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的第一个 秋是什么?第二个秋指的是什么🤔

 我来答
我爱看影视00
高能答主

2020-06-30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0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6.6万
展开全部

第一个秋是指:立秋。第二个秋是指:秋分。

出自于民间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作者不详。

原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廿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表示季节变迁及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它将天文、自然节律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娱乐我知晓哟

2020-06-30 · 专注各种娱乐,欢迎一起探讨
娱乐我知晓哟
采纳数:1352 获赞数:100069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第一个秋是指立秋;第二个秋是指秋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扩展资料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杨同学解析电视剧
高粉答主

2021-07-21 · 一起聊电视剧、古装剧和娱乐
小杨同学解析电视剧
采纳数:672 获赞数:4120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立秋;秋分。

二十四节气歌传统版本: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具体分析: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农业灌溉依托于天上降水与地上河流,农耕主要集中于降水充沛与江河水网发达的地区;直到现在,这些地区的农民仍按照节气配合温度、降水来从事农业生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搞不动

2020-05-16 · TA获得超过97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25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95.5万
展开全部
“秋处露秋寒霜降”出自于《二十四节气歌》,第一个秋是指:立秋。第二个秋是指:秋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菠萝638
2020-06-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1
展开全部
第一个是立秋,第二个是处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