能够建立跟诸葛亮一样的功绩,甚至于帮助刘备夺取天下也未可知。所以庞统跟诸葛亮齐名并非是名过其实,没有真本事的话,刘备也不会礼贤下士,把庞统当成自己入川的第一军师来看待了。
诸葛亮的名气很大,庞统却与其齐名,靠的是什么?
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出神入化、神机妙算,是三国中最为优秀的军师。
在《三国演义》中,却有一位被称做“凤雏”的人,往往与诸葛亮排在一起来论。
比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曾对刘备说过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可安天下。
“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
那么在文学作品或历史现实中,庞统有何成就,与诸葛亮齐名呢?
三国中,庞统的出名,正是源于水镜先生的一句话。
年轻时的庞统,前往拜见司马徽,两人一见如故,谈的甚为投机。
司马徽对庞统的才能颇为善识和惊异,道出一句:南州才子,没有可以和庞统相比。
水镜先生,在三国中非常的有名,是为人清雅,学识渊薄,而能知人识人。
庞统有了高人的夸奖和评语,渐渐红了起来,成为公众人物。
庞统得到水镜先生的推荐,与诸葛亮一同进入蜀川,并多次为刘备献出良计。
当庞统也劝刘备取益州的时候,刘备表示不忍心取时,庞统的一句话,改变了刘备一生。
"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得十年书。刘备成功入蜀得川。
后来,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领兵马攻城时,中箭而亡,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
历史上,刘备失去庞统后极为痛惜,后来,一提到庞统就流泪。
为了表彰他的功勋,任命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并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争霸。而在这乱世之中,也出现了许多谋臣武将。此时作为蜀汉之主的刘备正求贤若渴,欲广招天下贤士以图大志。于是其前去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也正是水镜先生提到了:"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也就是将诸葛亮与庞统等同起来的意思。但纵观庞统一生,他也并未为刘备有过什么谋划策略,又是凭什么能够与诸葛亮齐名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第一,从军事能力角度分析,诸葛亮与庞统不分伯仲,各有千秋。诸葛亮为了蜀汉的大业鞠躬尽瘁,而其作战的风格也是因此展露无疑。他行军打仗,常常以谨慎小心为主,且顾全大局。但是换作庞统,此人在作战时最喜兵行险招,出其不意。就如刘备会见刘璋时,庞统便曾劝说刘备,直接将刘璋抓起来再攻取益州,这样的计谋虽有奇效,但不符合刘备的人设,自然不会被刘备所接受。
第二,庞统此人能说会道,口若悬河,十分擅长外交领域。当初庞统在东吴为周瑜送葬时,许多东吴名士前往昌门拜访庞统,庞统此时依靠自己的口才对各位名士进行评价,评语十分精准。因此许多东吴名士便和庞统相互往来。也为后来的孙刘联盟奠定基础。
但这也并不是说诸葛亮的口才不好,毕竟诸葛亮也曾舌战群儒,不过是二人各有千秋而已。由此可知,庞统之所以能够与诸葛亮齐名,是因为二者有各自擅长领域,可惜庞统英年早逝,才能并未完全发挥。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得天下”
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徐庶曾经对刘备说过的“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得天下”。而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说的就是庞统。但诸葛亮的事迹就不用多说了,家喻户晓的人了。反观庞统,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吗?
这有一个主要的人,那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了。
司马徽十分会识人,庞统二十岁的时候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这时在桑树上采桑,庞统就在树下,两个人就这样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聊到了天黑,上到天文,下到帝皇无所不谈。所以司马徽对庞统的评价非常的高,认为他是荆州的翘楚,能与诸葛亮齐名。
其次庞统助刘备夺取益州
建安十七年,庞统向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计夺取益州,刘备选择了中计。
夺取益州是刘备实现“隆中对”战略的重要条件,益州也是支撑所有计划不可或缺的保障,而庞统帮刘备拿下益州,就是为实现计划踏出重要的一步。
而在《三国志》中,庞统跟法正是同传的,陈寿在该传的后面与魏国的谋臣做了比较,把庞统比作王佐之才荀彧。
可见在庞统的本身才能也是非常的高的,绝非庸才。之所以给人配不上名气的原因,大概是死的太早,没有在那一场重要的战役中露面。
结语:本可展翅翱翔,于乱世之中一展才华,却因运气的关系,被流箭射中,死于非命,可谓说是时也命也。但不可否认,庞统是能跟诸葛亮齐名之人。
不会。“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说的就是诸葛亮和庞统,由于庞统早逝,而诸葛亮在乱世之战中十分活跃,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所以一般人是认可卧龙诸葛的,相比起而言,庞统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单从他们的事迹、地位和谋略来看,诸葛亮更胜一筹。
最早说出“卧龙凤雏”的,是司马徽,这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据说他在鉴别人才方面十分出色。诸葛亮和庞统皆是司马徽的学生,也就是说,诸葛亮和庞统是同学。
司马徽曾说“儒生俗士其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有伏龙凤雏。”身为师长,又有鉴人眼光,司马徽自然要比其他人更了解诸葛亮和庞统的能力,此话由他说出口,自然更有威力,也更让人信服。
庞统出仕比诸葛亮早,在刘备手下时,被刘备认为是人才重用,在一次进取益州的规划交谈中,刘备担忧夺取益州会失信义于天下,庞统则表示,一定要兼并弱小,攻取愚昧,逆取顺守,推行善政。他的见解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基本一致,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之后,刘备入蜀征西川,庞统还三策夺益州,给刘备制定了上、中、下三策,刘备最终按照庞统的规划夺取了益州。早期庞统的名气是很大,可以看出,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将诸葛亮和庞统放在一起相比较,只能说是两人各有侧重点,擅长的领域有差。诸葛亮为人严谨公正,在军事方面,诸葛亮较为谨慎,善于阵地战;而庞统则偏向于兵行险招,较为灵活。
在内政方面,诸葛亮堪称治世之能臣,这点是有目共睹的。而庞统由于去世早,能体现的也不多,从他刚投入刘备帐下当县令那次看,庞统先是整天喝酒,再快速地解决掉积压的事务,表现虽亮眼,但可以看出他在处理事情上没有诸葛亮细致。
另外,庞统在外交上也是不错的,他喜欢热闹、交朋友,其口才也是众人认可的。总的来说,庞统能够和诸葛亮齐名,也并不算名过其实,只是他过早去世,才能未能被大众所认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