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理由其实很简单,他有聪明的才智和非凡的远见。三国时期,战乱纷飞,但是往往在这种乱世才会出现各种人才,也就是俗话说的“乱世出英雄”。像曹操这样的这次枭雄,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同样拥有不凡的才能并且做事果断善于心计。但就是因为曹操这样的性格让他待人多疑而且心狠手辣,比如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话“吾好梦中杀人”,为了圆这句谎言竟将一位无辜的侍寝杀死。所以因为他的性格,我不太喜欢曹操。
在三国后期,蜀国可以说只能靠诸葛亮支撑,他一死,蜀国也加快了灭亡的步伐。由此可见诸葛亮对于蜀国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的治国和军事才能。不仅如此,在三顾茅庐时,他和刘备的对话也同样展现了他的卓越的见识。初中时我们就学过《隆中对》,其中虽然诸葛亮隐居山野之间,但他依然关心天下大事,并且在一场对话中就将天下的形势和战略要点说的明白,可见他的才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留下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空城计中,他在墙头面对司马懿的大军依然面不改色悠然弹琴;舌战群儒中,他不乱阵脚……还有很多,无一不展现他非凡的胆识和才能。虽然在借东风和草船借箭等事上现在有些争议,但仅仅其他事就能证明他了。
不仅在才能上他值得人们称赞,忠心方面他同样令人敬佩。刘备在世时,他尽心辅佐,刘备去世后更是将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蜀国的发展中,就连出征时还留下至今依然让人感动的《出师表》。这样的人难道不令人喜欢吗?
我喜欢朱自清,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历史事迹,而是喜欢他写的散文,读的时候,总是觉得很舒心,读多少遍,都不觉得厌。
说句心里话,朱自清的散文总能写到我心里,在我印象记忆里,最让我忘不了他写的一篇散文《背影》,也就是这篇散文,让我喜欢上了这个千秋历史人物。
不记得《背影》是上学时代什么时候学的课文了,记得当初,老师给我们介绍朱自清的时候,我就对他“一见钟情”,通过老师的描述,我开始崇拜起朱自清这个人来,他写的《背影》,给我的感触很深。
模模糊糊还记得文章开头,写了一句比较感触我内心的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通过读朱自清的文章,我的内心波涛汹涌,在心里拉开了我生活真实的一幕,那时候我上小学,家里不景观,奶奶家对我家不好,三个孩子都上学,对于处在底下阶层的我家,没能力支撑起这个家的消费,迫于无奈,姐姐辍学了。
爸爸非常难过,自愧不如,后来姐姐跟着隔壁家的大姐去打工了,虽然很小,但她知道这个家举步维艰,她需要为这个家做点贡献。
是啊,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事到如今,还能怎样呢,难过解决不了问题,此码我们还有路可走,上帝在关闭我们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门。
还有,当读到背影中买橘子的一幕,我内心揪心的痛,那时候的我上高中,因为土地争分的事,被村里某人砍了一小刀,好在没有生命危险,卧病修养,可他还是带病起来,给我磨了一代芝麻,叫到带到学校吃。
《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和我爸爸的背影似岑相识,读者读者,我感动地哭了,爸爸,我爱你,朱自清,谢谢你,我喜欢你,更喜欢他写文章的风采。
我最喜欢朱自清,喜欢他写文的风格,每当读他的散文,总能引起我内心的跳动,感触良多啊。
我最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就是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由于顺治皇帝的存在促进了满汉两族友谊和谐的发展。
而我被顺治皇帝圈粉的主要原因是他对于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众所周知,每个皇帝都可以用有72妃,但是顺治皇帝至始至终只爱董鄂妃一个人。
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相遇并不是很完美,因为董鄂妃是顺治弟弟的媳妇儿。可是这样的人论在满族里显得很常见,因为孝庄和她姑姑还侍奉皇太极一个人呢。
令我很意外的是,自从董鄂妃和顺治在一起了之后,顺治皇帝就独宠她一个人再也瞧不上其他妃子。很多人都说红颜祸水,依照这样的情形,那么很多皇帝都会沉迷美色无可自拔,甚至最终会断送整个清朝的命运。
可是并没有,董鄂妃和顺治皇帝相亲相爱的那段时间,顺治皇帝的政治成绩出奇的好。曾经也看过一本书上写,顺治皇帝,每天早上都要去董鄂妃的屋里面吃饭,而董鄂妃总是亲手为他做饭吃,并且董鄂妃总是提醒顺治不能忘了朝纲一定要治理好国家。
