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凭什么比秦始皇更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

 我来答
小Wang说车
高粉答主

2019-07-12 · 集数据之粹,筑智能之魂。
小Wang说车
采纳数:115 获赞数:6442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汉武帝之所以被后人习惯性的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的确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可以说,他对于东亚大陆的历史发展脉络,有着超过秦始皇的作用。很多人都会想当然的将秦始皇的作用拔高,但现在很多被算到秦始皇头上的成果,恰恰是在汉武帝时代定型的。

在习惯上,人们总是将汉武帝与更早的秦始皇相提并论,俗称秦皇汉武。但秦始皇更像是一个理论提出者,搞出了很多可供后人继续开发的理念。汉武帝则是这个大一统集权理念的优秀执行者。他在实际上比秦始皇做的要更加彻底。

秦始皇的征伐大业之下 还有太多的结构性漏洞存在,秦始皇虽然在表面上统一了七国,结束了中原各地的分崩离析状态。但在广大的地方基层,秦朝就从未建立稳固而有效的统治手段。秦军每消灭一个诸侯国,都只是将六国的末代王族绑票去了关中软禁。然后将部分有实力商贾也迁徙到自己的本土去发展经济。最后是利用逐步推广的秦制,让普通人到边境做戍卒和劳工。但这对于六国的原有人口而言,比例有限。这也让秦朝在实际上无法动摇六国原本就存在的社会基础性结构。秦国对六国人口并不友善 但也不可能覆盖全部,秦始皇派驻在各地的驻军,只能控制有限的范围。包括六国过去的都城和一些主要城市,以及分布在交通线上的重要关隘。派驻的很多地方官,虽然是秦始皇任命的,却在具体事务的执行中,需要依靠原本的六国土地贵族来帮助实施。因为基层官吏是不可能得到大规模军队的支持,在人生地不熟的辖区也没有习惯性的号召力。

历史上,很多事情都表明,秦朝的实际控制能力要远远弱于今人的想象。比如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发展速度之快,就是后来的很多朝代所不可能见到的事情。而当陈胜等人临时纠集的队伍壮大后,各地就纷纷冒出大批复国者。他们往往是前六国王室的支系后裔,或者就是当年投降秦军的六国地方贵族。秦始皇显然没有足够的脑力和兵力,将这些维系六国社会基础的决定性力量剪除。那也就怪不得他死后,这些人纷纷跑出来发光发热了。

汉武帝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将更多非汉朝势力消灭。东亚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时代,就是由他一手操办完成的。尽管对于群山阻隔、交通多有不便的西南各土邦,汉武帝时代都不得不暂时撤退。但南越、闽越、瓯越和卫满朝鲜,就在他的统治时期被汉朝以郡县化改革吞并。

至于同匈奴的长期战争,也让汉朝成功的扩张到河套、河西走廊,开始进入西域。长安的朝廷也开始对西域的印欧土著城邦,进行管理和控制。最远已经越过葱岭,抵达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对西域北部的乌孙影响,也让汉朝势力开始涉及七河流域。这些都是秦始皇没有做到,甚至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

渣黔凉
2019-07-11 · TA获得超过104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8万
展开全部
第一,汉武帝实施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由他的祖母窦太后掌握大权.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去,汉武帝开始把一切大权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首先打击了外戚丞相田,然后加强了他身边收转文书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丞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职位.自此,中书和尚书成了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彻底解决藩国问题,他命令藩王们不能把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还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给其他几个儿子,并且互不统属.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无法与中央对抗了.这是汉武帝的聪明之举.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并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新制度.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命令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并用“公车上书”的办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给皇帝建议国事,意见合乎治国要求的,就根据上书人的特长授给官职.第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来管理人民的,上天给了他统治人民的权力,绝对不能违反.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便采取这种思想来做统治思想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在举行测试的时候,汉武帝对其他各派学说的人一概不取,独取儒生.于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学说,士人都变成了儒生.第三,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第四,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随后,中亚、西域各国以朝贡为名,经常到长安访问和贸易.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续了1000多年.第五,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属汉室后,把他们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统一”局面.汉武帝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追剧的fairy
高粉答主

2019-07-1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863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24万
展开全部
汉武帝之所以被后人习惯性的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的确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可以说,他对于东亚大陆的历史发展脉络,有着超过秦始皇的作用。很多人都会想当然的将秦始皇的作用拔高,但现在很多被算到秦始皇头上的成果,恰恰是在汉武帝时代定型的。在习惯上,人们总是将汉武帝与更早的秦始皇相提并论,俗称秦皇汉武。但秦始皇更像是一个理论提出者,搞出了很多可供后人继续开发的理念。汉武帝则是这个大一统集权理念的优秀执行者。他在实际上比秦始皇做的要更加彻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这很撩妹
高粉答主

2019-07-11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3万
展开全部
汉武帝之所以被后人习惯性的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的确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可以说,他对于东亚大陆的历史发展脉络,有着超过秦始皇的作用。很多人都会想当然的将秦始皇的作用拔高,但现在很多被算到秦始皇头上的成果,恰恰是在汉武帝时代定型的。在习惯上,人们总是将汉武帝与更早的秦始皇相提并论,俗称秦皇汉武。但秦始皇更像是一个理论提出者,搞出了很多可供后人继续开发的理念。汉武帝则是这个大一统集权理念的优秀执行者。他在实际上比秦始皇做的要更加彻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ofe小长腿
2019-07-11 · TA获得超过8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2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48.8万
展开全部
汉武帝之所以被后人习惯性的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的确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可以说,他对于东亚大陆的历史发展脉络,有着超过秦始皇的作用。很多人都会想当然的将秦始皇的作用拔高,但现在很多被算到秦始皇头上的成果,恰恰是在汉武帝时代定型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