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哲学的创立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找矿哲学创立的过程
“找矿哲学”这一概念由我国地质学家、矿产勘查专家朱训教授于1991年首次提出;1992年朱训所著《找矿哲学概论》的问世,则标志着“找矿哲学”这门新学科的正式建立。朱训是“找矿哲学”的创始人。
“找矿哲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按照朱训教授自己的总结,他“学习与尝试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总结找矿经验与探讨矿产勘查问题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其后的几十年地质生涯中,陆续对找矿哲学问题进行过一些探索与研究”(朱训:《找矿哲学概论》,第2页)。1991年他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勘查的阶梯式发展”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独创性、开拓性的概念,它是孕育“找矿哲学”的原生母体。在此基础上,朱训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找矿哲学”这一重要概念,并将该篇论文加以扩展,最后完成了《找矿哲学概论》这本专著。
“找矿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之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与重视,也得到了学术界知名人士的肯定与好评,同时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并产生影响。
1992年11月1日和1993年3月1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科协分别在江西南昌和北京召开“找矿哲学研讨会”和“找矿哲学座谈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写信表示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1992年10月31日《请地矿部负责同志转达我的一点意见》中指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召开座谈会讨论‘找矿哲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看过朱训同志写的《找矿哲学概论》一书,这本书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找矿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其他行业也有启示作用,我希望更多的同志像朱训同志那样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生产和工作,从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快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同志在1993年1月19日致首都有关各界召开的“找矿哲学座谈会”的信中指出:“欣悉中国科协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行‘找矿哲学座谈会’,这是我国科技界、理论界响应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同志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落实李瑞环同志关于找矿哲学的指示,推动各行各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指导生产和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我看过朱训同志写的《找矿哲学概论》,这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建立哲学的应用学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如果我们各行各业的领导同志都能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这种探索和研究,就会大大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推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更快地发展。”在这两次会议上,理论界、科技界、地质界的专家学者和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对找矿哲学这门学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列举了许多运用哲学总结地质勘查工作、指导找矿的成功案例。
1993年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找矿哲学研究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995年10月由朱训同志担任课题负责人完成的研究成果《找矿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找矿哲学”这门学科。
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30界国际地质大会上,将“找矿哲学”列为专题进行讨论。朱训的《找矿哲学概论》一书被译成英文和俄文出版发行。找矿哲学的思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俄罗斯科学院B·H·费多尔丘克院士在将《找矿哲学概论》翻译成俄文于莫斯科出版时,在该书提要中指出:“《找矿哲学概论》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从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方法对中国矿产勘查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系统地阐明了矿产勘查的一般原理,揭示了矿产勘查活动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规律。”
二、找矿哲学创立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找矿哲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建立有其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科学的理论基础。
1.人类长期的找矿活动是“找矿哲学”建立的实践基础
找矿活动是与人类伴生的一项社会实践。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学会了识别与利用岩石、矿物作为劳动工具与生产资料。在石器时代,人类通过直观比较鉴别的方法,选择比较坚硬的燧石来制作工具,与自然作斗争。尔后,随着生产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矿物的识别能力提高,学会辨别与开采使用含铜、金、银、铁等元素的矿石。在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国家,在公元前十几世纪就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中,人类对各种自然现象作了观察与解释,产生了矿产勘查思想的萌芽。到了18世纪,找矿和地质调查作为一个独立行业从采掘业中分离出来,开始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找矿活动。到了现代,找矿活动进入了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的成熟阶段。找矿活动的巨大发展,人们对矿产形成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为人们对找矿实践活动进行哲学概括及找矿哲学的研究和学科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几十年大规模找矿实践中,许多地质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来指导找矿,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这就为找矿哲学的建立与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实践基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找矿实践正面临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造成某些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的严重形势,迫使人们对什么是矿、怎样找矿、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重新认识,树立起新的找矿观念。这是找矿哲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实践基础。
2.矿产勘查理论的发展是找矿哲学建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人类的找矿思想源远流长,运用哲学思想找矿,古已有之。人类祖先对客观地质现象的分析,包括对矿产形成、分布规律的认识,有许多是利用哲学思维来进行分析与概括的。如“沧海桑田”就是对海陆变迁的哲学概括。再如《管子·地数篇》记述:“上有丹砂、下有黄金;上有慈石,下有铜金;上有陵石,下有铅、锡、赤铜。”就是对矿产组合、垂直分带关系,以及不同矿产之间内在有机联系的概括,从而指出了找矿指导思想和原则。这实际上是对事物普遍联系这一哲学命题作了正确陈述。
