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调查的转型方向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从服务与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地质环境调查需要积极、努力地推动和实现六个转变。
(一)在研究对象上,实现从特定的地质实体向地球关键带转变
限于当时的国家需求与重点任务,过去的地质环境调查往往关注于特定的地质实体。例如,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需要,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关注于储存地下水的含水层,对含水层的组成、分布、水力传导性质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将“山水林田湖”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国际上将处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交叉地带,人类与自然相互联系最为紧密、相互作用最为显著的地球圈层称为地球关键带。地球关键带将植物冠层、土壤层、包气带、含水层等纳入统一框架,为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一个系统平台,为气候变化、生态管护、水资源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展示了一种新的图景。地球关键带是“山水林田湖”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学术界定,地球关键带科学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地质环境调查应以地球关键带为框架,根据认识地球关键带和把握地球关键带规律开展填图、监测与建模。应当指出,以地球关键带为框架,不是完全摈弃传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而是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其进行融合、拓展和延伸,使地质环境调查不仅能否服务于资源开发,也能服务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二)在研究模式上,实现从偏重于填图向填图—监测—建模一体化转变
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地质环境变化,是长期的、缓慢的、渐进的、隐蔽的地质过程与突发的、快速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地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地质环境管理,了解地质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比了解地质环境要素的状态更有意义,实现地质环境要素预报预警需要地质环境过程研究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画。因此,在地质环境研究模式上,需填图—监测—建模并重,遵循3M(填图—监测—建模)循环体系框架,以循环上升的认识过程为主线,从数据采集通向综合分析(图5–13)。填图的目的是精细刻画地质环境物质组成、结构、空间分布等,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环境健康调查等。监测的目的是获得地下水、土壤、地质灾害、地应力等地质环境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建模是基于填图数据与监测数据对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能量迁移过程、生态过程等进行定量化模拟。填图、监测、建模构成地质环境研究的完整框架,三者相辅相成、循环上升、互为促进。
(三)在效用评价上,实现从偏重资源价值向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耦合方向转变
地质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两类资源:一类是土地、矿产、水等有形的自然资源;一类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控水分等无形的生态服务。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道路,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取得的。在此过程中,社会高度重视地质环境的资源效用,而忽视了地质环境所具有的环境与生态效用,造成了生产、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展和生态空间的日益萎缩。受此影响,水文地质调查强调对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潜力进行评价,而忽视地下水的生态作用;矿产资源调查强调对矿产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而忽视矿产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地质调查强调地质环境问题对工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而忽视其对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为此,在评估地质环境效用过程中,不仅要评估其资源价值,还要评估其生态价值,全面反映地质环境的实际价值。
图5-13 地质环境调查的填图—监测—建模体系框架
(四)在问题应对上,实现从偏重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转变
由于地质环境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累积性、难控性和一旦酿成地质灾害的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征,目前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还远不成熟。受地质环境调查程度低、监测站点缺乏、历史资料积累少、技术设备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工作,例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地质灾害预警、地震活动预测等,至今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难以做到准确的定量评估和预报预警。以往的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区域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摸底性调查、地下水资源的现状调查等方面,而对地质环境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机理研究显得薄弱。虽然有一些专家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实际中调查与研究也有所结合,但是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深度、广度仍非常局限。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需要实现从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后的综合治理向有预见性的事前调控转变,从单纯的技术调控向系统的技术、政策、制度等综合调控转变。
(五)在组织实施上,实现从单纯依赖地质部门向联合大地学部门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地震等资源环境部门,又涉及发展改革、工业与信息化、建设、科技等社会经济部门。国土空间具有多重功能与属性,各个部门管理职能在实现过程中,往往存在空间重叠与功能冲突的情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不仅需要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推进本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需要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与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支撑,地质环境调查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要求,一方面要责无旁贷做好岩石圈的地质框架构建与地质过程研究,另一方面要遵循地球关键带的框架,主动联合其他资源环境机构推进地球表层圈层的调查与研究,采用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
(六)在国际视野上,实现从偏重解决国内问题向积极参与全球地质环境治理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国际社会期望我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同时我国也有更多的意愿和能力来分担更多的国际公益事务。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家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过去,在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与经验来解决国内的地质环境问题,而较少参与全球层面的、跨国区域层面的重大国际项目,解决国外的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以及其他国际环境保护需要,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地质环境治理,通过科技合作、技术支持等形式,加强全球性、跨国性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推动全球环境保护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参与全球或区域地质环境治理,服务和支撑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2023-08-1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