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以来新年餐桌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哪些?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建国初期,人民生活只能达到温饱水平,逐步发展,从温饱水平到自给自足水平再到现在讲究的美食美味,营养健康的养生水平。新年更是从简简单单到现在的丰富多彩的质的变化了。
展开全部
一、 变化:
1)
过去生产生活水平低下,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了填饱肚皮别无选择,所以野菜粗粮不是美味。
2)现在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科技发展,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好。人们开始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讲究吃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天,中国的普通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无论你身在都市,还是远居乡间,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能令您品味出: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
新中国成立时,连年的战乱、田园荒废、民不聊生,农业生产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连清朝中叶的水平都不如。资料显示1949年我国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只有209公斤,远低于36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作为执政党,解决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吃饭问题成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仅仅几年时间,我国的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就增长了近50%。中国人不再是饥寒交迫。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农业和粮食问题当作国民经济的基础。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措施,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粮食产量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3亿吨到4亿吨再到5亿吨的三大跨越,比建国初期增长了三倍多,人均占有粮食产量也达到420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的肉类、水产品、水果的总量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了28倍、94倍和29倍,中国人迎来了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
统计显示,去年一年我们人均吃主食用去了206公斤粮食,比10年前下降了44公斤,但是肉、蛋和水产品等优质副食品的消费量却分别增加了19.4%、76.8%和55.1%。折合成国际通用的营养评价指标,我们一日三餐人均摄入的能量是2387千卡,蛋白质70.5克,脂肪54.7克,已基本达到营养专家提出的理想膳食标准。
统计资料显示,和十年前相比,不仅城镇居民人均在外用餐的支出从70元增长到了250元,腰包渐鼓的农村居民花钱买着吃的比例也已超过50%。
1)
过去生产生活水平低下,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了填饱肚皮别无选择,所以野菜粗粮不是美味。
2)现在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科技发展,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好。人们开始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讲究吃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天,中国的普通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无论你身在都市,还是远居乡间,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能令您品味出: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
新中国成立时,连年的战乱、田园荒废、民不聊生,农业生产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连清朝中叶的水平都不如。资料显示1949年我国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只有209公斤,远低于36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作为执政党,解决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吃饭问题成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仅仅几年时间,我国的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就增长了近50%。中国人不再是饥寒交迫。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农业和粮食问题当作国民经济的基础。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措施,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粮食产量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3亿吨到4亿吨再到5亿吨的三大跨越,比建国初期增长了三倍多,人均占有粮食产量也达到420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的肉类、水产品、水果的总量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了28倍、94倍和29倍,中国人迎来了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
统计显示,去年一年我们人均吃主食用去了206公斤粮食,比10年前下降了44公斤,但是肉、蛋和水产品等优质副食品的消费量却分别增加了19.4%、76.8%和55.1%。折合成国际通用的营养评价指标,我们一日三餐人均摄入的能量是2387千卡,蛋白质70.5克,脂肪54.7克,已基本达到营养专家提出的理想膳食标准。
统计资料显示,和十年前相比,不仅城镇居民人均在外用餐的支出从70元增长到了250元,腰包渐鼓的农村居民花钱买着吃的比例也已超过50%。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