自从18世纪地质学从自然科学中独立出来后,地质勘查理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学科体系从产生到如今,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样,从具体、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形成了分支学科林立的局面,另一方面一些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致相互融合而不断发展。总之,分门别类(如单矿种)的研究已相当深入,综合性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这些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矿产勘查活动的一般性质和规律,这就为找矿哲学的研究和创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广大的勘查工作者在实践中运用哲学思想找矿,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曾在不同的场合广泛交流过。人们运用这些经验又取得了良好的勘查效果。所有这些都要求对找矿与哲学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与阐述,要求找矿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起来。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找矿哲学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人类长期找矿实践的积累和矿产勘查理论的发展为找矿哲学的建立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仅仅有这样的基础还不够。找矿哲学作为一门应用哲学,还必须有一门元哲学作为它深厚的理论之源。这个源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为找矿哲学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找矿是一种对客观存在的矿产进行认识的过程。它既离不开客观存在的矿产,也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为了发现、探明与评价可供开发利用的矿床,需要观察与实践,而怎样观察、如何研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以及如何对实践获得的素材即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和判断推理,就要有一个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问题。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在找矿实践中作为主体的矿产勘查工作者,总要自觉不自觉地受一定哲学世界观的支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从而构成一定的思维方法。思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是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马列著作选读·哲学》1998年2月第一版,人民出版社,第165页)恩格斯这里所说的“理论思维”就是哲学,而能称得上是“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理论思维”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因此,找矿哲学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为找矿哲学研究提供正确的宇宙观。对于客观世界,古往今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存在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宇宙间一切事物都作为系统和过程而存在。系统和各个要素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都是矛盾关系。而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事物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对于世界,对于宇宙,这样一种看法和观点是惟一正确的科学观点。这种宇宙观对于地球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地质体与地质现象,对于矿产及其形成变化都是适合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75页)。由此可见,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矿产的本质及其形成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规律。因此,我们必须运用这种宇宙观来研究分析矿产及矿产勘查活动。
其次,唯物辩证法为找矿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由于矿产是在极其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任何人都不曾经历过的过程,所以要比较客观地认识它的面貌及其形成分布规律,就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唯物辩证法就是这样的科学方法。恩格斯说:“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辩证的方法。”(《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75页)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相反,唯物辩证法不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和方法去看世界,而是用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全面的观点和方法去看世界;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看世界;用矛盾分析方法特别是用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运动发展的观点与方法去看世界。总之,唯物辩证法能帮助我们按照世界本来的面貌去观察分析世界,是观察分析研究与处理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的、最科学的方法。无疑,掌握这种方法,对于指导找矿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再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找矿哲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科学地提示出人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不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过程,从而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法。要正确认识客观地质现象和客观矿产规律,离不开辩证思维方法的指导。找矿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具体探讨如何把找矿实践中观察到的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广大地矿实际工作者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选择找矿的最佳途径,取得找矿的最佳效果。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为找矿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发现了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一切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肯定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矿产勘查作为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依靠人的劳动而实现的。只有通过矿产勘查人员的辛勤劳动,才能发现与利用矿产,为人类服务。所以,找矿哲学十分重视勘查实践,十分重视作为主体的矿产勘查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的原则。由此可见,地质勘查实践是找矿哲学的历史起点,而找矿哲学的逻辑起点是一定的地质知识与社会对矿产的需要。矿产勘查作为一项社会实践,处于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之中,充满各种矛盾。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深刻了解矿产勘查人员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主体的自觉性,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找矿哲学的创立是找矿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是矿产勘查理论寻找更高层次突破的逻辑必然,是我国地质学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总结广大矿产勘查人员找矿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找矿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深深根植于客观性、必然性与可能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