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CEO是做技术出身的?
就中国的互联网来说,早期的互联网公司CEO的确多是做技术出身的,如丁磊、李彦宏、马化腾,当然也有不是技术出身的,如阿里巴巴的马云、搜狐的张朝阳、当当的李国庆。
但最近五六年起家的互联网公司,CEO本身即是技术的比例则越来越低,我们所熟知的滴滴出行CEO程维是阿里中供铁军出身,摩拜单车CEO胡玮炜记者出身,饿了么CEO张旭豪在同济和交大读的是建筑,小黄车创始人戴威在北大读的是金融和经济。
之所以早期互联网公司的CEO多是技术出身,主要是因为十五二十年前,互联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行业,除了张朝阳这样在美国见过世面的中国人以外,多数非程序员出身的中国人并不能深刻理解互联网行业的潜力,所以并不愿意投身于互联网行业。
程序员既能深刻的理解互联网的潜力,又能亲自上阵带队写代码,为公司省去寻找技术大拿的时间,也规避了寻找不到技术大拿的风险,网易的163邮箱就是丁磊创造的,百度的超文本链接技术就是李彦宏的专利,QQ就是马化腾和张志东共同打造的,foxmail的前三版也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亲手敲出来的。
但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朝阳,越来越被中国人所熟识与认可,加之中国的程序员越来越多,想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技术背景已经算不得优势,融资和执行力,反而成为核心的优势,你有了钱,就可以花钱请个CTO或者是技术合伙人。滴滴CEO程维,因为出身于中供铁军,执行力彪悍,所以在他代领下的滴滴,虽然一开始技术上很不过关,但还是凭借强大的执行力,率先突围。
我觉得,刘强东算是这种转变的一个节点。
刘强东毕业于人民大学,读社会学专业,但曾在人大自学编程,还拥有一定的经济学背景,因此,刘强东在决心做京东商城的时候,既能看到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又能深刻认识到自建物流对于整个商贸行业效率的提升,还能利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提出甘蔗定律。
所以刘强东创办的京东在还算重视技术的基础上,拥有彪悍的执行力和强大的融资能力,跟京东模式类似的易迅却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卖身,最初卖给腾讯,后又卖给京东,现在则是品牌彻底消亡。
京东之后的互联网公司,做得好的,大多是融资力强、执行力强的,如饿了么、摩拜单车、滴滴出行。而创始人是技术出身的,反而有可能因为过于高估公司的技术实力而落得个「晚景凄凉」,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从北大毕业后进入谷歌工作,负责用户体验,一定程度上算是技术出身,但从豌豆荚的发展轨迹上来看,如果王俊煜团队拥有更强大的融资和纵横捭阖的能力,也许至少能够成为现在的UC或饿了么。