可是后来董鄂妃和顺治的孩子出生后不久便死亡,董鄂妃悲痛欲绝不久也因病去世,所以诺大的后宫就只剩下顺治一个人。
顺治皇帝几度出家,想要彻底摆脱这种生活。世人都没想到顺治皇帝爱董鄂妃爱得这么深沉,后来的后来便是顺治皇帝得了天花不治而亡,毕竟那个时代的天花根本治不好,相当于一种绝症。
虽然顺治皇帝那24岁短暂的一生昙花一现,但他仍然是我心中那不可触动的涟漪。
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我国出了不少举世瞩目的人才,但是若论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我想应该就是苏轼了。
苏轼的一生看起来十分精彩,但是却是充满了苦楚,首先,苏轼是一个天才,一个一生写出上万首诗的人,一个佳作张口就来的人,称他一句天才简直没有半分夸赞在其中,仅仅只是在陈述事实罢了。
苏轼是一个孝顺的人,当他在京城中刚刚获得名气,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他的母亲病逝了,然后他回去了,就那么天经地义的回去守孝了,这么的随意反倒让人感觉不到惋惜,因为他是苏轼他还会回来的。
当他守孝完回来后,却发现整个朝廷都变了,由于王安石的新法一切都在进行整改,但是他却看到了新法中的不和谐因素,他就那么直接向皇上进谏,那么的随意自然,然后王安石做出来所有正常人应有的做法,他在皇帝面前说了苏轼的坏话,身为当朝元老,当时风头最盛的人,他的一句话就决定了苏轼被下调的命运,苏轼暂时离开了这个漩涡,但是对于我这个上千年以后的人来说多希望他就此不再回去。
但是苏轼还是被招了回来,因为他师父所领导的旧法胜利了,这个时候所有现在新法一派的人都是错的,但是这个耿直的汉子,他不明白所谓的人情世故,所以当他看到新法中好的一部分也被废除后,又一次的上谏了,最终不但什么都没有改变,还使得他自己同时得罪了,新法和旧法两派,他又一次请求离开。
但最终苏轼还是没逃过被贬的命运,但当他被贬之后连饭都快吃不起的时候,当有朋友来看他,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当一些东西来买酒招待他的朋友,他对待朋友的义气使得那些曾经被他帮过的人内心不安,所以那些人想方设法的折磨他,想要他去死,他最终的结局和他曾经的朋友们有莫大的关系。
我喜欢苏轼,喜欢他的不拘一格,喜欢他的不懂人情世故,更喜欢他的诗歌从不放弃希望。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垂史册的英雄豪杰;他们就如同天上的繁星,虽然距离我们很遥远,但却散发着光芒,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诚然,这些英雄豪杰们留下一段段佳话,渗透着我们如今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历史英雄,有人崇拜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有人敬佩一代女皇武则天,或是卧薪尝胆的勾践,或是精忠报国的岳飞,更亦是医术超群的华佗,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而我喜欢的,是古往今来智慧的代表----诸葛亮。
诸葛亮对于我来说真的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精通兵法,巧妙玩弄人心,比如说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若不是他临危不惧,巧妙地抓住了司马懿多疑的心理,也许此城不保,百姓遭殃。我们都学过《出师表》这篇文章吧,字里行间荡气回肠,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表面上诸葛亮一直深居雪庐之中与世隔绝,但向刘备分析起当前局势的时候可是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真的是运筹帷幄之中,便能决胜千里之外。而且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只为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他尽心辅佐刘备,直到死都不忘江山社稷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由他而来,这句历史名言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代人。
人无完人,诸葛亮的确会有不足,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与他为历史做出的贡献一比,根本不值一提,他的一生都充满了智慧与衷心,实在是一个值得后人千古颂传的人,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